當前位置:首頁 » 城管服務 » 監督的過程

監督的過程

發布時間: 2020-11-30 19:24:49

A. 政府采購過程中監察部門如何發揮監督作用

政府采購是反腐倡廉的重要舉措,政府采購工作因其透明,公開,公正,越來越受到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視,政府采購工作也正因為需要透明,公開,公正,所以要紀檢監察部門的監督,筆者認為紀檢監察部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監督到位:一、紀檢監察部門要高度認識政府采購工作的重要性。
政府采購是從源頭上治理腐敗的重要舉措。
各級紀檢監察部門要從講政治,講大局的高度來認識對政府采購的監督工作。克服那種紀檢監察部門自身工作任務重,對政府采購的監督工作無所謂的態度。
二,紀檢監察部門要「走出」現場監督的誤區,以防監督的觸角帶有片面性,人為形成監察「盲區」,從而使監察工作喪失了質量和效果。
政府采購活動涉及到采購當事人的方方面面,只有以事前預防、事中監督、事後檢查相結合方式,從多個角度、不同的方位,對包括采購當事人在內的所有參加對象都實施全過程的監督,才能有效地規范好采購行為,而在實際工作中,有不少的紀檢監察部門卻把對政府采購活動的監督工作僅僅理解成或操作成是「現場」監督,而實際上,大量的腐敗行為或違法亂紀問題都是暗箱操作的,都發生在「現場」之外,如果一味地實施「現場」監督,就會形成監督的「盲區」,使監察工作失去了全面性,從而直接影響到了采購監督的質量和效果。
三、紀檢監察部門要「認准」自己的監督對象,以防工作中越俎代庖,不得要點,造成重復、交叉式監督,降低了監察工作效率。
財政、審計、監察等部門雖然都有權對政府采購活動實施監督,執法的目的也基本上都相同一致,但他們的監督職責卻各有「側重」,並不「雷同」或重復,應當各司其職,在《政府采購法》的第六十九條也明確地規定:「監察機關應當加強對參與政府采購活動的國家機關、國家公務員和國家行政機關任命的其他人員實施監察。」,由此可見,監察部門實施采購監督的對象應該是「國家機關」、「公務員」,以及「國家機關任命的其他工作人員」,因此,其具體的監督措施就必須圍繞這些監督對象去開展,而在實際工作中,就存在著不少的監察工作人員,不做自己的「正事」,卻插手介入了應由財政部門實施的或應由審計機關行政的職能之中等等,如參與了對供應商的資格審查、對采購操作環節及資料的核實、對采購制度的建立健全情況實施了檢查等等,從而使監督工作「越俎代庖」,該自己行使的監督職責沒有做到位,不該自己實施的監督職能卻「越位」行使,從而造成了交叉、重復式的監督,嚴重地擾亂了政府采購活動的正常行使,降低了監督工作效率。
四、紀檢監察部門要從自己的職能出發認真「選擇」監督角度,以規范執法,有效提高監察工作效率。
各執法部門的職責不同,其執法依據、執法角度就應該各不相同,財政、審計等部門的監督應該是從正面直接對采購活動實施管理和監督,監督的角度主要應從管理制度和操作程序等等方面入手,而紀檢監察部門則應該是從側面間接地實施監督,主要應從工作紀律的執行情況等方面去開展工作,通過對工作人員遵守黨紀條規情況的監督,剖析其行為是否已影響到了政府采購工作,從而達到規范政府采購行為的目的,這些角度包括查訪有關工作人員是否參與有可能影響公正執行公務的宴請、娛樂等活動;工作人員是否接受了供應商等的禮品、禮金,或接受了有關方面的不正當權益;工作人員是否有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行為等等。
五、紀檢監察部門本身要「帶頭」執行黨紀條規,嚴格履行監察職責,防止各種「走過場」行為。
在眾多人的心目中,檢監察部門參與對政府采購活動的監督,很容易給人一種公開、公平的感覺,因此,監察部門必須要「站」在客觀公正的立場上,嚴格實施執法監察,以防有人利用監察部門參與現場監督來作「檔箭牌」,暗地裡卻大搞舞弊行為,這就要求紀檢監察人員本身要有一身「過硬」的素質和本領,目光敏銳,鐵面無私,忠於職守。而在實際工作中,一些監察人員參與采購監督時,卻既吃又喝,還拿取「專家費」等等,這就造成了不良的影響,俗話說,吃人的嘴軟,拿人的手軟,聽人的心軟等等,從而導致他們難以嚴格地履行監督職能,使相關的監察活動只能流於形式,失去了應有的監督效果。
六、紀檢監察部門要與其他執法部門「協調配合」,以形成打擊腐敗和違法亂紀行為的合力,共同推進政府采購行為的規范化。
大家都很清楚,紀檢部門主要是從「人」的角度去實施監察的,因為「人」是采購操作的實施「主體」;財政或審計部門則主要是對采購活動實施管理和監督的,因為操作環節是容易滋生違法亂紀行為的「土壤」,他們的監督職責是不同的,而腐敗行為總是同違法操作聯系在一起的,可以想像,如果采購當事人存在或發生了某些腐敗行為,就有可能會導致某些暗箱操作或舞弊行為的產生,因此,紀檢監察部門就必須要與財政、審計等執法部門相互協調與配合,及時交流與溝通監督信息,只有這樣既各司其職,又相互協調配合,才能從不同角度,在更大的范圍內對政府采購活動形成一種「立體式」的監督合力,才能更加有效地打擊各種違法亂紀和腐敗行為,從而達到最大限度地遏制違法行為的滋生與蔓延的目的。
[稿源:紅網]
[作者:李朝平]

B. 應對檢測過程關鍵環節的監督,監督計劃應含哪些內容

檢 測 過 程 關 鍵 環 節 監 督 辦 法
為保證本公司檢測管理體系的持續、有效運行,確保檢測結果的准確可靠,應對檢測過程的關鍵環節進行監督。
1. 檢測過程關鍵環節的確定
根據「評審准則」和本公司「質量手冊」的要求,確定以下8個環節為檢測過程應實施監督的關鍵環節:
(1) 檢驗樣品的接收;
(2) 儀器設備的量值溯源;
(3) 檢測環境條件的符合性;
(4) 依據標准規范的有效性;
(5) 檢測人員的技術能力;
(6) 檢測報告的復核和批准簽發;
(7) 顧客投訴申訴的處理;
(8) 試驗室安全作業。
2. 質量監督小組
本公司成立以質量負責人為組長,各部門負責人或熟悉檢測方法和結果評價並有責任心的技術骨幹為監督員的質量監督小組,具體負責質量監督工作。
組長(質量負責人):xxx
質量監督員:xxx xxx
3. 質量監督的方式
本公司採取日常監督與專項監督相結合,以日常監督為主的監督方式。
(1)日常監督是監督員在日常的檢測工作中,通過檢測記錄和檢測報告的復核、檢測環境條件的檢查、工作質量的檢查等進行的監督。
(2)專項監督是本公司根據年度質量計劃的要求,專門安排的質量監督,包括 內部審核、質量抽查、試驗室間比對和能力驗證等。
4. 質量監督的實施
4.1質量監督的頻次
(1)日常監督不作頻次規定,由監督員在各自的履職崗位上,按眼到、口到、心到的要求,通過觀察、判斷並及時糾正;
(2)專項監督按年度計劃進行,每年每個關鍵環節的監督不少於一次。
4.2質量監督應以8個關鍵環節為監督的重點和監督的主要內容。
4.3 質量監督發現的不符合,由質量監督員填寫「質量監督記錄」,按《糾正措施、預防措施及改進程序》的要求處理。

C. 《監察法》規定,監察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對監督、調查過程中知悉的(),應當保密

《監察法》規定,監察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對監督、調查過程中知悉的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應當保密。

《監察法》第十八條監察機關行使監督、調查職權,有權依法向有關單位和個人了解情況,收集、調取證據。

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如實提供。監察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對監督、調查過程中知悉的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應當保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偽造、隱匿或者毀滅證據。

(3)監督的過程擴展閱讀:

個人隱私受法律保護。

《侵權責任法》第二條 侵害民事權益,應當依照本法承擔侵權責任。

本法所稱民事權益,包括生命權、健康權、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監護權、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著作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現權、股權、繼承權等人身、財產權益。

第三條 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

D. 什麼是黨內監督 黨內監督的形成過程

黨內監督是指監督主體依據《黨章》和黨的紀律在組織內部通過檢查、督促、回評價、揭露、舉報、答處理等方式作用於監督客體,以保證監督客體的行為在任何情況下都不違背黨的紀律的一種客觀有序的活動。
1、遵守黨的章程和其他黨內法規,維護中央權威,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上級黨組織決議、決定及工作部署的情況;遵守憲法、法律,堅持依法執政的情況。
2、貫徹執行民主集中制的情況;保障黨員權利的情況;
3、在幹部選拔任用工作中執行黨和國家有關規定的情況
4、 密切聯系群眾,實現、維護、發展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情況;
5、廉潔自律和抓黨風廉政建設的情況。

E. 如何對招投標過程實施行政監督

1、對招投標進行行政監督必須依法實施
(1)招投標的行政監督執法工作的概念招投標的行政監督是指 法律 授權的有關行政監督部門,依法在職責范圍內對招投標活動及當事人遵守招投標法律、法規,執行招投標行政命令等情況進行檢查、監督,對招投標活動中的違紀違法行為進行依法查處的行政行為。
(2)招投標行政監督執法必須堅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的原則制定《招標投標法》的目的不僅使招投標工作「有法可依」,同時也為招投標行政監督「有法可依」,而其最終目的就是為了實施,就是依法在招投標活動中進行行政監督。監督執法必須依法實施才能使代表國家最高意志的法律被真正貫徹執行。
(3)招投標行政監督法必須依法實施「依法行政」原則的要求,是行政合法性原則的要求。
行政合法性原則要求行政機關的監督執法行為不僅要合乎行政實體法,也要合乎行政程序法。其內容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①行政監督執法職權必須基於法律的授予才能存在,也就是要求行政主體必須在其法定的許可權內行使職權。②行政監督執法職權必須依據法律行使,這是合法性原則為行政主體設定的一項義務或職責,職權和職責是統一的,相互依存的。濫用職權、不依法行使職權、放棄應盡的職責都要承擔相應的行政責任。③行政授權,行政委託必須有法律依據,符合法律程序,不得違反法律要旨。因此,招投標行政監督執法理應屬於政府行政范疇,應符合「依法行政」原則和「行政合法性」原則的要求。而這兩個基本原則落到實處就是行政機關監督執法必須依法進行,對招投標領域而言就是招投標行政監督執法工作必須依法實施,這是目前招標投標管理工作現狀的客觀必然要求,是符合招投標工作 發展 的客觀 規律。
(4)招投標行政監督執法工作依法實施的重要意義。一是有利於保證《招標投標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真正貫徹執行,有利於保護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招標投標活動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有利於提高經濟效益,保證項目質量。二是有利於保證招投標行政監督執法工作的統一性、連續性、穩定性,有利於保證招投標的公開、公平、公正性及招投標活動法制化、規范化。三是有利於減少監督執法中的糾紛、矛盾、不公、錯誤和違法,有利於提高招投標行政監督執法工作的效率。四是有利於廉政建設,消除腐敗現象。
2、加強工程招投標監督管理工作
(1)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經過幾年的發展,隨著《招標投標法》等各法律法規的頒布實施,及各地方規章制度的健全,各地方的招投標工作的規定已經較詳細,但是隨著新的問題層出不窮的出現,新的法規漏洞的被利用,我們應「與時俱進」,針對新的問題,制訂新的規章制度,以遏制實踐中出現的規避監督管理問題。
(2)建立事後跟蹤制度場外監督管理,要從監督程序合法和向監督實質合法的轉變。控制論中,將管理過程中的控制工作分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後控制,可以說目前的工程招投標監督管理工作比較注重事前和事中的控制,而幾乎沒有事後控制、全過程式控制制。
招投標監管工作滿足於程序合法的情況相當普遍,甚至更有把監管工作固定在從開標到定標程序上的。相關部門的監管人員只在召開開標會時才到現場,察看招投標雙方當事人和評標專家按照規定程序的「表演」,直至定標結果出來,只要「表演」沒有紕漏,監管任務就算完成了。至於招投標當事人、評標專家和中介服務人員在事前事後的場外個別活動,則不屑去管了。
針對當前招投標市場的違法犯罪特點,招投標監管工作應在深化和規范上下功夫。首先,監督機制應提前介入並向後延伸,把監管貫穿於從項目立項到完工的全過程。其次,應擴大監管范圍,把監管從場內推進到場外,並實行內外並重、內外互動、內外結合。
對工程招投標合同履行實施過程中出現的爭議、糾紛、問題的監督管理,一可以以工程招投標過程中的 歷史 狀況來處理、解決這些爭議、糾紛,二可以對出現的問題進行經驗 總結 ,來指導日後的工程招投標工作。其實很多爭議、糾紛都是當時招投標過程中留下的隱患,如果在招投標過程中就去除掉這些隱患,顯然可以大大減少爭議、糾紛的出現。
(3)完善工程招投標擔保制度工程招標投標市場的買方市場,決定了招標人與投標人之間的市場不均衡,這個不均衡,一是很可能造成招標人與投標人之間的不平等交易,二是會造成投標人之間的惡性競爭。這些都可能產生招投標過程中的規避監督管理行為的產生。如前文所述的招標人違規操作,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拖欠工程款、「陰陽合同」;投標人的「釣魚工程」,陪標、圍標、抬標、串標等等違規行為。
作為市場的一個獨立經營主體,不管招標人還是投標人都應在追求自身最大 經濟 利益時,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特別是不正當競爭行為負責。而目前情況是,當事人一方或政府管理部門對違規行為很難進行適當的追索和懲罰,或者追索和懲罰的成本太高。
引進工程保證擔保這種全新的經濟手段,將帶動索賠機制的作用,有利於強化各方的風險意識,使各方對自己的市場行為造成的後果所負的責任更加清晰化、價值化、數量化。從而改變目前工程管理中存在的責任不清、互相扯皮狀況,規范建築市場的行為,提高行業素質,有助於解決拖欠工程款之類的問題。

F. 監督的過程分為

您好!不知道您說的監督是哪方面的。會計監督可分為社會監督、國家監督、群眾監督、單位內部監督。行政監督可分為事前監督、事中監督、事後監督和全過程監督。司法監督可分為法院監督和檢察院監督。未成年人監督可分為家庭監督和學校監督。監獄監督可分為自動監督和人工監督。質量監督可分為質檢部門監督和下道工序監督……

G. 監督分類處理過程是

監督分類的必要步驟就是監督分類分類後處理,分類後處理可以進一步減少專小圖斑,減少雜訊即屬椒鹽效應。本文主要簡單介紹用ERDAS 軟體的中位數過濾器來進行監督分類後處理以達到減少椒鹽效應的目的,提高遙感圖像的使用質量和有利於問題的進一步分析。

H. 監察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對監督調查過程中知悉的什麼應當保密。

監察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對監督、調查過程中知悉的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應當保密。

《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第十八條監察機關行使監督、調查職權,有權依法向有關單位和個人了解情況,收集、調取證據。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如實提供。

監察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對監督、調查過程中知悉的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應當保密。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偽造、隱匿或者毀滅證據。

(8)監督的過程擴展閱讀:

泄密的法律責任

1、監察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對負有責任的領導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理:

(一)未經批准、授權處置問題線索,發現重大案情隱瞞不報,或者私自留存、處理涉案材料的;

(二)利用職權或者職務上的影響干預調查工作、以案謀私的;

(三)違法竊取、泄露調查工作信息,或者泄露舉報事項、舉報受理情況以及舉報人信息的;

(四)對被調查人或者涉案人員逼供、誘供,或者侮辱、打罵、虐待、體罰或者變相體罰的;

(五)違反規定處置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物的;

(六)違反規定發生辦案安全事故,或者發生安全事故後隱瞞不報、報告失實、處置不當的;

(七)違反規定採取留置措施的;

(八)違反規定限制他人出境,或者不按規定解除出境限制的;

(九)其他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行為。

2、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I. 以監督過程為標准可將監督劃分為

以監督過程為標准,可將監督劃分為如下:

1、事前監督;

2、事中監督

3、事後監督。

監督指察看並加以管理,也指從事監督工作的人。具體的說,是對現場或某一特定環節﹑過程進行監視﹑督促和管理,使其結果能達到預定的目標。監督:(拼音 jiān dū,英語 Supervise)即對現場或某一特定環節﹑過程進行監視﹑督促和管理﹐使其結果能達到預定的目標。」劉良註:「監督,謂監督軍事也。日本影視劇製作的導演是決定整部作品,掌管故事進行的步調,出演方式,美術、音樂效果等。是要對整個作品,按照對劇情,劇本的獨自解釋從整體上指導(如,演員演技,美術,攝影,音樂等等)整個作品的人。

J. 內部監督分為日常監督和( )。 A、專項監督 B、持續監督 C、自我監督 D、過程監督

內部監督,分為日常監督和專項監督。

外部監督是指來自行政機關以外的監督,包括政黨監督、國家監督、社會監督和公民監督。內部監督是指行政體系內部各機關、各部門之間互相監督,包括上級機關與下級機關之間的相互監督,行政機關內部專業監督部門對各工作部門的監督,以及某些職能部門在自己的職能范圍內就某一方面事項對其他部門的監督。

內部監督就是由各單位的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對本單位實行的會計監督,簡稱內部監督。這些單位的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就是內部監督的機構與人員。

(10)監督的過程擴展閱讀:

內部監督就是由各單位的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對本單位實行的會計監督,簡稱內部監督。這些單位的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就是內部監督的機構與人員。

根據法律規定,內部監督應當符合的要求是:

(1)記賬人員與經濟業務事項和會計事項的審批人員、經辦人員、財務保管人員的職責許可權應當明確,並相互分離、相互制約;

(2)重大對外投資、資產處置、資金調度和其他重要經濟業務事項的決策和執行的相互監督、相互制約應當明確;

(3)財產清查的范圍、期限和組織程序應當明確;

(4)對會計資料定期進行內部審計的辦法和程序應當明確。

《工作規則》第一章第五條規定,市地級以上紀委可以探索執紀監督和執紀審查部門分設,執紀監督部門負責聯系地區和部門的日常監督,執紀審查部門負責對違紀行為進行初步核實和立案審查;案件監督管理部門負責綜合協調和監督管理,案件審理部門負責審核把關,這就要求我們在實踐中創新組織制度,建立起執紀監督、執紀審查、案件審理相互協調、相互制約的工作機制。

各級紀律檢查機關要結合當地實際,進一步細化措施,建立完善結構合理、配置科學、程序嚴密、制約有效的權力運行機制,嚴防「權力出軌」。

參考資料:網路-行政監督體系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