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服器知識
A. 服務器知識
樓主您好:
您的問題好像不太對
您的伺服器linux系統,經常遇到入侵?是怎麼個入侵法呢?是入侵還是攻擊啊,呵呵
而您說的硬防,則不管您安全的問題,現在的硬防一般是單純針對DDOS,CC,來的,硬防防的就是洪水攻擊,而對入侵的防禦是沒有任何作用的。
所以您應該把您的問題說清楚,我們更進一步的幫您,呵呵。
B. 伺服器的知識和ERP的知識
伺服器是一種高性能計算機,作為網路的節點,存儲、處理網路上80%的數據、信息,因此也被稱為網路的靈魂。做一個形象的比喻:伺服器就像是郵局的交換機,而微機、筆記本、PDA、手機等固定或移動的網路終端,就如散落在家庭、各種辦公場所、公共場所等處的電話機。我們與外界日常的生活、工作中的電話交流、溝通,必須經過交換機,才能到達目標電話;同樣如此,網路終端設備如家庭、企業中的微機上網,獲取資訊,與外界溝通、娛樂等,也必須經過伺服器,因此也可以說是伺服器在「組織」和「領導」這些設備。
伺服器的構成與微機基本相似,有處理器、硬碟、內存、系統匯流排等,它們是針對具體的網路應用特別制定的,因而伺服器與微機在處理能力、穩定性、可靠性、安全性、可擴展性、可管理性等方面存在差異很大。尤其是隨著信息技術的進步,網路的作用越來越明顯,對自己信息系統的數據處理能力、安全性等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如果您在進行電子商務的過程中被黑客竊走密碼、損失關鍵商業數據;如果您在自動取款機上不能正常的存取,您應該考慮在這些設備系統的幕後指揮者————伺服器,而不是埋怨工作人員的素質和其他客觀條件的限制。
全寫是 Enterprise Resourse Planning,漢語是--企業資源規劃!是一種現代的企業管理軟體或者說管理思想!
ERP系統的概念及其管理思想
本世紀90年代初,美國著名的IT分析公司Gartner Group Inc.根據當時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IT(Information Technology)的發展和企業對供應鏈管理的需要,預測在信息時代今後製造業管理信息系統的發展趨勢和即將發生的變革,並提出了企業資源計劃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這個概念。
近幾年來,伴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不斷加快,IT技術的飛速發展,Internet/Intranet技術和電子商務的廣泛應用,人類已從工業經濟時代跨入了知識經濟時代。在知識經濟時代,企業所處的商業環境已經發生了根本性變化。顧客需求瞬息萬變、技術創新不斷加速、產品生命周期不斷縮短、市場競爭日趨激烈,這些構成了影響現代企業生存與發展的三服力量:顧客(Customer)、競爭(Competition)和變化(Change)(簡稱3C)。過去在工業經濟時代通過規模化生產以降低成本的大型企業已難以取得今天市場上的競爭力,過去在工業經濟時代的商業規則、「科層制」管理模式和以MRPII應用為主的管理手段已經不再適用於今天企業的發展,甚至嚴重影響到企業的生存。為了適應以「顧客、競爭和變化」為特徵的外部環境,企業必須要進行管理思想上的革命(Revolution)、管理模式與業務流程上的重組(Reengineering)、管理手段上的更新(Reform)(漢普公司稱之為3R),這從而在全球范圍內引發了一場以業務流程重組BPR(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為主要內容的管理模式革命和以ERP系統應用為主體的管理手段革命。
一、ERP系統的發展歷程
ERP系統是一種主要面向製造行業進行物質資源、資金資源和信息資源集成一體化管理的企業管理軟體系統。為了完整地了解ERP這個概念,需要首先回顧一下ERP系統的發展歷程。
在十八世紀工業革命後,人類進入工業經濟時代,社會經濟的主體是製造業。工業經濟時代競爭的特點就是產品生產成本上的競爭,規模化大生產(Mass Proction)是降低生產成本的有效方式。由於生產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大生產給製造業帶來了許多困難,主要表現在:生產所需的原材料不能准時供應或供應不足;零部件生產不配套,且積壓嚴重;產品生產周期過長和難以控制,勞動生產率下降;資金積壓嚴重,周轉期長,資金使用效率降低;市場和客戶需求的變化,使得企業經營計劃難以適應。總之,降低成本的主要矛盾就是要解決庫存積壓與短缺問題。
為了解決這個關鍵問題,1957年,美國生產與庫存控制協會(APICS)成立,開始進行生產與庫存控制方面的研究與理論傳播。隨著六十年代計算機的商業化應用開始,第一套物料需求計劃MRP(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軟體面世並應用於企業物料管理工作中。在七十年代,人們在此基礎上,一方面把生產能力作業計劃,車間作業計劃和采購作業計劃納入MRP中,同時在計劃執行過程中,加入來自車間,供應商和計劃人員的反饋信息,並利用這些信息進行計劃的平衡調整,從而圍繞著物料需求計劃,使生產的全過程形成一個統一的閉環系統,這就是由早期的MRP發展而來的閉環式MRP,閉環式MRP將物料需求按周甚至按天進行分解,使得MRP成為一個實際的計劃系統和工具,而不僅僅是一個訂貨系統,這是企業物流管理重大發展。
閉環MRP系統的出現,使生產計劃方面的各種子系統得到了統一。只要主生產計劃真正制訂好,那麼閉環MRP系統就能夠很好運行。但這還不夠,因為在企業的管理中,生產管理只是一個方面,它所涉及的是物流,而與物流密切相關的還有資金流。這在許多企業中是由財會人員另行管理的,這就造成了數據的重復錄入與存貯,甚至造成數據的不一致性。降低了效率,浪費了資源。於是人們想到,應該建立一個一體化的管理系統,去掉不必要的重復性工作,減少數據間的不一致性現象和提高工作效率。實現資金流與物流的統一管理,要求把財務子系統與生產子系統結合到一起,形成一個系統整體,這使得閉環MRP向MRP II前進了一大步。最終,在八十年代,人們把製造、財務、銷售、采購、工程技術等各個子系統集成為一個一體化的系統,並稱為製造資源計劃(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系統,英文縮寫還是MRP,為了區別物料需求計劃系統(亦縮寫為MRP)而記為MRP II。MRP II可在周密的計劃下有效地利用各種製造資源、控制資金佔用、縮短生產周期、降低成本,但它僅僅局限於企業內部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管理。它最顯著的效果是減少庫存量和減少物料短缺現象。
到90年代中後期,現實社會開始發生革命性變化,即從工業經濟時代開始步入知識經濟時代,企業所處的時代背景與競爭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企業資源計劃ERP系統就是在這種時代背景下面世的。在ERP系統設計中考慮到僅靠自己企業的資源不可能有效地參與市場競爭,還必須把經營過程中的有關各方如供應商、製造工廠、分銷網路、客戶等納入一個緊密的供應鏈中,才能有效地安排企業的產、供、銷活動,滿足企業利用一切市場資源快速高效地進行生產經營的需求,以期進一步提高效率和在市場上獲得競爭優勢;同時也考慮了企業為了適應市場需求變化,不僅組織「大批量生產」,還要組織「多品種小批量生產」。在這兩種情況並存時,需要用不同的方法來制定計劃。
二、ERP系統與MRPII的區別
ERP是在MRPII基礎上進一步發展的企業管理系統,為了進一步弄清ERP系統的概念及其主要功能,需要弄清ERP與MRPII之間的區別。
1、在資源管理范圍方面的差別
MRPII主要側重對企業內部人、財、物等資源的管理,ERP系統在MRP II的基礎上擴展了管理范圍,它把客戶需求和企業內部的製造活動、以及供應商的製造資源整合在一起,形成企業一個完整的供應鏈(Supply Chain)並對供應鏈上的所有環節進行有效管理,這些環節包括訂單、采購、庫存、計劃、生產製造、質量控制、運輸、分銷、服務與維護、財務管理、人事管理、實驗室管理、項目管理、配方管理等。
2、在生產方式管理方面的差別
MRP II系統把企業歸類為幾種典型的生產方式來進行管理,如重復製造、批量生產、按訂單生產、按訂單裝配、按庫存生產等,對每一種類型都有一套管理標准。而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企業為了緊跟市場的變化,多品種、小批量生產以及看板式生產等則是企業主要採用的生產方式,單一的生產方式向混合型生產發展,ERP則能很好地支持和管理混合型製造環境,滿足了企業的這種多角化經營需求。
3、在管理功能方面的差別
ERP除了MRPII系統的製造、分銷、財務管理功能外,還增加了支持整個供應鏈上物料流通體系中供、產、需各個環節之間的運輸管理和倉庫管理;支持生產保障體系的質量管理、實驗室管理、設備維修和備品備件管理;支持對工作流(業務處理流程)的管理。
4、在事務處理控制方面的差別
MRP II是通過計劃的及時滾動來控制整個生產過程,它的實時性較差,一般只能實現事中控制。而ERP系統支持在線分析處理OLAP(Online Analytical Processing)、售後服務及質量反饋,強調企業的事前控制能力,它可以將設計、製造、銷售、運輸等通過集成來並行地進行各種相關的作業,為企業提供了對質量、適應變化、客戶滿意、效績等關鍵問題的實時分析能力。
此外,在MRPII中,財務系統只是一個信息的歸結者,它的功能是將供、產、銷中的數量信息轉變為價值信息,是物流的價值反映。而ERP系統則將財務計劃功能和價值控制功能集成到整個供應鏈上,如在生產計劃系統中,除了保留原有的主生產計劃、物料需求計劃和能力計劃外還擴展了銷售執行計劃SOP和利潤計劃。
5、在跨國(或地區)經營事務處理方面的差別
現在企業的發展,使得企業內部各個組織單元之間、企業與外部的業務單元之間的協調變得越來越多和越來越重要,ERP系統應用完善的組織架構,從而可以支持跨國經營的多國家地區、多工廠、多語種、多幣制應用需求。
6、在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方面的差別
隨著IT技術的飛速發展,網路通信技術的應用,使得ERP系統得以實現對整個供應鏈信息進行集成管理。ERP系統採用客戶/伺服器(C/S)體系結構和分布式數據處理技術,支持Internet/Intranet/Extranet、電子商務(E-business、E-commerce)、電子數據交換EDI,此外,還能實現在不同平台上的互操作。
三、ERP系統的管理思想
ERP的核心管理思想就是實現對整個供應鏈的有效管理,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體現對整個供應鏈資源進行管理的思想
在知識經濟時代僅靠自己企業的資源不可能有效地參與市場競爭,還必須把經營過程中的有關各方如供應商、製造工廠、分銷網路、客戶等納入一個緊密的供應鏈中,才能有效地安排企業的產、供、銷活動,滿足企業利用全社會一切市場資源快速高效地進行生產經營的需求,以期進一步提高效率和在市場上獲得競爭優勢。換句話說,現代企業競爭不是單一企業與單一企業間的競爭,而是一個企業供應鏈與另一個企業供應鏈之間的競爭。ERP系統實現了對整個企業供應鏈的管理,適應了企業在知識經濟時代市場競爭的需要。
2、體現精益生產、同步工程和敏捷製造的思想
ERP系統支持對混合型生產方式的管理,其管理思想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是「精益生產LP(Lean Proction)」的思想,它是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提出的一種企業經營戰略體系。即企業按大批量生產方式組織生產時,把客戶、銷售代理商、供應商、協作單位納入生產體系,企業同其銷售代理、客戶和供應商的關系,已不再簡單地是業務往來關系,而是利益共享的合作夥伴關系,這種合作夥伴關系組成了一個企業的供應鏈,這即是精益生產的核心思想。其二是「敏捷製造(Agile Manufacturing)」的思想。當市場發生變化,企業遇有特定的市場和產品需求時,企業的基本合作夥伴不一定能滿足新產品開發生產的要求,這時,企業會組織一個由特定的供應商和銷售渠道組成的短期或一次性供應鏈,形成「虛擬工廠」,把供應和協作單位看成是企業的一個組成部分,運用「同步工程(SE)」,組織生產,用最短的時間將新產品打入市場,時刻保持產品的高質量、多樣化和靈活性,這即是「敏捷製造」的核心思想。
3、體現事先計劃與事中控制的思想
ERP系統中的計劃體系主要包括:主生產計劃、物料需求計劃、能力計劃、采購計劃、銷售執行計劃、利潤計劃、財務預算和人力資源計劃等,而且這些計劃功能與價值控制功能已完全集成到整個供應鏈系統中。
另一方面,ERP系統通過定義事務處理(Transaction)相關的會計核算科目與核算方式,以便在事務處理發生的同時自動生成會計核算分錄,保證了資金流與物流的同步記錄和數據的一致性。從而實現了根據財務資金現狀,可以追溯資金的來龍去脈,並進一步追溯所發生的相關業務活動,改變了資金信息滯後於物料信息的狀況,便於實現事中控制和實時做出決策。
此外,計劃、事務處理、控制與決策功能都在整個供應鏈的業務處理流程中實現,要求在每個流程業務處理過程中最大限度地發揮每個人的工作潛能與責任心,流程與流程之間則強調人與人之間的合作精神,以便在有機組織中充分發揮每個的主觀能動性與潛能。實現企業管理從「高聳式」組織結構向「扁平式」組織機構的轉變,提高企業對市場動態變化的響應速度。
總之,藉助IT技術的飛速發展與應用,ERP系統得以將很多先進的管理思想變成現實中可實施應用的計算機軟體系統。盡管如此,ERP系統中也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ERP系統雖然考慮了企業怎樣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以及怎樣利用全社會一切市場資源快速高效地進行生產經營的需求,但並未從根本上考慮知識經濟時代技術持續創新以及市場競爭環境的迅速變化對企業生產流程與業務管理流程動態調整的要求。目前的ERP系統一般是以一種預先固定好的模式結構提供給用戶,企業在建立其管理系統時,一是軟體無法靈活地適應地個性化的企業管理流程要求,這就不得不要求企業管理流程需按ERP系統中的固有模式去運作,否則要經過二次開發才能使用;二是一旦ERP系統實施完畢,企業在需要進行管理與業務流程重整時,很難真正達到從組織結構、生產流程、業務流程全面重整的效果,即現有的ERP系統結構與功能制約了企業的動態重整過程。因此,ERP系統的進一步發展需要將管理模式與軟體系統相分離,以期實現企業的動態重整過程。
第二,ERP系統的發展起源於製造業並主要應用於製造業(工業經濟時代的主導產業),可以說ERP的先進管理思想在製造業管理上發揮得淋漓盡致。雖然ERP系統可以應用於非製造業,如ERP中的財務管理、分銷管理和人力資源管理等功能,這時將難以完整地體現ERP的先進管理思想。在當前知識經濟時代,服務業是社會經濟的主導行業,ERP在服務業的應用,特別是在跟蹤客戶服務和實現在線客戶服務(如同國外HelpDesk類軟體系統的功能)方面,難以實現對客戶服務需求的快速響應和高滿意度。
第三,在工業經濟時代,企業價值主要是有形資本(包括實物與資金)與無形資本的價值,在工業經濟時代後期,人們認識到人力資源及其資本價值。而今在知識經濟時代,智力資本已開始成為企業價值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提升企業智力資本價值,人們認識到知識管理(包括知識的獲取、加工處理、共享使用等)的重要性。ERP系統在企業內部或企業供應鏈上如何建立知識管理體系與管理手段方面還是一片空白。
第四,ERP系統雖然提供了對工作流(Work Flow)的管理,但ERP系統中的工作流與ERP系統功能組成的業務流程(Business Process)並沒有緊密融合在一起,從而沒有形成對業務處理過程的控制與管理。
隨著IT技術與現代管理思想的進一步發展,ERP系統的功能還將不斷發展。ERP系統的發展與應用必將會推動我國企業管理水平的提高,必將極大地提升我國企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ERP系統的成功應用模式
北京漢普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張後啟 博士
一、信息技術應用的「黑洞」
計算機是在六十年代初開始應用於企業管理,它在信息處理方面的先進性可以促進企業管理規范化與管理創新。人們預期,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應用於企業將會極大地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然而事實表明,在九十年代以前,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在企業的應用並沒有給企業帶來預期可見的經濟效益。
根據美國的一項統計,在整個八十年代,美國企業在信息技術(Information Technology, 即IT)應用上投資了10,000億美元。盡管投資巨大,但白領人員的生產率在整個八十年代實質上並沒有發生變化。在1975至1985這十年期間,藍領工人數量減少了6%,實際產出增長了15%,表面上看勞動生產率提高了21%。但在這同一期間,白領工人數量增長了21%,與實際產出增長15%相比,生產率下降了6%。這些投資並沒有達到預期目標。經濟學家們稱之為「生產率悖論」,而眾多的企業則認為他們在信息技術應用方面的投資掉進了「黑洞」。
另據我國有關方面調查,八十年代,我國企業在應用MRP II系統方面已投資過80億元人民幣,但是應用成功率不到10%,達到預期目標的更是寥寥無幾。
在當前全球企業投資IT應用已超出其他資本品投資的情況下,這種現象尤其不合情理。毫無疑問,信息技術應用提高業務處理效率的潛能是存在的,但問題是如何才能釋放這種替能。這需要我們首先分析一下信息技術應用失敗的原因。
二、信息技術應用失敗的原因
信息技術應用沒有釋放其替能的原因之一就是企業在應用信息技術時,總是沿用舊的或業已存在的方式做事,而不是注重工作應該怎樣做,然後考慮應用信息技術來輔助實現它。辦公自化系統的應用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應用辦公自動化信息系統夢想「無紙化辦公」,其結果導致更多的紙張使用。不管報告是否有價值,報告愈來愈多,格式愈來愈漂亮。人們不惜化去數天時間去寫報告並繪有精美的圖表等以期高一級管理層對自己工作的認可或批准。因為在辦公自動化軟體上修改文字和圖表實在太容易以致人們一遍又一遍地進行修改完善以使得到每一級管理層的欣賞。問題就在於處理辦公事務的流程和方式沒有改變。
在應用信息技術為顧客提供服務方面,也會經常導致一些問題。運行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直接模擬手工業務處理方式和處理流程,將會對很多不合理或無效的工作(也許手工業務處理方式下必須存在)進行計算機自動處理,由於人們必須按照計算機的要求工作而不是按照顧客的要求辦事,從而有可能導致工作效率不如手工方式。人們經常認識到對流程進行一些改變是有益的,但往往因為要改變計算機系統的成本太高和太費時間而被擱置。因而人們經常認為信息技術應用會導致不靈活而不是靈活,信息技術應用根本達不到預期想像的效果。
C. 如何系統的學習一下伺服器的知識
伺服器對於許多人來說,接觸的都比較少,但在許多企業或者公司中,都是必不可少的。現在就為大家揭開它的神秘面紗,請大家點擊下面鏈接,一起來認識下功能強大的伺服器吧!
1、伺服器的定義及分類
摘要:伺服器網路上一種為客戶端計算機提供各種服務的高性能的計算機,它在網路操作系統的控制下,將與其相連的硬碟、磁帶、列印機、Modem及各種專用通訊設備提供給網路上的客戶站點共享,也能為網路用戶提供集中計算、信息發表及數據管理等服務。
2、伺服器硬體技術介紹之內存
摘要:在制約伺服器性能的硬體條件中,內存可以說是重中之重,其性能和品質也是考驗伺服器性能的一個重要方面。可是對於伺服器內存,由於平時接觸較少,很多人對其還是缺乏了解。不過沒有關系,今天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什麼是伺服器內存,它與普通內存之間存在著什麼樣的本質差別以及伺服器內存的一些常用技術。
3、伺服器硬體解析之伺服器硬碟
摘要:伺服器硬碟,顧名思義,就是伺服器上使用的硬碟(Hard Disk)。如果說伺服器是網路數據的核心,那麼伺服器硬碟就是這個核心的數據倉庫,所有的軟體和用戶數據都存儲在這里。對用戶來說,儲存在伺服器上的硬碟數據是最寶貴的,因此硬碟的可靠性是非常重要的。
4、伺服器、存儲硬體技術解析之 RAID
摘要:簡單地解釋,RAID就是將N台硬碟通過RAID Controller(分Hardware,Software)結合成虛擬單台大容量的硬碟使用,其特色是N台硬碟同時讀取速度加快及提供容錯性Fault Tolerant,所以RAID是當成平時主要訪問數據的Storage不是Backup Solution。
5、AMD伺服器處理器技術解析
摘要:在x86伺服器領域,「至強(Xeon)」很好很強大,但隨著AMD「皓龍(Opteron)」系列處理器在尋求更佳的價性比著力點上不斷發力,讓這個市場變得更多姿。
6、伺服器熱門技術解析之虛擬化
摘要:虛擬化是一個廣義的術語,是指計算元件在虛擬的基礎上而不是真實的基礎上運行,是一個為了簡化管理,優化資源的解決方案。如同現在空曠、通透的寫字樓,整個樓層幾乎看不到牆壁,用戶可以用同樣的成本構建出更加自主適用的辦公空間,進而節省成本,發揮空間最大利用率。這種把有限的固定的資源根據不同需求進行重新規劃以達到最大利用率的思路,在IT領域就叫做虛擬化技術。
7、伺服器熱門技術解析之雲計算
摘要:狹義雲計算是指IT基礎設施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過網路以按需、易擴展的方式獲得所需的資源(硬體、平台、軟體)。 提供資源的網路被稱為「雲」。「雲」中的資源在使用者看來是可以無限擴展的,並且可以隨時獲取,按需使用,隨時擴展,按使用付費。這種特性經常被稱為像水電一樣使用IT基礎設施。
8、刀片伺服器與機架式伺服器的比較
摘要:近幾年,伺服器市場上最為熱門的伺服器架構莫過於刀片伺服器了,它大量的出現在各種媒體上,各大廠商也推出了各種相應的機型。刀片伺服器與傳統的伺服器比到底有什麼優勢呢?消費者選購伺服器時該怎樣選擇呢?本文就把刀片伺服器與傳統的機架式伺服器進行比較,向大家介紹兩者在選擇方面的一些經驗。
9、如何選擇伺服器託管IDC
摘要:作為數據中心(Data Center)項目,主機託管是目前所有IDC的主要核心業務。IDC除了為企業提供主機託管的基本服務外,還應提供更多的優質服務和增值服務,如系統,網路的管理,用戶數據管理和數據中心網路及系統的安全管理等。
D. 初學伺服器知識,該選擇什麼書籍
windows平台可以看看《Windows Server 2003伺服器架設與管理》。
E. 需要掌握哪些伺服器方面的知識,以及如何學習
硬體設備(可以去伺服器廠商(比如 正睿)的網上參考)、軟體設備(根據伺服器需要的軟體),網路(交換機、公網IP等)。
F. 伺服器銷售需要學習的知識
1.所賣伺服器的品牌優勢和性價比優勢。
2.伺服器的具體型號,尤其是長出的幾個型號。
3.伺服器價格和配件價格,尤其是長出的。
4.看看一些技術參數,像什麼最大支持,多少內存,最大擴多少硬碟,各個配件的一些具體的參數。
5.做好客戶長期維護。
6.心態方正,賣伺服器是個時間積累的過程,要學會淡定。
G. 伺服器管理維護需要掌握哪些方面的知識
伺服器相對應系統的知識
伺服器所擔任服務領域的知識
硬體知識
數據知識
網路結構
網路安全知識
很多很多
主要是要有過硬的技術和靈活的頭腦
伺服器是死的人是活的
靈活應對出現的問題
就會做好的
H. 伺服器運維工程師應該掌握哪些知識
1、Linux基礎命令及腳本:shell是基本要求,最好再懂點perl或python等。如果不懂腳本,怎麼把重復的勞動變得簡單呢?
2、系統監控命令:目的是獲取系統當前的運行狀態,遇到故障等要懂得分析排查。系統調優並懂得原理,知道為什麼參數要調整成某個值。
3、網路監控命令:理由和第二點一致,不過側重於網路。同樣需要理解原理及調優,不能照搬前人的經驗而不知甚解。
以上可以說是基本知識。沒有生產環境不是借口,知識可以學習,再加以生產環境的經驗積累,就會慢慢沉澱下來了。
說說技術以外的事情:多學習、多思考、不滿足當前的知識、虛心和多動手。
I. 管理和維護整個公司的伺服器,平時需要學習哪些知識
公司所有的伺服器是個龐大的數量,伺服器日常維護包括但不限於:數據備份,硬體維護,性能優化,系統優化等等,還要檢測其連接是否正常,網路是否正常,資料、數據共享渠道,也就是區域網是否正常等等。可以用伺服器管理工具幫助自己,可以同時將公司的伺服器連接起來批量管理,還能夠一鍵檢測伺服器狀態,相信能在工作中幫助你很多。
J. web前端開發需要掌握後台伺服器的哪些知識
主要是和後台的數據交互:一般後台給介面你調用就行了,有時候也會涉及到資料庫的查詢。
總的來說要了解一些資料庫和後端語言的知識,不要求特別熟悉,能用就行,更好的與後端對接。(熟悉當然更好)
至於伺服器你不是運維應該不要求吧,除非你已經達到了全棧工程師的水平,或者是去做架構師,才需要考慮伺服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