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城管服務 » 監督和制度

監督和制度

發布時間: 2020-11-30 08:57:31

1. 行政許可的監督與責任制度是什麼

針對行政許可實踐中存在的行政許可實施機關重許可、輕監管或者只許可、不監管等問題, 行政許可法確立了行政許可的監督與責任制度: 第一,關於監督檢查制度。行政許可法規定,上級行政機關應當加強對下級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的監督檢查,及時糾正行政許可實施中的違法行為。 並作出四個方面的規定: 一是書面監督檢查制度。就是通過核查反映被許可人從事行政許可事項活動情況的有關材料,履行監督責任。 二是實地監督檢查制度。行政機關需要進行實地檢查、核驗、檢測的,應當進行實地檢測。 三是屬地管轄制度。實行誰審批、誰負責、誰監管。 四是舉報制度。個人和組織發現違法從事行政許可事項的活動,有權向行政機關舉報,行政機關應當及時核實、處理。 第二,關於法律責任制度。行政許可法按照權責一致的原則,對行政機關違法設定、實施行政許可的行為作出了三個方面的規定: 一是違法設定行政許可的法律責任。行政機關違法設定行政許可的,有關機關應當責令設定該行政許可的機關改正,或者依法予以撤銷。 二是違法實施行政許可的法律責任。對於行政機關違反法定程序實施行政許可;違反法定條件實施行政許可;違反規定亂收費等違法行為,由其上級行政機關或者監察機關責令改正,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三是實施許可後不履行監督職責的法律責任。行政機關不依法履行監督職責或者監督不力,造成嚴重後果的,由其上級行政機關或者監察機關責令改正,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 中國共產黨對權力制約和監督的制度包括

唉啊吚呀
吚啊吚

3. 如何完善行政監督制度和機制

如何健全和完善我國的行政法制監督體制
摘要:目前我國已經形成了行政法制監督體系,但仍存在著一系列問題和不足:監督機構之間尚未形成有序的關聯結構,監督主體缺乏應有的獨立性在監督范圍上過窄、監督對象上缺乏制衡性,在監督手段和監督方式上效果差,在監督程序上,缺乏應有的透明度,未能充分保障社會的知情權。針對這些問題,作者探索性地提出了改革和建設我國行政法制監督機制的若干對策。
關鍵詞:行政法制 監督 健全 完善

以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已經寫入我國的根本大法——憲法,成為全國人民為之奮斗和追求的目標。要實現以法治國這一宏偉目標,關鍵在依法行政,重點在依法行政,難點也在依法行政。這是因為:一方面,行政機關擔負著依法管理國家事物、經濟和
文化
事業、社會事物的繁重任務,是國家權利中最活躍、最普遍的權利。另一方面,行政機關在行使權利的過程中擁有很大的行政自由裁量權,是最需要控制而又最難以控制的權利。因此,要確保行政機關依法行政,就必須加強對行政機關的法制監督,建立一整套科學合理而又行之有效的行政法制監督制度。
一、我國行政法制監督存在的主要問題:
目前,我國的行政法制監督主要存在以下突出問題:

第一、監督機構之間尚未形成有序的關聯結構。行政法制監督制度的權力配置整體安排不合理,相互之間缺乏應有的配合溝通和有機協調,或推諉謙讓或重復監督,使監督工作難以真正落實,影響了行政監督的權威性和有效性。權利機關監督、內部監督、司法監督和社會監督的力量對比不合理,不協調一致,未能真正形成監督合力,在體制設計上有所欠缺。無論是人大監督、政黨監督,還是監察、審計監督等,由於分散的監督,主體在隸屬關繫上自然是受多重領導的制約。權力機關監督停留在形式上,沒有切實可行的配套監督制,難以發揮相應的監督作用。
第二,監督主體缺乏應有的獨立性。權力機關的監督表面看獨立性
雖然很強,但實際上還是被一些因素所左右,未能真正的獨立行使監督權力,僅能靠人大會議及人大常委會的事後監督。對行政機關的真正的彈劾,罷免、質詢等權力行使不夠,由於實行的集體領導制,因而監督工作不能落實到人而切實可行。司法監督還需完善,雖然憲法和訴訟法都規定司法機關獨立行使司法機,不受任何干涉。但實際上司法獨立未真正實現,司法機關的人、財、物沒有獨立於政府,造成了司法的附性,作為社會最後的救濟權力和公平正義象徵的司法權也未得到人們的充分信任。

第三、在監督程序上,缺乏應有的透明度,未能充分保障社會的知情權。監督部門對行政的監督在立法上缺乏具體的實施細則、操作程序,未能形成制度化、具體化。一是一些重要的規范如《國家公務員法》、《行政程序法》、《行政行為監督法》、《人民監督法》等未能推出,使一些重大的監督活動缺乏法律依據,無所適從;二是既有的一些監督規則措辭籠統,缺乏清晰明確的標准和可供操作的細則,使監督主體難以准確裁量和及時查糾被監督對象的越軌、違法行為。而且公開的程度也不夠,往往採用「暗箱操作」。
二、健全和完善我國現代的行政法制監督機制
(一)構建和完善行政法制監督制度應遵循以下原則:
第一,
法制化原則。它是指行政法制監督主體權力的確立及行使,都應有明確、具體的法律規定。這也是行政法制監督走向法制化程序化的一個重要前提。
第二,
公開性原則。沒有公開性而談民主監督是可笑的。歷史經驗昭示我們,沒有公開性或者公開性不強,只能給專制政治和干擾監督活動者有隙可乘。盡快完善國家公務員財產申報和稽核制度,強制規定公職人員定期將財產向指定的國家機關申報,如有不申報或申報不實者,給予相應的制裁;強化對政府重點部門、重點行業的監督,實行招標公開、項目公開、決策公開、審批公開、程序公開;採取切實措施,大力推進社會政治生活的民主化、公開化進程等等。
第三,
科學高效原則。行政法制監督的機制設施應體現科學原則,具體表現在機制合理,內部監督和外部監督統一協調,事前監督、事中監督和事後監督動態連貫,機制精簡節約。同時,行政法制監督也應體現高效原則,既是說監督主體要根據得到的有關信息,及時組織調查研究,發現並查明可能導致或已經導致違法失職行為產生的原因和條件,不失時機地實施監督,迅速消除其原因和條件,避免和糾正因此而產生的違法失職行為。
(二) 如何健全和完善我國現代的行政法制監督機制
首先,我國的行政法制監督需要從體制上重新進行調整設計,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要發揮人民代表大會在監督體制中的領頭羊作用,根據我國憲法,權力機關對行政的監督是根本的監督,應該在人大內部設立一個專門行使監督職能的監督委員會,統一領導和協調社會各監督主體的工作。鑒於我國目前權力機關的監督缺乏具體操作手段,而且權力機關監督的力量不是十分明顯,借鑒國外成功的監察專員模式,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建議設立人大監察專員制度。
第二,實行司法獨立。司法獨立的基本含義包括兩個層面:一是司法機關獨立於行政機關(在美國還獨立於立法機關)而存在,並自主地開展工作;二是司法機關極其司法官員在以審判為中心的司法活動中所發表的言論及其所作出的行為不受追究,以便有效地保障司法權的行使。司法獨立是一項為現代法治國家普遍確立的基本法侓准則。可以說,沒有司法獨立,就沒有現代意義上的法治。司法機關在行使監督制約行政機關的權力時,更需要司法的獨立。當然,這有待於我國的司法制度改革。使司法監督主體在人、財、物等方面相對獨立於行政系統。

第三,擴大監督范圍。有必要將所有的抽象行政行為處於全方位的監督之下,將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范圍擴及全部抽象行政行為。在加強對羈束裁量行政行為的監督時,還要多加自由裁量的行政行為的監督,這也是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理論在行政法制監督中的具體體現。同時,要著重創制對行政工作機關、中高級領導幹部特別是「第一把手」、對失職行政、下級行政機關和公務員對上級行政機關及領導幹部監督制度,同級不相隸屬行政機關公務員互相監督制度,對監督機制進行調整,盡可能達到監督均衡。當然這只是個相對的概念,不可能有絕對的均衡,在不同的時期也應突出監督重點,不能平均用力,但與此同時也不能忽視非重點對象的日常監督。

第四、建立廣泛而普遍的一般行政監督。為了加強上級政府的監督,應加強一般行政監督,即上下級政府的法制監督。政府的法制監督是一種對全部行政行為進行事前、事中、事後監督而且有行政強制性的監督,可以通過首長監督、上下級政府監督、政府各部門監督而實現。事中、事後監督而且有行政強制性和權威性,通過首長監督、上下級政府監督、政府各部門監督而實現。為增強監督責任心,可設立行政失察責任制,在監督中有過錯的,應予行政處理。

第五、完善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我國的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在立法上已逐步向法制化制度化發展,但其監督地位還有待於提高。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在實踐中需要相對獨立地位,只有這樣,才能實施真正意義上的監督。把這兩個部門置於政府內部,其人、財、物、權歸同級政府控制,故很難有效的對本地區和本部門的案件作出強有力的監督,對於所屬地區的首長更是無法實施監督,無法真正處於監督的地位。鑒於我國的情況,可以將審計機關移交人大設立,只對人大負責,才能真正做到審計獨立,充分發揮審計在防止官員為腐敗中的重要作用。在此同時,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部門應明確監督權責,建立監督責任制。這是監督主體內部自我良性發展的必然選擇,對監督主體,我們在賦予其權力時,應明確其應有的職責,使權責統一。而且也應加強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部門監督的程序。監督工作的實施應依法定的職權和程序進行,不得越權監督,越出職權范圍監督。監督的程序化要求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部門在監督過程中依法進行,但並非一味要求一定要找到一套步驟相連的做法。

第六,新聞監督的立法應提上議程,社會對新聞立法早有提議,新聞監督作為獨立於立法、行政、司法的第四種權力,具有廣泛性、公開性、權威性、及時性、後果嚴厲性、渠道暢通等優點,是一種有極大影響力而靈活的監督力量。當然,對新聞的真實性和客觀公正性應作監控,以保證新聞的有法可依,大膽的客觀公正的監督。

第七,建立渠道暢通的公民監督方式,在行政公開、行政聽證的條件下,公民的信訪、舉報、檢舉等制度應及時完善,使憲法規定的公民的監督權、批評權、建議權、申訴權、檢舉權難以切實行使。與以上監督機制相配套,在具體運作上,我們針對監督機制,還應建立科學合理的監督人員遴選機制和激勵機制。監督人員應具備嚴格的條件,具有專門的知識、經驗和品德,並經選舉推薦產生,專職地實施監督,不得實行其它職務。同時,在監督人員的工資、獎金、退休金及家庭安全方面應予以切實保障。

總之,健全行政法制監督制度,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我們還需要做大量的工作,還要通過長期不懈的努力,令人感到欣慰的是,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對監督工作極為重視,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已出台了《黨內監督條例》,全國人大常委會和國務院正在制定實行工作監督和法律監督的監督法以及行政監督法規。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國行政法制監督制度必將進一步完善,人民期盼建立的民主、法制、高效和廉潔的政府也一定會實現。

4. 黨內監督和人民群眾的監督起了作用制度不是稻草人效果就出來了這句話是誰說的

黨內監督可能群眾的監督,其他的作用制度不是稻草人,下午就出來的這句話,這是誰說的,反正不是我說的,但後來ms實現了什麼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批評,建議權等等。

5. 為什麼要健全憲法實施和監督制度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憲法沒有權威,國家治理就無序。因此,法治中國必須建立在憲法有權威的基礎上,否則法治難以推行。

6. 監管與監督的區別。

監管與監督的區別 [[區別 在管 在督 管是職權范圍 督是實際督察 也可以說 管理范圍大小之分 管大范圍 督小范圍為 具體 個人理解 向你學習 祝你好運 網路好運 好運網路 ]]

7. 如何在制度和程序上規范監督執紀權

監督執紀工作的指導思想是:為全面從嚴治黨,維護黨的紀律,規范紀檢機關監督執紀工作。(1)《監督執紀工作規則》的出台,對於深化紀律檢查體制改革,推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向縱深發展具有重要意義。(2)《監督執紀工作規則》從制度層面規范了工作程序,明確了紀檢工作的「權力清單」,形成有權必有責、用權必擔責、濫權必追責的制度安排,防止紀檢機關在行使監督執紀權時行為失范,對紀委規范內部管理,加強日常監督提供了制度保障。 (3)《監督執紀工作規則》必將會成為每個紀檢幹部的業務教科書,更好地指導監督執紀問責工作。

8. 體制內監督和體制外監督呈現怎樣關系

公共權力得不到科學、有效的控制,腐敗滋生、蔓延,是我黨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黨和國家領導人針對這一問題在各種場合的講話無不流露出迫切、焦慮之情,但卻苦於沒有找到一個即能保證黨的領導,維護政治穩定,又能控制權力、抑制腐敗的有效辦法。本人苦思多年,覺得只有下面這一個辦法了:
先輩們創造性地把馬克思主義、市場經濟與中國的實際相結合,不僅締造了新中國,而且使中國崛起於世界強國之林。可見,吸收人類一切優秀的政治文明成果,與中國的實際相結合,走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是我黨的一條重要政治經驗。解決權力失控、腐敗滋生的問題,也同樣應該把人類在控制權力、抑制腐敗方面已經取得的成功經驗與我國的實際相結合,才能探索出一條有中國特色的反腐之路。
由於國情不同,我國肯定不能全盤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但從技術層面看,西方「體制外監督」的理論和實踐確實是控制權力、抑制腐敗的一劑良葯。
體制外監督,指政府體制以外對政府和官員的監督形式,包括個人監督,新聞、輿論監督,社會組織監督、黨派監督等,是與體制內監督相對應的概念。
僅靠體制內監督,監督者與被監督者之間存在直接的利害關系,人性趨利避害的本能必然使監督者趨向於「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明知不對,少說為佳」的懈怠狀態,甚至由於體制內的監督權也由官員掌握,難免監督權的尋租腐敗。回顧人類數千年的政治史不難發現:古今中外,最高統治者或統治集團不論如何英明勤勉,吏治監督不論如何嚴明周密,最終都難逃改朝換代、人亡政息的命運,只有建立了完善的體制外監督機制的國家,吏治才算跳出這一歷史宿命,實現了基本的廉政、勤政。
體制外監督之所以能夠更有效地控制權力、抑制腐敗,大抵是體制外的監督者與濫用權力和腐敗有天然的利害沖突,猶如白血球,天然地對權力濫用、腐敗等病毒有絞殺作用;而且,體制外監督者個體的監督只能靠集體的力量和健全的體制內處置渠道才能發揮作用,因此體制外監督權無法進行權力尋租,不會被腐蝕。
因此,從我黨、我國的實際出發,從技術層面借鑒「體制外監督」的理論和實踐經驗,主動建立、完善起體制外監督機制,應該是我黨解決權力失控、腐敗滋生的唯一出路。

9. 憲法監督制度和違憲審查制度是一樣的么 還有我國的憲法監督類型是什麼 不懂,求解啊 !!!

這兩者是不一樣的。憲法監督制度指特定的國家機關依據特定的程序,審查和裁決法律、法規和行政命令等憲法行為是否符合憲法,以維護憲法權威,保證憲法實施和保障公民憲法權利的制度。違憲審查制度是特定的國家機關根據特定的程序或者方式,針對違反憲法的行為或者規范性、非規范行文件進行 審查並進行處理的制度。
中國的憲法監督是立法機關監督。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