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監察委員會
中央紀委監察部舉報中心的地址是北京市西城區永定門內西街甲2號中央紀委監察部舉報中心。
電話:(010)12388 郵編:100053。
向中央中紀委舉報貪污腐敗的舉報方式有:
來信舉報: 北京市西城區廣安門南街甲2號中央紀委監察部舉報中心 郵編:100053
來訪舉報: 北京市西城區永定門內西街甲2號
電話舉報: (010)12388
網上舉報:www.12388.gov.cn
(1)北京市監察委員會擴展閱讀:
通過以下方式辦理信訪舉報:
1、信息反映,對信訪舉報反映的情況通過一定載體向有關領導和部門反映。
2、直接核實,即按照相關規定對部分問題進行核實。
3、信訪監督,對信訪舉報反映的黨組織、黨員或者行政監察對象作風和廉潔自律方面的一般性問題,採取一定方式進行了解核實、警示教育或提出相關要求。
4、回復反饋。信訪舉報辦理終結後,承辦的紀檢監察機關按照有關規定向實名舉報人反饋處理結果。
參考資料:人民網-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公布舉報流程和方式(圖)
Ⅱ 怎樣才能舉報到中紀委
解讀:如何向中央紀委監察部舉報(流程圖)
09-22
09:10
人民網
0
設置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北京9月日電(記者高雷)中紀委網站今日公布「中央紀委監察部信訪舉報工作程序流程圖」,通過圖文相結合的方式,解讀受理信訪舉報范圍、處理信訪舉報工作程序以及舉報人權利義務等。
圖解:中央紀委監察部舉報工作流程
圖解:中央紀委監察部舉報工作流程
信訪舉報是紀檢監察機關獲取信息和案件線索的重要來源,是社會公眾對黨員幹部、行政監察對象進行監督的重要渠道,是人民群眾參與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重要形式。人民群眾是反腐敗的力量源泉,紀檢監察系統信訪舉報工作期待您的參與和支持。
中央紀委監察部受理信訪舉報范圍
一、對黨組織、黨員和行政監察對象違反黨紀政紀行為的檢舉、控告;
二、依法應由紀檢監察機關受理的黨組織、黨員和行政監察對象不服黨紀政紀處分和其他處理的申訴;
三、對黨風廉政建設和紀檢監察工作的意見、建議。
辦理信訪舉報的基本流程
信訪舉報事項受理後,主要經過以下辦理程序:
一是前期工作。包括來信的分揀、分送、拆封、裝訂、蓋章;網路舉報的下載、導入處理系統等。
二是受理登記。包括閱讀來信和網路舉報、來訪接談和記錄、來電接聽和記錄;信訪舉報件的登記等。
三是分類辦理。根據信訪舉報反映的具體問題,按照規定進行辦理:對屬於本機關管轄范圍的信訪舉報,移送本機關有關部門辦理;對屬於下級紀檢監察機關管轄的信訪舉報,轉交下級相關的紀檢監察機關辦理,其中重要的可向其發函交辦,並責成其報告調查處理結果。對轉交下級紀檢監察機關的信訪舉報的辦理情況,採取實地督辦、電話督辦、發函督辦、匯報督辦等方式進行督促檢查。
此外,還可以通過以下方式辦理信訪舉報:一是信息反映,對信訪舉報反映的情況通過一定載體向有關領導和部門反映。二是直接核實,即按照相關規定對部分問題進行核實。三是信訪監督,對信訪舉報反映的黨組織、黨員或者行政監察對象作風和廉潔自律方面的一般性問題,採取一定方式進行了解核實、警示教育或提出相關要求。
四是回復反饋。信訪舉報辦理終結後,承辦的紀檢監察機關按照有關規定向實名舉報人反饋處理結果。
檢舉、控告人的權利和義務
《信訪條例》、《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控告申訴工作條例》、《監察機關舉報工作辦法》、《關於保護檢舉、控告人的規定》等法規、規章,對檢舉、控告人的權利和義務作出了具體規定。
檢舉、控告人享有如下權利:對黨員、黨組織和行政監察對象違法違紀的行為有權提出檢舉、控告;提出檢舉、控告、申訴後,在一定期限內得不到答復時,有權向受理機關提出詢問,要求給予負責的答復;有權要求與檢舉、控告、申訴案情有關或有牽連的承辦人員迴避;對受理機關及承辦人員的失職行為和其他違紀行為有權提出檢舉、控告;因進行檢舉、控告、申訴,其合法權利受到威脅或侵害時,有權要求受理機關給予保護。
檢舉、控告人在行使合法權利的同時,也要履行相應的義務:對所檢舉、控告、申訴的事實的真實性負責;遵守黨的紀律和控告申訴工作的有關規定,維護社會秩序和工作秩序;接受黨組織的正確處理意見,不得提出黨章、制度、政策規定以外的要求。
1、中紀委有專門的網站:http://www.ccdi.gov.cn/
2、也可以書面舉報,通訊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府學胡同甲2號
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
郵編:100035
Ⅲ 於北京市監察委員會不屬於同一級別的是
北京市監察委員會
北京市監察委員會是由北京市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1],並向北京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監察委員會負責,並接受其監督的國家監察機關。[1]
2017年1月20日,北京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選舉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張碩輔為北京市監察委員會主任,市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四次會議任命了北京市監察委員會其他組成人員,標志著北京市監察委員會正式成立。北京市監察委員會將按照管理許可權,對北京市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依法實行監察,履行監督、調查、處置職責。[2]
現任中共北京市委常委、北京市紀委書記、北京市監察委員會主任:陳雍。
中文名
北京市監察委員會
外文名
Beijing municipal supervisory committee
機關簡稱
北京市監察委、北京市監委
機關屬性
國家監察機關
成立時間
2017年1月20日
快速
導航
成立背景監察范圍主要職責現任領導
基本概況
北京市監察委員會是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授權地方國家權力機關產生的在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期間的地方國家監察機關,其由原人民政府的監察機關(廳、局)和預防腐敗局、同級人民檢察院的反貪污賄賂局、人民檢察院的瀆職侵權犯罪偵查部門等整合而成,獨立於司法機關、行政機關和立法機關,同時向上級監察機關和同級國家權力機關負責,與黨的紀律檢查委員會合署辦公,伴隨著2017年1月21日北京市監察委員會成立暨區級監察體制改革試點工作動員部署會的召開,北京市監察委員會正式成立,北京市人民政府監察局也隨之進入歷史,標志著北京市國家機關的構架變為一府一委兩院[3]。
成立背景
全國人大常委會開展監察體制改革試點的決定
根據黨中央確定的《關於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開展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方案》,為在全國推進國家監察體制改革探索積累經驗,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五次會議決定: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開展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工作。
國家監察體制改革
一、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及所轄縣、市、市轄區設立監察委員會,行使監察職權。將試點地區人民政府的監察廳(局)、預防腐敗局及人民檢察院查處貪污賄賂、失職瀆職以及預防職務犯罪等部門的相關職能整合至監察委員會。試點地區監察委員會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產生。監察委員會主任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監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由監察委員會主任提請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監察委員會對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和上一級監察委員會負責,並接受監督。
二、試點地區監察委員會按照管理許可權,對本地區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依法實施監察;履行監督、調查、處置職責,監督檢查公職人員依法履職、秉公用權、廉潔從政以及道德操守情況,調查涉嫌貪污賄賂、濫用職權、玩忽職守、權力尋租、利益輸送、徇私舞弊以及浪費國家資財等職務違法和職務犯罪行為並作出處置決定,對涉嫌職務犯罪的,移送檢察機關依法提起公訴。為履行上述職權,監察委員會可以採取談話、訊問、詢問、查詢、凍結、調取、查封、扣押、搜查、勘驗檢查、鑒定、留置等措施。
監察體制改革
三、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暫時調整或者暫時停止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監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三條、第十八條、第一百四十八條以及第二編第二章第十一節關於檢察機關對直接受理的案件進行偵查的有關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第五條第二項,《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官法》第六條第三項,《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第五十九條第五項關於縣級以上的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的監察工作的規定。其他法律中規定由行政監察機關行使的監察職責,一並調整由監察委員會行使。
實行監察體制改革,設立監察委員會,建立集中統一、權威高效的監察體系,是事關全局的重大政治體制改革。試點地區要按照改革試點方案的要求,切實加強黨的領導,認真組織實施,保證試點工作積極穩妥、依法有序推進。
本決定自2016年12月26日起施行
Ⅳ 工商局和市場監督管理局有什麼區別
市場監督管理局由工商局、質監局、葯監局、物價局等幾個部門合並而成。而工商行政管理局是政府主管市場監管和行政執法的工作部門。
拓展資料:
為整合市場監管資源,形成市場監管全力,加強食品安全監管、提高市場監管水平,建議將國家工商總局、國家質檢總局、食品葯品監管局食品監管部分、國務院食品安全辦公室、商務部市場秩序管理、反壟斷職能合並組建到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建議不再保留的部門有:工商總局、質檢總局、國務院食品安全辦公室。
調整職能:
一是衛生部承擔食品安全的綜合協調、信息發布、監測評枯,事故處理工作交由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負責。
二是工商總局原個體私營經濟監管司更名為個體私營經濟發展司交由商務部管理。
三是工商總局商標局、商標評審委交由國家知識產權署管理。
四是負責農產品流通、銷售監測和質量安全的統一監管,並不再負責農資市場的日常監管工作。
五是原商務部牽頭的市場整頓規范工作調整為市場監管總局牽頭,並負責領導小組日常事務工作。
調整體制:
市場監管是各級政府工作的重要職責,組建完成後,建議調整為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工作部門,不再實行省以下垂直管理體制。為加強市場監管隊伍建設,充實基層工作力量。合理配備執法人員,建議在各鄉鎮設立市場監督管理所,負責轄區內的市場監管和食品安全工作。
工商局的工作職能是建立和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秩序。具體的職權概括地說就是「六管一打一制止」。
「六管」是指:個體管理、企業管理、市場管理、合同管理、廣告管理、商標管理。
「一打」是指打擊假冒偽劣商品。
「一制止」是指制止不正當競爭。 市場監督管理局是按規定組織指導查處違反工商行政管理、質量技術監督、知識產權保護、食品安全監管、價格監督檢查法律、法規、規章的行為。
Ⅳ 寧夏大學走出過哪些名人
據我所知,寧夏大學還是走出不少名人的,比如我在校期間接觸過的百瑞源董事長,郝向峰。這真的是我們經管學院的驕傲,當枸杞行業持續低迷的時候,學長改變「小家小戶」粗放型種植模式,走精品化、科技化、品牌化的發展道路,把我們寧夏枸杞行業推向市場,現在,百瑞源品牌化專賣店已經發展到100餘家,遍及祖國各地。
記得大四的時候,老師帶我們參觀過百瑞源文化館,我們一路走,一路拍照,我覺得學長的成功和寧大密不可分,雖說學長本來就是一個很有想法有能力的人,但是成功是多因素的,也正是因為他一直以來和寧大的聯系,與許多在校老師的聯系,使得寧大為他提供技術支持、知識儲備、資源運送,從而實現「雙贏」的局面。
寧大真的走出來很多有名的企業家、教育家、研究員……雖然寧大一直被視為末流211,但是這是實情所迫,深處大西北,我覺得寧大已經在向更高的層面發展,各方面都有聲有色。雖然一些水平不足,但是一直在成長,相信未來的寧大會越來越棒,會有更多的名人讓大家所知悉。
Ⅵ 北京市行政投訴熱線96160將停止運行,由12388接管是怎麼回事
由於北京市監察體制改革試點工作的不斷深化,紀檢監察12388舉報電話已經涵蓋96160行政投訴熱線的受理范圍,北京市行政投訴熱線96160於2017年3月31日24時停止運行,由12388接管。
北京市監察局、北京市行政投訴中心統一受理行政投訴電話96160於2012年09月16號開通,96160行政投訴熱線自開通以來,在解決不作為亂作為問題上發揮了重要作用。
(6)北京市監察委員會擴展閱讀:
為了確保12388順利「接管」,方便群眾繼續投訴舉報,在96160熱線停止運行前,將加入語音提示,提前告知。除12388「接管」之外,對於群眾咨詢和有關利益訴求的受理,將由12345非緊急救助服務熱線承接。據悉,96160行政投訴熱線停止運行後,市紀委信訪室與市信訪辦將建立相互移送機制,及時移送屬於對方受理范圍的群眾訴求。
96160行政投訴熱線自開通以來,在解決不作為亂作為問題上發揮了重要作用。隨著北京市監察體制改革試點工作的不斷深化,紀檢監察12388舉報電話已經涵蓋96160行政投訴熱線的受理范圍。在96160停止運行後,將統一由12388舉報電話繼續負責受理對黨員、黨組織和監察對象違紀違法行為的檢舉控告。
群眾舉報時,本地用戶直接撥打12388,異地用戶加撥相應長途電話區號,即可向中央紀委監察部以及全國各地紀檢監察機關反映有關問題。
Ⅶ 因為此事,我向北京市政府和監察大隊仲裁委員會等地反映,他們沒人管給我要有章的那個文件
向相應的政府部門書面申請政府信息公開。
Ⅷ 汽車國四、國五什麼意思
汽車中所謂的國五,指的是汽車排放尾氣污染物總量的級別,數字越大級版別權越高,級別越高相對應的發動機排放也就越低。
汽車排放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碳、硫化物、氮氧化物、氟氯烴、非甲烷總烴等,這些污染物會破壞臭氧層、造成溫室效應、以及形成酸雨,不過最直接的影響是對人體的傷害。
而內燃機的只要運行就會產生排放,但是科技不斷的發展可以通過技術手段進行控制和降低。所謂排放標准就是為了逐步提升內燃機的技術從而降低排放量,國五排放的標准如圖所示,國六排放標准要求減少排放量的一半。
Ⅸ 與北京市屬於同一級別的是()A.華北平原B.巴彥淖爾市市C.長江三角洲D.新疆維吾爾自治
北京市為直轄市,屬於省級行政區劃;與省、自治區、特別行政區一級.
故選:D.
Ⅹ 環保局的投訴電話
環保局的投訴電話是12369。
12369是環境保護的舉報熱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環保舉報熱線工作管理辦法》設立。12369的受理范圍:
1、一般程度的污染問題由轄區環保局受理,遇到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可直接向「12369」市指揮中心舉報。
2、屬於環保部門管轄范圍內的,如屬於市本級的,則有市本級處理;如果屬於某區的,則轉交給該區環保部門處理。
3、一些並不屬於環保部門管轄范圍的,例如城市垃圾處置,12369並不會派專人到現場,而會轉給有關部門來處理。
(10)北京市監察委員會擴展閱讀
《環保舉報熱線工作管理辦法》中規定:
第十四條 上級承擔環保舉報熱線工作的機構發現向下級交辦的舉報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向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報告,由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按照有關規定及時督辦:
(一)辦結後處理決定未得到落實的;
(二)問題久拖不決,群眾反復舉報的;
(三)辦理時弄虛作假的;
(四)未按照規定程序辦理的;
(五)其他需要督辦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