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訴城管打什麼電話
投訴城管部門,可以撥打12345電話
12345市長熱線的職責:
1、公開電話值班室是市政府辦公廳內設處室,是負責市長公開電話工作的專門機構,在市政府辦公廳分管副主任領導下開展工作。市長公開電話工作職責包括:
2、宣傳黨和政府的方針政策,反映社情民意,協助領導處理社會熱點、難點問題。
3、負責受理群眾對政府工作的批評、意見、建議和要求,反映重要社會問題和重大突發事件。
4、負責受理協調解決群眾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5、對全市各區縣(自治縣、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及公共服務等單位公開電話工作進行檢查、監督、指導。
6、負責市長公開電話工作網路的建設發展。
7、負責市長信箱工作和群眾來信處理。
(1)投訴城管打什麼電話擴展閱讀
12345市長熱線不受理的事項:
(一)不屬於市人民政府、承辦單位職責或服務范圍的事項;
(二)依法應當通過110、119、120等緊急服務專線處理的事項;
(三)屬於黨委、人大、政協、法院、檢察院、軍隊、武警職責范圍的事項;
(四)依法應當通過訴訟、仲裁、行政復議解決的事項;
(五)已進入訴訟、仲裁、行政復議、信訪、信息公開等法定程序或已通過上述法定程序處理的事項;
(六)涉及國家機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事項;
(七)正在辦理過程中或已依法辦理完畢,訴求人無新情況、新理由,向熱線提出的同一事項;
(八)違反法律法規、社會公序良俗以及惡意攻擊、騷擾或無實質訴求內容的事項;
(九)其他不予受理的事項。
⑵ 如何投訴城管
按照相關規定,城管是下屬城市管理局管理的,因此你可以上當地城市管理版局官方網站進權行網上信件投訴或者打電話到當地城市管理局進行投訴。
投訴城管
1、應該有切實可行的證據才行,盲目的舉報和投訴是沒有用的。
2、到派出所也是可以報警的,前提違反了你的合法權益。
3、到有關部門申報投訴,每一個地方有專門的投訴電話。
(2)投訴城管打什麼電話擴展閱讀:
在執法過程中因防衛或制服違法者打人都是合法的,其他情況都是非法的。面對城管非法打人,受害人可以寫投訴信,向其所在機關投訴,也可以打12389舉報電話 。投訴人應將投訴的事項盡可能詳細地向接電、接訪人員反映,由接電、接訪人員做好記錄。
⑶ 舉報違章建築應找什麼部門,打什麼電話
如發現有違章建築,可向城市建設局下屬的城市建設管理監察支隊舉報,或向當地房屋土地管理局、規劃局舉報。舉報電話12319。
違章建築主要包括:
⑴未申請或申請未獲得批准,並未取得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和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而建成的建築物;
⑵擅自改變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的規定建成的建築物;
⑶擅自改變了使用性質建成的建築物;
⑷臨時建築建設後超過有效期未拆除成為永久性建築的建築物;
(5)通過偽造相關材料向主管部門騙取許可證而建成的建築物。
(3)投訴城管打什麼電話擴展閱讀
違章建築是指未取得擬建工程規劃許可證(原址、選址建房意見書),在規劃區以外建設,違反《土地管理法》、《城鄉規劃法》、《村莊和集鎮規劃建設管理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動工建造的房屋及設施。
當違章建築遭受他人侵害時,侵害人是否學要負停止侵害、賠償等責任,實務中有不同的意見。有一種意見認為國家(法院)保護的應當是合法權益,對違法的民事行為帶來的權益,法院不應當保護。而違章建築沒有經過政府有關部門的批准,違反了《城市規劃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對此產生的利益,國家不應該保護。
⑷ 城管舉報電話是多少
城管執法投訴電話是12319。
12319是城建服務熱線,是國家建設部和信息產業部確定的全國建設行業公益服務專用電話號碼,涵蓋公交、供水、燃氣、供熱、違章建築等各個方面。
⑸ 投訴城管電話是多少
可撥打12319進行投訴。然而每個地區的城管執法的投訴電話也會有所區別,最好撥打114查詢當地城管投訴電話,或者進入某個城市的城管局官網進行查詢。
⑹ 全國統一城管舉報電話
可以撥打114進行查詢,或者進入城管局官網進行查詢。
⑺ 噪音擾民該打什麼電話投訴
噪音擾民可以打環保熱線投訴,也可以撥打110報警,反映擾民情況。
根據《環保舉報熱線工作管理辦法》第二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通過撥打環保舉報熱線電話,向各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舉報環境污染或者生態破壞事項,請求環境保護主管部門依法處理的,適用本辦法。
環保舉報熱線應當使用「12369」特服電話號碼,各地名稱統一為「12369」環保舉報熱線。承擔「12369」環保舉報熱線工作的機構依法受理的舉報事項,稱舉報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
第七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聲環境的義務,並有權對造成環境雜訊污染的單位和個人進行檢舉和控告。
(7)投訴城管打什麼電話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
第六十一條 受到環境雜訊污染危害的單位和個人,有權要求加害人排除危害;造成損失的,依法賠償損失。
賠償責任和賠償金額的糾紛,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由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或者其他環境雜訊污染防治工作的監督管理部門、機構調解處理;調解不成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