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委監督方法
A. 如何落實好紀委在黨風廉政建設中的監督責任
一、落實好紀委的監督責任,需要准確把握監督責任的主要內容。
黨風廉政建設中,紀委要履行好監督責任,首先要把監督責任的主要內容弄清楚、搞准確,做到有的放矢,工作到位不缺位、不越位。根據黨風廉政建設的主要工作,本人認為,紀委的監督責任主要應該包含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協助黨委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組織協調反腐敗工作。要協助黨委建立健全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把黨風廉政建設作為黨的建設和政權建設的重要內容,納入領導班子、領導幹部目標管理,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和業務工作緊密結合,一起部署,一起落實,一起檢查,一起考核;堅持履行監督責任與對黨委負責的高度統一,圍繞黨委中心工作謀劃和推進執紀監督工作;協助黨委健全責任分解、監督檢查、倒查追責機制,全面開展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落實情況的檢查、考核,強化責任追究,確保黨委關於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各項部署落實到位。
二是督促檢查相關部門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與懲治和預防腐敗工作任務。要加強統籌協調,協助黨委抓好任務分解,明確相關部門應擔的責任,切實把黨風廉政建設與懲治和預防腐敗工作貫穿於各項建設的全過程,貫穿於深化改革全過程。加強督促指導,推動各相關部門結合實際,逐級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制定貫徹落實中央關於《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2013—2017年工作規劃》的具體辦法,層層傳導壓力,把黨風廉政建設與懲治和預防腐敗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三是開展執紀監督和查辦腐敗案件。要鞏固、深化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成果,持之以恆糾正「四風」,不斷加大明察暗訪、問責處理、通報曝光、督促整改的力度;嚴明政治紀律、組織紀律、財經紀律、工作紀律和生活紀律,認真開展對紀律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強化黨員幹部的組織意識和紀律觀念;堅持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堅決查處那些不收斂不收手、群眾反映強烈的黨員領導幹部,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
二、落實好紀委的監督責任,需要著力轉變落實監督責任的方式方法
要切實落實好紀委的監督責任,應積極探索有效開展監督的方式方法,按照「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的要求,創新工作思路,轉變監督方式。
第一、要聚焦主責主業,避免大包大攬。要把主要精力聚焦到查辦案件、執紀問責的主責主業上來,集中優勢兵力,綜合運用各種措施和手段,打攻堅戰。而不能精力分散、主次不分,什麼活都攬,什麼事都管,在職能上的跑偏錯位。
第二、要緊扣執紀問責,避免混同於一般的監督檢查。紀委的監督要突出執紀問責的職能,要把監督的重心放在糾正、解決問題上,把監督的效果體現在執紀問責上。要避免把紀委的監督混同於一般性監督,動輒開展全面檢查、一線督查、跟進督辦等。要針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黨員幹部執行黨的紀律、落實廉政法規等方面發現的問題,加大執紀問責力度,做到有錯必查,有責必究。
第三、要增強針對性,避免無的放矢。要針對不同時期的重點工作和傾向性問題,深入實際認真開展調查研究,掌握實情、找准原因,增強監督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做到監督有力度、有指向、有剛性、有實效。要避免無的放矢,搞跟風式的大呼隆,從而導致紀委監督的弱化。
第四、要堅持群眾路線,避免「單打獨斗」。要充分發揮街道紀檢組織和各部門紀檢幹部的作用,建造監督的網路,形成監督的合力;採取多種方式,進一步調動各方面參與監督的積極性,暢通和拓寬監督的渠道,積極運用民心網、民意網等電子網路平台,延伸監督的觸角,減少監督上的死角和盲區。
三、落實好紀委的監督責任,需要切實加強落實監督責任的組織保障
一是加快推進「三轉」,進一步強化紀委的執紀監督職能。落實中央紀委的「三轉」要求是紀檢監察機關強化執紀監督職能的重要抓手。從全面落實監督責任的高度,加大組織協調力度,進一步推進內設機構調整和議事協調機構清理。要對「三轉」工作作出相對明確的規定,以「規定動作」替代「自選動作」,以正式文件替代情況通報,確保「三轉」工作有序規范的推進,為紀委聚焦執紀監督的主責主業創造條件。
二是深化體制機制改革,不斷激發紀委落實監督責任的內生動力。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對 「兩個責任」的提出,是在現行雙重領導體制內從工作機制上解決問題的創新舉措,既堅持了黨對反腐敗工作的領導,又保證了紀委監督權的相對獨立性和權威性。《黨的紀律檢查體制改革實施方案》為各級紀委回歸主業主責提供了改革的方向和黨內法規依據。我們一定要准確把握、全面落實中央的決策部署,推進雙重領導體制具體化、程序化、制度化,盡快理順工作關系,不斷強化紀委執紀監督的內生動力。
三是加強隊伍建設,夯實紀委落實監督責任基礎。要按照「打鐵還需自身硬」的要求,建設一支素質過硬、能力突出、作風優良的紀檢監察幹部隊伍。首先要選拔使命意識強、有擔當精神的黨員幹部把紀委的人員配給配強;要結合新形勢、新任務,按照「懂規矩、守紀律、業務精、作風正、工作實」的標准,加強紀檢監察幹部能力和作風建設,不斷提高執紀監督能力,使他們既願意監督、敢於監督,還要善於監督。進一步建立完善紀檢監察機關內部監督機制,健全紀檢監察幹部履職行為規范,對紀檢監察幹部違紀違法行為零容忍,切實解決「燈下黑」問題,打造一支忠誠可靠、服務人民、剛正不阿、秉公執紀的堅強有力的執紀監督隊伍
B. 紀委怎麼來監督
強化紀委的監督責任,有利於紀委在同級黨委和上級紀委的領導下,聚焦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主業,促進黨委主體責任的落實。作為黨內執紀監督專責機關,各級紀委必須不折不扣地落實好監督責任。
健全責任體系。確保紀委監督責任真正落到實處,健全責任體系是前提。一要細化責任內容。要劃清紀委與黨委、與相關監督部門的責任,明確責任界限,做到主體明確、層級清晰、無縫銜接。要結合紀委內設機構改革調整,理清各內設機構責任,防止責任交叉或出現責任真空地帶。二要量化責任標准。整個監督過程都應盡量制定科學的量化標准,以避免隨意性。要圍繞每年工作重心和階段工作重點,制定目標任務,逐項分解、量化、下達到各監督主體。明確工作標准、完成時限、保障措施及工作成果,並通過層層簽訂責任書、實行簽字背書等形式,推動責任主體認真履行職責。同時,要健全紀委監督檢查行為規范,對紀委開展監督檢查的程序、范圍、要求等進行明確界定,建立「問題台賬」等制度,檢查組負責人與被檢查單位負責人對檢查結果簽字背書,作為責任認定和責任追究的依據。制定上級紀委對下級紀委履行監督責任的檢查考核辦法,實行下級紀委向上級紀委匯報履職情況的制度。三要硬化責任追究。按照「一案雙查」的要求,明確每一個違紀違法案件必須倒查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做到有錯必究,有責必問。
聚焦監督主業。紀委履行監督職責,突出重點、聚焦主業是關鍵。緊扣「龍頭」,強化督促檢查。各級紀委要緊扣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這個「龍頭」開展經常性監督檢查,督促各級黨委認真落實主體責任,督促黨委班子成員認真落實「一崗雙責」,督促相關部門認真落實懲治和預防腐敗工作任務。攥緊拳頭,強化案件查辦。懲治腐敗是紀委的主業,也是主責。要認真落實「查辦腐敗案件以上級紀委領導為主」的要求,制定具體實施辦法。要堅持有案必查,攥緊拳頭打出去。將力量向辦案傾斜,集中優勢兵力打好「殲滅戰」;對於腐敗問題,抓大不放小,發現一起查處一起,點名道姓通報曝光,保持高壓態勢打好「威懾戰」;持之以恆抓作風,打好「持久戰」。要發揮好反腐敗協調小組的職能作用,加強與公安、檢察、審計等部門的協作配合,建立完善日常溝通、信息共享、案件移送、聯合辦案、案件反饋等工作制度,形成一體化反腐敗工作機制。要完善談話提醒教育制度,建立健全黨員幹部苗頭性問題防範機制,對黨員幹部作風、紀律上的問題早發現、早提醒、早糾正,防止小問題釀成大錯誤。
提高監督水平。從根本上把紀委監督責任履行好,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是重要保證。進一步強化主責,實現轉職能。要切實解決「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的問題,清理調整不宜參加的議事協調機構,對確需牽頭或參與的做到精簡和優化,騰出更多精力抓好主業。進一步開拓創新,實現轉方式。要適應紀檢監察工作的新形勢,必須摒棄慣性思維,進一步改進和優化工作的方式方法,創新思路,優化流程,更加高效地履行好紀檢監察工作職責。要堅持問題導向。執紀監督要做足事前功課,問題出在哪裡,監督就要跟到哪裡,努力做到有疑點就有監督,有問題就有追責。進一步提升形象,實現轉作風。要強化隊伍內部日常監督管理,進一步規范信訪舉報處置權、案件檢查權、定性量紀權、執紀監督權的行使,嚴防紀檢監察幹部以公權辦私事、徇私情、謀私利,堅決查處紀檢監察幹部違紀違規問題,嚴防「燈下黑」。
C. 如何落實紀委的監督責任
落實紀委的監督責任,必須協助黨委落實黨風廉政建設的主體責任,各級紀委(紀檢組)要協助黨委、政府加強黨風建設和組織協調反腐敗工作,督促檢查相關部門落實懲治和預防腐敗工作任務,更多地擔負起懲治腐敗方面的責任,組織協調有關力量,加大辦案力度。
要認真落實中央關於黨的紀律檢查工作雙重領導體制具體化、程序化、制度化要求,保證紀委監督權的相對獨立性和權威性,強化上級紀委對下級紀委的領導,落實好報告工作、定期述職、約談匯報等制度。
堅持查辦腐敗案件以上級紀委領導為主,線索處置和案件查辦在向同級黨委報告的同時必須向上級紀委報告,各級紀委書記、副書記的提名和考察以上級紀委會同組織部門為主。
(3)紀委監督方法擴展閱讀:
落實監督責任是紀委的地位作用決定的,《中國共產黨章程》對黨的各級紀律檢查委員會的地位、設置和任務作了明確規定,提出了紀委的三項主要任務和五項經常性工作,黨章賦予紀委的職責歸結起來,就是監督執紀問責。
紀委負監督責任,履行監督職責,是在全面從嚴治黨條件下,對紀委職責的准確定位,各級紀委只有履行好這個「專責」,才能真正成為黨章黨紀的維護者、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捍衛者、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推進者。
落實監督責任,各級紀委要履行監督執紀問責職責。要帶頭尊崇黨章,把維護黨章和其他黨內法規作為首要任務,嚴肅查處違反黨章黨規黨紀的行為,堅決維護黨章權威,做黨章的堅定執行者和忠實捍衛者。
要把維護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放在首位,加強對所轄范圍內黨組織和領導幹部遵守黨章黨規黨紀情況的監督,檢查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情況和決議的執行情況。嚴格落實《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
突出抓好領導幹部特別是高級幹部這個監督重點,注重加強對「一把手」教育的針對性、管理的經常性、監督的有效性,發現問題及時提醒、批評、糾正、處理。堅持黨內監督沒有禁區、沒有例外。
信任不能代替監督,要把信任激勵和嚴格監督結合起來,促使黨的領導幹部做到有權必有責、有責要擔當,用權受監督、失責必追究。
要把黨內監督體現在時時處處事事上,敦促黨員、幹部按本色做人、按角色辦事,使全黨同志逐漸習慣於在同志間相互提醒和督促中修正錯誤、共同進步。
堅持落實紀律檢查工作雙重領導體制,強化上級紀委對下級紀委的領導,督促被監督單位黨組織和派駐紀檢組落實管黨治黨責任。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監督責任
D. 局紀委在落實監督責任方面有哪些措施
一、落實黨委的主體責任核心是黨委的主動擔責。一是要堅持中國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並舉、注重預防方針,全面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二是要加強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設,紮好教育鞏固「籬笆牆」。三是要深化行業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健全反腐敗制度。四是嚴格執行責任制,落實目標、細化內容、強化措施,實現全覆蓋、全監控、全防範、全教育。五是要始終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堅決查處大案要案。
二、落實黨委的主體責任中心在黨委主要負責人帶頭盡責。作為主要負責人就要帶頭盡責,真正把主體責任時時放在心上、牢牢扛在肩上、緊緊抓在手上,不斷開創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新局面。一是要嚴明黨的紀律,自覺維護黨的集中統一。黨委書記必須要有強烈的擔當意識、盡責意識、落實意識,做到履行主體責任「不甩手」。二是主要負責人要把重大問題研究透,把上級的具體要求體現到行動上,對重要工作親自部署、重大問題親自過問、重點環節親自協調、重要案件親自督辦,全力支持紀委工作。三是要堅決維護中央權威絕不允許「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四是要必須自覺遵守廉政准則,嚴格執行領導幹部重大事項報告制度。五是要樹立和發揚好的作風,既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又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
三、落實黨委的主體責任基礎在各級領導班子成員有效分責。一是要嚴格落實「一崗雙責」要求,做到「四抓」,經常過問上手抓,深入調研用心抓、具體問題具體抓、重大問題齊心抓;做到「四勤」,勤告誡提醒、勤聽取意見、勤督促檢查、勤溝通情況。真正做到履行分管責任「不縮手」。二是領導班子成員要在落實主體責任上當好助手,在履行監督責任上主動作為,加大推進「三轉」工作。三是要把幹部的選拔任用和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有機結合起來,重視「責任擔當」、「責任考評」、「責任追究」體系建設。
四、落實紀委監督責任的關鍵點是共同擔責。一是共同承擔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目標的落實,黨委定方向、目標、任務,紀委抓具體、措施、監督、落實,形成合力、壓力、動力。二是共同承擔教育的責任。三是共同承擔懲處的責任,發現問題,查處問題,割毒瘤動手術,要有壯士斷腕的勇氣,敢於懲處。四是共同承擔預防的責任,要扎籬笆定規范、建高牆定製度,為防止腐敗打育苗,找抗體。
五、落實紀委監督責任的落腳點是嚴肅追責。責任追究是貫徹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最後一道防線。一是探索建立責任追究機制,制定責任追究管理辦法,注重具體性、操作性、實用性。二是分解責任,層層追究。三是堅決實行「一案雙查」,做到有錯必糾、有責比問。
六、落實紀委監督責任的成敗點是處理好四個關系。一是要正確處理紀檢監察工作於發展的關系。要用發展的思路和改革的辦法加強紀檢監察工作,做到維護不破壞、維修不更換。二是要正確處理懲治與預防的關系。在堅決懲治腐敗的同時,更加註重治本、注重預防、注重製度建設,把教育的說服力、制度的約束力、監督的制衡力、懲處的威懾力和改革的推動力共同作用到黨風廉政建設當中。三是要正確處理監督和協調的關系。監督要有力,協調要有效。敢於監督是本職、疏於監督是失職、不善於監督是不稱職。協調就是做好牽頭工作,當好參謀,在協調中強化監督,牽頭不包辦、督促不取代、協調不越位。四是要正確處理查處與保護的關系。要本著「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方針,做到寬嚴相濟、區別對待,營造一個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的良好環境。
E. 如何履行紀委監督責任合理化建議
紀檢監察機關對派出機構實行統一管理,是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黨內監督的一項重大舉措。紀工委、監察分局如何履行紀律檢查與行政監察兩項職能,充分地發揮自身職能作用,是紀工委、監察分局需要解決的問題。筆者結合實際工作開展情況,談幾點看法:
一、謀劃好工作思路。有思路,才有方向和目標,才能促進工作高效開展。紀工委、監察分局要針對所轄和聯系單位特點,對照職責要求,對工作進行准確定位。確定工作對象是所轄部門的領導班子及其成員、中層幹部、黨員職工,目的是通過巡視督察、監督檢查、督促指導、案件調查,促進黨員幹部加強學習,勤奮工作,勇於創新,並在工作中遵守紀律、提高效率、廉潔公道。圍繞這個目的,紀工委、監察分局的基本工作思路應該是「參與重大活動,監督敏感事項,警示關鍵時期,調查違紀違法行為,協助抓好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並圍繞落實這一思路來尋找工作的切入點,更好地促進反腐倡廉工作開展。
二、建立好工作機制。紀工委、監察分局的核心職能是黨內監督和行政監察,有效履行這一職責的關鍵是保障知情權的落實。因此,紀工委、監察分局的工作機制必須圍繞這一關鍵來構思、具體化。一是建立日常工作報告制。主要內容是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落實情況,貫徹落實上級重要指示精神、出台重大改革方案、重要政策情況,全局性工作和年度重要工作安排、年度財務收支預算等。涉及重大事項及突發性事件隨時報告。報告要體現主動性、時效性、真實性、完整性。二是建立列席會議制。凡涉及重大問題決策、重要幹部任免、重大項目安排和大額資金使用等「三重一大」議題的黨組會議和行政辦公會議,以及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黨風廉政建設專題會等會議,所轄和聯系的單位要提前告知紀工委、監察分局,紀工委、監察分局派人列席。三是實施巡視督導制。根據紀工委、監察分局工作計劃,部門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情況,制定巡視工作方案,並按工作方案開展巡視工作,檢查、測評、考核所轄和聯系單位的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四是實施專項檢查制。針對日常工作報告和巡視督查工作中發現的線索,經核查,確實存在問題且較為嚴重的,以及不同時期重點領域的專項治理問題或某一時期出現的群眾反映強烈、較為集中的問題,開展專項清理檢查。五是實施問責制。針對黨員幹部工作中出現的失職、瀆職等違紀違法行為,依照有關規定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三、處理好工作關系。紀檢監察工作是事關全局的一項工作。紀工委、監察分局在履行職能中要始終注意處理好三個關系。一是處理好紀檢監察與政治穩定、發展大局的關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營造風清氣順、穩定和諧的環境,是紀檢監察工作的根本點和落腳點。抓紀檢監察工作就是抓政治穩定,抓經濟發展,這一思想認識要到位;紀工委、監察分局的工作,必須圍繞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進行謀劃和組織,這一具體思路要明確;紀檢監察工作的開展,應保障和促進經濟社會全面發展,這一最終效果要體現。二是處理好監督與參與、協助的關系。紀工委、監察分局對所轄單位履行監督監察職責,要在尊重理解中監督,在溝通協調中監督,在參與服務中監督。要做到盡職不失職,參與不幹預,建議不插手;同時,要明確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責任主體是部門領導班子集體,「一把手」是「第一責任人」,班子成員「一崗雙責」,紀工委、監察分局則履行檢查指導、組織協調職責。三是處理好教育與懲治、制度建設的關系。就教育對廉政的影響而言,一種是懲治性教育,一種是制度性教育。紀工委、監察分局則要充當促進這兩項教育相互融合的角色。一方面,要通過從嚴查處違紀違法案件,懲治違紀違法行為;另一方面,要通過建立健全制度和監督檢查機制及時經常性教育,強化黨員幹部的黨性、黨風、黨紀觀念。
F. 紀委怎樣監督黨委的主體責任
黨委主體責任和紀委監督責任包括哪些具體的責任內容? 從責任主體上看,黨委的主體責任主要包括黨委領導班子的集體責任、黨委主要負責人的第一責任、班子分管領導的領導責任。領導班子對職責范圍內的黨風廉政建設負全面領導的集體責任,領導班子主要負責人是職責范圍內的黨風廉政建設第一責任人,應當對重要工作親自部署、重大問題親自過問、重點環節親自協調、重要案件親自督辦;領導班子其他成員根據工作分工,對職責范圍內的黨風廉政建設負主要領導責任。從責任內容上看,黨委的主體責任包括貫徹中央和上級落實黨風廉政建設的部署和要求、開展黨性黨風黨紀和廉潔從政教育、貫徹落實黨風廉政法規制度、強化權力制約和監督、加強作風建設等許多方面。 從宏觀上看,紀委的監督責任主要包括監督地位、監督職責、監督方式等。從監督地位上,紀委擁有黨內監督專門機關的地位;從監督責任來看,紀委承擔著對領導機關和領導幹部履行職責和行使權力的監督責任;從監督方式來看,紀委擁有對違反紀律行為進行執紀問責的權力。根據《中 國 共 產 黨 黨 內 監 督 條 例》(試行),紀委的監督對象主要包括黨的各級領導機關和領導幹部,特別是各級領導班子主要負責人。紀委的監督內容主要包括協助同級黨委做好黨內監督的各項工作,具體包括遵守黨的章程和其他黨內法規,維護中央權威,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上級黨組織決議、決定及工作部署的情況、遵守憲法、法律,堅持依法執政的情況,貫徹執行民主集中制的情況;保障黨員權利的情況;在幹部選拔任用工作中執行黨和國家有關規定的情況;密切聯系群眾,實現、維護、發展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情況;廉潔自律和抓黨風廉政建設的情況等。
G. 如何加強紀委自身的監督實現自我
一是完善制度,約束紀檢監察幹部行為。「燈下黑」問題的出現一定程序上暴露出當前紀檢監察工作的監管漏洞和制度缺陷,為此,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對紀檢監察幹部隊伍建設提出了「強化紀律檢查工作垂直管理」的要求,同時,十八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也對加強紀檢監察隊伍自身建設作出明確部署:「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用鐵的紀律打造紀檢監察隊伍。」這些舉措正是為了從制度上預防「燈下黑」,然而,僅靠這些措拖還遠遠不夠,還需對措施進一步細化,形成長效機制,以有效約束紀檢幹部的行為,如海南省紀委監察廳新近出台了《紀檢監察機關內部監督制約規定》,分別對紀檢監察機關領導班子成員的監督、一般幹部的監督、執紀辦案工作的監督和責任追究等作了全面規定,筆者認為該規定全面具體可操作性比較強,作為基層紀檢監察機關也可以借鑒,對解決「燈下黑」一定能起到很好的制約作用。
二是轉變作風,提升紀檢監察幹部自身免疫力。紀檢監察幹部並不具備天生的腐敗「免疫力」,外界的不良影響,很可能讓「裁判員」們無法做到秉公執法,甚至為腐敗開後門,充當保護傘,危害黨的形象和黨的事業,因此,紀檢監察幹部一定要著力提升自身免疫力,避免「禍起蕭牆」。首先,作為紀檢監察幹部要修身立德,主動培養公正不阿的品格,自覺抵制不當之風,自覺、模範遵守各項紀律,要求別人不做的事自己首先不做,要求別人不違反的紀律自己絕不能違反,從自身抓起,以過硬的作風,落實「三轉」要求;其次,作為紀檢監察幹部要進一步增強責任意識,堅持黨性原則,忠實履行職責,剛正不阿、一身正氣,堅決與腐敗分子和消極腐敗現象作斗爭;再次,作為紀檢監察幹部要培養和樹立「為民務實清廉」工作作風,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堅持反對「假、大、空」,堅持察實情、講實話、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從以人為本、以民為本為出發點謀劃工作,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 最後,作為紀檢監察幹部要進一步增強公僕意識,牢固樹立監督者更要帶頭接受監督的意識,自覺接受黨組織、黨員幹部、人民群眾和社會輿論的監督,嚴於律己、秉公執紀、文明辦案,以實際行動做黨的忠誠衛士,當群眾的貼心人。
三是強化監督,加快內外循環監督機制建設。為了保持紀檢監察隊伍的廉潔性和紀檢監察權力不被濫用,除了運用常規的教育、查處、再教育的方法外,還應該運用現代科學的手段強化內外監督,以保障紀檢監察機關的權力真正在陽光下運行。首先,要成立專門的內部監督機構。信任不能代替監督,再「干凈」的崗位,也會受到「污染」,只有受到監督,權力的「野馬」才不會脫韁、才不會失控、才不會淪為謀私利的工具。中紀委監察部在今年實施的機構改革中專門成立了幹部監督室,隨後,各省級紀檢監察機關也都相應成立了幹部監督室。筆者認為,這種做法初衷很好,只是容易產生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的錯覺,因此,在人員配備上一定要慎重選擇,這些人員一定要有過硬的政治素質,有較全面的紀檢監察業務水平,有較強的黨性和好的人品,可傾向於現在已不參與日常紀檢監察工作的人員,如退居二線或是退休人員,並且這部分人員所執行的監督檢查工作應直接受紀委書記領導並向紀委書記負責。其主要職責是:專門監督檢查本級和下級紀檢監察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從政的廉潔性、履行職責的正確性、行使權力的合法性和執行紀律的公正性問題,並依據有關規定對監督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提出建議。其次,要健全相應的內部管理機制。現有的紀檢監察機關內部監督管理文件和規定,大多比較籠統抽象,操作性不強,對違反工作程序等一般性工作環節管理監督的多,對一些容易發生問題的部位和環節制約不夠。為改變這種現狀,可以考慮啟用一種新的內部監管模式,把各項制度和規范的東西進行「編程」,並在紀檢監察機關內部網路固定下來,所有的工作都設置相應的辦事流程,辦事流程固化後,自動記錄、存檔辦事結果,人為無法修改結果,實行一種客觀、真實、公正、規范的「在線」管理。再次,要加大外部監督力度,增強內外循環監督。重點是逐步實現紀檢監察工作公開透明,從實際出發盡量減少紀檢監察工作的神秘感,主動接受社會和群眾的監督,要建立立體、全面的監督模式,如可以引入新聞監督、輿論監督、網路監督以及外聘監督員等形式,加強對紀檢幹部作風、執紀執法等方面的監督。此外,紀委、監察局也要經常向人大、政協等通報工作,紀檢監察機關內部監督機構要定期或不定期的與外部監督組織交流情況,接受監督。
H. 紀委的政治監督有著具體而明確的內涵,基本依據是
(黨章)確立了政治監督在黨的政治建設中的重要地位,為紀委監委履行政治監督職責提供了根本依據。
黨章在「黨的紀律檢查機關」一章中,明確規定各級紀委的主要任務是「維護黨的章程和其他黨內法規,檢查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議的執行情況,協助黨的委員會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加強黨風建設和組織協調反腐敗工作」,從根本上確立了政治監督在黨的政治建設中的重要地位,為紀委履行政治監督職責提供了根本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