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監督
小礦落地於市縣,歸屬於市 (縣),市 (縣)政府管理部門直接面對小礦,應當依法加強對小礦的監督管理。堅持事前防範與事後處理相結合,突出事前防範,切實加強生產過程中的監督、指導和幫助,促進小礦依法、按規范開采。對符合辦礦條件的、依法取得合法采礦權的,應依法保護其權益;對符合資源整合條件的小礦應引導其聯合,規模經營、做大做強,增強競爭力;對不符合條件的礦山,要有步驟地停產整頓或關閉;對非法開採的礦山堅決取締和關閉。對新辦礦山要按照法律法規和規劃准入條件要求嚴格把關,尤其是生態環境保護更要求嚴格把關,必要時採取公示、聽證辦法進行論證。對西部少數民族和邊遠經濟欠發達地區,某些資源尤其是能源資源緊缺的地區,對小礦開辦的准入條件應充分考慮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和生態保護、社會穩定等情況,因地制宜,適度要求。對小礦通過進一步勘查找到的大、中型礦床,或原已佔有儲備的大、中型礦床,應逐步通過規劃和采礦權整合,促使其規模開發利用,防止隨意分割出讓、轉讓,甚至一哄而上亂挖濫采。對目前只發現為小型礦床或礦點的,在允許小礦企業開採的同時,應鼓勵其投資勘查,以探明新的資源,擴大礦區儲量,增強企業後勁。
與此同時,要為小礦發展提供優質服務。堅持依法行政,推行窗口辦公和電子政務,規范行政行為,增加透明度,公開、公平、公正行政。加強法制宣傳教育,普及和提高礦產資源合理開發利用、保護及管理的水平和能力。加強信息收集發布,搞好本行政區的資源形勢、礦業權流轉動態、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和保護的統計分析、礦產品市場動態和礦山環境保護、安全生產等方面的信息,及時發布,引導礦業生產和企業發展方向。依法查處違法案件,依法調處礦業糾紛,維護正常的礦業生產發展秩序。多用服務、規范的手段,引導、指導小礦在市場競爭中優勝劣汰、自生自滅,少採取行政干預甚至直接取締的辦法。
B. 如何內部管理監督
如何內部管理監督,應該有一個內部管理監督的流程找一個管理的中間。
C. 中國管理監督法院的人是幹啥的
中國的司法部是國家行政機關,主要管監獄,司法考試,律師管理等行政事務。內
法院是審判機關,主要負責容審理刑事,民事,行政案件,
檢察院是法律監督機關,主要負責監督法律的實施,同時還負責公訴案件的審查起訴,批准逮捕等。
D. 嚴管理監督幹部方面做了哪些具體舉措
搜一下:嚴管理監督幹部方面做了哪些具體舉措
E. 行政監督管理
《國務院關於全面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的通知》(國發[2005]28號)要求到2007年年底全面完成礦產資源開發秩序整頓和規范規定的各項任務,該工作由財政部、商務部、公安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土資源部、監察部、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等9個部門協調合作完成。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的主要目標:使無證勘查和開采、亂采濫挖、浪費破壞礦產資源、嚴重污染環境等違法行為得到全面遏制;越界開采、非法轉讓探礦權和采礦權等違法行為得到全面清理,違法案件得到及時查處;礦山安全事故及破壞生態環境現象明顯減少;礦山布局不合理的狀況得到明顯改善,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規模化、集約化程度明顯提高;基層監管到位,投資環境改善,礦產資源管理加強,基本建立規范的礦產資源開發秩序。
《國務院關於加強地質工作的決定》(國發[2006]4號)指出,要以科學發展觀指導地質工作,提出了加強地質工作的總體要求和加強地質工作的基本原則;明確了新時期地質工作的主要任務:一是突出能源礦產勘查;二是加強非能源重要礦產勘查;三是做好礦山地質工作;四是提高基礎地質調查程度;五是強化地質災害和地質環境調查監測;六是推進地質資料開發利用。完善地質工作體制機制需要注重的工作是健全公益性地質工作體系、加強公益性地質調查隊伍建設、建立礦產資源勘查投入良性循環機制、完善商業性礦產資源勘查機制、培育礦產資源勘查市場、深化國有地質勘查單位改革和擴大地質領域對外開放等。從推進地質科技進步、積極發展地質教育和加快地質人才開發等幾個方面大力增強地質科技創新能力。加強對地質工作的領導、科學編制和實施地質勘查規劃、做好地質勘查行業管理工作、強化礦業權管理以及發揮地質工作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以促進全面提高地質工作管理水平。
《關於加強地質勘查行業管理的通知》(國土資發[2006]288號)提出了加強地質勘查行業管理的5方面的總體要求。明確地質勘查行業管理的重點任務是健全地質勘查市場准入機制、完善地質勘查行業技術標准、規范、規程、加強對地質勘查市場的引導與監管、推進地質勘查行業技術進步與創新、促進地質勘查行業的交流與聯系、制定地質勘查規劃和行業發展戰略、制定促進地質勘查行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和強化地質勘查行業信息服務。提出了做好當前地質勘查行業管理的若干要求。
F. 「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和監督檢查」的區別是什麼
首先給你解釋下安全生產:
所謂「安全生產」,就是指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為了避免造成人員傷害和財產損失的事故而採取相應的事故預防和控制措施,以保證從業人員的人身安全,保證生產經營活動得以順利進行的相關活動。
其次,監督管理和監督檢查只是簡寫,具體是監督管理體制和行政監督檢查,以下是這兩個名詞解釋:
目前我國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體制是:綜合監管與行業監管相結合、國家監察與地方監管相結合、政府監督與其他監督相結合的格局。
監督管理的基本特徵:權威性、強制性、普遍約束性。
監督管理的基本原則:堅持「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原則、堅持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准繩的原則、堅持預防為主的原則、堅持行為監察與技術監察相結合的原則、堅持監察與服務相結合的原則、堅持教育與懲罰相結合的原則。
行政監督檢查,是指行政機關或法定授權的組織依法對管理相對人遵守法律、法規和規章的情況進行督促檢查。檢查的具體內容主要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是否依法正當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
行政監督檢查的主體是享有某項行政監督檢查權的國家行政機關和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
行政監督檢查的對像是做為行政相對方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
行政監督檢查的性質是一種依職權的單方具體行政行為,是一種獨立的法律行為。
行政監督檢查又分為專門監督檢查和業務監督檢查。
專門監督檢查包括兩個部門:審計部門和監察部門。
業務監督檢查包括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物價部門和衛生部門等。
行政監督檢查的方法有:檢查、審查、調查、檢驗、鑒定、勘驗等。
行政監督檢查的程序有:表明身份、說明事由、提取證據、告知權利。
最後我簡單說監督管理重在宏觀,重在管理。監督檢查重在微觀,重在檢查。
G. 公司各項管理制度如何監督執行
1、確保制度作用有效發揮領導者要起帶頭作用。中國古代的曹操就曾以「割發代首」樹立遵守制度的榜樣。領導嚴格遵守了,自然會對員工產生影響。一個合格的領導就是要嚴格的要求自己,只有要嚴格要求自己,從自身做起,才能領導他人,員工才會心服口服,才會服從領導的安排和指揮,員工都是這樣的心裡,他們覺得領導做不到的,憑什麼來指揮自己呢?有這樣的心裡也是很正常的呢,所以領導一定要嚴格遵守制度,這樣才能使員工遵守。同時要將制度的完善和執行作為公司的一項基礎工作,長期關注。
2、提高制度的科學性、合理性通過對實際工作的了解,認真徵求廣大員工的意見,並開展制度討論。同時各部門之間要加強聯系,做到所訂制度具有統一性、互補性。制度出台後要相對穩定。對確實不適應形勢發展要求的制度不能墨守陳規,該及時修訂、完善或廢除的,要堅決取締舊制度,確保制度不脫離實際。一套制度的出台和實施,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呢,一定要科學合理,要讓員工能接受,連員工都不能接受的制度能執行下去嗎?這樣就是無效制定呢,所以呢,企業在做每項決定的時候,一定要讓員工可以接受,這樣很利於企業管理。
3、營造自覺遵守制度的氛圍執行制度時,應加強指導和幫助,及時解決執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主要應把制度作為一項重要的學習內容,同時還應將員工對制度的掌握程度作為對員工考核的重要內容,激勵員工自覺學習制度。在加強制度學習時還應運用發生的諸多違規案例開展警示教育,使大家充分認識不執行制度對集體和個人所造成的危害,從而自覺遵守制度,營造良好氛圍。企業的制度一定要讓員工明白,這樣的制度對他們自身有什麼好處,可以作為他們的績效,直接影響他們自身的利益,這樣他們就會嚴重遵守和執行了呢。
4、加強制度執行情況跟蹤在執行制度過程中,還應建立部門之間、員工之間相互監督的制衡機制,發現違規情況及時舉報,並對舉報人給予獎勵,對知情不報者,也應給予相應處罰。同時,部門要對各部門制度執行情況進行跟蹤監督、定期考核,有效提高制度執行力。制度的執行也要定期的進行檢查的呢,不是每項制度都可以執行下去的呢,要先實際運用,然後看在企業的效果,如果效果不好,那肯定不能執行下去的呢,這也是個磨合期,要看執行的情況,要看在企業有沒有起到好的效果,要定期跟蹤,了解詳細情況。
END
注意事項
企業制度是每個企業不可缺少的,不是所有的制度的都是適合企業的呢,要考察要適應的呢,一項制度的出台,管理者一定要保證他順利進行,要提到制度的執行力,如果沒有執行力,那制度就是空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