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矯正監管平台
Ⅰ 社區矯正人員脫離監管期間司法所怎麼做
根據《社區矯正實施辦法》
第二十三條:社區矯正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縣級司法行政機關應當給予警告,並出具書面決定:
(一)未按規定時間報到的;
(二)違反關於報告、會客、外出、居住地變更規定的;
(三)不按規定參加教育學習、社區服務等活動,經教育仍不改正的;
(四)保外就醫的社區矯正人員無正當理由不按時提交病情復查情況,或者未經批准進行就醫以外的社會活動且經教育仍不改正的;
(五)違反人民法院禁止令,情節輕微的;
(六)其他違反監督管理規定的。
第二十四條:社區矯正人員違反監督管理規定或者人民法院禁止令,依法應予治安管理處罰的,縣級司法行政機關應當及時提請同級公安機關依法給予處罰。公安機關應當將處理結果通知縣級司法行政機關。
第二十五條:緩刑、假釋的社區矯正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居住地同級司法行政機關向原裁判人民法院提出撤銷緩刑、假釋建議書並附相關證明材料,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之日起一個月內依法作出裁定:
(一)違反人民法院禁止令,情節嚴重的;
(二)未按規定時間報到或者接受社區矯正期間脫離監管,超過一個月的;
(三)因違反監督管理規定受到治安管理處罰,仍不改正的;
(四)受到司法行政機關三次警告仍不改正的;
(五)其他違反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監督管理規定,情節嚴重的。
司法行政機關撤銷緩刑、假釋的建議書和人民法院的裁定書同時抄送社區矯正人員居住地同級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
第二十六條:暫予監外執行的社區矯正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居住地縣級司法行政機關向批准、決定機關提出收監執行的建議書並附相關證明材料,批准、決定機關應當自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依法作出決定:
(一)發現不符合暫予監外執行條件的;
(二)未經司法行政機關批准擅自離開居住的市、縣(旗),經警告拒不改正,或者拒不報告行蹤,脫離監管的;
(三)因違反監督管理規定受到治安管理處罰,仍不改正的;
(四)受到司法行政機關兩次警告,仍不改正的;
(五)保外就醫期間不按規定提交病情復查情況,經警告拒不改正的;
(六)暫予監外執行的情形消失後,刑期未滿的;
(七)保證人喪失保證條件或者因不履行義務被取消保證人資格,又不能在規定期限內提出新的保證人的;
(八)其他違反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監督管理規定,情節嚴重的。
司法行政機關的收監執行建議書和決定機關的決定書,應當同時抄送社區矯正人員居住地同級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
(1)社區矯正監管平台擴展閱讀:
《社區矯正實施辦法》
第二十七條 人民法院裁定撤銷緩刑、假釋或者對暫予監外執行罪犯決定收監執行的,居住地縣級司法行政機關應當及時將罪犯送交監獄或者看守所,公安機關予以協助。
監獄管理機關對暫予監外執行罪犯決定收監執行的,監獄應當立即赴羈押地將罪犯收監執行。
公安機關對暫予監外執行罪犯決定收監執行的,由罪犯居住地看守所將罪犯收監執行。
第二十八條 社區矯正人員符合法定減刑條件的,由居住地縣級司法行政機關提出減刑建議書並附相關證明材料,經地(市)級司法行政機關審核同意後提請社區矯正人員居住地的中級人民法院裁定。
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之日起一個月內依法裁定;暫予監外執行罪犯的減刑,案情復雜或者情況特殊的,可以延長一個月。司法行政機關減刑建議書和人民法院減刑裁定書副本,應當同時抄送社區矯正人員居住地同級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
第二十九條 社區矯正期滿前,社區矯正人員應當作出個人總結,司法所應當根據其在接受社區矯正期間的表現、考核結果、社區意見等情況作出書面鑒定,並對其安置幫教提出建議。
第三十條 社區矯正人員矯正期滿,司法所應當組織解除社區矯正宣告。宣告由司法所工作人員主持,按照規定程序公開進行。
司法所應當針對社區矯正人員不同情況,通知有關部門、村(居)民委員會、群眾代表、社區矯正人員所在單位、社區矯正人員的家庭成員或者監護人、保證人參加宣告。
宣告事項應當包括:宣讀對社區矯正人員的鑒定意見;宣布社區矯正期限屆滿,依法解除社區矯正;對判處管制的,宣布執行期滿,解除管制;對宣告緩刑的,宣布緩刑考驗期滿,原判刑罰不再執行;對裁定假釋的,宣布考驗期滿,原判刑罰執行完畢。
縣級司法行政機關應當向社區矯正人員發放解除社區矯正證明書,並書面通知決定機關,同時抄送縣級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
暫予監外執行的社區矯正人員刑期屆滿的,由監獄、看守所依法為其辦理刑滿釋放手續。
第三十一條 社區矯正人員死亡、被決定收監執行或者被判處監禁刑罰的,社區矯正終止。
社區矯正人員在社區矯正期間死亡的,縣級司法行政機關應當及時書面通知批准、決定機關,並通報縣級人民檢察院。
第三十二條 對於被判處剝奪政治權利在社會上服刑的罪犯,司法行政機關配合公安機關,監督其遵守刑法第五十四條的規定,並及時掌握有關信息。被剝奪政治權利的罪犯可以自願參加司法行政機關組織的心理輔導、職業培訓和就業指導活動。
第三十三條 對未成年人實施社區矯正,應當遵循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按照下列規定執行:
(一)對未成年人的社區矯正應當與成年人分開進行;
(二)對未成年社區矯正人員給予身份保護,其矯正宣告不公開進行,其矯正檔案應當保密;
(三)未成年社區矯正人員的矯正小組應當有熟悉青少年成長特點的人員參加;
(四)針對未成年人的年齡、心理特點和身心發育需要等特殊情況,採取有益於其身心健康發展的監督管理措施;
(五)採用易為未成年人接受的方式,開展思想、法制、道德教育和心理輔導;
(六)協調有關部門為未成年社區矯正人員就學、就業等提供幫助;
(七)督促未成年社區矯正人員的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承擔撫養、管教等義務;
(八)採取其他有利於未成年社區矯正人員改過自新、融入正常社會生活的必要措施。
犯罪的時候不滿十八周歲被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社區矯正人員,適用前款規定。
第三十四條 社區矯正人員社區矯正期滿的,司法所應當告知其安置幫教有關規定,與安置幫教工作部門妥善做好交接,並轉交有關材料。
Ⅱ 社區矯正監管平台的監管反饋怎麼寫
可以參考一下下面這段話:
該矯正對象在社區服刑期間能夠按時報版到登記,積極上報個人思想權、工作、生活動態,按時提交個人思想匯報,積極參加社區公益勞動和集中教育,嚴格執行請銷假手續和會客手續,無違法違規行為,表現良好。
Ⅲ 社區矯正對象定位監管設備是什麼東西
以往是智能手機,現在更多是智能監管定位手環。
Ⅳ 社區矯正人員接受手機定位監管情況怎麼寫
社區矯正人員 矯正期限達兩年的,均應配備定位終端,有的半年以上的也版要求配備。定位權終端是司法部門社區矯正的監管措施之一,用於社區矯正人員與管理人員的日常聯系、接收指令,司法所通過定位終端,掌握攜帶者的實時行蹤和運動軌跡。要求社區矯正人員不得人機分離、關機、停機。
Ⅳ 司法社區矯正系統是什麼是什麼軟體它的作用是什麼,請專業的人士解答一下,謝謝、、
一、簡介:
社區矯正電子監管信息化系統,利用GPS、通訊網路,通過GPS/LBS等人員定位終端實現對被矯正對象的實時監控、信息交互;並結合簡訊、語音、視頻等技術優勢,實現矯正工作者與被矯正人員的信息交互,有效的控制社區矯正「五類」人群的活動范圍區域,消除安全隱患。整個系統必須保證網路安全性,無線數據通道安全性,並對相關人員信息,數據,進行保密處理,實現社區矯正的信息化管理,提高矯正工作者工作效率,降低工作量。
二、作用:
社區矯正移動管理系統建成後,將實現各司法所及公檢法部門、社區矯正工作人員在同一個系統平台上工作和溝通,實現數據的集中統一和管理分布式應用,全面管理社區矯正管理的整個過程,使得社區矯正管理者能夠多繁瑣的日常行政事務性工作中解脫出來,從事社區矯正信息的獲取、整合、監視、控制與調整等方面的工作。使得司法系統的社區矯正管理以更多的精力放在以矯正對象為中心的工作重心上。
三、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1、經濟效益:
採用手機定位技術對矯正對象進行監管,徹底解決了費時、費力的人工監管方式,有利於為國家節約大量的財政資源。
2、社會效益:
使用手機定位技術進行矯正對象區域監管,體現了以人為本的價值取向。以人為本,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主要價值目標,也是現代刑法追求的價值目標之一。以人為本在刑罰執行過程中的基本要求就是把任何一個人都作為人來看待。矯正對象也有其自身的自由和幸福。對於矯正對象的關懷不再是一種恩惠,而是法制國家一項義務性的社會任務,是和諧社會的一項基本要求。
Ⅵ 社區矯正監管設備有簡訊怎麼看
社區就掙錢都是會有簡訊什麼看。你真的是簡訊什麼看。太清楚不太了解。
Ⅶ 和創社區矯正手環的最大監管距離是多少
社區矯復正手環是一制款智能化設備,主要由電子手環和管理平台系統組成,這款系統的表現形式就是定位手環,對社區矯正人員的位置、行動軌跡、活動區域等進行有效及時的監控,結合司法系統的實際日常工作,業務邏輯,對信息進行整合和處理,達到使用簡便,效果直觀,管理有效,功能強大的目的。也就是只要戴上了電子手環,就可以實時監測到被矯正人員的位置,就算他們刻意隱藏也可以找到他們。那麼如果犯人逃跑了社區矯正手環可以監測到多大的范圍內的犯人位置呢?
其實社區矯正手環的監管距離是無限的,它可以設置犯人可以活動的范圍,只要超出了這個范圍就會引發系統報警,提醒監管人員,並且只要在有信號的地方就可以監測到犯人的位置,除非他逃出地球。
Ⅷ 越來越多的社區矯正監管設備以腕帶形式呈現,相比以前的社區監管手機有什麼優勢嗎有什麼企業能夠研發出
相比以前的社區監管手機,腕帶更加便攜,且不易丟失。深圳的前海領創就能研發出來社區矯正監管腕帶,他們研發的社區矯正監管腕帶還有防剪防拆功能。研發社區矯正監管腕帶需要豐富的可穿戴設備研發經驗,且腕帶需要有足夠的防護力&數據保密能力,還要與社區矯正人員定位系統相結合,不是一般的企業能夠研發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