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志願者服務日
⑴ 2017年中國志願者服務日是什麼時候
2017年3月5日 農歷 二月初八 中國青年志願者服務日
中國青年志願者服務日是每年的3月5日,2000年,共青團中央確定3月5日為中國青年志願者服務日,團中央、中國青年志願者協會下發通知,從2000年開始,把每年3月5日作為「中國青年志願者服務日」,組織青年集中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志願服務活動。
⑵ 中國青年志願者服務日是( ),服務精神是( )
精神「奉獻、友愛、互助、進步」
每年的3月5日,是中國青年志願者服務日
共青團中央確定3月5日為中國青年志願者服務日,團中
中國青年志願者服務日
央、中國青年志願者協會近日下發通知,從2000年開始,把每年3月5日作為"中國青年志願者服務日",組織青年集中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志願服務活動
⑶ 中國青年志願者服務日服務精神是什麼
精神:「奉獻、友愛、互助、進步」
中國青年志願者服務日是每年的3月5日,2000年,共青團中央確定3月5日為中國青年志願者服務日,團中央、中國青年志願者協會下發通知,從2000年開始,把每年3月5日作為「中國青年志願者服務日」,組織青年集中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志願服務活動。
(3)中國青年志願者服務日擴展閱讀
中國青年志願者行動:一項與國際接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同向並軌的跨世紀事業,他致力於幫助有特殊困難的社會成員,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立足於社會關注、黨政關心、青年能為的社會公益事業,是動員和組織青年參加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有效載體;是新形式下共青團工作服務社會的新探索。
青年志願者標志說明:標志的整體構圖為心的造型,同時也是英語「青年」(YOUTH)的第一個字母Y;圖案中央既是手,也是鴿子的造型,與紅色的背景構成愛心圖案。標志寓意中國青年志願者向社會上所有需要幫助的人奉獻一片愛心,伸出友愛之手,面向世界、奔向未來,表現青年志願者「熱心獻社會,真情暖人心」的主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青年志願者服務日
⑷ 中國青年志願者服務日的志願常識
如何成為一名青年志願者?要成為一名青年志願者,應該履行下列手續:
(1)由本人向所在地的青年志願者組織提出申請,在所在地青年志願者組織設立的志願服務站申請、登記,並填寫必要的表格,寫明自己的姓名、年齡、特長、職業及可參加活動的內容、時間等基本情況後領取志願者徽章和服務證;
(2)青年志願者組織在確認申請人具備青年志願者的條件後,要提出審核意見並通知本人;
(3)經過本人申請並審核合格的青年志願者,必須服從志願者組織或青年志願者服務站的安排,並切實履行青年志願者的義務。
⑸ 中國青年志願者日是哪一天
國際志願者日 到2007年12月5日為36年
1971年,聯合國志願人員組織正式成立,它的宗旨是動員具有獻身精神並有一技之長的志願人員,幫助發展中國家盡快實現其發展目標。1985年,第40屆聯大確定從1986年起,每年12月5日為「國際志願人員日」。1994年12月5日,由共青團中央等單位發起的中國青年志願者協會在北京成立。中國志願者也從此在全國各地展開了活動
⑹ 中國青年志願者服務日是每年的幾月幾號
2000年,共青團中央、中國青年志願者協會共同決定把每年的3月5日作為「中國青年志願者服務日
⑺ 「中國青年志願者服務日」有什麼節日內容
自1963年3月5日毛澤東等老一輩黨和國家領導人號召「向雷鋒同志學習」以來,3月5日成為社會各界特別是廣大青年傳統的學雷鋒活動日。
2000年,共青團中央、中國青年志願者協會共同決定把每年的3月5日作為「中國青年志願者服務日」,組織青年集中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志願服務活動。在3月5日廣泛開展多種形式和內容的志願服務活動,已成為近年來許多地區通行的做法。
⑻ 中國青年志願者服務日的起源
國外志願服務活動源於宗教性慈善服務活動,產生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以後逐步發展和壯大。如今,許多國家已成立 了志願服務機構或志願組織,國際社會也通過國際志願服務機構或志願者組織來加強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1985年,聯合國大會把每年的12月5日規定為「國際志願人員日」。目前,國際上有兩個比較著名的從事志願服務活動的協調、管理和實施的組織。一個是「國際志願協調委員會」(簡稱CCIVS);
「中國青年志願者(協會)」標識它的整體構圖為心的造型,同時也是英文「青年」的第一個字母Y;圖案中央既是手,也是鴿子的造型。標識寓意為中國青年志願者向社會上所有需要幫助的人們奉獻一片愛心,伸出友愛之手,以跨世紀的精神風貌,面向世界,走向未來,表現青年志願者「愛心獻社會、真情暖人心」的主題。
「國際志願協調委員會」是1948年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起創立的非營利性的非政府組織,志願者。它本著和平、反戰與人道主義宗旨協調各成員組織的志願服務活動;推動志願服務活動在國家、地區和國際上的發展;著眼於人類未來進步與自身完善,促進世界人民尤其是青年間的和平相處、彼此理解、友誼與合作;推動和促進發展中國家的發展。
「聯合國志願人員組織」成立於1970年,其中管理與發展隸屬於聯合國大會。它旨在為發展中國家、、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及聯合國系統的有關合作機構培訓和挑選業務熟練的志願服務人員,並與各國相關機構進行合作,對地區性的志願服務活動給予資助。UIV成立至今已先後有8000名志願人員在131個國家工作,近半數在非洲服務,三分之一在亞洲,其餘的深入到阿拉伯、加勒比海和拉美等地區,近年來,還開辟了對中東歐地區的服務。
⑼ 中國青年志願者服務日的國際節日
志願者日 1971年,聯合國志願人員組織正式成立,它的宗旨是動員具有獻身精神並有一技之長的志願人員,幫助發展中國家盡快實現其發展目標。
1985年,第40屆聯合國代表大會確定從1986年起把每年的12月5日規定為國際志願者日(IVD)。它是聯合國法定的國際志願者日(國際志願人員日),中國的港、台和東南亞等地稱做「國際義工日」。如今已有100多個國家在這一天集中開展志願服務活動,國際志願者日作為國際志願服務活動的重要標志已經深入人心。「國際志願者日」活動的成功開展為國際志願者年的確定奠定了基礎。
1994年12月5日,由共青團中央等單位發起的中國青年志願者協會在北京成立。中國志願者也從此在全國各地展開了活動。 12月5日是國際志願者日,全國數百萬志願者近日廣泛開展豐富多彩的志願服務活動,進一步在全社會倡導志願精神,培育志願服務理念,以實際行動迎接自己的節日。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是在中國傳誦了幾千年的名句,時時激勵著人們友愛互助、共同促進社會的和諧進步。但目前,相對於基數龐大的人口,中國志願者的數量還遠遠不夠,相關的制度建設也非常缺乏。
來自共青團中央的統計,截至2011年12月,中國注冊青年志願者人數達到3392萬人,建立各類志願服務站17.5萬個 ,只佔人口總數的2.533%,而且多為青年和在校大中學生,經常性參加志願活動的人較少。在美國,這一比例為30%-40%。美國和加拿大等發達國家的志願活動產生巨大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已經工作的成年人和退休的老年人占相當大比例,且志願服務的科技含量大,許多志願者終身從事志願服務。
目前,多數在中國開展項目的國際非政府組織(NGO)從國外招募志願者參與他們在中國的活動。 據清華大學NGO研究所調查統計,中國約有80多萬家縣以上的NGO團體,開展活動的資金主要來自於國外基金會的資助和志願者自酬資金兩種途徑。目前,中國企業家對環保等志願活動的捐款較少,全社會對公益團體的實際資金支持不足,許多NGO的公益項目因資金不足而流產。中國的發展需要進一步提高社會公益意識,需要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志願者的行列中來。
中國的志願服務還缺乏統一的權威性法規,很多志願活動不夠規范。目前,僅廣東、山東等很少省市有相關的地方法規。廣東省人大通過的《廣東省青年志願服務條例》已實施了三年,保障了青年志願服務事業的有序發展,完善了機制。
發達國家的志願服務制度大都比較完善,並有一定的激勵和回報措施。日本等國家和中國台灣地區對志願服務有完善的法規。日本政府給派往國外的志願者一定的生活津貼、醫療費、保險費等。美國、新加坡等都有針對志願者的精神獎勵和物質獎勵。韓國學生的志願服務活動被計入學分,占高中成績的20多分。
我國現有志願者八千萬青年佔大多數,中老年人漸多據中國青年志願者協會統計,目前中國志願者約有8千萬人,其中青年尤其是大學生佔了大多數。全國已建成2.4萬個服務站,形成了由中國青年志願者協會、30多個省級協會、眾多市縣級協會組成的志願服務組織管理機構。
十年來,中國各行各業的青年志願者參加扶貧、教育、環保等社會公益活動已達1億多人次,累計服務45億多小時。1996年以來,已有1萬多名青年參與了「青年志願者扶貧接力計劃」,以定期輪換方式到207個貧困縣開展服務期一年的基礎教育、醫療衛生、農業科技推廣等志願服務。每年暑假有近百萬大中學生深入貧困、受災地區進行短期服務。全國有250多萬老年人、殘疾人和孤兒得到志願者的經常性服務。
值得關注的是,越來越多的中老年人加入到志願者的行列。一些老教授、老學者成立老科技工作者協會,進行科普等志願活動。而「一陣風」式的短期志願服務方式,也日漸被相對固定的長期結對所代替。很多志願者長期在紅十字會、特殊教育學校、公益基金會、公益熱線、圖書館等不以盈利為目的的社會服務機構任職。
⑽ 以下哪個日期是中國青年志願者服務日
43164
中國青年志願者服務日是3月5日。團中央、中國青年志願者協會定,從2000年開始,把每年3月5日作為「中國青年志願者服務日」,組織青年集中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志願服務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