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內涵
A.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科學內涵是什麼
1945年毛澤東在黨的七大深刻闡述了為人民服務的科學內涵。他指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一專刻也不脫離群眾;屬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而不是從個人或集團的利益出發;向人民負責和向黨的領導機關負責的一致性;這些就是我們的出發點。"黨的七大明確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黨的根本宗旨寫進黨章。
http://news.xinhuanet.com/misc/2009-08/03/content_12095105.htm
B.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根本內涵是什麼
人民是國家的主人。
C.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內涵是什麼
是 http://ufile.jrj.com.cn/200911/21/blog_attach/blog_attach_12587356894711.jpg
D. 為人民服務的內涵是什麼
1·《為人民服務》的內涵:
《論聯合政府》毛澤東「我們共產黨人區別於其它任何政黨的一個顯著的標志,就是和最廣大的人民群眾取得最密切的聯系,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一刻也不能脫離群眾。」 --《論聯合政府》毛澤東
2·《為人民服務》在現階段的內涵: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中國共產黨黨員的根本宗旨,是我們黨之所以深受全國人民擁護支持的根本理由,也是中國共產黨能夠始終保持先進性的重要原因。
事實證明,「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力量源泉,是我們黨不斷鞏固執政基礎,提高執政能力的最堅實的思想保證和政治保證。
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時期,在不同的工作崗位上都需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意識。不怕吃苦、甘於奉獻的精神,甘做人民的一塊磚,在自己的本職崗位上兢兢業業地工作,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不計較個人得失,哪怕事情再小,只要自己的工作或學習是為人民服務的,是為人民的利益而做的,它就是偉大的、高尚的,它就是黨的事業。
當前全國正按照黨中央的部署,開展以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主要內容的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 。我們要向毛澤東主席所言,做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從小事情做起,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我知道,按照黨的要求我的差距還很大,不定期有很多缺點和不足,希望黨組織在思想上和行動上對我給予幫助和監督,以使我能取長補短,改正不足,使我不僅在組織上入了黨,更要從思想上入黨,早日成為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
偉大的時代,永遠需要「為人民服務」的精神!人民是創造歷史的偉大力量。中國革命要取得必須依靠人民群眾的力量和智慧;重視人民的力量,發動人民的力量是我們黨最優良的傳統。由此也確定了我們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每一個共產黨員都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繼承和弘揚為「為人民服務」的優良傳統,是形勢的需要,是時代的呼喚,偉大的人民,需要永遠的「為人民服務」!
E. 為人民服務的內涵是什麼為什麼要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
一、為人民服務的內涵:第一,「為人民服務」是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第二,「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第三,「為人民服務」是對每個共產黨員和幹部的最低要求,也是最高要求。
二、為什麼要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
第一是確立以為人民服務為中心,有利於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進程,有利於從根本上提高全黨思想政治水平。第二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確定以為人民服務為中心,是我們黨從根本上找准社會定位的客觀需要。
(5)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內涵擴展閱讀:
就全黨而言,在國家經濟已經取得長足發展,民生問題卻變得比較突出,黨的自身建設亟待需要加強的情況下,中心工作對於黨的自身和全國人民而言,必須具有最根本最廣泛的意義。必須具有三個鮮明特徵:
一是層次高。必須具有明確而得到絕大多數人民群眾認可的正確方向性。
二是覆蓋面廣。必須足以健康涵蓋工、農、兵、教育、醫療和商業等各個領域,有利於促進各領域健康和諧發展。
三是經得起檢驗。必須經得起中華民族長遠發展實踐的檢驗。我們所確定的中心工作只有符合這三個根本特徵,才能符合我們黨長期和諧執政的客觀要求。
F.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含義是什麼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基本含義是:
1、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關心群眾生內活,解容決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實際問題。
2、堅持抓好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
3、堅持拒腐防變,始終保持清正廉潔。
4、承認正當的個人利益,但為人民服務不能半心半意或三心二意。
5、深入群眾,和群眾打成一片。這既是為人民服務的重要內容,也是更好地為人民服務的前提條件。
6、依靠群眾的力量去實現他們自身的利益。為人民服務有兩種辦法:一種是把自己當成救世主,代替群眾包打天下;另一種是依靠群眾自己解放自己。
G.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思想的基本內涵是什麼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思想的基本內涵
毛澤東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思想,內涵十分豐富,主要有:
1.解決好為什麼人的問題。毛澤東認為,為什麼人的問題是一個根本問題、原則問題。一個政治集團也好,一個人也好,在為什麼人的問題上有三種選擇:第一種是個人和小團體利益。第二種是人民的敵對分子的利益。第三種是最廣大人民的利益。毛澤東指出:「我們是以佔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最廣大群眾的目前利益和將來利益的統一為出發點的」。(《毛澤東選集》第3卷,864頁)這就明確地告訴我們,共產黨人的一切都是為了人民群眾。我們只能為人民服務,而絕不能為別的什麼人服務。
2.承認正當的個人利益,但為人民服務不能半心半意或三心二意。毛澤東提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個命題,並沒有否定正當的個人利益。他提出的堅持國家、集體、個人利益的統一就包括對個人利益的兼顧。在實踐中,共產黨人把堅持黨的宗旨和實現正當的個人利益統一起來,不能以追逐個人利益作為行為的出發點,而是要全身心地投入到為人民服務的事業中去,在為人民作貢獻中實現正當的個人利益。
3.深入群眾,和群眾打成一片。這既是為人民服務的重要內容,也是更好地為人民服務的前提條件。毛澤東堅決反對脫離群眾、甚至罵群眾、壓群眾的官僚主義。要求共產黨人絕不能搞官僚主義,而要密切地和群眾結合在一起,和群眾建立魚水般的關系,在群眾中生根、開花,了解並反映群眾的情緒、群眾的疾苦、群眾的願望和要求。
4.關心群眾生活,解決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實際問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就要關心群眾生活,為群眾謀利益。毛澤東反對只向群眾要這要那的做法,要求首先要給群眾以看得見的物質利益。他指出,真心實意為群眾謀利益,就要幫助群眾解決生產和生活中的問題,諸如油鹽柴米、婦女生孩子、小孩子要讀書等等實際問題。這是為人民服務最具體、最實際的體現。
5.依靠群眾的力量去實現他們自身的利益。為人民服務有兩種辦法:一種是把自己當成救世主,代替群眾包打天下;另一種是依靠群眾自己解放自己。毛澤東從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出發,堅決反對第一種辦法而選擇了第二種辦法。他指出:「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則,就是要使群眾認識自己的利益,並且團結起來,為自己的利益而奮斗。」(《毛澤東選集》第4卷,1318頁)人民群眾對自己利益的認識,人民力量的團結,又離不開黨的宣傳、教育和組織。毛澤東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既避免了恩賜的觀點、包辦代替的做法,又防止了崇拜群眾自發性的錯誤觀點。
6.用是否符合人民群眾利益的標准來檢驗共產黨人的一切言論和行動。毛澤東認為,我們共產黨人的一切言論和行動究竟對還是不對,不能依自己的主觀感覺而定。那靠什麼來檢驗呢?從認識論的角度,他提出的檢驗辦法是實踐標准;從價值觀的角度,他提出的辦法是人民群眾的利益標准。經過檢驗,凡對人民群眾有利的,就是對的、正確的,就要堅持;反之,則是不對的、錯誤的,就要改正。
7.黨員幹部要為人民用好權。毛澤東對黨員幹部提出了為人民用好權的要求。我們的權力是誰給的呢?他鄭重地指出,是人民給的。他要求掌握一定權力的黨員幹部一定要用這種權力來為人民服好務,當好人民的勤務員。他號召共產黨員在政府中成為十分廉潔、不用私人、多做工作、少取報酬的模範。做到勤政、廉政,是黨的宗旨在黨員幹部身上的集中體現。
H. 怎樣理解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為人民服務
簡介:為人民服務,指「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的思想和行為」,是由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最先提出的共產主義道德的基本特徵和規范之一,也是中國共產黨黨員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法定義務。
基本內涵:
第一,「為人民服務」是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有兩個基本觀點,一個是生產力觀點,一個是群眾觀點。生產力觀點揭示了生產力是社會發展的決定性因素,我們講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講根本任務、基本路線等等,主要是依據這一觀點。而群眾觀點則揭示了人民群眾是創造歷史的動力。毛澤東主席認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只有落後的領導,沒有落後的群眾!群眾是真正的英雄!」等等。因此,堅持「為人民服務」也是堅持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觀點的必然要求。
第二,「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黨之所以能夠帶領全國人民取得革命勝利、打敗日本帝國主義和蔣介石反動集團,之所以能夠取得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成就、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建設了嶄新的社會主義國家,就是因為黨代表了人民的利益和願望,得到了人民的擁護和支持。「為人民服務」作為我們黨的根本宗旨,是由黨的性質決定的。
第三,「為人民服務」是對每個共產黨員和幹部的最低要求,也是最高要求。所謂最低要求,因為這是每個黨員入黨時的基本條件,也是每個幹部的基本職責;所謂最高要求,因為這是我們終身的奮斗目標,是一輩子也干不完的事情。
I. 怎樣理解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思想的基本內涵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思想的基本內涵
毛澤東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思想,內涵十分豐富,主要有:
1.解決好為什麼人的問題。毛澤東認為,為什麼人的問題是一個根本問題、原則問題。一個政治集團也好,一個人也好,在為什麼人的問題上有三種選擇:第一種是個人和小團體利益。第二種是人民的敵對分子的利益。第三種是最廣大人民的利益。毛澤東指出:「我們是以佔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最廣大群眾的目前利益和將來利益的統一為出發點的」。(《毛澤東選集》第3卷,864頁)這就明確地告訴我們,共產黨人的一切都是為了人民群眾。我們只能為人民服務,而絕不能為別的什麼人服務。
2.承認正當的個人利益,但為人民服務不能半心半意或三心二意。毛澤東提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個命題,並沒有否定正當的個人利益。他提出的堅持國家、集體、個人利益的統一就包括對個人利益的兼顧。在實踐中,共產黨人把堅持黨的宗旨和實現正當的個人利益統一起來,不能以追逐個人利益作為行為的出發點,而是要全身心地投入到為人民服務的事業中去,在為人民作貢獻中實現正當的個人利益。
3.深入群眾,和群眾打成一片。這既是為人民服務的重要內容,也是更好地為人民服務的前提條件。毛澤東堅決反對脫離群眾、甚至罵群眾、壓群眾的官僚主義。要求共產黨人絕不能搞官僚主義,而要密切地和群眾結合在一起,和群眾建立魚水般的關系,在群眾中生根、開花,了解並反映群眾的情緒、群眾的疾苦、群眾的願望和要求。
4.關心群眾生活,解決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實際問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就要關心群眾生活,為群眾謀利益。毛澤東反對只向群眾要這要那的做法,要求首先要給群眾以看得見的物質利益。他指出,真心實意為群眾謀利益,就要幫助群眾解決生產和生活中的問題,諸如油鹽柴米、婦女生孩子、小孩子要讀書等等實際問題。這是為人民服務最具體、最實際的體現。
5.依靠群眾的力量去實現他們自身的利益。為人民服務有兩種辦法:一種是把自己當成救世主,代替群眾包打天下;另一種是依靠群眾自己解放自己。毛澤東從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出發,堅決反對第一種辦法而選擇了第二種辦法。他指出:「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則,就是要使群眾認識自己的利益,並且團結起來,為自己的利益而奮斗。」(《毛澤東選集》第4卷,1318頁)人民群眾對自己利益的認識,人民力量的團結,又離不開黨的宣傳、教育和組織。毛澤東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既避免了恩賜的觀點、包辦代替的做法,又防止了崇拜群眾自發性的錯誤觀點。
6.用是否符合人民群眾利益的標准來檢驗共產黨人的一切言論和行動。毛澤東認為,我們共產黨人的一切言論和行動究竟對還是不對,不能依自己的主觀感覺而定。那靠什麼來檢驗呢?從認識論的角度,他提出的檢驗辦法是實踐標准;從價值觀的角度,他提出的辦法是人民群眾的利益標准。經過檢驗,凡對人民群眾有利的,就是對的、正確的,就要堅持;反之,則是不對的、錯誤的,就要改正。
7.黨員幹部要為人民用好權。毛澤東對黨員幹部提出了為人民用好權的要求。我們的權力是誰給的呢?他鄭重地指出,是人民給的。他要求掌握一定權力的黨員幹部一定要用這種權力來為人民服好務,當好人民的勤務員。他號召共產黨員在政府中成為十分廉潔、不用私人、多做工作、少取報酬的模範。做到勤政、廉政,是黨的宗旨在黨員幹部身上的集中體現。
J. 中國共產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個宗旨涵蓋哪些含義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個宗旨所涵蓋的思想內容有三層含義:一是表明服務的范圍是「人民」,強調是為「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服務而不是為了少數人,這是此宗旨內涵中「量」的界限,更是「質」的界限,它鮮明地體現了我們黨的價值取向、執政理念的本質特徵。二是表明服務的要求要做到「完全」、「徹底」「全心全意」而不是半心半意,這就保持了黨同人民的血肉聯系,永遠同人民心連心,真正顯示出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色。三是表明服務的目的是為人民謀利益。一個「謀」字充分表明:服務主體在精神狀態上是主動地自覺地服務,而不是消極應付;思路上是創造性地服務,而不是墨守成規;行動上是腳踏實地地服務,而不是坐而論道、患得患失;標準是以人民滿意不滿意、贊成不贊成、答應不答應作為最高的檢驗標准,而不是自我滿足、自以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