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城管服務 » 食品監管體系

食品監管體系

發布時間: 2020-11-25 15:56:02

A. 中國食品安全監督體制是什麼

國務院綜合監管並由國家食品葯品 監督管理總局負責協調工作。
建立責權明確,協調一致,高效運轉的食品安回全監管體制是提高食品安全控制水平的基礎。主要有國家食品葯品監答督管理總局負責協調工作。
2004年9月1日國務院頒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要求,按照一個監管環節由一個部門監管的原則,採取分段監管為主,品種監管為輔的方式,進一步理順食品安全監管職能,並對農業,質檢,衛生,工商,食品葯品,發展改革和商務等部門的職責進行了劃分,對進一步發揮行業協會和中介組織的作用以及強化地方政府對食品安全監管的責任也提出了明確的要求。
但是,從總體來看,目前的體制仍然存在協調性不夠,部門交叉,權責不明,行業組織的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等問題,還需要食品安全監管體制進一步的完善。

B. 歐盟的食品安全監管體制是什麼樣的

歐洲共同體(簡稱歐盟)委員會自從20世紀60年代初就制定了食物政策,以確保食物在成員國之間自由流通。每一個國家層次上的法律條款必須由共同體的條款來代替。歐盟委員會的初期法規可以稱為垂直或處方法規,即它們只適用於一種或一組食品。當食物方面出現一系列的問題(如瘋牛病、沙門菌、大腸桿菌O157)後,降低了消費者對歐盟食物管理制度的信任度。在1985年歐盟委員會發表「食物通訊」之後,食物立法程序才真正加速發展。

目前,歐盟實行由一個獨立部門進行統一管理的食品安全管理模式。歐盟食品安全局是歐盟對食品安全管理的獨立機構,獨立地對直接或間接與食品安全有關的事件提出科學建議,成員國和歐盟共同執行食品安全管理政策。歐盟委員會也參與對歐盟的食品安全管理。食品產業受成員國有關機構的監督,但這些機構同時受歐盟的管理。自2006年1月1日起,歐盟有關食品安全的一系列法規全面生效,食品安全的監督管理將成為一個統一、透明的整體。法規要求歐盟的每個成員國在2007年1月1日建立和實施對於食品和飼料的國家控制計劃。一些國家如德國、丹麥和瑞典等均以歐盟食品安全指令為原則和指導,釋義和制定本國的食品安全法規和部門具體執行指南,形成層次分明的法規體系。

1.歐盟食品安全管理機構及其職責

歐盟食品安全局(EFSA)。是歐盟對食品安全管理的獨立機構,由管理委員會、行政主任、咨詢論壇、科學委員會和8個專家小組組成。

EFSA的主要責任是獨立地對直接或間接與食品安全有關的事件提出科學建議,這些事件包括與動物健康、動物福利、植物健康、基本生產和動物飼料有關的事件;建立各成員國食品安全機構之間密切合作的信息網路,評估食品安全風險,向公眾發布相關信息。具體說,根據歐盟理事會、歐盟議會和成員國的要求,為風險管理決策提供有關食品安全和其他相關事宜(如動物衛生、植物衛生、轉基因生物、營養等)的政策建議;為制定有關食品鏈方面的政策與法規提供技術性建議;收集和分析食品安全潛在風險的信息,監控歐盟整個食品鏈的安全狀況;確認和預報食品安全風險;在其許可權范圍之內向公眾提供有關信息。此外,EFSA還對非食物和轉基因飼料、與歐盟法規和政策有關的營養問題等提出科學建議。

歐盟食品安全局還在風險管理方面向其成員國提供必要的支援。在食品安全危機發生時,歐盟理事會將成立一個危機處置小組,歐盟食品安全局將為該小組提供必要的科學技術和政策建議。危機處置小組會收集相關信息,提出防止和消除風險的辦法。歐盟食品安全局還承擔著快速報警的任務。各成員國的食品安全機構有責任將本國有關食品和飼料存在的安全風險及其限制措施的信息,迅速通報給歐盟快速預警體系,歐盟理事會將收到的通報信息轉發給各成員國和歐盟食品安全局。歐盟食品安全局的宗旨是要保持食品安全相關信息的公開與透明,將一切與公眾利益相關的食品安全信息公之於眾,最大限度地減少食品安全問題可能帶來的隱患。

近年來,歐盟的許多成員國建立了國家食品安全局,它們的責任和任務在各國之間也各不相同。其中尤其以愛爾蘭的食品安全監管模式非常成功,成為世界上的一個典型範例。

2.歐盟的食品安全法規

歐盟具有一個較完善的食品安全法規體系,涵蓋了「從農田到餐桌」的整個食物鏈。歐盟的食品安全法規體系主要有兩個層次,一是以食品基本法及後續補充發展的法規為代表的食品安全領域的原則性規定;二是在以上法規確立的原則指導下的一些具體的措施和要求。

從2000年頒布的《食品安全白皮書》到2002年生效的《食品基本法》(即178/2002號法令),歐盟在食品安全立法領域確定了一系列基本的原則和理念,並在這些原則和理念的基礎上,建立起了一個較為完善的食品安全法律體系。如2004年4月,歐盟公布了4個補充的法規,涵蓋了HACCP、可追溯性、飼料和食品控制,以及從第三國進口食品的官方控制等方面的內容。它們被稱為「食品衛生系列措施」,包括歐洲議會和理事會第852/2004號法規「食品衛生」,第853/2004號法規「動物源性食品具體衛生規定」,第854/2004號法規「供人類消費的動物源性食品的官方控制組織細則」和第882/2004號法規「確保符合飼料和食品法、動物健康和動物福利規定的官方控制」。這4個法規都於2006年1月1日起生效。除了這些基礎性的規定,歐盟還在食品衛生、人畜共患病、動物副產品、殘留和污染、對公共衛生有影響的動物疫病的控制和根除、食品標簽、農葯殘留、食品添加劑、食品接觸材料、轉基因食品、輻照食物等方面制定了具體的法律。

C. 愛爾蘭食品監管體系改革是什麼樣的

愛爾蘭的食品監管體系非常成功,是世界上的一個典範。在食品監管體系改革前,愛版爾蘭食品安全監管機權構由近50個政府機構組成,包括6個政府部門,33個地方機構和8個地區健康委員會,但沒有一個中央政府機構協調這些機構或組織的活動。

20世紀90年代,愛爾蘭發生了一些食品恐慌事件。愛爾蘭政府為了保證食品產品的安全和質量,對本國的食品安全體系進行了評估,並成立了一個各部門間的委員會。該委員會向愛爾蘭議會建議實現多個的食品安全監管機構的協調,成立愛爾蘭食品安全局。1998年愛爾蘭食品安全局依據《愛爾蘭食品安全局法》正式成立,1999年1月正式運行。愛爾蘭食品安全局是一個獨立的,以科學性為基礎的機構,它負責向衛生和兒童部報告。

愛爾蘭食品安全局有風險評估、風險管理和風險信息交流的職責,包括根據科學建議制定標准,與負有食品安全檢查和執行職責的機構協商風險管理的決策,與公眾、食品企業和公共衛生專家進行風險信息交流。

D. 我國的食品監管體系是什麼樣的

借鑒發達國家食品安全管理經驗,結合我國和北京市實際情況,從長遠考慮,我國食品安全監管體制應由綜合協調多部門分段監管向綜合協調多部門品種監管轉變。在國家現有體制下,北京要進一步完善以市場監管部門牽頭多部門分段監管模式,以市場准入制為核心,以綜合協調為依託,以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為保障,通過綜合運用法律、行政、經濟和技術手段,進一步強化源頭管理,風險管理,全程監管,從而全面提高食品安全控制能力和監管能力,構建與中國特色世界城市相適應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

1、以法律的完善保障食品安全的市場准入。食品安全的市場准入是包括主體准入和客體(商品或服務)准入。即通過在進入市場環節實施市場准入,在市場交易環節實施動態監管,對不合格食品或違法經營者實施市場退出的機制,對食品安全實施從農場到餐桌的全程監管。目前,北京的一些食品市場准入管理,需要修改完善《北京市食品安全條例》加以保證。具體來說:一是加強市場准入管理,明確食品批發市場開辦條件、開辦者責任義務;明確重大活動食品安全保障要求,重大活動主辦單位、食品生產經營單位、監管部門法律責任;加強專門從事食品倉儲、物流、運輸等經營活動的監管等。二是要強化地方政府的監管職責。進一步明確鄉鎮街道食品安全職責,以利於承擔其區域內對小作坊、食品攤販、非法食品生產、加工、儲存和銷售等行為的監管。三是要明確相關部門職責。就食品現場制售,包裝、儲運等食品相關行為,送餐企業、餐飲器具集中消毒企業、民俗旅遊戶、廟會餐飲服務提供者等特殊經營主體,細化和明確監管部門及職責,解決監管空白與職責交叉問題,實現食品安全全程和無縫隙監管。

2、建立完善協調有力的綜合協調平台。在市食品安全委員會統一領導的框架下,建立協調有力的綜合協調和決策的指揮平台,實現監管部門之間的互聯互通。比如對食品安全應急事件的處置問題上,需要明確統一指揮調度程序,區縣政府、市食品安全委員會和食品辦、市應急辦的職責,誰牽頭,誰調度應重新加以明確,避免處置現場的混亂。進一步完善日常監督協調。完善市場准入、統一監測、突發事件應急處理、食品安全信息統一歸集與發布等工作機制。建立全面的食品安全督導檢查機制,督促各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各區縣政府及各街、鄉、鎮落實各項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3、切實發揮風險管理在食品安全科學監管的作用。食品污染涉及多因素、多環節、多主體,要逐步實現從最終產品監管到全過程的預防性監管。科學引導輿論,增強食品安全公共事件媒體應對能力,營造良好食品安全消費環境。提高居民食品安全知識素養。

4、提高監測能力,建立科學監測體系。一是開展食品安全科學的基礎性研究、高技術研究、關鍵技術前瞻性研究和相關戰略研究。二是緊跟國際先進水平,圍繞我市食品安全監管重點及難點,重點開展涉及非食用物質、食品添加劑、食品接觸材料、持久性有機污染物、輻照食品的分析測試、風險評估等技術研究。如當前發生的有餐飲企業使用「一滴香」問題,在大量實驗數據的基礎上,通過專家分析評估證明是安全的。

5、強化信用體系建設,加強信用監管。加強信息披露制度建設,對不合格食品及其生產者實行公開預警、警告、通告,達到守信獎勵和失信懲戒的目的。對食品生產經營者實行嚴格的信用管理制度,凡在食品生產、銷售方面有過嚴重劣跡的,終身不得從事食品行業。推行信用評價措施並以此作為食品安全管理中監管依據。通過建立統一的企業和食品信用信息平台,歸集信用信息記錄,對食品和企業實施信用監管。總之,良好的社會信用體系是食品安全有效監管的保障。

E. 如何建立統一權威的食品安全監管體制

近年來,為了加強食品質量安全監測,農業部、國家工商總局等相繼出台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管理辦法》、《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監測辦法》等法規。隨著相關辦法的實施,多頭抽檢/重復抽檢、人工效率低、信息溝通交流慢等弊端也逐漸顯現出來,面對數量龐大、品種多樣的監管食品,監管部門難以實時掌握監測情況,快速實現統籌管理。

食品質量安全實時監管平台3方方圓生物的是一套為全力保障食品質量安全而開發的信息化綜合掛那裡系統,是目前國內食品安全檢測、監管行業的重大創新項目。該平台同時具備檢測計劃管理、數據管理、信息實時傳遞、數據統計分析、及時預警功能,使食品安全檢測體系和食品安全溯源體系有效地結合在一起,為各級食品安全監管部門的監督管理探索出了一條「產地准出和市場准入相結合,生產環節和流通環節全程監控」的新模式

F. 如何建立統一高效權威的食品葯品安全監管體系

如何建立統一高效權威的食品葯品安全監管體系?
一是深化改革,健全體系。重點推進基層監管機構改革,健全監管工作網路體系,充實人力物力財力,確保基層有足夠力量履行監管職責。深化葯品審評審批制度改革,在強化服務、提高效率上重點突破。
二是強化監管,突出重點。針對消費量大、安全隱患多的重點產品、重點區域以及非法添加、非法生產銷售、假冒傷劣等重點問題,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嚴懲違法違規行為。
三是創新管理,提高效率。實施分級分類重點抽查,督促企業落實主體責任,用好用足有獎舉報政策,強化利益相關方維護食品葯品安全的能動性,落實企業、政府、社會各方責任。加強預防措施,將關口前移、重心下移,提高監管工作整體效率。
四是建章立制,夯實基礎。進一步推動出台相關法律法規,建立「黑名單」、企業責任首負、強制保險等制度機制,加快信息化平台、電子監管網路、檢驗檢測體系以及誠信自律體系、政策支持體系、社會共治體系等建設。
五是加強整治,嚴懲重處。針對突出問題,持續開展專項整治,形成高壓震懾態勢,同時,打建結合,完善制度規范。
六是加強宣傳,引導輿論。加大宣傳力度,創新宣傳方式、渠道、載體,更好地發揮輿論引導作用。
七是發揮好食品安全辦的作用,強化綜合協調、監督指導,爭取各級黨委政府支持,調動各有關部門、社會各界力量參與食品葯品安全共治共管。
八是加強隊伍建設,落實反「四·風」、轉作風各項整改措施,抓好黨·風·廉·政工作,打造一支為民務實清·廉的幹部隊伍。

G. 美國的食品安全監管體制是什麼樣的

經過幾代人的努力,目前美國在食品安全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極大地提高了美國人民的健康水平。「9·11」事件後,美國更是加強了在食品安全方向的投資力度,制定了《動物健康保護法》、《公共衛生安全與生物恐怖應對法》,在法律中規定了一系列食品防恐的措施,如對國內外食品廠商實施更加嚴格的注冊登記和通報制度等。

1.美國食品安全管理機構及其主要職責

美國是分散管理模式的典型,涉及食品監督管理的機構非常復雜,主要的機構達20個之多。細分起來,衛生部有5個,農業部有9個,環境保護局有3個,商務部、國防部和海軍各1個。而其中最主要的有美國衛生部(DHHS)所屬的食品和葯物管理局(FDA)、美國農業部(USDA)所屬的食品安全檢驗局(FSIS)、美國農業部動植物衛生檢驗局(APHIS)以及美國國家環境保護署(EPA)。在美國,一級食品安全監管機構主要有3個。

①美國食品和葯物管理局(FDA)。歸屬於衛生和人類服務部(HHS),其職責范圍包括所有國產和進口食品(但不包括肉類和禽類)、瓶裝水、酒精含量小於7%的葡萄酒。

食品安全職責:執行食品安全法律,管理除肉和禽以外的國內和進口食品;通過檢驗食品加工廠、食品倉庫、收集和分析樣品,檢驗其物理、化學、微生物污染;產品上市銷售前,負責綜述和驗證食品添加劑和色素添加劑的安全性;綜述和驗證獸葯對所用動物的安全性及對食用該動物食品的人的安全性;監測作為食品生產動物的飼料的安全性;制定美國食品法典、條令、指南和說明,並與各州合作應用這些法典、條令、指南和說明,管理牛奶、貝類和零售食品工廠,如餐館和雜貨商店;現代食品法典可以作為零售商和護理院及其他機構如何准備食品和預防食源性疾病的參考;建立良好的食品加工操作規程和其他的生產標准,如工廠衛生、包裝要求、危害分析和關鍵控制點計劃;與外國政府合作確保進口食品的安全;要求加工廠商召回不安全的食品、監測這些召回行動並採取相應的執法行動;對食品安全開展研究;對行業和消費食品安全處理規程的培訓。

②美國農業部(USDA)。美國農業部的食品安全監管活動由負責食品安全的副部長負責領導。其下屬的食品安全檢驗局(FSIS)主要負責保證美國國內生產和進口消費的肉類、禽肉及蛋類產品供給的安全、有益,標簽、標示(識)真實,包裝適當。

食品安全職責:執行食品安全法律,管理國內和進口肉、禽產品;對用作食品的動物屠宰前和屠宰後進行檢驗;檢驗肉、禽屠宰廠和肉、禽加工廠;與美國農業部市場銷售局(AMS)合作監測和檢驗加工的蛋製品;收集和分析食品樣品,進行微生物和化學污染物、感染物和毒素監測和檢驗;在准備、包裝肉禽產品,熱加工和其他處理時,建立食品添加劑和食品其他配料使用的生產標准;建立工廠衛生,確保所有進口到美國的外國肉、禽加工符合美國標准;肉、禽加工者對其加工的不安全產品自願召回;資助肉、禽加工食品安全的研究;教育行業和消費者安全的食品處理規程。

③美國國家環境保護署(EPA)。職能范圍包括飲用水,由植物、海產品、肉和禽製造的食品。

食品安全職責:建立安全飲用水的標准;管理有毒物質和廢物,預防其進入環境和食物鏈;幫助各州監測飲用水的質量,探求預防飲用水污染的途徑;測定新的殺蟲劑的安全性,建立殺蟲劑在食品中的限量水平,發布殺蟲劑安全使用指南。

總體來看,美國上述不同部門之間的分工是根據其相關法律確定的。各部門在食品安全監管中,基本上能夠按照職能分工執行自己的任務。聯邦、州和地方當局在食品安全方面,包括規定食品及其加工設施方面,發揮著相互補充、相互依靠的作用。正是由於監管體系比較健全,美國極少發生特別大的食品安全事件。

2.美國的食品安全法規

1906年出台的《食品與葯品法》和《聯邦肉類檢驗法》標志著美國聯邦政府在食品安全方面立法的開始。100多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新問題的不斷產生,新的法律法規及其修正案也不斷面世。美國關於食品的法律法規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議會通過的法案,稱為法令(ACT)。管理食品安全的法令主要有《聯邦食品、葯品和化妝品法(FDCA)》、《公共衛生服務(P

H. 食品安全監管體制的現狀

在中國,食品安全監管責任由中央、省級以及地方政府共同承擔。在中央一級,負責食品安全監管的機構包括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衛生部、質檢總局、農業部、國家工商總局、商務部等。在中央政府下面,中國有33個省/直轄市/自治區、333個地區/市/自治州、2861個縣/市/自治縣。大多數省、地區和縣設有食品安全控制機構將當地的情況向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衛生部、農業部、國家工商總局、國家質檢總局報告。一般地,食品安全監管機構直接向當地政府負責,並接受中央監管機構的監管與技術方面的指導。例如,衛生部門就是如此。但在有些情況下,當地的食品安全監管機構直接向中央監管機構負責,國家質檢總局下面的進出境動植物檢疫局就是這樣。在2003年以前,中國的食品安全監管工作主要由衛生、農業、質檢、經貿、工商等部門負責,其基本的特徵是一個部門負責食品鏈一個或者幾個環節的監管,部門之間的協調性較差。2003年十屆人大一次會議後,中國食品安全監管體制進行了重大改革。最大的一項舉措是成立了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賦予其食品、保健品、化妝品安全管理的綜合監督、組織協調和依法組織開展對重大事故的查處三個方面的職責,並將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定位為「抓手」的角色,直接向國務院報告食品安全監管工作。2004年9月下發的《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對食品安全監管體製做出了新的安排。主要的措施包括:①進一步明確部門之間的分工,克服多頭監管問題。農業部門負責初級農產品生產環節的監管;質檢部門負責食品生產加工環節的監管,將現由衛生部門承擔的食品生產加工環節的衛生監管職責劃歸質檢部門;工商部門負責食品流通環節的監管;衛生部門負責餐飲業和食堂等消費環節的監管;食品葯品監管部門負責對食品的綜合監督、組織協調和依法組織查處重大事故。②強化地方政府對食品安全監管的責任。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對當地食品安全負總責,統一領導、協調本地區的食品安全監管和整治工作。③按照責權一致的原則,建立食品安全監管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地方要明確直接責任人和有關負責人的責任,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責任到人。這樣,中國就形成了以部門按照食品鏈環節進行分工為主、品種監管為輔的監管框架。食品安全問題逐漸受到廣泛關注,目前,商務、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財政、宣傳、公共安全等部門從不同角度參與了食品安全監管工作。
1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是國務院綜合監督食品、保健品、化妝品安全管理和主管葯品監管的直屬機構,負責食品、保健品和化妝品安全管理的綜合監督,組織協調和依法開展對重大事故的查處,負責保健品的審批。在食品安全領域的主要職責包括:組織有關部門起草食品、保健品、化妝品安全管理方面的法律、行政法規;組織有關部門制定食品、保健品、化妝品安全管理的綜合監督政策、工作規劃,並監督實施;依法行使食品、保健品、化妝品安全管理的綜合監督職責,組織協調有關部門承擔的食品、保健品、化妝品安全監督工作;依法組織開展對食品、保健品、化妝品重大安全事故的查處;根據國務院授權,組織協調開展全國食品、保健品、化妝品的安全專項執法監督活動;組織協調和配合有關部門開展食品、保健品、化妝品安全重大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綜合協調食品、保健品、化妝品安全的檢測和評價工作;會同有關部門制定食品、保健品、化妝品安全監管信息發布辦法,並監督實施;綜合有關部門的食品、保健品、化妝品安全信息,並定期向社會發布。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作為綜合監督和組織協調部門,不代替具體監管部門的職能,但是負責監督各項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實施。作為其前身,原來的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已經初步建立了統一的葯品監管體制,國家、省、市、縣葯品監管網路基本形成。2003年7月,由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牽頭,公安部、農業部、商務部、衛生部、工商總局、質檢總局、海關總署共同制定了《食品葯品放心工程實施方案》。在2003年實施「食品放心工程」的過程中,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起到了組織和綜合協調的作用。從此後的情況來看,該部門將在食品安全監管中充當了更為重要的角色。2衛生部衛生部主要負責國內市場的食品衛生政策和食品管理工作,主要職責是:負責擬定食品衛生安全標准;牽頭制定有關食品衛生安全監管的法律、法規、制度,並對地方執法情況進行指導、檢查、監督;負責對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查處、報告;研究建立食品衛生安全控制信息系統。其具體負責機構包括以下幾個。(1)衛生法制與監督司。衛生法制與監督司總體負責食品安全管理工作。該司負責國家食品安全政策、食品法律和標準的起草工作,對相關法律的解釋和實施提供指導以及地方官員的培訓等負有重要責任。衛生部門在設立衛生監督所的同時,將原衛生防疫站改建為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負責檢驗工作,並形成了從中央到省、市、縣的全國食品安全監督檢驗體系。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局成立後,進出口環節的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由該局負責,而相關法律的起草、特殊產品的審批(如新式食品、功能食品、食品包裝和添加劑)工作仍由衛生部負責。同時,衛生部還要負責監督食品抽樣和分析工作以及食品安全信息的傳遞。(2)國家衛生監督中心。國家衛生監督中心是衛生部和地方衛生部門的技術支持機構,負責衛生標準的具體管理工作,包括:產品的評價、審核和批准(如功能食品和添加劑);生產場所的檢查等規范衛生監督檢驗的事務性工作;衛生監督的咨詢、投訴受理和執法稽查等。(3)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負責流行性和非傳染性疾病的預防和控制工作。下設眾多與食品安全有關的研究所和中心,包括傳染病預防控制所、寄生蟲病預防控制所、病毒病預防控制所和營養與食品安全所等。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職能包括:食源性疾病的調查、監督工作;食品的實驗室分析、研究和培訓工作;向國家和地方衛生管理機關提供技術支持等。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建立了一個覆蓋省、市、縣的網路體系,其中大部分地方建有實驗室。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實驗室得到了衛生部和國家質檢總局的認證。從以往的情況來看,衛生部門是與食品安全監管聯系最為密切的一個部門。目前,衛生部已經制定了部門食品安全戰略計劃和部門食品安全行動計劃,為今後開展食品安全工作提供了指南。目前,其工作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制定食品衛生法規和標准。②開展食品衛生監督。③推行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制。④建立食源性疾病監測、食品中毒報告體系。
3農業部農業部主管種植養殖過程的安全,負責農田和屠宰場的監控以及相關法規的起草和實施工作,負責食用動植物產品中使用的農業化學物質(農葯、獸葯、魚葯、飼料及飼料添加劑、肥料)等農業投入品的審查、批准和控制工作,負責境內動植物及其產品的檢驗檢疫工作。在農業部門內部,幾乎所有的業務部門都與食品安全工作有關,主要包括市場與經濟信息司、種植業司、畜牧業司、獸醫局、漁業局、產業政策與法規司、科技教育司等。其中,市場與經濟信息司是綜合性協調部門,負責研究並提出農業質量標准工作的政策建議和措施,研究擬定農業標准體系和質量監測體系發展規劃並組織實施;綜合協調管理農業投入品和農業各產業質量、標准、監督、認證、計量和新產品鑒定工作,組織實施農業質量振興計劃和農業名牌發展戰略;承辦農業部工業生產許可證和質量「打假」工作;負責農業部全國「菜籃子」工程辦公室的日常工作。種植業司、畜牧業司、獸醫局、漁業局則分別負責種植業產品、飼料和畜禽產品、水產品與食品安全有關的具體業務。產業政策與法規司負責與農產品安全有關的法律法規方面的工作。科技教育司負責與食品安全有關的科技與教育工作。在農業部門內部,成立了農產品質量安全領導小組,負責農業部農產品安全管理重大事項的研究、協調、決策和重大工作的部署。農產品質量安全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場與經濟信息司(質量技術監督處),具體負責的內容包括:有關決定和知識的落實;食品放心工程部級聯席會議和全國技術性貿易措施部級聯席會議聯絡工作;其他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工作相關事宜。農業部門的食品安全工作主要是圍繞「無公害食品行動計劃」展開的,基本思路是以全面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為核心,以農產品質量安全標准、檢驗檢測、認證體系建設為基礎,以「菜籃子」產品為突破口,以市場准入為切入點,從產地和市場兩個環節入手,全面實施「無公害食品行動計劃」。2001年4月,農業部啟動了這一計劃,並率先在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和深圳市試點。2002年7月,該計劃開始在全國范圍內實施。在實施該計劃的過程中,重點解決的問題包括:蔬菜中農葯殘留超標問題;畜禽飼養過程中葯物濫用和畜禽產品葯物殘留超標和動物疫病問題;水產品生產過程中葯物濫用和水產品中有毒有害物質超標以及貝類產品的污染問題。具體工作主要體現為以下幾個方面:①加快立法進程,完善法律法規。②建立農業標准體系。③建設國家級和部級農產品質檢中心。同時,指導全國地市縣建立以速測為主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站。④建設農產品安全認證體系。⑤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工作。⑥實施專項整治,強化污染源頭管理。4國家質檢總局國家質檢總局主要負責食品生產、加工和出口領域內的食品安全控制工作。負責食品安全的抽查、監管,並從企業保證食品安全的必備條件抓起,採取生產許可、出廠強制檢驗等監管措施對食品加工業進行監管,建立與食品有關的認證認可和產品標識制度。特別是監管出口食品加工廠的注冊、出口動物和植物性食品檢查、活體動物的進出口檢疫、出口檢驗檢疫證書的發放等。省級進出口檢驗檢疫局和縣級分支機構,都直接對國家質檢總局負責。近年來,國家質檢總局按照法律法規規定和國務院要求,進一步加大了對食品質量安全的監管力度,不斷加快食品安全標準的制定和修訂步伐,大力增加食品安全檢驗檢測體系的建設投入,不斷強化進出口食品質量安全檢驗檢疫工作。目前,基本建設形成了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體系(包括國內和進出口食品)、進出口動植物檢驗檢疫體系、食品安全標准體系、食品安全檢驗檢測體系、食品安全認證體系、食品安全進出口技術貿易壁壘體系等六大體系。其中,標准體系、檢測體系、技術貿易壁壘體系共同構成確保中國食品質量安全的技術性支撐體系,是食品安全體系的基礎;監督管理體系、檢驗檢疫體系、認證體系是管理性支撐體系,是技術體系的具體實踐和保障。國家質檢總局在進出口食品和內銷食品(各地技監局對食品加工企業實施的監督)的把關、服務中,積累了豐富的食品加工安全控制、食品風險分析、食品安全預警機制、食品安全衛生檢測技術及其相關研究經驗,並擁有一支相應的專業隊伍。近年來,國家質檢總局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了食品安全方面的工作:①突出重點,不斷加大國內食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力度。一是進行食品質量安全監督。二是組織開展重點食品的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和生產企業保證產品質量必備條件的專項調查。三是開展食品專項打假。四是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引導作用,扶優扶強,積極引導企業完善自律機制。②加強進出口食品安全管理工作。一是進一步加強進出口食品安全檢驗檢疫監管工作。二是對進出口食品實施衛生注冊登記制度。三是制定並實施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及動物源食品中殘留物質監控計劃》。四是建立和完善風險預警和快速反應機制。③加強食品安全法規和標准體系建設。④加強食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建設。5商務部商務部側重於食品流通管理,主要職責是通過積極開展「爭創綠色市場」活動,整頓和規范食品流通秩序,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檢測體系,監管上市銷售食品和出口農產品的衛生安全質量。1999年,商務部會同財政、衛生、鐵道、交通、工商、質檢、和環保等八大部門實施了以保障食品安全為目的,以建立健全加工和流通環節食品安全保障體系為手段,以嚴格市場准入為核心,以「提倡綠色消費、培育綠色市場、開辟綠色通道」為主要內容的「三綠工程」。6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負責組織實施市場交易秩序的規范管理和監督,對食品生產者、經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進行檢查,審核其主體資格,執行衛生許可前置審批規定。同時,查處假冒偽劣產品和無證無照加工經營農副產品與食品等違法行為。2003年,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在全國范圍內確定了10個重點監管的食品專業市場,對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進行了一次普遍排查。開展了重點針對糧油、酒類、調料、肉及肉製品、蔬菜、水果、奶、豆製品、水產品、飲料等食品及節日消費食品的專項質量抽查。7科技部科技部主要負責食品安全科研工作,具體工作主要由農村與社會發展司負責。其基本思路是「反彈琵琶」,抓好市場准入安全這一關鍵環節,加強技術攻關與集成,應用示範與對策研究並重,落實「人才、標准、專利」三大戰略。根據提高食品安全水平的需要,科技部設立了「食品安全關鍵技術」這一重大專項研究項目,主要內容包括:共性技術研究,包括污染物、農葯殘留、獸葯殘留、生物毒素、病原微生物等檢測、控制、監測技術研究;標准體系建設,包括食品安全標准總體設計、重要標准和技術措施的制定;綜合示範,以市場為導向,政府、科技界、產業界緊密合作,實現「農田到餐桌」全程監管;進行食品安全戰略和政策研究,制定《食品安全科技發展綱要》,出版《食品安全科技年度報告》。8其他部門除了以上部門外,還有一些政府機構也參與了食品檢驗和控制。例如,鐵路和交通管理部的食品安全監督司參與自己職責領域內的食品安全檢驗工作;環保局參與產地環境、養殖場和食品加工流通企業污染物排放的監測與控制工作。

I. 我國食品安全監管體系最新構架是及各部門的職能是什麼

現在又統一了,國內全部歸市場監管總局管理,進口食品歸海關總署管理

J. 我國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和歐盟相比有哪些優點和不足,怎樣改進

僅供參考:

我國現行的食品安全標准重疊交叉,缺乏統一。據悉,我國食品標准體系由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地方標准、等4級構成。目前,我國共有1070項食品工業國家標准和1164項食品工業行業標准;為了適應進出口食品檢驗,還有進出口食品檢驗方法行業標准578項。

1我國食品標准過多過濫,常常令執法部門和無所適從

(1)生產流通和市場秩序之所以如此混亂,食品標准之間相互交叉、相互矛盾是其中原因之一。去年我國遼寧、湖南、河南等地陸續被發現氧化硫殘留超標的黃花菜,銷量隨後急劇下降,菜農及加工也因此遭受重大損失。有關部門調查發現,《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准》明確黃花菜不屬於「乾菜」,不得使用硫磺等漂白劑,因此不能有二氧化硫殘留;而質檢、農業部門的標准中規定「乾菜」包括黃花菜,且明確二氧化硫的殘留限量是0.1g/kg。相關部門標准互相矛盾,各執一詞,不僅給黃花菜的種植、初加工、流通造成極大混亂,更使消費者一頭霧水,無法消費。最終有關部門迅速行動,重新確定黃花菜屬於「乾菜」,二氧化硫殘留不得超過0.2g/kg,才使問題得以解決。

(2)同一類食品國標、行標相互重復的情況也比較突出。小小一個蘋果,既有國家標准,又有農業部頒布的無公害標准、綠色標准、蘋果外觀等級標准,還有原商業部頒布的蘋果銷售質量標准。最令執法部門頭痛的當屬標準的技術內容與相關法律不一致。例如,火腿目前共有《火腿衛生標准》等六項標准,其感官指標規定二級鮮度的色澤,表面可以有霉點,組織狀態,肉身稍軟,氣味、風味略咸,有輕度酸敗味。但《食品衛生法》第六條:「食品應當無毒,無害,符合應當有的營養要求,具有相應的色、香、味等感官形態。」兩條關於感官指標規定顯然不一致,這必然大大降低了《火腿衛生標准》的使用價值,給食品衛生監督執法帶來不少困難。

(3)標准越多、內容越細不一定就能保障消費者的安全健康,同一產品沒有必要制定眾多標准,多標准就等於沒標准,實際上只有一個行業標准就完全可以了。同一產品有幾個標准,並且檢驗方法不同、含量限度不同,不僅給實際操作帶來困難,也無法適應目前食品的生產及市場監管需要,亟待盡快協調統一,這既有利於去遵循和執行,也有利於有關部門監管執法。

2標准殘缺:適用性較差

雖然我國食品安全標准總共將近3000項,但在某些方面的空白和不配套依然是其無法迴避的「硬傷」。目前我國相關標准結構不配套,內容不全面,指標設計涵蓋范圍窄且存在空白,再加上檢驗方法不配套,計量單位不規范,由此導致標準的適用性較差。

據了解與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AC)、國際標准化組織(ISO)、的標准體系相比,我國果蔬標准缺乏一些重要食品加工原料的質量標准和分級標准,無法實現對產品質量認證及優質優價,貯藏運輸及包裝標識標准不能滿足果蔬貯藏流通需要,果蔬製品中目前還沒有二氧化硫、鎘、砷、汞等有害物質含量的檢測方法標准。

我國農業初級品標准與生產和進出口貿易要求配套性差,標准間不協調。在分析方法中,大多是用常規的重量法、容量法和比色法,這些方法操作流程長,費工費時,對偽劣假冒產品特別是惡意摻假產品的辨別能力較差。而對酶制劑、促長劑等又缺乏精確有效的監測技術和檢驗方法,農產品安全衛生指標多是以微量、痕量水平衡量的,很難用常規的分析手段進行檢測。目前我國不僅缺乏農多殘留檢測方法標准,單殘留檢測方法標准也有限,在醬油衛生標准中氨基酸態氮以「%」表示而不是採用國際法定單位,但在分析方法中氨基酸態氮又以「g/1000ml」表示,使監督檢測部門難以掌握及正確使用。

我國農業初級品的農殘留限量標準的主線也各不相同。《農產品安全無公害蔬菜安全產品要求》標準的主線是產品,《農合理使用准則》、《雙甲脒等農在食品中的最大殘留限量》的主線是農的品種,《稻穀中甲胺磷最大殘留限量》的主線是產品和農品種。這無疑給標准使用者在使用標准之前的查找工作帶來麻煩,不知道從哪條主線去尋找標准、使用標准,也容易造成部分和某些執法部門在標准使用過程中有的使用不全。例如,一般人認為我國茶葉農殘留限量指標僅有六六六、滴滴涕兩種,但在《農合理使用准則》、《大米、蔬菜、柑橘、茶葉中喹硫磷最大殘留限量標准》等標准中共制定了22項農殘留限量指標(不包括無公害茶葉和有機茶葉標准)。而與此形成對比的是,國際上使用FAO/WHO食品法典委員會(CAC)的《食品中農殘留最大限量標准》時,按照農品種這條主線就可以尋找到某種產中所有的農殘留限量要求。

3接軌:抓緊標准修訂工作

老標准不及時修訂,新標准未及時制訂,束縛我國食品安全工作的開展。據介紹,我國食品一直延續計劃經濟時期各部委制定的標准,這就難以避免標准政出多門、交叉重復、指標不統一的現象。雖然有國家標准化管理委員會,但由於《標准化法》的限制,實際上無法發揮統一規劃、制定、審查、發布的作用,管理上缺位、錯位、混亂,有的標准竟然超過10年、20年都不修訂,這明顯是管理工作不到位。

有關資料顯示,我國食品標准中的各項具體指標大都低於國際標准和國外標准。例如,歐盟技術法規規定,醬油三氯丙醇限量為0.02mg/kg,而我國《醬油衛生標准》(GB2717-2003)中並未列入三氯丙醇的項目,在較新發布的醬油行業標准中,三氯丙醇的限量與歐盟比較相差50倍。由此可見我國的在食品質量安全方面與國際上差距。

目前我國食品安全標准採用國際標准和國外先進標準的比例為23%,遠遠低於我國國家標准采標率44.2%的總體水平,行業標准國際采標率就更低。我國農業初級品標准采標率尤其國家標准采標率、行業標准采標率安全標准指標水平過低,為後期的食品加工質量安全埋下了隱患。

我國已明確表示,我國要構建新的食品安全標准體系,將盡快清理與食品安全有關的產品和衛生標准,加強農、重金屬檢驗標準的修訂工作,積極參與國際食品法典修訂,提高國際標準的采標率,制訂出既能滿足進出口貿易的需要,又符合中國國情食品標准新的體系。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