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城管服務 » 金融危機以來金融監管

金融危機以來金融監管

發布時間: 2021-03-09 11:08:02

A. 金融危機背景下放鬆金融監管的利弊分析(論文)

金融的脆弱性和金融資本的趨利性本質,市場交易信息不對稱和道德風險、逆向選擇的客觀存在,決定實施金融監管以維護金融安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金融自由化、國際化的發展與金融霸權相結合,加劇全球金融市場動盪不安,風險叢生,建立國際金融監管新制度,成為當前協調全球經濟金融新秩序的重要主題。
金融監管制度安排的出發和立足點,要服從和服務於金融創新,提高金融效率、維護金融安全。一個有效率的金融監管制度應該符合四條原則,才能正確處理金融監管中的七大關系。
在金融的監管問題上,長期以來存在兩大派別,一派是金融監管學派,主張進行金融監管;另一派是自由銀行學派。堅決反對金融監管。但無論如何爭論,世界各國都無一例外地對金融業進行嚴格的監管。自由化越是發展,金融監管就越嚴格,當前已經發展為國際監管的協調領域。金融監管需要遵循哪些最基本的理論原則,才能處理好監管中的各種關系?我國從1996年以來。整頓金融秩序、防範金融風險,相應啟動了一系列加強金融監管、防範金融風險的措施,把中央銀行推到了一個「消防隊」的位置,四處救火,到處掏腰包,本來風險分散在社會各個點上,央行一救,全部風險都集中於中央銀行身上了。這又提出了一個問題,到底金融監管怎樣才能達到既保護債權債務人的合法利益,又能維護金融安全,避免中央銀行成為「消防隊」呢?中國在世紀之交金融監管面臨的環境,是更嚴峻還是更寬松?怎樣建立我國有效率的金融監管體系,實現金融安全?對上述理論和實踐問題作出進一步的分析,無疑具有現實意義。
一、金融業實行嚴格監管是主觀偏好還是客觀必然
從理性化層面來考慮,所以對金融業毫無例外地實行嚴格監管是來源於金融的內外矛盾,這是由客觀要求決定的現實策略選擇。實行嚴格監管,從金融的內在矛盾來看主要有以下原因:(1)金融自身的脆弱性。金融業自身資本只是帶有象徵性的,即便是按巴塞爾協議規定達到8%的標准也沒有意義。歷史上沒有哪一家金融機構是由於資本充足率不足而破產的,金融機構的破產是因為流動性不足出現支付危機而導致的。(2)金融的脆弱性還在於金融資本的趨利本性和虛擬性。現在全球每年的外匯交易總量超過外貿交易總量的60倍,全球平均每天有約1萬億美元的游資。金融資本的趨利性和虛擬性,構成了金融本身的脆弱。(3)市場失靈的內在缺陷。市場不是萬能的,市場是配置資源的一個手段,但不是一切手段。信息不對稱的存在將會導致市場失靈的出現。(4)由於金融交易的信息不對稱,這樣就產生了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由此可見,金融的內在脆弱性決定了對金融進行監管的客觀必然性。
金融監管的必然性還有著外在原因,那就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金融自由化、國際化和金融霸權相結合形成的金融風險全球化,導致當代金融風險的「核裂變」效應,金融風險一旦爆發,它的擴散和沖擊力呈幾何級數擴大。這可以從當代金融危機上看出來。當代金融危機最明顯的特徵在於:突發性、擴散性、恐慌性、政治滲透性。金融安全危及到一個國家的經濟安全、政治安全和主權維護。正因為如此,現代金融對一國經濟來說也是一把雙刃劍,一國經濟的發展不能沒有金融,但隨著金融的發展,又成為威脅一國經濟安全的定時炸彈。人們對金融的態度,就只能採取趨利避弊,利弊權衡而取其利。
因此,金融監管就是在金融內外在矛盾發展不可調和時情況下採取的制度安排。正因為對這個問題的不同態度,早在三年前英國有一個經濟學家曾預言:「21世紀將是金融毀滅的世紀」。而一個積極樂觀的唯物主義者則是另一種金融觀:「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金融活全盤皆活」。如何防止毀滅論,堅持核心論,矛盾的焦點就落在對金融監管的制度安排上,即如何建立有利於金融安全的監管制度。在我國,至今採取的化解風險、整頓金融秩序的措施還遠未達到這個效果。
二、金融監管原則的探討
根據什麼原則來確定金融監管的制度安排呢?在這里我想提出四項原則進行研究:(1)金融監管要服從服務於金融創新、提高金融效率、維護金融安排這一目標,要擺正手段和目的的關系,而不能把它顛倒過來。監管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我們的目的是要達到鼓勵金融創新、提高金融效率、維護金融安全,要避免為監管而監管,以犧牲效率為代價的監管就沒有意義了。如果拿這一條原則來檢驗近四年來所採取的監管措施,從處理的18個行政關閉、破產清算的案例來看,就和這項原則不相符了,在一定程序上則是遏制金融創新、降低效率、積累風險,把金融的活力也扼殺了。(2)金融監管機制必須建立在市場規律的基礎上,職能用主觀的行政意志來代替市場機制,這樣才能達到服從創新、效率和安全的目的,不然就會導致政府失靈。市場不是萬能的,而政府也不是萬能的。在這方面,海南發展銀行的案例就是最典型的。海南發展銀行的倒閉案處置就是主觀行政違反市場規律,混淆重組和市場退出界限的典型。在某種程度上,政府失靈比市場失靈帶有更大的危害性和嚴重後果。(3)金融監管要依法監管,不能用行政的隨意性代替法律,要防止金融監管者的行為扭曲,建立對監管者的權力制衡機制。現在中央銀行、證監會、保監會派出的工作組越來越多,但監管工作的效果卻不理想,這也說明依法監管還必須建立對監管者的監管制度,這樣才能真正按客觀規律辦事,而不是因人因事而異。(4)金融監管不是也不可能消滅金融風險。應該看到,建立金融監管制度,提高金融監管能力的終極作用在了創造一個公平競爭、實現市場潛在收益的環境和條件。監管的最終目的不是消滅風險,而是創造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為市場參與者實現收益創造條件。
因此,金融監管制度安排應從上述四條原則出發,才能處理好七個方面的關系:(1)處理好金融監管和金融制度變革的關系。不能用監管代替制度變革,也不能因為監管而妨礙制度變革,改革應該始終是統攬全局的,要用改革的觀點研究監管。(2)處理好監管和業務創新的關系。監管和創新永遠是一對對立統一的矛盾,創新是經濟發展的內在動力,沒有創新就沒有監管的生命。(3)監管和安全的關系。監管不是要消滅風險,而現在有一些出台措施是經不起推敲的,比如信貸員實行貸款責任終身制。既然銀行要提取呆賬准備金,這就意味著必然有爛賬出現,那又怎麼能要求信貸員為此終身負責呢?就是在發達的市場經濟條件下,也不能避免呆賬的產生。(4)監管與效率的關系。提高效率是監管的生命之所在,監管制度安排一定要有利於提高效率。就目前而言,人民銀行九大區行的設立符不符合效率標准呢?提高效率有待檢驗,現在能看見的是摩擦上升、效率下降、成本幾倍增加、金融監管真空比比皆是。(5)監管與對監管者監管的關系。我國只有監管而無對監管者的監管,由此產生的風險是中國埋藏最深的金融風險,當前建立對監管者監管的制度是防範金融風險、維護金融安全中更為緊迫的任務。(6)監管中法律監管和行政監管的關系。在二者的關繫上,行政監管一定要服從法律監管,特別是現場檢查和非現場檢查尤為如此。(7)監管的內部性和外部性的關系。金融監管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必須處理好外部監管和內部監管的關系。中央銀行的監管是外部監管,其基礎是被監管者的內控制度,外因必須通過內因來發揮作用。
以上是我們在研究金融監管時應注意的四個原則和應處理好的七個關系。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發揮金融監管的作用,實現金融監管的目的。
三、世紀之交中國金融監管面臨環境的判析
當前我國正處在一個制度轉軌、經濟轉型、加入世貿組織、面對金融全球化的大背景,在這樣一個環境中,我國的金融風險確實存在不斷擴大的趨勢,原來被掩蓋的風險將會逐步暴露出來。在這種情況下,金融監管面臨著嚴峻的環境。
從內部環境來看,金融監管的嚴峻環境表現在:(1)銀行不良資產積累的風險。我國銀行業在剝離出1.4萬億不良資產存量後,新增不良資產又在增加,不良資產比例並未降低;資本充足率在補充了2700億元,達到8%之後,第二年就又跌落下來,目前金融資產以每年20%的速度擴張,而資本金卻無補充來源,一不能擴股增資,二不能提高資產折舊率,三不能調整風險權重,四還限製表外業務的發展,這又如何能提高資本充足率呢?這樣,呆賬壞賬率降不下來,資本充足率升不上去,金融盈利能力下降,優質客戶群的大量流失將是商業銀行發展的致命威脅。(2)金融泡沫風險。最近幾年我國出現了三種泡沫:a.股市泡沫。有人說股市泡沫有那麼一點,不嚴重,市盈率只有40倍,不算高,不構成對宏觀金融的威脅。但是如果仔細看一看股票市場上的四大基礎結構要素,就會發現,一旦股市出現問題,風險是無法估量的。b.房地產金融泡沫。c.儲蓄存款和外匯存款轉換形成的同增同減泡沫。在1998年前我國國內利率比港澳台利率高出一倍的情況下,港澳台的一批資金通過各種渠道流入內陸套利,將外匯兌換成人民幣存入國內銀行,這就導致在賬戶上的外匯儲備和儲蓄存款的雙增長。在經過1998年的「七加一」的降息後,大陸利率比港澳台的利率低一倍,這時資金開始外逃,儲蓄存款增幅出現下降,外匯儲蓄也在減少。(3)我國內部還面臨著制度風險。a.產權不明晰的「大家拿」病;b.追求政績的「好消息」病;c.黑箱操作的「不透明」病。這是最嚴重的制度風險。
就外部環境而言,從世界金融發展形勢和我國即將加入世貿組織來看,我們面臨的外部環境也十分嚴峻,存在著許多威脅金融安全的問題:(1)資本的非法流入流出。目前我國每年至少有100億美元的資本外逃,在公布的國際收支平衡表中,錯誤與遺漏欄中相當大的部分就是由資本外逃造成的。(2)經濟全球化對我國金融安全的威脅。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如果我國金融落後的經營方式沒得到根本改善,很可能導致我國金融市場開放後,負效應遠大於正效應,造成加入世貿組織後挑戰大於機遇。(3)加入世貿組織對我國金融業的沖擊。外資銀行的進入造成國有銀行優質客戶的流失、人才流失,利率市場化改革對匯率穩定的沖擊,再加上國際資本的流動,使得中國金融業面臨的沖擊是巨大的。(4)美國金融霸權對我國金融安全的威脅。現在美國在國際金融組織中的發言權是最大的,這樣,它就會利用這些組織對我國的經濟主權乃至國家主權提出要求,這一點從墨西哥和韓國的金融危機中部已經很清楚地看到了。(5)資本賬戶開放的風險。現在我國僅實現了人民幣在經常項目下的可兌換,資本項目仍沒有放開。但資本項目開放又僅是一個時間問題,利率市場化必然推動匯率的頻繁浮動,只要利率、匯率口子一開,資本項目不開放也等於開放了,這就增加了資本項目管理的難度。(6)國際游資對我們的沖擊。所謂國際游資就是短期資本。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的統計,現在國際游資已超過10萬億美元,平均每天有1萬億美元的資本在全球尋找利潤。(7)網路金融發展對我國金融業的威脅。(8)金融科技裝備落後,國產化水平低,這是金融安全的最大隱患。(9)我國現在的金融監管與形勢變化要求存在巨大的差距,嚴重落後於金融發展的需要;(10)金融立法尚有一大片空白,信託法、基金法等法律都未出台。將外部十個問題集中起來看,最主要集中到兩點:資本項目自由化決策和中國金融科技裝備水平的提高。
四、中央銀行金融監管的改進思路
1.要通過改革國有企業制度,建立金融穩定發展的微觀基礎,這是構建穩健金融監管體系最基礎的工作。要進行國有企業公司化改造、健全企業內部治理結構,以此來提高企業效益。 2.要建立完善的金融運作體系。有效的金融運作體系包括:提高中央銀行的宏觀調控和監管能力;改革國有商業銀行制度,建立起多種金融機構並存、功能互補、協調運轉的機制,打破國有商業銀行壟斷的金融格局;發展民營商業銀行,建立一批與傳統體制脫離關系的以民營企業為股東的銀行,專門為高新技術產業、民營成長型企業提供服務。 3.穩定推進金融自由化,放鬆管制,使金融運行轉移到市場機制的基礎上來。包括:(1)人民幣自由兌換。加入世貿組織後,人民幣的自由兌換問題已提上議事日程,根據我國的國力,只能採取先貿易後非貿易、先長期後短期、最後開放短期的逐漸過渡的方式,中國人民幣可完全自由兌換沒有也不應該有日程表。(2)由分業經營進入混業經營。從近兩年看,在這方面我國的步子邁得很快,現在證券業可進入同業拆措市場,保險業也可以通過購買基金進入股市,商業銀行開辦股票抵押貸款等。中國銀行目前已集銀行、證券、保險多種業務於一身,成為一個綜合性金融公司了。(3)利率市場化改革。我國從2000年的9月21日開始對外幣利率進行了市場化改革,外幣貸款利率放開,大額外幣存款利
率放開,由市場決定,小額外幣存款利率由銀行同業公會參照市場利率議定,由銀行統一執行。外幣利率的市場化改革使中央銀行由利率的決定者轉變為利率的監管者。目前我國的利率市場化改革思路是穩步推進,先外幣後人民幣,先貸款後存款,先農村後城市,先批發後零售,這反映出了我們利率改革的謹慎原則。(4)匯率自由化。要發揮利率的貨幣政策工具作用,就需要匯率工具的配合。因為利率是本幣資金的價格,匯率是不同貨幣之間的比價。二者作為貨幣資金價格的同質性決定了在資本市場開放的條件下,利率調整必須考慮到匯率的協調。
4.建立穩健的金融監管體系。在建立穩健的金融監管體系過程中,要著重考慮將監管的三駕馬車形成合力為一駕馬車,現在三駕馬車的聯席會議表明我國已經不聲不響地走出第一步。而且在監管體系的構建上,為了更好地由現在的分業監管盡快向合業監管的過渡,需要盡快考慮與國際接軌,建立國務院直屬的金融監管委員會。同時,積極發揮一線監管機構在監管體系中的作用,實行適當分級監管,由現在的一級監管轉變成三級監管。 5.提高金融科技裝備水平,加強銀行電子化、網路化建設,不斷完善網路安全措施。 6.培養現代金融業的監管人才隊伍。在做好培養工作的同時,穩定現代金融業的監管隊伍,完善對監管人才隊伍的收入分配製度,實行高薪養廉,消滅權力尋租行為。

B. 美國金融危機前監管存在的問題

一、金融危機暴露出金融監管存在多方面問題

本次金融危機源於美國次貸危機,通過各類金融產品、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等渠道,迅速在全世界蔓延。有效的金融監管是防範金融風險最有力的外部約束力量,而危機的快速蔓延暴露出了部分發達國家在金融監管理念、體制及國際合作等多方面的問題。

1.監管理念上過分相信市場的作用

在監管理念方面,部分發達國家過分相信市場,認為「最少的監管就是最好的監管」。事實上,無論是幾年前的安然事件、世通事件涉及到的問題,還是這次危機前期的部分金融機構出現的流動性危機,都提醒監管部門必須加強監管,但多數監管當局並未採取系統性措施加以改正。這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過度相信市場的自我修復能力,忽視了在資本逐利動機下隱藏的系統性金融風險隱患。這次危機的演變過程顯示,微觀主體存在逐利本性,僅僅依靠市場本身力量,要麼容易導致資產泡沫,要麼就是以金融危機這種破壞性方式清理市場,給全球金融和經濟造成了巨大破壞。

2.監管體制須不斷更新,以免落後於金融創新

近年來,金融創新使得金融系統性風險有了新的來源,其中包括各類場外金融產品以及投資銀行、對沖基金、特殊目的實體等類銀行金融機構(near-bank entities)以及資本流動的跨市場投機。上述類銀行金融機構內部存在多重問題,與傳統金融機構盤根錯節,很容易引發系統性風險。而一些大型傳統金融機構大規模拓展非傳統金融產品和業務,規避監管,成為系統性風險的另類來源。

本次危機讓我們深刻認識到,現行金融監管模式滯後於金融創新的實踐。在現行監管模式下,吸引公眾存款的商業銀行等具有明顯外部性的傳統金融機構和傳統金融產品接受較為嚴格的監管,而類銀行金融機構和場外金融產品受到的監管較為鬆散甚至缺失。此外,不同類型和不同地區的金融機構和不同的產品面臨不同的監管規則和制度,不同類型的金融機構即使從事同類業務,也因為監管機構不同,受到監管的標准高低不一,加上金融監管當局之間的配合與協調不足,為監管套利創造了空間。各類監管套利使得類銀行金融機構和場外產品發展速度遠遠超過傳統金融機構和產品,也是對沖基金樂於在離岸金融中心注冊的重要原因。

近幾十年來尤其是近十年來,金融市場和實體經濟的迅速發展,使主要發達國家錯誤地認為現行的監管模式和體制是有效的,沒有根據金融市場、機構和產品的發展,採取措施提高監管體制的有效性,減少不同監管機構之間的摩擦、內耗和推諉。有案例表明,本次金融危機爆發以來,部分發達國家監管機構與中央銀行及財政部門之間的溝通障礙已經給金融救助和金融穩定工作帶來被動,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監管體系的失效。

3.國際監管合作體系尚未形成

在國際合作方面,由於缺乏統一的監管標准和信息交換的平台與機制,監管者對國際性金融機構的跨境活動,尤其是國際資本流動,缺乏了解。這是一個全球性普遍問題。相關國際組織一直以來只是主要針對發展中國家進行宏觀經濟監測,特別關注新興市場國家的匯率問題,但在監管全球資本流動上的作用強差人意。迄今為止,我們尚未釐清跨境資金的流動渠道和流動機制,特別是新興市場國家資金流入與流出的渠道和機制,而且也還沒有充分了解在經濟不景氣時,這些資金流動是如何逆轉的。

為加強監管方面的國際合作,金融穩定論壇(FSF)近來選定了30家大型國際性金融機構,並為它們分別成立了由其母國監管機構為主、主要東道國監管機構參加的聯合監管機制(supervisory college)。在運作一段時間以後,我們應該及時評估這些聯合監管機制在加強跨國金融機構的國際監管方面的有效性與充分性,並提出改進建議。同時,作為全球風險預警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應該加強對國際資本流動的監管和監測。

二、改革金融監管體系需要關注的幾個問題

1.改進金融監管的第一步是監管的自我批評

中國古代先哲的教誨是:「吾日三省吾身」 ,這句話濃縮了東方哲學對自我批評的重視。在分析當前危機並從中吸取教訓的過程中,我們迫切需要不斷反省,吸取教訓,只有這樣,才能啟動深遠的改革。近來,我們卻不斷聽到一些對本次金融危機缺乏自我反省,試圖尋求借口、推卸責任的言辭。這種缺乏自省的做法將會妨礙對當前金融監管系統性缺陷的客觀審視。

C. 論華爾街金融危機對中國金融監管的借鑒作用

文檔格式的不好弄,給你一個在線的文章吧
http://www.cqvip.com/onlineread/onlineread.asp?ID=31654784&SUID=

另外還有銀監會副主席的一篇講話,你可以參考一下
---------------------------------------------------------------------金融監管的趨勢和變化將直接影響未來金融業的發展模式和創新模式。眼前的這場金融危機過後,金融監管將會有哪些重大的調整和變化?金融業未來發展的趨勢是什麼?在此談幾點看法,供大家借鑒和參考,以更好地適應監管環境的變化,在復雜的金融全球化和金融監管框架下找準定位,發揮優勢,提高競爭力。
第一個值得關注的重要趨勢是金融監管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輪回,監管的廣度和深度都會進一步擴展。
19291933年間的大危機中,一大批銀行機構破產、倒閉,引起金融業的恐慌,並帶來經濟蕭條。危機後出現大反思和大變革,出台了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金融業開始實行嚴格的分業經營,銀行業、保險業、證券業嚴格分離。從上世紀30年代到60年代,金融業基本上是在分業經營和嚴格管制的路徑、框架和模式下運行的。
到上世紀60年代,人們發現分業經營的監管模式嚴重損害了商業銀行的競爭能力,限制了金融市場的發展,降低了金融市場的效率;由於無法向投資者提供多元化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實際上也減少了金融消費者效用。於是,從上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開始,金融業進入新一輪的大松綁、大創新時期。
首先是金融業開始相互購並和滲透,商業銀行並購證券公司和保險公司,下設資產管理公司,並將觸角延伸至創投基金和私人股權基金等非傳統領域,混業經營迅猛發展。1999年,美國出台《金融現代化法案》替代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金融業進入了全面混業的時代,出現了以花旗為代表的一大批金融超市和金融集團。
其次是金融創新的涌現。上世紀90年代以前的金融創新還處於初級階段,風險相對可控。但在世紀之交前後,金融創新開始升級,大量復雜的金融衍生產品充斥市場。金融資產被廣泛證券化,期權、期貨、互換交易盛行,並出現了以信用違約互換協議(CDS)為代表的信用衍生產品,而且產品復雜程度越來越高,以至於只有少數人能夠理解。
最後,混業經營和復雜的衍生產品創新帶來了「太大而不能倒閉(too big to fail)」和「太復雜而不能倒閉(too complex to fail)」的問題,大量復雜的金融產品之間的聯系非常密切,一旦某個環節出了問題,整個金融體系就有可能崩潰。混業經營、金融創新,再加上流動性泛濫和次級貸款的推動,最終釀成了2007年下半年的這場金融危機。至此,金融發展與監管模式完成一個完整的輪回:大危機觸發大反思、大調整,大松綁引來大泡沫,大泡沫再次導致大危機。
這場危機給我們帶來的第一個反思就是,金融監管的深度、廣度、嚴厲程度將會進一步加強。原來不受監管的和只受到輕度監管的金融機構,包括對沖基金、股權基金、評級公司等,都要納入監管范圍,以往的監管真空將得到彌補和覆蓋;從監管的深度來看,會進一步深化相關監管標准,完善資本充足率、流動性等監管指標,提高金融產品創新和金融風險透明度要求;監管當局對商業銀行的公司治理和內部風險管控將有更深程度的介入和干預。
第二個變化和趨勢是監管者和商業銀行對風險的關注范圍會進一步擴大。
一是除了繼續關注信用風險外,將更加關注流動性風險。英國北岩銀行被擠提時的資產質量很好,資本充足率也很高,但它卻成為英國銀行業近150年歷史中第一家由於擠提而被政府接管的銀行,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受到流動性的沖擊。因此,監管者和商業銀行要進一步加強對流動性的監測和監管,建立流動性應急處理機制。
二是市場風險,這是一個更大的風險源和危機源。此次危機中,正是「一房」和「二房」的「合謀」導致了資產證券化市場的最後崩潰。「一房」是指數量龐大的房貸公司,他們向那些沒有收入來源、僅僅依靠高房價支撐的借款人發放了低標準的按揭貸款(即次級貸款),然後把這些貸款賣給了「二房」,即具有政府背景並獲得財政隱性擔保的「房地美」和「房利美」公司。「二房」將購入的貸款進行重組、打包,然後再發行以政府信用為支持的債券,大部分被投資銀行購買用於進一步的金融創新。投資銀行用「二房」發行的債券構建資產池,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進行分拆和整合,即資產證券化的平方,甚至n次方,使重新分配後的現金流更好地迎合包括商業銀行在內的不同投資者的偏好。這些經過多道「加工程序」的產品已經極其復雜,投資者根本不清楚它內部的結構,也搞不清它的風險,主要依據評級公司的評級進行投資決策。由於「二房」具有政府擔保背景,評級公司就給了所謂的「AA」和「AAA」評級。政府背景加上高評級使這些證券化資產備受追捧。證券化和證券化的n次方方便了「一房」們迅速地回收資金,用於發放更多的次級貸款,泡沫就這樣被不斷吹大。在這個復雜的鏈條中,只要房地產市場不出現大幅下跌,借款人似乎就擁有足夠的資產清償債務,鏈條的循環就會繼續下去。而當房地產價格持續下行時,多米諾骨牌就被推倒了。抵押債券的價格一落千丈,變成有毒資產,整個次貸市場迅速凝結,流動性幾乎喪失殆盡,市場風險演化為流動性風險。購買了有毒資產的銀行被迫進行資產減記,出現巨額虧損,資本被蠶食殆盡,流動性風險進一步演變為清償性風險。危機表明,現代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上,已經不再限於那些傳統的貸款資產,交易賬戶乃至可供出售類金融資產所佔的比重越來越大,市場價格波動直接影響到商業銀行盈虧狀況和資本的充足程度,這促使我們必須進一步關注市場風險,特別是那些復雜的投資產品、金融衍生品價格波動對商業銀行帶來的影響。
最後,我們還應更加關注其他類型的風險,如聲譽風險。銀行是典型的公眾性機構,其生存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公眾的信任。如果銀行的信譽受到嚴重損害,導致公眾、投資者不再信任,就會影響到銀行的流動性,進而影響到銀行的生存。總而言之,無論是商業銀行,還是監管者,都需要進一步擴展對風險的關注范圍,從單純的信用風險擴展至市場風險、流動性風險、聲譽風險、操作風險、國家風險等等。
第三,危機後,監管當局會更加關注金融機構內部公司治理的有效性和激勵約束機制的平衡性。
商業銀行出現這么大的問題,形成了這么多不良資產,使人們對金融機構決策的科學性、公司治理的有效性和風險管控的適應性等均提出了質疑。有觀點認為,商業銀行的治理和風險管控實際被兩類人操縱著:一類是追求短期回報的股東和高管,另一類是精於模型計算的小團隊。股東追求當期利潤最大化,高管追求薪酬最大化,並導致過度追逐高風險高收益的復雜金融資產。而很多高管人員和董事會成員並不了解這些資產的風險,投資決策過度依賴只有極少數專家明白的模型,而董事和高管根本就看不懂,也就無法對風險進行有效制約。在只注重效率而忽視風險的治理架構和激勵機制下,整個機構被貪婪的股東、貪婪的銀行家、貪婪的交易員,以及掌握模型的技術官僚所左右和控制。
危機後,美國政府提出一項重要的干預措施——向金融機構注資的同時,嚴格限制接受注資銀行的高管薪金。然而,這僅僅是一項暫時性的干預措施,真正解決問題還需要重新構建金融機構的公司治理機制、激勵約束機制和分配機制,使董事會不成為花瓶董事,使高管團隊不成為花瓶高管,董事和高管的薪酬必須和長期風險而不是短期利潤掛鉤。
第四,要對商業銀行或者金融機構的組織架構進行反思,對商業銀行的混業模式採取相應的有效監管。
這次危機主要是大型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興風作浪而造成的系統性風險,形成嚴重的「too big to fail」和「too complex to fail」的格局。這些機構實在太大了,他們一旦出現問題,就會引起系統性危機。所以政府必須要救助他們。正是由於道德風險的存在,商業銀行更加冒險,不斷放大風險以博取更高的收益。因此政府和監管當局一定要採取措施,阻止這種現象的進一步發生和蔓延,包括運用反壟斷法對一些並購進行干預。
但硬幣的另一面是,危機中一些小型商業銀行也同樣遭受滅頂之災,美國近9000家商業銀行中,有400500家小商業銀行關門。所以,太大了不行,太小了也不行,對應「too big to fail」的是「too small to survive」。因此,中型可能會成為一種流行的發展模式。但是到底什麼標準是大,什麼標準是小,又是一門很難掌握的藝術,需要監管部門敏銳的經驗判斷,以及必要的風險提示和干預。
如何打造我國金融機構未來的組織架構已經成為非常迫切的問題。現在我國金融業已經出現混業模式的嘗試,商業銀行開始設立或並購基金管理公司、金融租賃公司、信託公司,最近又啟動了銀行投資保險公司的試點工作。如果資本市場發生問題,基金公司、信託公司的風險必然會傳染到母公司,進而影響系統穩定性。所以,需要針對混業模式制訂有效的監管措施。
第一,監管部門要適當干預金融機構無限做大的沖動;第二,要督促金融機構設置內部的防火牆裝置,防止利益沖突和風險傳導;第三,要加強內部管控和並表管理;最後,監管也要具備並表監管能力。我認為,在法律法規和內部管控及監管能力還沒有完全到位的情況下,混業經營的速度還是慢一點比較好,否則就可能失控,釀成新一輪的系統性風險,90年代的混業教訓殷鑒未遠。我們應當加快用於規范混業發展模式、銀行組織架構以及相應監管規則方面的制度建設,先定規則再玩游戲。
第五,對金融創新要有正確的把握。
這次金融危機與金融產品業務創新過快、過猛、過復雜,並失於監控有直接關系。產品太復雜了以至於投資者無法有效識別風險、計量風險,也就談不上控制風險。金融創新本身沒有錯,但是金融創新應當建立在有效的風險識別、判斷基礎之上,而超越風險管控能力的創新是極其危險和有害的。金融創新的發展水平應取決於商業銀行及監管當局對創新風險的識別和管控能力。
首先,要提高創新產品的透明度,充分披露產品的結構和風險,進行更有效的投資者教育,使投資者能夠認識和了解產品的結構和風險。其次,監管者也要對創新產品的結構和風險有充分理解,才能允許其進入市場;最後,參與創新的商業銀行要具備有效的風險控制措施,能夠對風險進行識別、計量和控制。
對我國而言,金融業還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金融產品創新、業務創新仍是金融業發展的主題。如果我們不創新,我們的金融競爭力就無法得到提高。所以,要把握好金融創新和金融監管能力建設、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建設、投資者風險教育,以及信息披露制度之間的內在聯系,在穩妥、適度的前提下鼓勵金融創新。
第六,未來的金融監管標准可能出現較大的變化和調整。
首先,對資本充足率的要求會更高,8%可能遠遠不夠,提高資本充足率將有效降低銀行的杠桿率,減弱其擴張能力,抑制金融泡沫的形成,實現對風險的有效抵禦。
第二,資本質量要進一步提高。除了提高銀行總的資本充足水平外,資本構成要求也會有很大的調整。要提高核心資本所佔的比重,相應降低附屬資本和債務資本的比例,通過提高資本質量提升銀行業抵禦風險的能力。
第三,監管者不僅要關注單個銀行的危機和風險,還要關注宏觀風險和系統風險,採取帶有反周期特點的監管措施。單個銀行陷入危機和破產是一種正常的經濟現象,而監管的重點是避免發生系統性危機和全面危機。所以,監管者要更加關注宏觀和系統性風險,採取有效的措施,在經濟擴張期提高資本要求和監管標准;而在經濟下行期適當放鬆,使經濟運行更加平穩,保障銀行資產安全。
第四,更加關注貸款集中度問題。銀行應避免將過多的資產和貸款集中在某個企業、某個行業或某個地區,過度集中的資產結構一旦在該企業、行業或地區出現大的風險和災難時就會威脅銀行的生存。在我國,很多銀行熱衷於「壘大戶」,貸款集中度過高問題較為突出。一旦大企業、大項目出現問題,就會給放貸銀行帶來致命性的打擊。
第五,要進一步加強透明度建設。要提高商業銀行的透明度,提高金融產品的透明度,提高金融業務的透明度,提高金融風險和金融資本的透明度,使投資者及交易對手了解其產品,了解銀行的風險狀況和對風險的抵禦能力,這有助於降低危機時刻的恐慌情緒。
最後,金融監管要進一步加強境內不同監管機構之間以及國際監管機構之間的合作。境內不同監管部門要加強合作,盡可能避免監管真空和監管套利,減少投機和風險的蔓延;在國際方面,要注意銀行東道國和母國之間的密切合作。中國的商業銀行在海外設立機構,我們就是母國監管當局;外國銀行在中國設立機構,我們就是東道國監管機構。母國和東道國之間必須建立信息共享和危機處理協作機制,才能夠有效地防止風險的蔓延,避免系統性的危機。最近,歐盟和美國提出要建立一個超級監管機構,專門對那些國際化的銀行進行監管。建立母國和東道國監管當局均參與的監管俱樂部,對銀行的全球風險進行監管。監管的國際合作會越來越密切,G20峰會和金融穩定論壇委員會均將加強國際監管合作作為一個重要議題,也必將對全球銀行業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D. 請問關於08金融危機後美國金融監管機構有怎麼樣的改革

目前對對沖基金的管理嚴了,你說的具體改革應該還沒說吧,國際上分歧很大,只能說現在大部分的美國的金融企業都在金融危機後政府受政府嚴格控制中,具體的還是下一步。
差不多是這樣

E. 金融危機和金融監管有關系么 如果有的話又有什麼關系呢

當然有關系啊。這次金融監管缺位,是美國金融危機的重要原因。

一個國家在金融發展的同時要有相應的金融秩序與之均衡。美國在1933年大危機以後,出台了《格拉斯-斯蒂格爾法》,實行嚴格的分業監管和分業經營。在隨後近60年裡,美國金融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但在其高速發展的同時,金融市場上的不確定性相應增加。1999年美國國會通過了《金融服務現代化法案》,推行金融自由化,放鬆了金融監管,並結束了銀行、證券、保險分業經營的格局。

F. 金融危機對金融風險管理將會帶來哪些深遠影響

你好,著名危機管理培訓專家譚小芳老師表示:金融危機給全球經濟帶來了巨大破壞,但也常常蘊涵著巨大的投資機會。華爾街的發展史有句諺語:當危機到來時,華爾街老手們一定會出現,就像下雨前蜘蛛一定會悄無聲息地從蜘蛛網上爬下來一樣。危機意味著「威脅」和「機會」。

金融危機的巨大破壞性

2007年10月至今,本次金融危機已導致全球數十萬億的市值灰飛煙滅,從近期全球資本市場的表現來看,金融市場的恐慌拋售已暫告一段落,但金融危機對全球實體經濟的影響似乎才剛剛開始。世界銀行發布的《2009年全球經濟前景》報告稱,本次金融危機來勢迅猛,全球幾乎無國能逃,2009年世界經濟可能面臨上世紀30年代以來的最嚴重情況。該報告預測,2008年全球GDP增長率為2.5%,而2009年為0.9%,從而可能成為1982年以來的最低值。由於面臨出口增長趨弱和投資消費水平下降,世行預測明年整個東亞GDP將降至5.3%。

對我國資本市場的沖擊

從投資角度來看,這次以華爾街為爆發中心的金融危機對我國資本市場的沖擊將是巨大而又深遠的,筆者認為主要體現在如下三方面:市場的巨大心理沖擊、市場暴跌帶來的資產縮水及未來全球經濟衰退對我國實體經濟的巨大沖擊。

第一,美國是我國第二大貿易夥伴及主要投資來源地之一,也是全球金融市場中心,美國金融市場暴跌對我國金融市場造成了巨大心理恐慌。從而促使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離開市場。

第二,中國投資者持有美國大量證券資產,除了美國國債和准國債之外,中國金融機構、企業、居民個人持有的多數是美國機構和企業的債券、股票等,因而美國金融機構破產、信貸緊縮及隨後的恐慌拋售潮都使得國內眾多機構和投資者損失慘重。此外,金融恐慌造成大量資金從新興市場抽逃,引致這些市場大幅下跌、貨幣急劇貶值,這也間接影響了我國企業和機構持有這些新興市場的資產價值。

第三,我國實體經濟與世界經濟的關聯度已達到60%以上,世界經濟全面衰退將對我國出口形成巨大沖擊,進而對我國經濟增長前景產生巨大的負面影響。簡單以美國為例,我國對美出口已佔總出口量的20%,同時其他主要貿易夥伴(如日本和歐盟)對中國產品的需求也會受美國經濟減速的影響而下降。按照花旗銀行測算,美國經濟每放緩1%,中國經濟增長將會放緩1.3%。中國社科院相關研究也認為,美國GDP增速下降1%,中國GDP增速將下降1.34%。我國11月份的進出口額也驚現了七年來首次負增長。實際上,外需急劇放緩已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的最大不確定因素之一。
自去年夏天以來,美國等發達金融市場爆出的次級抵押貸款流動性風波,升級為一場系統性的金融危機,而且呈現出向全球市場擴散、向實體經濟滲透之勢。面對國外危機,不少人士開始重新審視我國資本市場創新發展的路徑規劃。有人認為金融創新是本次危機的始作俑者甚至是罪魁禍首,我們應吸取教訓,暫緩乃至擱置種種創新舉措;另有人認為不應因噎廢食,固步自封,國外金融危機為我國加快國際接軌步伐,提高在國際市場上的金融話語權和資源定價權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因此應該將發展和創新盡快提升到一個更綜合、更復雜的層次上來。

筆者認為,金融創新在美國近幾十年資本市場和實體經濟發展過程中功不可沒,是在正常市場環境下發揮資本市場優化配置和價格發現等功能,實現風險定價、轉移、分散的重要手段。但近年來監管鬆懈的自由市場環境下,各金融機構追逐短期利益的過度創新,最終淪為金融危機的導火索、傳導鏈和放大器。

美國等發達金融體系的創新提供了正反兩面教材,我們過去、現在和未來都不能照搬、復制美國模式,但也不應一律摒棄,隔岸觀火的幸災樂禍和固步自封的僥幸心理皆不可取。正確的態度是有所取捨,揚長避短,因地制宜,循序漸進地推動市場結構、投資產品、交易機制等多層面、多環節的金融創新,促使金融創新為資本市場發展服務,為上市公司做大做強服務,為實體經濟需求服務,同時從審核監督、信息披露等方面發揮監管優勢、提高透明度,抑制其負面作用。

G. 急求一篇討論銀行監管的文章,關於金融危機後中國(或其他國家)銀行監管的變化及發展趨勢

《巴塞爾協議》的背景

《巴塞爾協議》產生的背景可以從70年代全球性通貨膨脹,各國紛紛採取浮動利率和利率劇烈波動時期溯源。國際大型商業銀行的業務呈現出全球化,金融操作與工具創新和投機活動等三個特點。結果在1974年,連續有三家大型國際商業銀行,德國赫斯德特銀行、紐約富蘭克林國民銀行和英國-以色列銀行相繼倒閉,使許多國家客戶收到巨大損失。國際商業銀行的發展表現出:(1)越來越脫離國內的銀行管制,同時國際銀行監管又十分薄弱,使銀行監管出現很大的漏洞;(2)金融操作與金融工具的創新,使銀行經營的資產超過銀行資本幾十倍,使風險增大;(3)國際金融投資活動使一些銀行從中獲得暴利,也使一些銀行受到巨大損失,嚴重危害各國存款人的利益。
上述情況使美、英、德、法、日、荷、意、比、瑞士和瑞典"10國集團"的中央銀行行長在國際清算銀行總部所在地巴塞爾,成立了銀行監管委員會,對國際銀行進行監管。自此形成了一系列的文件:
(一)1975年協議(庫克協議)。其准確的名稱是《銀行海外分支機構監管原則》。該協議對海外銀行監管責任進行了明確的分工,規定監管的重點是現金流量與償付能力,這是國際銀行業監管機關第一次對國際商業銀行實施監管。此外,該協議提出兩個值得注意的問題:特定的國際銀行集團的結構問題對具體監管的影響以及強調監管當局之間信息交流的重要性。它試圖闡明當時一些重大倒閉事件發生後監管者面臨的主要問題,也就是說,誰應對銀行國際業務的監管負責,如何保證在監管網路中不出現缺口。
1978年,該委員會為了實現監管,又建議成員國銀行向委員會呈報綜合賬目報表。
(二)1983年協議。由於各國的監管標准存在較大差異,東道國與母國之間監管責任劃分的實際適用上也存在不同意見,致使1975年協議的弱點充分暴露。為此,巴塞爾委員會於1983年5月對1975年協議進行修改。1983年協議的兩個基本思想:(1)任何海外銀行都不能逃避監管;(2)任何監管都應恰如其分。該協議對1975年協議的多數原則都進行了更加具體的說明。因而即使在這個階段,如果沒有被定義,最低標準的概念也是可以看得清的。協議對外國分行和子行作了區分,考慮到赫斯德特銀行破產的主要後果而將外匯頭寸單獨出來進行特別處理。
(三)1988年協議。該協議全稱《巴塞爾委員會關於統一國際銀行資本衡量和資本標準的協議》。
1988年7月,委員會就統一國際銀行的資本衡量和標准問題達成協議,主要對信貸風險的評估和控制以及資本充足率確定統一的標准和計算方法。這個方法是該委員會1987年12月發表的資產風險監管標準的建議後,經過半年多的咨詢,在修改原來協議的基礎上制定的。該協議中關於衡量標准和資本水平的規定,是為了通過減少各國規定的資本數量差異,以消除銀行間不公平競爭;同時,委員會認為資本比率的高低又直接影響各跨國銀行的償債能力。制定該協議的最重要目的:(1)通過制定銀行的資本與風險資產比率,規定出計算方法和計算標准,以保障國際銀行體系健康而穩定地運行;(2)通過統一標准消除國際金融市場上各國銀行之間的不平等競爭。
1988年協議比1975年協議和1983年協議又前進了一大步,因為通過對資本充足率的規定,銀行業監管機關可以加強對商業銀行資本及風險資產的監管,對衍生工具市場的監管也有了量的標准。
(四)1992年7月聲明。該聲明使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針對國際商業信貸銀行倒閉給國際銀行業監管帶來的教訓而作的。聲明中明確了對國際銀行最低監管標准,使得各國銀行監管機關可以遵循這些標准對銀行業實施監管。
(五)1996年《關於市場風險補充規定》和1998年《有效銀行監管的核心原則》。《關於市場風險補充規定》強調了市場風險的管理,這主要是考慮到90年代以後,在世界范圍內創新浪潮不斷推動下,金融衍生工具及其交易迅猛增長,銀行業越來越深地介入到這些衍生交易之中,因而金融市場的波動對銀行的影響越來越顯著。於是1996年巴塞爾委員會推出《關於市場風險補充規定》,一些主要的國際大銀行據此著手建立自己的內部防線測量與資本配置模型。1998年出台的《有效銀行監管的核心原則》則進一步提出了比較系統的全面風險管理的思路。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爆發以後,銀行風險和金融危機開始促使人們更加重視市場風險與信用風險的綜合模型以及操作風險的量化問題,而巴塞爾委員會推出的《有效銀行監管的核心原則》則集中體現了全面風險管理的思想。
(六)《新巴塞爾協議》
近年來,隨著科技和商業活動的發展,金融創新一日千里,資本市場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銀行風險管理水平大大提高。尤其是大型綜合性銀行可以不斷調整資產組合,使其既不違反現行的資本標准,又能在金融市場進行套利。這些變化導致該協議在部分發達國家已名存實亡。巴林銀行倒閉事件表明,僅僅依靠資本充足率標准不足以保障銀行系統的穩定。針對國際金融領域的變化,1999年6月,巴塞爾委員會發布了關於修改1988年的《巴塞爾協議》的徵求意見稿,。2001年1月,該委員會發布了涵蓋三大風險(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操作風險)、包括三大支柱(資本充足比率、外部監管、市場約束)的新資本協議草案,試圖在全面徵求金融界意見的基礎上替代1988年的《巴塞爾協議》。2003年4月底,又公布了第三稿,預計新協議將於2003年底定稿,並於2006年底在十國集團開始實施。

希望採納

H. 金融危機以來,各國和國際社會針對金融市場基礎設施進行了哪些重要改革

國際社會的當務之急是繼續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盡快恢復市場信心,遏制金融危機擴散和蔓延。主要發達經濟體應該承擔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實施有利於本國和世界經濟金融穩定和發展的宏觀經濟政策,積極穩定自身和國際金融市場,維護投資者利益。同時,各國應該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擴大經濟金融信息交流,深化國際金融監管合作,為穩定各國和國際金融市場創造必要條件。 當前,世界經濟增長放緩,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加,形勢嚴峻復雜。保持經濟增長是應對金融危機的重要基礎。各國應該調整宏觀經濟政策,通過必要的財政、貨幣手段,積極促進經濟增長,避免發生全球性經濟衰退。應該共同採取措施穩定國際能源、糧食市場,遏制投機行為,為世界經濟發展創造良好條件。國際社會尤其應該防止各種形式的貿易和投資保護主義,努力推動多哈回合談判早日取得積極進展。 國際社會應該認真總結這場金融危機的教訓,在所有利益攸關方充分協商的基礎上,對國際金融體系進行必要的改革。國際金融體系改革,應該堅持建立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國際金融新秩序的方向,努力營造有利於全球經濟健康發展的制度環境。國際金融體系改革,應該堅持全面性、均衡性、漸進性、實效性的原則。全面性,就是要總體設計,既要完善國際金融體系、貨幣體系、金融組織,又要完善國際金融規則和程序,既要反映金融監管的普遍規律和原則,又要考慮不同經濟體的發展階段和特徵。均衡性,就是要統籌兼顧,平衡體現各方利益,形成各方更廣泛有效參與的決策和管理機制,尤其要體現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利益。漸進性,就是要循序漸進,在保持國際金融市場穩定的前提下,先易後難,分階段實施,通過持續不斷努力最終達到改革目標。實效性,就是要講求效果,所有改革舉措應該有利於維護國際金融穩定、促進世界經濟發展,有利於增進世界各國人民福祉。 根據以上考慮,我們主張重點實施以下改革舉措。一是加強國際金融監管合作,完善國際監管體系,建立評級機構行為准則,加大全球資本流動監測力度,加強對各類金融機構和中介組織的監管,增強金融市場及其產品透明度。二是推動國際金融組織改革,改革國際金融組織決策層產生機制,提高發展中國家在國際金融組織中的代表性和發言權,盡快建立覆蓋全球特別是主要國際金融中心的早期預警系統,改善國際金融組織內部治理結構,建立及時高效的危機應對救助機制,提高國際金融組織切實履行職責能力。三是鼓勵區域金融合作,增強流動性互助能力,加強區域金融基礎設施建設,充分發揮地區資金救助機製作用。四是改善國際貨幣體系,穩步推進國際貨幣體系多元化,共同支撐國際貨幣體系穩定。 各位同事! 在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條件下,世界各國經濟金融關系日益緊密。這場金融危機不僅對發達國家金融市場造成嚴重沖擊,也使廣大發展中國家不同程度受到影響,這種影響還有繼續擴大的趨勢。對此,我們必須有足夠認識。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水平低,經濟結構單一,金融體系抗風險能力弱。國際社會在應對金融危機時,尤其要關注和盡量減少危機對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最不發達國家造成的損害。 第一,切實幫助發展中國家保持金融穩定和經濟增長。國際社會特別是發達國家應該承擔應盡的責任和義務,採取切實措施,幫助發展中國家尤其是非洲國家克服困難。特別是在實施宏觀經濟政策時應該注意對發展中國家的影響,避免加劇發展中國家的困境。國際金融組織應該通過放寬貸款條件等措施,建立更加便利化的機制,對遭受金融危機沖擊嚴重的發展中國家進行及時救助。應該支持新興市場國家保持經濟持續平穩增長的努力。 第二,切實保持和增加對發展中國家的援助。發展中國家在實現發展方面面臨嚴峻挑戰,金融危機使他們的處境雪上加霜。如何既克服金融危機、又兼顧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這是全世界的共同責任。發達國家應該繼續履行對發展中國家的援助承諾,推進國際減貧進程。對於最不發達國家,更應該減免其債務,對其出口產品減免關稅,擴大技術轉讓,同時盡最大力量幫助其進行基礎設施建設,以增強其自我發展能力。 第三,切實保持發展中國家經濟金融穩定。發展中國家應該根據自身發展實際情況,採取正確的宏觀經濟政策,完善金融體系,提高防範金融危機能力,同時要努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保持經濟平穩發展。 各位同事! 今年以來,中國接連發生重大自然災害,國際金融危機使中國經濟發展也受到了影響。中國根據形勢變化及時調整政策,加強宏觀調控,保持了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勢頭,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態勢沒有改變。中國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本身就是對維護國際金融穩定、促進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貢獻。中國政府將繼續採取有效措施,加強宏觀調控的預見性、針對性、有效性,著力擴大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下大氣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加強農業基礎地位、實現農民增收,堅持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實現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為促進世界經濟穩定發揮建設性作用。 為了推動經濟發展,中國政府已經採取了降低銀行存款准備金率、下調存貸款利率、減輕企業稅負等措施,最近又出台了更加有力的擴大國內需求措施,決定今年中央財政增加投資1000億元人民幣,用於加快民生工程、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建設和災後重建,預計可帶動社會總投資規模4000億元人民幣。從今年第四季度到2010年底,中國僅這些項目的建設就將投資近4萬億元人民幣。這些措施的實施,必將有力推動中國經濟發展,也有利於促進世界經濟發展。 作為國際社會負責任的成員,中國一直積極參與應對金融危機的國際合作,為維護國際金融穩定、促進世界經濟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中國願繼續本著負責任的態度,參與維護國際金融穩定、促進世界經濟發展的國際合作,支持國際金融組織根據國際金融市場變化增加融資能力,加大對受這場金融危機影響的發展中國家的支持。我們願積極參與世界銀行國際金融公司貿易融資計劃。 各位同事! 在前不久舉行的第七屆亞歐首腦會議期間,東亞領導人就加強區域金融經濟合作進行了深入討論,一致認為應該把加強金融合作、防範和抵禦金融危機作為加強區域合作的重點,積極推進靈活多樣的區域財經合作;充分利用已簽署的雙邊貨幣互換協議,積極穩步推進亞洲資本市場發展,推進東亞自由貿易區進程,支持東盟一體化建設,反對和防範貿易保護主義。亞歐領導人也深入討論了當前國際金融經濟形勢,同意充分利用亞歐會議等區域合作機制加強金融領域信息溝通、政策交流、監督管理等務實合作,有效監測、防範、應對金融風險,推動世界經濟持續穩定健康發展。 各位同事! 國際金融市場穩定、世界經濟持續發展是關繫世界各國和各國人民福祉的大事。讓我們共同努力,通力合作、

I. 在美國金融危機影響下各國金融監管的新變革

金融危機與金融監管
2001-12-29 【大 中 小】【列印】
20世紀80年代,不少國家對金融市場放鬆管制,開放國內金融市場,允許國外銀行到國內開設分支機構,並大幅度放寬業務范圍,允許非居民到國內金融市場籌資,實行國民待遇,加強國內外機構的融合和競爭;開放國內證券市場,允許外資金融機構自由進入國內證券市場;放鬆對金融機構的控制。在80年代以後金融市場的發展史上頻繁出現的金融危機,嚴重地破壞了許多發展中國家的經濟。1997~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中凸現出的投機破壞性問題,促使我們認真思考金融危機與金融監管的問題,並對貨幣政策在防範金融危機中的作用作出新的思考。

金融危機產生的主要因素

20世紀80年代以來經濟學家把信息不完全理論引入到對金融市場的研究領域。Gertler(1998)、Bernanke和Gilehrist(1998)等人的研究表明:與產品和要素市場相比,金融市場更是一個信息不完全的市場。在金融市場上,信息在借貸雙方的分布是不對稱的,最終借款人對其借款用於投資項目的風險和收益擁有更多的信息,而投資者對影響投資收益的所有變數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信息不對稱問題。信息的不完全性影響了金融活動參與者行為均衡的性質以至金融資產價格均衡的性質,造成了金融活動中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信息不完全性影響了金融活動的合理性,使金融市場的完善性大打折扣。「逆向選擇」降低了金融市場優化配置資源的效率,「道德風險」削弱了金融市場的資金動員能力。當遇到大的金融災難時,如墨西哥、亞洲金融危機的爆發,使金融資產的價格跌到低於其基礎價值以下的水平。外國直接投資往往在這樣的時機大舉入侵,趁火打劫大量的購買廉價資產,許多重要的國內公司被外國公司控制。這是當代世界資本跨國流動快速增長導致金融危機後的一個新的特徵。

金融機構在信貸市場上發放貸款時關注的是貸款利率的高低和風險大小,但是,金融機構獲取的利息高低本身也會影響貸款風險。利率的逆向選擇效應使潛在進行資產投資的借款人產生分化。既然借款人具有不同還款能力的概念,金融機構就必須搞清楚哪些資產投資者是最有可能還款的借款人。金融機構對借款人的有關信息無法全面了解,所以在鑒別借款時,利率便成為一種檢測機制或信號。但貸款利率的提高(平等地適用於所有的借款人)又將把「好的」借款人擠走,而留下「壞的」借款人,這就是所謂的逆向選擇的例子。那些從事風險最大的投資項目的個人和公司願意支付最高的利息率。如果市場利率因信貸需求增加或貨幣供應量減少而有較大幅度的上升,信貸風險低的借款人就不太想去借款,而信貸風險高的借款人卻仍然願意借款。逆向選擇的風險因此而增加,貸款人將不再提供貸款或提供較少的貸款。貸款的大幅縮減將導致投資和總體經濟活動水平縮減。

企業過度利用債務融資是造成金融市場運行不穩定的根本性原因。一旦市場對流動性的預期產生變化,低流動性資產便大幅度跌價,使投資者對高負債經營的企業產生懷疑,繼而債務流動的鏈條斷裂,靠借入流動性維持經營的企業難以為繼,產生普遍的金融恐慌。美國經濟學家阿羅(KennethArrow)在修正一般均衡理論時認為,經濟決策環境的信息是不完全的,信息的增加,只能意味著不確定性的一定程度的減少。阿羅分析了不完全市場和經濟行為人信息非對稱問題,認為只要經濟存在著不穩定性,就會有通過獲取信息減少不確定性的可能,在不確定性增加的環境中,信息的價值是顯而易見的。因為不確定性有經濟成本,所以減少不確定性就是一種經濟收益,信息的價值就體現於這一收益之中。金融市場中信息不對稱現象的出現,導致了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問題,由此而產生了市場的有效運作。當金融市場中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問題積累到致使市場不能有效地在儲蓄者和有生產投資機會的人們之間融通資金的嚴重程度,金融危機便產生了。解決金融市場信息不完全問題的辦法包括:由私人部門生產並銷售信息,政府增強管理的透明度以增加金融市場的信息等。銀行是專門從事信息收集的金融機構,便利了經濟社會中的生產性投資。金融危機中一些銀行的倒閉減少了通過銀行進行的金融中介活動,並導致投資縮減和總經濟活動水平下降,因而使社會信息總量大幅下降和不確定性急劇增大,危機進一步深化。

非金融部門資產負債表狀況惡化也是形成金融危機的一個重要因素。資產市場價格急劇下瀉能加劇金融市場上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從而引發金融危機。由於證券市場上股票價格計量的是公司的凈值,股票市場的下瀉便意味著公司凈值的下降。公司凈值有與抵押品相類似的作用,股票市價下瀉引致公司凈值的下降使貸款人不願意提供貸款。另外,由股市下瀉引致公司凈值下降,刺激了借款人從事風險投資。因為一旦投資出了問題,借款人承受的損失是比較小的,這會導致道德風險增大。道德風險的放大使得貸款人沒有積極性發放貸款。這就是為什麼股市下跌,公司凈值下降導致貸款減少和經濟活動水平下降的另一個原因。

審慎監管是金融體系正常運行的必要條件

1 金融監管機構必須正確迅速地採取行動是非常重要的。監管人必須承擔監管工作中容忍遷就而引發問題的責任。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監管銀行經營的工作十分有效,因為有一項重要的規定:如果銀行破產使聯邦存款保險公司遭受損失,它必須向國會提交報告說明其監管責任是否得到履行,國會的會計部門須對其報告內容進行審計,國會議員和普通老百姓都有權要求獲得這些報告,以便對其監管責任提出質疑。

2 加快金融業會計標準的國際化,使會計信息能夠全面准確地反映金融企業的資產負債、流動性、安全性和效益性。金融企業不同於一般的工商企業,金融企業的特點是高負債,資金來源於社會公眾和各經濟實體,經營的好壞直接關繫到整個社會的福利。因此,金融業的會計制度必須堅持客觀、嚴謹、審慎、保持的原則,必須能真實、全面地反映經營的潛在風險。

3 建立健全的金融法律體系是金融體系有效運作的必要條件。法律不健全是信息不安全、金融無序的重要根源。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各種金融交易必須嚴格地以法律為依據,對違反法律法規的金融交易活動按照法律規定嚴加懲處。尤其需要制定《反欺詐法》,對編造虛假財務報表,提供虛假信息謀利的交易者必須予以嚴懲,以凈化市場環境,理順市場秩序。另外,發展中國家的破產法律程度不健全,或破產根本無法執行,延誤了對應破產企業的及時處理。通過公布破產企業的會計財務報表,對其財產進行重新分配,可以部分地解決信息不對稱性問題。只有企業的破產問題能夠得到妥善的解決,金融體系才能夠健康地運行。

4 盡快建立和完善金融企業的信息公開披露制度。金融企業的資金來源和運用涉及到千家萬戶,影響面廣,具有很強的社會性和公眾性,對金融企業的風險必須格外關注。信息公開披露制度能為市場提供信息,以促進對金融機構的監督。一些國家實施的信用評級制度規定,所有的金融機構必須參加信用評級,信用評定機構必須在監管部門登記注冊,資產達到一定規模金融機構必須由兩個以上的信用評級機構評定信用等級,被評定的信用等級必須公告。信用評級制度起到了約束金融機構過度涉險的行為,因為信用等級的下降會使金融機構失去客戶。建立信息公開披露制度兼有成本低和保障債權人利益的作用,可以對金融企業的經營產生強有力的外部監督作用,促使金融企業在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同時,對流動性、安全性給予充分的重視。

結論

當前我國金融運行中信息不完全問題十分嚴重,防範金融風險的任務也十分繁重,加強金融監管,降低信息不完全的風險,避免信息不完全對金融市場健康運行的干擾是防範金融危機的重要措施。市場經濟的有效運行離不開大量中介機構的組織和協調,金融業的平穩發展尤其離不開中介機構的降低信息不完全方面的活動。如何規范中介機構如會計事務所、信用評級機構的運作是一項重要的研究課題,也是防範金融危機和加強金融監管的重要環節。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