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科監督
1. 人事科的主要工作是什麼求詳細點的!
(1)在主管處長的領導下,負責人事科的全面工作,負責人事科各項工作的落實、指導、監督、檢查工作,保證人事科各崗位工作的順利開展和完成;
(2)負責配合人事處其他科室開展工作;及時以書面形式將有關信息通達給學校有關單位、部門和處內有關科室;
(3)負責制定人事科工作制度,負責人事管理方面的報告、文件的起草工作;並對人事科各項工作制度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和檢查;
(4)負責制定人事科學年、學期、月度工作計劃,並進行工作總結,及時向主管領導匯報工作進展情況和處理情況;
(5)負責人事處人力資源信息管理系統的建設與維護,負責全校教職工人事信息資料庫的建設與維護,及時向相關科室提供人員變動情況信息;
(6)負責學校各單位、部門內設機構、崗位設置暨人員編制工作;
(7)負責協助領導做好非教科研崗人員及科級幹部的聘任工作;
(8)負責教職工年終考核、獎懲及善後工作;
(9)負責科級幹部及全體非教學科研人員的培訓工作;
(10)負責人事調配工作,審查調入和轉出檔案是否完整,調轉行政工資關系,封轉檔案;
(11)負責新進畢業生轉正定級工作;
(12)負責工人技術等級確認、技師評聘工作;
(13)負責教職工的工作證辦理工作;
(14)負責按照國家規定審核達到離退休年齡人員的年齡、參加工作時間,提出離退休人員報告,並及時將有關信息以書面形式反饋給學校有關單位、部門和處內有關科室;
(15)負責對出國人員進行政審和有關信息審核;
(16)負責如實、認真、有據可依地出具需要公證人員的證明材料;
(17)負責開具工齡、工作經歷、職工政審的有關證明,對教職工更改姓名、出生時間、參加工作時間等情況,進行調查核實並提出處理意見;
(18)負責每年教齡滿30年的教工核實工作;
(19)負責京外調干指標的申報工作,及京外調幹人員和隨遷家屬的材料匯集、起草、上報工作,並協助進行京外調幹人員和隨遷家屬的落戶工作;
(20)負責符合條件的教職工兩地分居有關材料的匯集、行文、申報工作;
(21)負責制定印章使用的有關規定和程序,負責印章的保管;
(22)負責定期組織職工填寫履歷表並審查歸檔;
(23)負責人事處各類統計報表報送的組織管理工作,以及人事科各類報表的統計工作;
(24)負責定期編制、更新全校教職工花名冊;
(25)負責人事處處發文管理工作;
(26)負責人事處固定資產登記管理工作;
(27)負責人事年鑒和大事記的匯編、上報工作;
(28)協助人事檔案室做好檔案整理工作;
(29)耐心、細致地做好咨詢、解答工作,體現服務意識;
(30)及時進行有關文件、報告收發管理和各種材料的歸檔整理工作;
(31)完成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任務。
2. 人事管理中對於一些日常的工作流程怎樣的監督及管理
PDCA的含義如下:P( PLAN)--計劃;D(Do)--執行;C(CHECK)--檢 查;A(Action)--行動,對總結檢查的結果進行內 處理,成功的經驗加容以肯定並適當推廣、標准化 ;失敗的教訓加以總結,未解決的問題放到下一 個PDCA循環里。
以上四個過程不是運行一次就結束,而是周而復始的進行,一個循環完了,解決一些問題,未解決的問題進入下一個循環,這樣階梯式上升的。
全面質量管理法:培訓-考核-反饋-改進
3. 各級政府人事部門對國家公務員考試錄用的監督的著力點主要有哪五個方面
您好,中公教育為您服務。
各級政府人事部門對國家公務員考試錄用的監督的著力版點您可以登錄權到天津中公教育官網上查看,網站上有招考信息和備考資料可以查看閱讀,更多信息請關注>>>天津中公教育官網http://tj.offcn.com/html/tianjingongwuyuan/?wt.mc_id=bd14672
如有疑問,歡迎向中公教育企業知道提問。
4. 人事管理就是監督員工的行為舉止嗎
不只是監督。
人事管理:
人事管理是人力資源管理發展的第一階段(有時也作為廣義的內「人力資容源管理」的代稱),是有關人事方面的計劃、組織、指揮、協調、信息和控制等一系列管理工作的總稱。通過科學的方法、正確的用人原則和合理的管理制度,調整人與人、人與事、人與組織的關系,謀求對工作人員的體力、心力和智力作最適當的利用與最高的發揮,並保護其合法的利益。
5. 人力資源部門如何監督和評價績效考評體系的實施就是人事部如何來監督績效考評的實施
360度績效考核運用
績效考核是績效管理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作為一個企業,必須建立一套客觀、公正的績效評價系統。目前,企業的績效評價方法有十餘種,常見的有360度績效考核法、KPI考核法、平衡記分卡法、關鍵事件記錄評價法、配對比較法、目標管理法等等。筆者所在企業是一個國有老企業,近幾年對中層幹部的考核均採用了360度績效考核法,通過幾年的實踐,對360度績效考核法的優劣和具體運用有了幾點體會,在此與大家進行探討。
一、360度績效考核法的優劣
360度績效考核法,是組織為了解某個個體的業績和表現,從與他有工作關系的所有主體(包括上級、下級、平級和自己)那裡獲得信息,並對他進行評價的過程。從360度績效考核法的定義和描述可以歸納出這一考核方法的優勢所在:
首先,這一考核法強調工作或完成任務的過程,注重中間付出的行動,而不單純是強調結果。因為對一個員工的績效考核,並不是簡簡單單一兩個財務指標的完成情況,它應該包括很多內容,要有來自管理方面的指標,來自客戶的指標,來自學習發展的指標,這樣才能 比較全面、正確地評價一個人對組織的貢獻和價值。
其次,360度考核法收集的信息是從多方面收集的,比較全面,信息的質量比較好,光由領導考核會受到個人閱歷和經驗產生偏見誤差,即使沒有偏差,也容易使員工產生誤解,甚至會引起上下級關系的緊張。
再次,參與評估的人數較多,各個評價主體之間設置了不同的權重,在統計的過程中減少了偏差和偏見的可能性。這樣的評估考核結果相對較易為被評價者所接受。但是,360度績效考核法也存在著其明顯的弱點:
第一,正因為360度績效考核法強調做事的過程,導致人們會忽略了績效目標,人們會注重去搞好人際關系,而不是做好自己的業績,這樣在在管理下屬的時候不敢大膽管理,從而影響到正常的經營管理。
第二,不同評價者的評價尺度不一,不同部門員工素質不等,對考核要素的理解程度也不同,由此造成評分上的差距較大。這一點主要體現在下屬評和直接主管評上。
第三,360度考核反饋方法是通過自評、下屬評、直接主管評和同級互評等多種方式,使用加權方法對不同評價者的考核結果進行加權平均,得出總分,因此各項主體的評估權重設置的科學性有待商榷。
最後,通過360度績效考核法來考核員工的業績,並決定員工的年終獎金,勢必凸顯和放大這種評估方法的缺點,造成員工的不滿,並失去實施360度考核法的本意。導入此項制度的真正價值,是希望透過多個方面的評估,讓員工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優劣勢,進而調整自己的行為及方向。因此,接下來想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如何正確運用並成功實施360度績效考核法。
二、360度績效考核法的正確運用
要想正確有效地實施360度績效考核法,必須在以下幾個程序中予以關註:
(一)最大程度地獲取對該考核方法的支持
在360度績效考評方法的建立和實施的全過程中,要非常重視各方面對該方法的有效支持。在實施前,應向參與考核的所有員工進行培訓,幫助企業員工構建正確的績效考評理念。在實施過程中,應讓全體員工充分參與,准確理解各類考核表格的填寫,尤其要力爭得到企業高層管理人員的理解和支持,並在其支持下投入相應的資源,使考核工作能推廣應用。
(二)注意360度考核評估表的科學合理設計,並具有可操作性
1.要確定相應的考評周期。結合企業傳統考評周期的長短、工作任務的完成周期和考評工作的難易程度和工作負擔,一般以半年作為一輪考評周期比較合適。考評周期若太長,評價者不易記住員工長時間的工作表現。同時,建議企業建立完善的月考評記錄,將重大關鍵時間完成情況加以記錄評價,這樣在實施半年一次的360度考核時加以結合、予以參照,這樣有利於提高考核的准確性。
2.要合理地確定和調整考核要素。績效考核本身就是人力資源的管理工具,是企業文化的體現。企業在每個特定的歷史時期倡導和宣揚的文化和精神是不同的,因此在考核「組織能力」、「工作效率」、「責任心」、「溝通協調能力」和「品德行為」等基本的管理者勝任力要素的同時,還要結合企業特定的文化和要求,摻入新的考核要素。如筆者所在的企業2005年提出「加大成本控制、推行精細化管理」的目標,因此在2005年的考核要素中特別增加了「成本意識」的考核,2005年企業在人才緊缺的狀況下推行「導師帶徒制」,倡導中層幹部要積極進行「傳幫帶工作」,幫助和指導下屬提高技能,因此2006年的考核要素中增加了「授權指導」的考核。通過與企業生產經營目標和要求相結合,不斷對考核要素進行調整,以達到促使中層管理者與企業目標步伐一致的效果。
3.對考核要素劃分等級,對不同等級的日常行為表現進行具體描述,有利於評價者建立統一的評價標准,有合理的評價參照。如對於「責任心」我們是這樣進行等級劃分的:A等,有很強的責任心,任勞任怨、竭盡所能完成工作任務,樂於承擔更多的工作;B等,有責任心,主動積極完成職責內工作;C等,責任心不強,需有人督導才能完成任務;D等,無責任心,當工作出現失誤時,愛把責任推給他人,不主動承擔責任、檢討自己
(三)注重問卷發放和收集的公正性和有效性
問卷發放和收集過程中要注意提高員工的參與度,提高信息的准確性。首先,要讓熟悉被評價者的員工參與評價,因此,問卷應該發放到與被評價者工作有直接關系的相關人員手中。其次,有必要抽取一定比例的人數參與測評時,必須保證抽取的人員是採用隨機抽取的方式,這樣既能提高信息的准確性,又能確保測評的公正性。再次,測評過程中要注意一些細節問題,如採用匿名的方式,發放統一的用筆,用收集箱統一收集測評表等,這樣才能徹底消除評價者的顧慮,收集到真實反映評價者意見的信息。最後,在收集問卷時,要將上級、同級、下級等問卷分類收集並統計,有利於統計結果的分析整理。
(四)做到科學合理地進行信息分析
如果一項績效評價完成後,僅僅得出誰的得分高,誰的得分低,那是一項失敗的測評。關鍵的是要從分數統計的過程中,找到更深層次的東西。分析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對被評價者進行總體分析,即對所有被評價者的各項主要指標平均水平進行綜合分析,把握被評價者整體上在哪幾個指標上表現較好,哪幾個指標上較弱,需要加強,這可以在各指標間進行橫向比較,也可與往年的歷史數據進行縱向對比。通過這一比較,可以大致反映隊伍的整體狀況和面貌。
2.對同一人員的各指標進行排序分析,與各指標的平均值進行比較,可分析出其各項工作執行情況的均衡程度,找出其優勢和劣勢;同時也可將各指標得分情況與往年進行對比,了解到該人員在各指標上的變化情況,有無進步以及進步大小。
3.對同一指標在不同人身上的表現情況進行排序,可為督促個人加強自我提高和修煉提供參考數據。
4.最後要對各項排序及分析綜合進行比較,並加以分析,得出分析報告。
(五)對績效考核結果進行反饋與面談
績效考核結果的反饋與面談這個環節往往被管理者給忽視了,這個環節實際上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績效反饋與面談可提高員工的參與度,為員工提供申訴的渠道,也增進了員工與主管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另一方面,通過反饋面談,要求本人與直接主管共同制訂後備發展計劃和下一階段的工作目標。
反饋與面談要注意兩個方面:一是時間、地點的選擇和安排,時間要不與工作相沖突,且不宜太長,地點要選擇不受干擾的場所,環境要輕松,有利於雙方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二是相關材料和數據的准備,面談時不僅僅告訴員工一個考核結果,更重要的是要與員工一道從材料和數據中分析為什麼產生這樣的績效,應該如何避免出現低的績效。
(六)績效考核結果的合理運用
績效考核結果一定要加以運用,若未運用,績效考核就成為走過場的形式主義,得不到重視,也沒有考核的必要。績效考核的運用方式有多種,如:運用於工資調整、獎金分配、晉升調配、職位置換、培訓教育等等,具體選擇哪一種,可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予以考慮。當然,考核過程中有許多不可避免的誤差現象,如評價指標的選擇、權重的確定、計算和評價方法的科學性、數據來源的可靠性等等,這些都直接影響著考評結果的可信度,但同時這也是任何一種考核都會遇到的問題,需要在運用中不斷摸索、總結、改進、提高。
總之,360度考核法是一種重要的、行之有效的評估方法,若能科學、合理、正確地加以使用,一定能為企業管理提供有益的支持作用。
6. 人事部門的主要職責是什麼
1、 負責公司人力資源工作的規劃,建立、執行招聘、培訓、考勤、勞動紀律等人事程序或規章制度;
2、 負責制定和完善公司崗位編制,協調公司各部門有效的開發和利用人力,滿足公司的經營管理需要;
3、 根據現有的編織及業務發展需求,協調、統計各部門的招聘需求,編制年度/月度人員招聘計劃,經批准後實施;
4、 做好各崗位的職位說明書,並根據公司職位調整組要進行相應的變更,保證職位說明書與實際相符;
5、 負責辦理入職手續,負責人事檔案的管理、保管、用工合同的簽訂;
6、 建立並及時更新員工檔案,做好年度/月度人員異動統計(包括離職、入職、晉升、調動、降職等)
7、 制定公司及各個部門的培訓計劃和培訓大綱,經批准後實施;
8、 對試用期員工進行培訓及考核,並根據培訓考核結果建議部門錄用;
9、 負責擬定部門薪酬制度和方案,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勵和約束機制;
10、制定績效評價政策,組織實施績效管理,並對各部門績效評價過程進行監督和控制,及時解決其中出現的問題,使績效評價體系能夠落到實處,並不斷完善績效管理體系;
11.、負責審核並按職責報批員工定級、升職、加薪、獎勵及紀律處分及內部調配、調入、調出、辭退等手續;
12、做好員工考勤統計工作,負責加班的審核和報批工作
13、負責公司員工福利、社會保險、勞動年檢的辦理;
14、配合其他部門做好員工思想工作,受理並及時解決員工投訴和勞動爭議事宜;
15、定期主持召開本部門工作例會,布置、檢查、總結工作,並組織本部門員工的業務學習,提高管理水平和業務技能,保證各項工作任務能及時完成。
(6)人事科監督擴展閱讀:
傳統人事管理與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的區別:
1、在管理內容上
傳統的人事管理以事為中心,主要工作就是管理檔案、人員調配、職務職稱變動、工資調整等具體的事務性工作。而現代人力資源管理則以人為中心,將人作為一種重要資源加以開發、利用和管理,重點是開發人的潛能、激發人的活力,使員工能積極主動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2、在管理形式上
傳統的人事管理屬於靜態管理,也就是說,當一名員工進入一個單位,經過人事部門必要的培訓後,安排到一個崗位,完全由員工被動性地工作,自然發展;而現代人力資源管理屬於動態管理,強調整體開發。也就是說,對員工不僅安排工作,還要根據組織目標和個人狀況,為其做好職業生涯設計,不斷培訓,不斷進行橫向及縱向的崗位或職位調整,充分發揮個人才能,量才使用,人盡其才。
3、在管理方式上
傳統的人事管理主要採取制度控制和物質刺激手段;現代人力資源管理採取人性化管理,考慮人的情感、自尊與價值,以人為本,多激勵,少處罰,多表揚,少批評,多授權少命令,發揮每個人的特長,體現每個人的價值。
4、在管理策略上
傳統的人事管理側重於近期或當前人事工作,就事論事,只顧眼前,缺乏長遠,屬於戰術性管理;現代人力資源管理,不僅注重近期或當前具體事宜的解決,更注重人力資源的整體開發、預測與規劃。根據組織的長遠目標,制定人力資源的開發戰略措施,屬於戰術與戰略性相結合的管理。
5、在管理技術上
傳統的人事管理照章辦事,機械呆板;而現代人力資源管理追求科學性和藝術性,不斷採用新的技術和方法,完善考核系統、測評系統等科學手段。
6、在管理體制上
傳統的人事管理多為被動反應型,按部就班,強調按領導意圖辦事;現代人力資源多為主動開發型,根據組織的現狀、未來,有計劃有目標地開展工作。
7. 政府人事監督管理制度有哪些
良好的人事制度包括:是關於用人以治事的行動准則、辦事規程和管理體制的總和。廣義的人事制度包括工作人員的選拔、錄用、培訓、工資、福利、監督、退休與撫恤等各項具體制度。狹義的人事制度指國家公務人員的任用、管理制度。人事制度是國家政治制度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屬於上層建築范疇,由經濟基礎決定並為經濟基礎服務。西方國家一般稱為文官制度,中國古代稱為官吏制度,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稱為人事制度,又稱幹部制度。它是馬克思主義關於國家政權建設、組織建設的理論同中國革命和建設實際相結合的產物。其基本原則是:黨管幹部的原則,民主集中制的原則,計劃指導統籌安排的原則,任人唯賢、合理使用、用其所長的原則。其發展分為3個階段:
①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初~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開始。從中央到地方,各級各部門都建立了人事管理機構,形成了吸收錄用、調配任免、軍隊轉業幹部安置、大中專畢業生分配派遣以及工資福利、退休退職等制度,制訂了一些成文的人事法規,奠定了中國人事制度初步的基礎。
②1966年5月~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期間的10年。各級人事管理機構被沖垮,人事管理十分混亂,人事制度遭到嚴重破壞。
③1976年10月以後,特別是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隨著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組織路線的重新確立,人事管理機構得以恢復,人事管理工作逐漸正常,人事制度在經濟改革的帶動下開始改革,向科學化、法制化、現代化的方向發展。
1992年黨的十四大提出,要按照機關、企業和事業單位的不同特點,逐步建立健全分類管理的人事制度。按照十四大的精神,人事部啟動了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試點,不斷摸索路子、積累經驗。2000年以後,隨著聘用制的全面推行和公開招聘的正式開展,以及崗位管理的逐步實施,改革逐漸加速。
目前,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正在逐步深入,並將日益規范。
改革已觸及深層次的矛盾
1995年的鄭州會議拉開了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試點的序幕。2000年,黨中央下發的《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綱要》針對事業單位用人機制不靈活、效率不高、存在實際上的幹部身份終身制等弊端,提出了以推行聘用制度和崗位管理制度為重點深化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的總體要求。同年,中組部、人事部《關於加快推進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見》提出了改革的具體要求,對改革進行了部署。2002年,國務院轉發人事部《關於在事業單位試行人員聘用制度的意見》,為事業單位試行聘用制度提供了政策依據。
近年來,人事部先後出台了關於試行聘用制度的政策解釋、公開招聘暫行規定、崗位設置管理試行辦法、聘用合同範本等政策文件,進一步規范了改革。在改革實施過程中,人事部會同有關部門先後制定了科研、衛生、高校、中小學、文化、廣播影視、新聞出版等事業單位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積極配合行業體制改革,加快人事制度改革步伐。全國各地區各部門也都結合各自的實際情況,制定了改革的政策措施和辦法,穩步推進改革。
截止到2006年9月底,全國已推行聘用制度的單位占事業單位總數的51%,簽訂聘用合同的人員占事業單位人員總數的59%。通過改革,逐步改變了按照管理黨政機關工作人員的辦法管理事業單位人員的做法,淡化了身份,強化了崗位,轉換了機制,增強了活力,調動了事業單位各類人才的積極性創造性,促進了社會事業的健康發展。
隨著改革的深化,改革遇到的問題和困難也更加復雜,觸及到深層次的矛盾。
首先是事業單位轉換用人機制的任務還很艱巨。比如,進人方面尚存在進人不公開不透明、向事業單位亂塞人的問題;在管理上,聘用合同還沒有真正成為確定人事關系的依據;崗位管理還沒有真正建立起來;出口政策不完善,出口不暢;人事監管方面也缺乏對事業單位用人的監督管理手段。
其次,事業單位人事法制建設亟待加強。目前,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急需一套完整的法律法規加強規范,同時,人事管理的單項政策規定也需要進一步建立健全。
再次,改革發展不平衡。從全國情況看,有的省、市聘用制度已經全面推開,一些地方已超過80%;有的還處在試點階段。即使在同一地區,也不平衡,機關直屬事業單位、地處偏遠的事業單位和鄉鎮所屬的事業單位改革相對滯後。
最後,整體改革需要配套推進。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也需要與事業單位管理體制、機構編制、社會保障和財政體制等領域的改革相配套。
制度建設有步驟分階段進行
事業單位層次不一、類型多樣、隊伍龐大,截至2005年底,全國事業單位總計125萬個,涉及教科文衛、農林水、廣播電視、新聞出版等多個領域,工作人員超過3035萬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1983.7萬人,占事業單位總人數的66.4%,佔全國國有單位專業技術人員總數的72%,佔全國專業技術人員總數的47.3%。其人事制度改革的難度和復雜程度不難想像。因此,下一步改革將在繼續堅持試點先行、加大聘用制度推行力度的同時,大力加強制度建設。目前,人事部正在積極研究制定包括《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以及十幾個配套文件在內的制度規定,逐步形成健全的管理體制、完善的用人機制和完備的法規體系。
在人員進口上,實行公開招聘。人事部已經出台了《事業單位公開招聘暫行規定》,對公開招聘的范圍、條件、程序、許可權、方式等作出了明確規定,改變目前事業單位進人不規范、不嚴格的狀況,擴大選人視野,提高人員素質。
在人員管理上,推行崗位管理,包括規范崗位設置,實施競聘上崗,完善考核獎懲,實行合同管理。
在人員出口上,完善退出機制。主要是建立與聘用制度相配套的、保證人員正常流動的解聘辭聘制度,在解決社會保障基礎上暢通人員出口,形成正常的人員退出機制。
在人事監管上,在事業單位建立起人員總量、結構比例、收入分配的宏觀調控體系,建立起宏觀管理、政策監管和個案爭議處理相結合的監管機制。
在此過程中,要特別注意有步驟、分階段進行,通過先行試點、全面推開、深化完善等改革過程,逐步實現改革的目標。要特別注意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並充分依靠群眾,單位的改革方案要廣泛聽取廣大職工的意見,使整個改革平穩推進。
以聘用制度和崗位管理為突破口
聘用制度是我國事業單位的一項基本用人制度,要求在人事管理方面做到按需設崗、競聘上崗、以崗定酬、合同管理,這些制度目標需要通過推行聘用合同制度和崗位管理制度來實現。這也是國務院轉發人事部《關於在事業單位試行人員聘用制度的意見》的明確規定。
全面推行聘用合同制度,須不斷擴大實行聘用合同制度單位和人員的比例,把聘用合同作為事業單位人事管理的基本依據,建立起以合同管理為基礎的用人機制。事業單位各種形式的用人都要簽訂聘用合同,做到同工同酬、一視同仁。
積極探索不同行業、不同類型事業單位實行聘用合同制度的辦法,實行長期聘用與短期聘用相結合、專職與兼職相結合的用人辦法。有條件的單位可積極探索採用項目聘用、人才派遣等新型用人方式,搞活用人機制。對關鍵崗位、骨幹人員可按有關規定實行長期聘用,以保持隊伍的相對穩定。推行聘用合同制度,各地區、各部門要根據實際情況,有計劃、分階段積極推進。
崗位管理是事業單位新型用人制度的主要內容,是實行聘用制度的內在要求,是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實踐的迫切需要。專業技術人員、管理人員(職員)、工勤人員都要實行崗位管理。
崗位設置是崗位管理的重要環節,是順利實施崗位管理、實現事業單位人員由身份管理向崗位管理轉變、逐步打破職務終身制的前提和基礎。科學設崗既是推行聘用制度的前提和基礎,也是建立健全事業單位崗位管理制度的需要。
事業單位收入分配製度的改革也對制定崗位設置規定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黨中央、國務院批準的事業單位收入分配製度改革方案確定,事業單位實行崗位績效工資制度,將崗位作為確定工資的主要因素,規范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規定,將為實施收入分配製度改革提供依據和基礎。
為規范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人事部下發了《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試行辦法》及《〈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試行辦法〉實施意見》,還在與教育、科研、文化、衛生等行業主管部門研究制定崗位設置管理的行業指導意見。各地區、各部門和事業單位要按照《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試行辦法》、實施意見和行業指導意見的要求,規范崗位設置管理,按照核準的崗位總量、結構比例和最高等級開展崗位設置工作,從本單位工作需要出發,科學合理地設置不同等級的專業技術崗位、管理崗位和工勤崗位,優化崗位梯次結構,使崗位管理成為事業單位人事管理的基本管理制度。
借鑒經驗實現改革目標
深化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要有利於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有利於建立分類管理的人事制度,有利於調動人才的積極性。要按照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和幹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總體要求和全國人事廳局長會議的部署,以轉換用人機制和搞活用人制度為重點,以推行聘用制度和崗位管理制度為主要內容,堅持整體推進與分行業實施相結合,堅持政府宏觀管理與落實單位用人自主權相結合,並積極促進綜合配套改革。改革重在創新管理體制,轉換用人機制,整合人才資源,凝聚優秀人才,促進公共服務和社會事業的發展壯大,並實現事業單位人事管理的科學化、法制化。
回顧幾年來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的發展歷程,有四條經驗值得借鑒堅持:
第一,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的目的不是簡單地減少人員,減輕財政負擔,更重要的是堅持以人為本,通過創新管理體制,轉換用人機制,整合人才資源,凝聚優秀人才,調動廣大工作人員的積極性,促進公共服務和社會事業的發展。
第二,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必須符合事業單位的特點。事業單位專業化公共服務的特點,決定了其組織形式和管理方式應不同於機關;事業單位公益性公共服務的特點又決定了其組織形式和管理方式應不同於企業。因此,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制度既要區別於黨政機關,也要區別於企業,必須遵循事業單位的規律和特點,建立有別於機關和企業的人事管理制度。
第三,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必須堅持分類指導。我國的事業單位數量大,類型多,涉及的領域廣。要根據不同事業單位的性質和職能,根據不同地區、不同層級事業單位的特點,分類推進改革。要緊密配合行業體制改革,及時跟進人事制度改革,把全面推行與分行業實施結合起來。
第四,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必須做到積極穩妥。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是一場思想觀念的深刻變革、體制機制的重要轉變,利益關系的重大調整。我們既要積極推進改革,又不能急於求成、一蹴而就。要遵循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積極穩妥,逐步深化,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正確把握改革力度、發展速度、群眾承受程度的關系,確保改革平穩有序推進。
8. 人事部門如何監督財務部門
人事部門一般無法監督到財務部門,一般監督財務部門的是內部審計部門、董版事會中的審計委員權會、監事。
當然如果人事部門有專業人員(審計、會計、財務專業)的也可以監督。不過這樣子貌似職能混亂了。
如果要監督財務部門可以參照審計或者內部審計的一些方法。
總之監督財務部門的人要專業!
9. 人事部的工作內容有哪些
1、 負責公司人力資源工作的規劃,建立、執行招聘、培訓、考勤、勞動紀律等人事程序或規章制度;
2、 負責制定和完善公司崗位編制,協調公司各部門有效的開發和利用人力,滿足公司的經營管理需要;
3、 根據現有的編制及業務發展需求,協調、統計各部門的招聘需求,編制年度/月度人員招聘計劃,經批准後實施;
4、 做好各崗位的職位說明書,並根據公司職位調整組要進行相應的變更,保證職位說明書與實際相符;
5、 負責辦理入職手續,負責人事檔案的管理、保管、用工合同的簽訂;
6、 建立並及時更新員工檔案,做好年度/月度人員異動統計(包括離職、入職、晉升、調動、降職等);
7、 制定公司及各個部門的培訓計劃和培訓大綱,經批准後實施;
8、 對試用期員工進行培訓及考核,並根據培訓考核結果建議部門錄用;
9、 負責擬定部門薪酬制度和方案,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勵和約束機制。
(9)人事科監督擴展閱讀:
企業的生存和發展與其擁有的人力資源密切相關。對於處於環境的快速變化和激烈市場競爭競爭中的企業,企業的生產經營領域、採用的技術、組織的規模都在不斷變化。
要實現人力資源的需求和供給的平衡,就必須分析供求的差異,並採取適當的手段調整差異,在數量、質量和結構方面實現適應性變化,這也就是人力資源規劃的基本職能。
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和結構的復雜化,管理的工作量和難度都在迅速提高,不通過一定的周密計劃顯然是難以實現的。
組織的錄用、培訓、考評、激勵、人員調整以及人工成本的控制等活動,如果沒有人力資源規劃,必然陷入相互割裂和混亂的狀況。因此,人力資源規劃是組織管理的重要依據,能為上述活動提供准確的信息和依據。
人力資源規劃在預測中、長期人工成本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人工成本中最大的支出是工資,而工資總額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企業中人員在不同職務、不同級別上的數量狀況,同時需要考慮外部的因素。
如果沒有人力資源規劃,未來的人工成本是未知的,很難控制,企業的效益就沒有保障。因此,在預測未來企業發展的條件下,有計劃地逐步調整人員的分布狀況,把人工成本控制在合理的支付范圍內,規劃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