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城管服務 » 監督的合理性

監督的合理性

發布時間: 2021-02-28 15:56:51

『壹』 如何實現行政監督的有效性

行政監督是行政管理活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行政監督應該遵循一定的原則,以保證行政監督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一)合法性原則:行政監督的合法性是行政監督主體從事行政監督的必要條件。這種合法性主要體現在行政監督主體的合法性、行政監督活動符合法定程序、行政監督活動符合法定方式三個方面。
(二)經常性原則:行政監督作為一種經常性活動,存在於行政管理活動的全過程,具體貫穿於決策、協調、執行等各個環節。經常性監督,有利於及時發現政府行政組織和公務員在處理公務中的不當行為、違法現象,並及時糾正和處理,避免增加社會成本。
(三)平等性原則:依法監督,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社會主義行政監督的基礎。不論是領導機關還是被領導機關,不論是專門監督機構還是一般機構,不論是領導者還是一般公民,在進行監督的權利和接受監督的義務上完全平等,不存在不受監督的特權或享有特權的監督。
(四)廣泛性原則:主要指監督主體、監督對象和監督范圍的廣泛性。行政監督的性質決定了全體公民對政府的公務活動均有實施監督的權利,這種廣泛性還表現在行政監督要對一切政府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行政措施、行政制度的實施進行監督。
(五)有效性原則:主要體現在行政監督實施後的結果如何。有效的行政監督就要做到客觀、公正、准確、及時,做到違法違紀必究,執法必嚴。
行政監督的作用主要體現在:
(1 )它可以及時反饋法律、法規實行的社會效果,為法律、法規的制定、修改、廢除提供實踐依據。
(2 )可以預防和糾正向對方的違法行為。
(3 )它是保證執行法律、法規,實現行政目標的具體行政行為。
行政監督的意義:
對行政的政治方向和對行政政策的貫徹執行起保證作用,保護國家、社會、集團利益和公民合法權益,推進行政法制化造就優秀政務家和公務人員。
通過行政監督,保障行政機關正確地行使行政權力,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和國家的整體利益。

『貳』 實施管理者監督的目的和必要性是什麼

一、目標管理:經典管理理論對目標管理MBO的定義為:目標管理是以目標為導向,以人為中心,以成果為標准,而使組織和個人取得最佳業績的現代管理方法。目標管理亦稱「成果管理」,俗稱責任制。是指在企業個體職工的積極參與下,自上而下地確定工作目標,並在工作中實行「自我控制」,自下而上地保證目標實現的一種管理辦法。
二、實施目標管理的意義
1.企業必須具備統一的目標企業只有具備了明確的目標,並且在組織內部形成緊密合作的團隊才能取得成功。但在實踐過程中,不同的因素妨礙了團隊合作。比如:不同部門之間常常缺乏協調。生產部門生產的產品,銷售部門卻發現銷售不暢。設計人員可能根本不考慮生產部門的難處或市場的需要,而開發出一種全新的設備。組織內部的等級製造成老闆和下屬之間的摩擦和誤解。下屬抱怨老闆根本不想理解他們的問題,而老闆對下屬的無動於衷也頗有微詞。高層管理者有時制定了不恰當的薪酬體制,誤導下級管理人員的行為。企業要成功,首先要制定統一和具有指導性的目標,這樣可以協調所有的活動,並保證最後的實施效果。這就是為什麼需要目標管理的原因。
2.主要目標也許只有一個一般來說,主要目標也許就只有一個。它可以按照企業的目的來定義。如美國貝爾電話公司的前總裁西奧多?韋爾,稱「我們的企業就是服務」。一旦主要目標明確後,企業其他不同領域的目標也就易於確定了。企業發展取決於目標是否明確。只有對目標做出精心選擇後,企業才能生存,發展和繁榮。一個發展中的企業要盡可能滿足不同方面的需求,這些需求和員工,管理層,股東和顧客相聯系。高層管理者負責制定企業主要的總體目標,然後將其轉變為不同部門和活動的具體目標。
舉例來說,如果企業總體的銷售目標是100萬美元,銷售總監和地區經理會討論如何完成目標,同時設立不同區域的具體目標。目標是共同制定的,而不是強加給下屬的。目標管理如果能得到充分的實施,下屬甚至會採取主動,提出他們自己認為合適的目標,爭取上級的批准。這樣,從管理層到一線員工的每個人,都將清楚需要去實現什麼目標。

『叄』 會計監督合理性審查內容

  1. 是否執行單位的財務收支計劃

  2. 是否有利於實現經營目標和預算目標

  3. 是否符合經濟運行的客觀規律

  4. 是否符合單位內部管理要求

『肆』 加強監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民主監督是人民政協的主要職能之一,是人民監督的重要組成部分。筆者從民主監督,提高執政能力水平、促進廉政勤政、構建和諧社會三方面,談談民主監督在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搞好民主監督提高執政能力水平。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關於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是時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是關乎到黨的生死存亡和國家長治久安的重大戰略決策。《決定》賦予政協新的歷史使命,民主監督是實現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總體目標,全面提高執政能力的重要保證。一是能夠保證執政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決策水平的高低直接體現決策者的思維方式,知識含量,把握全局的能力;而決策的正確與否要通過實踐來檢驗。正確的決策要產生良好的效果達到預期的目的,必須有一個正確的實施過程,民主監督就是這個正確實踐的重要保證。實踐證明,政協通過調查視察,反映社情民意,對決策的實施提出意見、建議,使決策順利實施。二是有利於組織人事部門合理選拔、任用人才,將那些有德有才,有膽有識,對黨忠誠,對人民作出貢獻的優秀人才選拔到領導崗位上來。黨中央提出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就是因為這些年來,有些平庸無能的領導者,在各個崗位上執政水平太低,執政能力太弱,與他們的崗位職責遠遠不相適應;民主監督是防止選錯人,用錯人的有效辦法,誰是能人人民最清楚,誰是庸才群眾最明白,因此,各級黨組織在提拔任用幹部時多走走群眾路線,多聽聽群眾意見,重大人事安排多請政協協商協商,就能克服用人上的不正之風,為當地的經濟發展,培養造就一支高素質的幹部隊伍,從根本上提高執政水平。

搞好民主監督促進廉政勤政。我們每位國家公務員都要面對人民群眾,做人民的公僕,要克服官高權大的思想,要虛心接受黨內監督,社會輿論監督和人民政協的民主監督。只有這樣才能做一個人民需要的好黨員,好領導。黨中央為解決幹部廉政勤政問題,先後制定了《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和黨風廉政建設各種規定以及國家公務員管理規定,形成強大的內部監督網路,人民政協的民主監督也構成了良好的外部監督,廣大政協委員和各族各界人士,充分發揮人民信得過,慧眼識腐敗,上達中央提建議,下為百姓說實話的權利和義務的優勢,在各個崗位上當好「政協大員」,如宣威市政協有60多名委員被法律部門、窗口服務單位聘請為行風監督員、執紀巡視員、稅收督察員、新聞閱評員,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進行有效監督,促進了幹部廉政勤政建設。

搞好民主監督構建和諧社會。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穩定有序,國泰民安,文明向上的社會。《決定》提出的構建和諧社會是一個嶄新的概念,具有新時代的內涵,構建和諧社會是全黨全國人民的大事,只有全體人民人人都來構建,和諧社會才能形成。人民政協的主題是團結、民主,為構建和諧社會創造了條件,一是政協委員來自各族各界,可以暢通渠道,向黨政機關及時反映人民群眾的呼聲。二是能夠及時化解矛盾。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各種利益分配產生差異,有些人一時不理解,或有些部門處理不當,出現一些矛盾,廣大政協委員可以做很多化解矛盾的工作,另外政協人才薈萃,可以為黨委、政府分憂解難。三是制止違法違紀和犯罪行為,樹立文明意識,創建文明社會,構建和諧社會,為建設小康社會貢獻力量。(朱法映)

『伍』 會計監督的合法性監督是什麼意思合理性監督又是什麼意思

會計監督,是指單位內部的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依法享有經濟監督檢回查職權的答政府有關部門、依法批准成立的社會審計中介組織,對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經濟活動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善性以及本單位內部預算執行情況所進行的監督。
中文名

會計監督

外文名

accounting supervision

特點

合法性

狹義

會計監督是會計的基本職能之一

分類

事前監督、事中監督、事後監督

定義
會計監督(accounting supervision)是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依照法律的規定,通過會計手段對經濟活動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進行的一種監督。狹義的會計監督是會計的基本職能之一,是單位內部會計監督的一部分,是會計人員根據國家的財經政策、會計法規,利用會計所提供的信息,對會計主體經濟活動進行的全面的監督和控制,使其達到預期目標的功能;廣義的會計監督是本文所述及的。其內容既包括內部監督又包括外部監督。會計監督分為:事前監督、事中監督、事後監督。

『陸』 行政監督的必要性是什麼

行政監督必要性理論分析 論述行政監督,就要回答為什麼要對政府進行監督?既然腐敗是公共權力的非公共運用,監督就是對公共權力運用的監督。權力本身並不會腐敗,而且權力離開了一定的機構和人員也不能運行,而人的價值觀念、思想態度、道德品質都會對權力的使用產生影響。政府掌握著公共權力,要想對它進行監督,必須有一定的制度和體製作保障。下面將從權力、人性、政府利益和社會主義民主等方面對行政監督的必要性做一理論分析。 (一)權力與行政監督。權力是人類普遍存在的一種影響力,即對人們的意志和行為能夠施加影響的能力。權力具有腐蝕性,這種腐蝕性根源於權力的下述特徵。 第一,權力的強制性。擁有權力的人可以利用手中掌握的資源,如政治、經濟、文化等,對那些資源的需求者發號施令。兩者形成命令——服從的關系,這種關系就是強制性關系的表現。 第二,權力的工具性。權力的存在主要是為了滿足人類某種利益和需求,這種利益和需求可以是物質的也可以是精神的,既可以是合理的也可以是不合理的。人們追求權力、掌握權力和使用權力,不是為了權力而權力,而是把權力當作滿足自己的需求,維護和增進自己的利益或實現自身價值的一種工具。也就是說,在很大程度上,權力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第三,權力的商品性。就是說權力具有商品的某些屬性,如價值、使用價值、能夠用來交換等。現代社會,大多人的權力都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通過後天的奮斗獲得的,人們在獲得權力的過程中都要付出一定的、甚至是巨大的代價,這就使得權力具有價值。權力的使用價值指權力對人的有用性,能給人帶來利益,既有價值又有使用價值,這就使得權力可以用來交換。 第四,公共權力的內在矛盾性。公共權力除了具有上述權力的一般特性外,還存在內在的矛盾性。因為公共權力來自於社會,社會民眾是公共權力真正的主人和所有者;然而,公共權力又超脫於社會,具有很強的獨立性,代表社會掌握和使用它的機構和人員具有很強的主觀性。所有權和使用權的分離使得實際掌握權力的機構和人員有可能為了集團或自身的利益去損害或剝奪社會的利益。 正因為權力具有強制性、工具性和商品性,在運用過程中能給掌權者帶來地位榮譽和各種利益,才使得人們競相追逐和爭奪。同時,權力本質上是一種支配他人的力量,權力意志植根於統治和控制他人的慾望之中。這決定了它具有無限擴張的傾向,一旦超出了一定的界限,就會侵犯其他權力。權力對掌權者具有本能的和自發的腐蝕作用,導致對社會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的損害。英國歷史學家阿克頓有一句名言:權力導致腐敗,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這句話深刻地揭示了權力與腐敗的內在聯系。從事物的性質來說,要防止權力濫用,就必須以權力約束權力。但是,權力只是腐敗產生的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權力是否導致腐敗,離不開對權力載體的人的分析。 (二)人性與行政監督。促使權力發生異化的因素不是別的,正是權力主體的私慾。如果公共權力的掌握者和行使者沒有任何自利的動機或自利的傾向,行政監督就沒有存在的必要。而事實上,人性並不總是善的。麥迪遜曾說:「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統治人,就不需要對政府有任何外來的或內在的控制了。」可以說,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在人性假設上,就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即「人性本惡」或「經濟人」、「人性本善」或「道德人(社會人)」。人性中具有兩種潛在的傾向,即自利傾向和利他傾向,這種人我們稱之為「利益人」。「利益人」既關心自己的利益,也關心別人的利益。當自己的利益和別人的利益相一致時他會成為利己和利他的統一體;當別人的利益和自己的利益不一致時,他會權衡利弊,根據現實條件做出理性的選擇。因此,在存在可能引起公共權力變異的情況下,在進行制度設計、考慮到人性假設時,應做到「道德人」和「經濟人」並重:把「道德人」的實現看作是一個漸進的、長期的過程,同時立足於「經濟人」的假設。 (三)政府利益與行政監督。政府作為社會公共管理的核心主體,是否有自身的利益即政府利益?是否總是追求公共利益?公共選擇學派認為政府也是「經濟人」,存在自利性,也會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政府一旦形成其內部的官僚集團,便會有自身的利益,這可能導致政府失靈。我國也有很多學者承認政府利益的存在。「政府也是『經濟人』,有其自己的利益追求,只不過我國的社會制度和社會性質要求政府利益和公共利益保持同一方向。」但作為國家體現者的政府和政府官員,則是具體的,並且他們在社會中扮演著多重角色,因而必然會代表和追求多重利益。 政府利益的存在對公共利益的影響有多種情形。(1)如果政府利益的方向與公共利益的方向保持一致,則政府利益的追求和公共利益的追求就會相互促進;(2)如果政府利益和公共利益的方向不完全一致,由於自身利益的考慮,政府可能放棄維護和增進公共利益的最佳選擇,而做出對政府更有利的選擇,這會部分地減損公共利益,但仍不失為一種總體最優無法實現時的一種次優選擇,而且「適度合理的政府利益能夠轉化成為推動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動力,具有積極效應。」(3)如果政府利益突破必要的約束和界限,沿著與公共利益背道而馳的方向進行,這必然會從根本上損害公共利益,這主要表現為政府機構的自我擴張和膨脹、地方利益和部門利益的擴張、大量的政府「設租」和「尋租」行為及官員腐敗等。 正因為政府利益的客觀存在,而且政府在追求自身利益的過程中有可能濫用公共權力,從而使得政府行為有可能偏離公共利益的方向,因此從這個角度看,對政府進行監督也是非常必要的。 (四)社會主義民主與行政監督。社會主義制度下,國家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為了防止權力的濫用,就應該動員人民對權力的行使進行監督。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政治協商制度都是有效的行政監督形式;各種群眾監督、輿論監督也對政府權力起到了很大的約束作用。 三、加強行政監督理論措施 預防和抑制公共權力腐敗是一項系統工程,可以從物質化、精神化和制度化三個視角進行思考。從物質化的視角來看,作為國家行政機關的公職人員,他們首先是人,需要生活甚至體面地生活。如果長期連基本工資都拿不全,連基本的生活水準都難以維持,怎麼能夠指望他們節制「經濟人」慾望而保持廉潔。有不少人十分欣賞像新加坡、中國香港和西方一些國家「高薪養廉」的成功經驗。從我國現實條件出發,相對提高政府公職人員的福利待遇,實行適薪養廉,抬高腐敗行為的風險成本,這是反對權力腐敗的物質基礎。 從精神化的視角來看,人的精神世界具有相對對立性,世界觀和人生觀、正義感和責任感、法律意識和道德觀念,不是虛無縹緲的,它們附著在公共權力人身上,融入政府官員的思想,培育著公職人員的免疫能力,這是反對權力腐敗的內在力量。人們難以想像一個沒有正義感或正義感不強、缺乏良知或道德感低下、沒有廉恥心或漠視榮譽的人,能夠守住公共權力行使的道德底線。從理論上講,上述物質化視角應屬行政激勵的范疇,精神化視角應屬行政倫理的范疇,這里暫不作深入討論。 從制度化的視角進行探討。關於制度,鄧小平有兩個著名論斷,一個是「教育很重要,但法制更靠得住」。另一個是「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做不成好事,制度好可以使壞人做不成壞事」。這兩個論斷深刻揭示了制度在防腐反腐中的有效性。通過制度防止和消除權力腐敗,已經成為各國政府的明智選擇。在制度層面上探討如何防止和抑制公共權力腐敗的問題,其實質可轉化表述為:如何通過制度化安排,對公共行政權力進行有效地制約和監督。對於這個問題的解決,是人類政治社會恆久的努力,現行各種行政監督制度正是人類長期歷史實踐的沉澱所凝聚的制度力量。 近年來的各種組織、機構進行的調查都顯示腐敗已經成為我國面臨的最嚴重的、最受人們關注的社會問題之一。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很多,人性的某些缺陷和權力的腐蝕性是腐敗的可能誘因,制度和體制的不健全使腐敗由可能變為現實,而監督的缺失和乏力則使腐敗呈愈演愈烈之勢。就我國目前的反腐敗形勢而言,最要緊的是加強監督。

『柒』 監督權力的必要性

行政監督必要性理論分析
論述行政監督,就要回答為什麼要對政府進行監督?既然腐敗是公共權力的非公共運用,監督就是對公共權力運用的監督。權力本身並不會腐敗,而且權力離開了一定的機構和人員也不能運行,而人的價值觀念、思想態度、道德品質都會對權力的使用產生影響。政府掌握著公共權力,要想對它進行監督,必須有一定的制度和體製作保障。下面將從權力、人性、政府利益和社會主義民主等方面對行政監督的必要性做一理論分析。
(一)權力與行政監督。權力是人類普遍存在的一種影響力,即對人們的意志和行為能夠施加影響的能力。權力具有腐蝕性,這種腐蝕性根源於權力的下述特徵。
第一,權力的強制性。擁有權力的人可以利用手中掌握的資源,如政治、經濟、文化等,對那些資源的需求者發號施令。兩者形成命令——服從的關系,這種關系就是強制性關系的表現。
第二,權力的工具性。權力的存在主要是為了滿足人類某種利益和需求,這種利益和需求可以是物質的也可以是精神的,既可以是合理的也可以是不合理的。人們追求權力、掌握權力和使用權力,不是為了權力而權力,而是把權力當作滿足自己的需求,維護和增進自己的利益或實現自身價值的一種工具。也就是說,在很大程度上,權力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第三,權力的商品性。就是說權力具有商品的某些屬性,如價值、使用價值、能夠用來交換等。現代社會,大多人的權力都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通過後天的奮斗獲得的,人們在獲得權力的過程中都要付出一定的、甚至是巨大的代價,這就使得權力具有價值。權力的使用價值指權力對人的有用性,能給人帶來利益,既有價值又有使用價值,這就使得權力可以用來交換。
第四,公共權力的內在矛盾性。公共權力除了具有上述權力的一般特性外,還存在內在的矛盾性。因為公共權力來自於社會,社會民眾是公共權力真正的主人和所有者;然而,公共權力又超脫於社會,具有很強的獨立性,代表社會掌握和使用它的機構和人員具有很強的主觀性。所有權和使用權的分離使得實際掌握權力的機構和人員有可能為了集團或自身的利益去損害或剝奪社會的利益。
正因為權力具有強制性、工具性和商品性,在運用過程中能給掌權者帶來地位榮譽和各種利益,才使得人們競相追逐和爭奪。同時,權力本質上是一種支配他人的力量,權力意志植根於統治和控制他人的慾望之中。這決定了它具有無限擴張的傾向,一旦超出了一定的界限,就會侵犯其他權力。權力對掌權者具有本能的和自發的腐蝕作用,導致對社會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的損害。英國歷史學家阿克頓有一句名言:權力導致腐敗,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這句話深刻地揭示了權力與腐敗的內在聯系。從事物的性質來說,要防止權力濫用,就必須以權力約束權力。但是,權力只是腐敗產生的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權力是否導致腐敗,離不開對權力載體的人的分析。
(二)人性與行政監督。促使權力發生異化的因素不是別的,正是權力主體的私慾。如果公共權力的掌握者和行使者沒有任何自利的動機或自利的傾向,行政監督就沒有存在的必要。而事實上,人性並不總是善的。麥迪遜曾說:「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統治人,就不需要對政府有任何外來的或內在的控制了。」可以說,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在人性假設上,就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即「人性本惡」或「經濟人」、「人性本善」或「道德人(社會人)」。人性中具有兩種潛在的傾向,即自利傾向和利他傾向,這種人我們稱之為「利益人」。「利益人」既關心自己的利益,也關心別人的利益。當自己的利益和別人的利益相一致時他會成為利己和利他的統一體;當別人的利益和自己的利益不一致時,他會權衡利弊,根據現實條件做出理性的選擇。因此,在存在可能引起公共權力變異的情況下,在進行制度設計、考慮到人性假設時,應做到「道德人」和「經濟人」並重:把「道德人」的實現看作是一個漸進的、長期的過程,同時立足於「經濟人」的假設。
(三)政府利益與行政監督。政府作為社會公共管理的核心主體,是否有自身的利益即政府利益?是否總是追求公共利益?公共選擇學派認為政府也是「經濟人」,存在自利性,也會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政府一旦形成其內部的官僚集團,便會有自身的利益,這可能導致政府失靈。我國也有很多學者承認政府利益的存在。「政府也是『經濟人』,有其自己的利益追求,只不過我國的社會制度和社會性質要求政府利益和公共利益保持同一方向。」但作為國家體現者的政府和政府官員,則是具體的,並且他們在社會中扮演著多重角色,因而必然會代表和追求多重利益。
政府利益的存在對公共利益的影響有多種情形。
(1)如果政府利益的方向與公共利益的方向保持一致,則政府利益的追求和公共利益的追求就會相互促進;
(2)如果政府利益和公共利益的方向不完全一致,由於自身利益的考慮,政府可能放棄維護和增進公共利益的最佳選擇,而做出對政府更有利的選擇,這會部分地減損公共利益,但仍不失為一種總體最優無法實現時的一種次優選擇,而且「適度合理的政府利益能夠轉化成為推動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動力,具有積極效應。」
(3)如果政府利益突破必要的約束和界限,沿著與公共利益背道而馳的方向進行,這必然會從根本上損害公共利益,這主要表現為政府機構的自我擴張和膨脹、地方利益和部門利益的擴張、大量的政府「設租」和「尋租」行為及官員腐敗等。
正因為政府利益的客觀存在,而且政府在追求自身利益的過程中有可能濫用公共權力,從而使得政府行為有可能偏離公共利益的方向,因此從這個角度看,對政府進行監督也是非常必要的。
(四)社會主義民主與行政監督。社會主義制度下,國家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為了防止權力的濫用,就應該動員人民對權力的行使進行監督。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政治協商制度都是有效的行政監督形式;各種群眾監督、輿論監督也對政府權力起到了很大的約束作用。
三、加強行政監督理論措施
預防和抑制公共權力腐敗是一項系統工程,可以從物質化、精神化和制度化三個視角進行思考。從物質化的視角來看,作為國家行政機關的公職人員,他們首先是人,需要生活甚至體面地生活。如果長期連基本工資都拿不全,連基本的生活水準都難以維持,怎麼能夠指望他們節制「經濟人」慾望而保持廉潔。有不少人十分欣賞像新加坡、中國香港和西方一些國家「高薪養廉」的成功經驗。從我國現實條件出發,相對提高政府公職人員的福利待遇,實行適薪養廉,抬高腐敗行為的風險成本,這是反對權力腐敗的物質基礎。
從精神化的視角來看,人的精神世界具有相對對立性,世界觀和人生觀、正義感和責任感、法律意識和道德觀念,不是虛無縹緲的,它們附著在公共權力人身上,融入政府官員的思想,培育著公職人員的免疫能力,這是反對權力腐敗的內在力量。人們難以想像一個沒有正義感或正義感不強、缺乏良知或道德感低下、沒有廉恥心或漠視榮譽的人,能夠守住公共權力行使的道德底線。從理論上講,上述物質化視角應屬行政激勵的范疇,精神化視角應屬行政倫理的范疇,這里暫不作深入討論。
從制度化的視角進行探討。關於制度,鄧小平有兩個著名論斷,一個是「教育很重要,但法制更靠得住」。另一個是「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做不成好事,制度好可以使壞人做不成壞事」。這兩個論斷深刻揭示了制度在防腐反腐中的有效性。通過制度防止和消除權力腐敗,已經成為各國政府的明智選擇。在制度層面上探討如何防止和抑制公共權力腐敗的問題,其實質可轉化表述為:如何通過制度化安排,對公共行政權力進行有效地制約和監督。對於這個問題的解決,是人類政治社會恆久的努力,現行各種行政監督制度正是人類長期歷史實踐的沉澱所凝聚的制度力量。
近年來的各種組織、機構進行的調查都顯示腐敗已經成為我國面臨的最嚴重的、最受人們關注的社會問題之一。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很多,人性的某些缺陷和權力的腐蝕性是腐敗的可能誘因,制度和體制的不健全使腐敗由可能變為現實,而監督的缺失和乏力則使腐敗呈愈演愈烈之勢。就我國目前的反腐敗形勢而言,最要緊的是加強監督。

『捌』 依法監督的必要性

我國的監察制度是國家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自秦朝建立監察機構以來,在2000多年的歷史中,一直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現階段,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發展,在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新時期,行政監察工作對促進依法行政愈益重要。
《 行政監察法 》規定,監察機關負責「檢查國家行政機關在遵守和執行法律、法規和人民政府的決定、命令中的問題」並及時加以糾正;「調查處理監察對象違法違紀的行為」,「對拒不執行法律法規以及人民政府的決定、命令的提出監察建議予以糾正」;對政府部門或下級人民政府違反法律法規的決定、命令,可以建議糾正或撤消」。行政監察機關通過這些監督檢查工作,促進和保證監察對象在各項工作中都嚴格依法辦事,從而作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糾,切實貫徹依法治國的戰略方針。
首先,行政監察機關通過監督檢查和守法的宣傳教育使其知法,從而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行事,能增強其公僕意識、廉政勤政意識和法制觀念、紀律觀念,促使他們模範地貫徹執行黨的戰略、方針、政策和國家法律、法規、命令,自覺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清正節儉、奉公守法、勤勤懇懇、任勞任怨、高效率地為人民工作,從而加強黨群干群關系,增強人民群眾對政府的信任和支持,保證社會的穩定和國家的長治久安
第二,監察機關通過履行職責,發揮監察職能,不斷清除改革開放、經濟發展中的障礙,促進依法行政工作的開展。
當前,腐敗現象易發多發的土壤和條件在一些領域依然存在。貪污賄賂、以權謀私、奢侈浪費等腐敗現象侵吞國家、集體財產中,損害人民的權益。中紀委第三次全會對黨風廉正建設和反腐敗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提出,既要從嚴治標,懲治腐敗,又要著力治本,預防腐敗;既要堅決查辦違紀違法案件,又要認真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既要保持工作的連續性,又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紀檢監察工作就是要通過懲治腐敗,促進廉正建設,解決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從而激發人民群眾投入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的積極性,有力地推進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的進一步展
第三,行政監察機關通過開展執法檢查,糾正執法中的偏差,解決政令不暢的種種問題有利於促進和保證有關改革開放、經濟建設的法律、法規、方針、政策的正確實施,還可以避免或減少因貪污受賄、奢侈浪費、以權謀私等違紀行為給國家和人民造成的損失,促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健康發展。
第四,查辦違紀案件、懲治腐敗是端正黨風、政風,促進依法行政的有效手段。行政監察機關通過查處違紀案件和進行執法監察,糾正亂收費、亂攤派、亂罰款等不正之風,有利於推進政企分開,維護公平競爭和正常的市場秩序,為企業、廣大農民、個體工商業者減輕負擔,為他們的生產經營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近幾年,紀檢監察機關查辦的大案要案不勝枚舉,象李紀周、成克傑、賴昌興、袁劍鋒等案,在社會上引起很大反響,給領導幹部特別是主要領導幹部敲響警鍾,給貪污腐敗現象以沉重打擊,讓老百姓真正地感受到廉政建設和反腐敗的工作成效,有力地促進了依法行政工作的開展。
就東阿縣來講,自2003年成立行政投訴中心以來,監察機關積極發揮職能作用,大力查處各類違紀違法案件。堅決做到有案必查、有查必果,對那些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擾亂經濟發展的堅決予以查處,決不姑息遷就。有效地遏制了「三亂」,為東阿經濟發展創造了良好環境。
第五,行政監察機關通過履行職責,發揮監督檢查的職能作用,克服官僚主義拖拉作風,促進政府機關改善行政管理,提高辦事效率,也有利於依法行政工作的開展。
當然,近幾年紀檢監察工作之所以不斷深入開展,不斷取得階段性成果,還與我們有一支政治堅強、能打硬仗、黨和人民信賴的紀檢監察幹部隊伍為組織保證是分不開的。我們的紀檢監察幹部不畏強權,不怕麻煩,力排干擾和阻力,堅定地開展工作。在這方面,梁雨潤同志就是一個好的典範。他心憂百姓疾苦,敢為百姓撐腰,想方設法解決群眾關心的熱點和難點問題,敢於同腐敗現象和邪惡勢力作堅決斗爭。維護了黨和政府的光輝形象。
如果沒有紀檢監察部門的監督、檢查,國家的法律法規將不能正常貫徹執行,貪污腐敗橫行,黨和國家就會失去人民的信任,就有可能動搖黨的根基。象蔣介石獨裁下的南京國民政府,由於無法有正常的監察,導致吏治日趨腐敗,黨政軍官吏貪污受賄成風,人民群眾強烈不滿,從而葬送了蔣家王朝。
可見,行政監察工作對維護社會穩定以及國家的長治久安都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是其他工作所不能替代的。正因為其重要而決定了其必要,二者相輔相成,密不可分。
最後,正因為紀檢監察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這就要求我們的紀檢監察幹部隊伍要進一步加強思想政治建設、能力建設、作風建設和法制建設,加強對中紀委三次全會以及《黨內監督條例》、《黨紀處分條例》的學習,努力提高政策理論水平、業務能力和專業化水平,更好地促進依法行政工作的開展,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玖』 會計監督職能是合法性和合理性有沒有真實

有真實性抄。
會計的監督職能就是對特定對象經濟業務的真實性、合法性和合理性進行審查。
會計監督職能是指會計在核算過程中,對特定主體經濟活動的真實性、合法性和合理性所實施的審查。
擴展閱讀:

履行會計監督職能的最終結果會對社會經濟產生一定的影響或後果,這就是會計監督的作用。會計監督的作用是實現會計監督職能的最重要的體現形式,也是檢驗會計監督實施效果並籍以評價會計監督機制優劣的根本標准。不同的社會政治經濟環境以及不同的企業組織形式和類型等,會計監督的職能都是相同的,而發揮會計監督的作用則各有不同。因為,會計監督的最終目的是滿足會計信息使用者需要的程度,保證會計信息達到「規定要求或符合某些特徵」作為他們的共同需要,是永恆不變的最低要求,而實現會計監督目的的作用則是實現這一目的對會計信息使用者乃至社會經濟的影響或後果,自然因社會政治經濟環境、企業組織形式和類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拾』 對政府權力進行監督的必要性和意義各是什麼

必要性:權力是把抄「雙刃劍」

①政府權力運用得好,可以指揮得法、令行禁止、造福人民;權力一旦被濫用,超越了法律的界限,就可能滋生腐敗,貽害無窮。

②為了防止權力的濫用,需要對權力進行制約和監督。政府接受監督是堅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證。

對政府監督的意義:

①政府只有接受監督,才能更好地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作出正確的決策。

②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防止和減少工作失誤。

③才能防止濫用權力,防止以權謀私、權錢交易等腐敗行為,保證清正廉潔。

④才能保證做到權為民所用、造福於人民,從而建立起一個具有權威和公信力的政府。

(10)監督的合理性擴展閱讀:

對政府進行監督的手段如下:

(1)有效制約和監督權力的關鍵,是建立健全制約和監督機制。這個機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二者缺一不可。

(2)建立全面的行政監督體系。我國的行政監督體系有行政系統外部監督和行政系統內部監督。行政系統外部監督包括國家權力機關的監督、中國共產黨的監督、司法機關的監督、人民政協的監督、社會與公民監督;行政系統內部監督包括上級政府的監督、法制部門的監督、監察部門的監督、審計部門的監督。

(3)積極實施政務公開。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