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服務調用
㈠ 微服務都是用在什麼地方能否舉例說明一下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和應用雲化的普及,微服務已經成為企業應用服務化架構最流行的設計理念。以微服務、容器、DevOps等為支撐的雲原生設計理念,緩解了隨著新需求的不斷增加,大型單體式應用變更越來越困難的現狀,與移動互聯網時代下對企業IT架構高效穩定、敏捷響應的要求之間的矛盾。
「Nebulogy納比雲」提供完整的微服務實施平台及賦能工具,加速微服務應用開發和DevOps持續交付,為雲應用的構建和運行支撐提供有力的支持。微服務實施方案
㈡ springcloud 微服務 在linux上用docker部署 服務調用第三方的動態庫(.so包)
Spring Cloud項目必須基於Spring Boot項目來開發,所以這里講解Spring Boot項目的部署,Spring Cloud項目也是同理。博主使用的版是Dockerfile的形式來部署。廢話不多權說,先張貼代碼:
FROM frolvlad/alpine-oraclejdk8
VOLUME /usr/test
ADD test.jar app.jar
EXPOSE 8001
ENTRYPOINT ["java","-Djava.security.egd=file:/dev/./urandom","-jar","/app.jar"]
㈢ springcloud微服務架構服務間相互調用好在哪裡
澡的時候被撓了
㈣ 微服務 多個為服務之間怎麼協作
服務與服務之間的來通訊源現在大部分是用的Http+Rest的方式來處理的,但是當服務個數的增加真的不知道為出現什麼問題,現在好像也沒有哪個公司的量級到了這個出現問題的程度,相反,我覺得是用SOA的方式來管理服務與服務之間的通訊未必不是一件壞事,畢竟好用才是王道.針對這個問題我也有一篇blog說明,你可以看看: 微服務之間介面調用的一種新架構思路 歡迎拍磚 補充:這個架構是面向連接的,不是面向數據的
㈤ 微服務中,A服務調用B,B調用C,C調用D,連續調用過程中,出現超時怎麼辦
傳遞調用,如果超時傳遞就失效了,沒有太好的 辦法,記錄日誌,返回報錯信息。
㈥ 內部微服務系統之間調用是否需要安全認證嗎
想要為開發工程師們開發一個既能滿足REST約束條件和原則又不像OAuth OAuth 那樣復雜 the complexity ,僅僅使用簡單的傳值語句或者其它簡單但同樣安全的方法就能實現的web API? 聰明人會有聰明的想法… 問題 直接通過HTTP literally passing the credentials over HTTP以文本方式傳輸鑒權信息可能會被破譯; 尤其在 Gawker incident, 再以文本或是弱加密的方式傳輸鑒權信息是非常不安全的做法 weakly-hashed anything is usually a bad idea. 即便是使用哈希加密後還是很有可能被人根據彩虹表 Rainbow Table破譯出與用戶名匹配的密碼(個別案例) 這可該怎麼辦,真是郁悶… 也許你又會想到很多公共的API popular public APIs在請求中採用雙數據的模式:一個公有值一個(最好是有)只有屬主能訪問的私有值。 」還是有點不對!」這不跟原來(用戶名密碼模式)文本模式差不多麼,還是可能會被(嗅探器)破譯。 這時候你可能准備放棄並採用OAuth模式了,但仍堅信必有某種簡單方法能實現公用webAPI安全訪問私有鑒權信息。 解決方案 連續2天的Peyote實驗後(你可能會找到更好的放鬆辦法),結論終於呈現在你眼前:Amazon是擁有最大的、使用最多的在線網路API的網路服務之一,並且根本不支持OAuth! 經過一個下午長時間的狂想之後,你最終敗下陣來,並看到Amazon是如何保持API請求安全的。你不清楚為什麼,但讀完整頁關於如何為Amazon網路服務裝配一個請求後,你依然覺得不完全合理。這個「簽名」和什麼連在一起?代碼示例中的「data」參數是什麼?這樣,你會繼續查找關於「安全API設計」的文章。。。 當遇到其他人問同樣的問題時,你看到一些指出"HMAC"或其他事物的優秀回復,但還是不太確定。 你找到其他鼓勵你使用「HMAC」的文章並且你正H-FINE地使用它,如果有人將「HMAC」解釋成簡明的H_ENGLISH的話。 你的確偶遇了一個有道理的蒸餾的基本概念,它是這樣一簡明的英語描述的: 一個伺服器和客戶端知道一個公鑰和一個私鑰;只有伺服器和客戶端知道私鑰,但每個人都知道公鑰。。。但不關心別人所知道的。 一個客戶端生成一個唯一的HMAC(哈希)表示它到伺服器的請求。通過把請求數據(參數和值或XML/JSON或任何它計劃發送的數據)以及請求數據的散列blob和私鑰結合來實現。 客戶端隨後將這個HASH以及所有它將要發送的參數和值一並發給伺服器。 伺服器接到請求,並使用與客戶端相同的方式重新生成自己獨有的基於提交值的HMAC(哈希)。 然後,伺服器比較這兩個HMAC,如果相同,伺服器就信任這個客戶端並執行請求。 這似乎很直截了當。最初讓你困惑的是,你以為原始請求是經過加密傳送的,但實際上,HMAC方法所做的一切只是使用只有客戶端和伺服器才知道的私鑰將參數生成為一些獨特的校驗和(哈希)。 隨後,客戶端將這個校驗和及原始參數和值發給伺服器,然後伺服器復核校驗和(哈希)以確定它接受客戶端所發的請求。 因為根據假設,只有在客戶端和伺服器知道私鑰,我們假設如果他們的哈希匹配,那麼它們會互相信任,以至伺服器隨即正常處理這個請求。 你知道在現實中,這就相當於某人過來對你說:「Jimmy讓我告訴你把錢給Johnny」,但你不知道這個人是誰,所以你要伸出手去試探他,看看他是否知道這個秘密握手。 如果三次握手證明無誤,則通訊繼續進行,否則中斷通訊。. 你明白了大概是怎麼回事,但還是想會不會還有更好的方法呢?還好,有tarsnap網站 tarsnap幫你答疑解惑。看看亞馬遜是如何解決簽名認證問題的Amazon screwed this up with Signature Version 1. 看完了亞馬遜的web service是如何鑒權的,re-read how Amazon Web Services does authentication 講的確實有道理,整個流程如下: [客戶端]在調用REST API之前,首先將待發送消息體打包, combine a bunch of unique data together(websevice端將要接收的數據) [客戶端]用系統分派的密鑰使用哈希(最好是HMAC-SHA1 or SHA256 ) 加密(第一步的數據). [客戶端]向伺服器發送數據: 用戶身份認證信息例如,用戶ID,客戶ID或是其他能別用戶身份的信息。這是公共API,大家都能訪問的到(自然也包括了那些居心叵測的訪問者)系統僅僅需要這部分信息來區分發信人而不考慮可靠與否(當然可以通過HMAC來判斷可靠性). 發送生成的HMAC碼. 發送消息體(屬性名和屬性值),如果是私有信息需要加密,像是(「mode=start&number=4&order=desc」或其他不重要的信息)直接發送即可. (可選項)避免重放攻擊 「replay attacks」 o的唯一辦法就是加上時間戳。在使用HMAC演算法時加入時間戳,這樣系統就能依據一定的條件去驗證是否有重放的請求並拒絕. [伺服器端]接收客戶端發來的消息. [伺服器端] (參看可選項)檢查接收時間和發送時間的間隔是否在允許范圍內(5-15分)以避免重放攻擊replay attacks. 提示: 確保待檢對象的時區無誤daylight savings time 更新: 最近得到的結論就是直接使用UTC時區而無需考慮DST的問題 use UTC time . [伺服器端]使用發送請求中用戶信息(比如.API值)從資料庫檢索出對應的私匙. [伺服器端] 跟客戶端相同,先將消息體打包然後用剛得到的私匙加密(生成HMAC)消息體. (參看可選項) 如果你使用了加入時間戳的方式避免重放攻擊,請確保服務端生成的加密信息中擁有和客戶端相同的時間戳信息以避免中間人攻擊man-in-the-middle attack. [伺服器端] 就像在客戶端一樣,使用HMAC哈希加密剛才的信息體. [伺服器端] 將伺服器端剛生成的哈希與客戶端的對比。如果一致,則通訊繼續;否則,拒絕請求! 提示: 在打包消息體的時候一定要考慮清楚,如果像亞馬遜進行簽名版本1中信息識別那樣會面臨哈希沖突的問題 open yourself up to hash-collisions! (建議:將整個包含URL的請求加密即可!) 特別提示:私匙絕對不能在通訊過程中傳遞,它僅僅用來生成HMAC,伺服器端會自動查詢出它的私匙並重新生成自己的HMAC.我來翻譯公匙僅僅用來區分不同的用戶,即使被破解也無所謂。因為此時的消息無需判斷其可靠性,服務端和客戶端還是要通過私匙來加密(比如,前綴、後綴,倍數等等) 10/13/11更新:Chris最近發現 pointed out 如果在HMAC計算中加入了URI或是HTTP請求/回復,攻擊者更易通過更改末端或是HTTP方法來搞破壞。比如,在HTTP POST方法中將/issue/create改成/user/delete。
㈦ Java使用微服務,分布式
消息隊列了解下啊
㈧ 如何完美使用微服務
容器
同時處理很多項微服務可能會十分復雜,因為每個微服務的編程語回言可能不一樣,可能需要答不同的應用伺服器(最好是輕量級的伺服器),也可能使用不同的庫。但如果我們將每個服務都當做容器來包裝,那麼這些問題都會迎刃而解。我們只需要運行容器(例如用Docker運行容器),其他需要的東西統統都在容器內部了。
容器本身是自給自足的,其內部包含我們需要的所有東西(除了內核kernel),此外各個容器單獨運行並不可改變。而自給自足則意味著容器通常具有以下幾個部分。
運行時間庫(運行應用時所需的JDK、Python或其他庫)
應用伺服器(Tomcat、nginx等)
資料庫(最好是輕量級的)
工件(JAR、WAR、靜態文件等)
㈨ 如何調用spring cloud微服務
spring-cloud調用服務有兩種方式,一種是Ribbon+RestTemplate, 另外一種是Feign。
Ribbon是一個基於HTTP和TCP客戶端的負載均專衡器,其實feign也使用屬了ribbon, 只要使用@FeignClient時,ribbon就會自動使用。
㈩ 如何使用Spring Boot/Spring Cloud 實現微服務應用
如何使用Spring Boot/Spring Cloud 實現微服務應用
spring Cloud是一個基於Spring Boot實現的雲應用開發工具,它為基於JVM的雲應用開發中的配置管理、服務發現、斷路器、智能路由、微代理、控制匯流排、全局鎖、決策競選、分布式會話和集群狀態管理等操作提供了一種簡單的開發方式。
Spring Cloud與Dubbo對比
提到Dubbo,我想順便提下ESB,目前央視新華社也在用ESB來做任務編排,這里先比較下Dubbo和ESB:
ESB(企業數據匯流排),一般採用集中式轉發請求,適合大量異構系統集成,側重任務的編排,性能問題可通過異構的方式來進行規避,無法支持特別大的並發。
Dubbo(服務注冊管理),採用的是分布式調用,注冊中心只記錄地址信息,然後直連調用,適合並發及壓力比較大的情況;其側重服務的治理,將各個服務顆粒化,各個子業務系統在程序邏輯上完成業務的編排。
回歸主題,Spring Cloud和Dubbo又有什麼不同那,首先,我們看下有什麼相同之處,它們兩都具備分布式服務治理相關的功能,都能夠提供服務注冊、發現、路由、負載均衡等。說到這,Dubbo的功能好像也就這么多了,但是Spring Cloud是提供了一整套企業級分布式雲應用的完美解決方案,能夠結合Spring Boot,Docker實現快速開發的目的,所以說Dubbo只有Spring Cloud的一部分RPC功能,而且也談不上誰好誰壞。不過,Dubbo項目現已停止了更新,淘寶內部由hsf替代bbo,我想這會有更多人傾向Spring Cloud了。
從開發角度上說,Dubbo常與Spring、zookeeper結合,而且實現只是通過xml來配置服務地址、名稱、埠,代碼的侵入性是很小的,相對Spring Cloud,它的實現需要類註解等,多少具有一定侵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