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城管服務 » 生態系統服務功能

生態系統服務功能

發布時間: 2021-02-07 13:51:51

A. 如何更好的發揮天然林的生態系統服務功能

從目前看,更好的發揮天然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就要有效地培養和恢復必要的保護森林資源舉措,加大保護力度。
1、進一步提高東北內蒙古林區狀況,努力減少木材濫用。停止或減少商業採伐天然林,制定森林生態系統是一種保護天然林資源的重要措施。五年來,這一政策順利進行並達到預期目標。然而,實際情況表明,天然林資源的現狀仍不容樂觀,森林資源不足,分布不均勻,結構不合理,生態功能衰退的情況在短期內是很難扭轉的。森林資源總量不足,森林生態系統的整體功能非常脆弱,與社會需求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林業改革和發展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加艱難。天然林資源保護工作具有很強的艱巨性。特別是在東北,內蒙古等重點國有林區,許多林業企業屬於最早開發,嚴重破壞森林資源,無論對森林資源狀況,生態狀況,還是木材生產和經濟效益,已經不具備商業收獲的條件。
2、天然林保護政策的可持續性。 盡快制定頒布《天然林保護條例》,堅持天然林保護戰略的長期實施,森林生態系統是一個復雜的生態系統,它不僅為人類提供木材和非木材林產品,更重要的是保持地球的生命支持系統,包括節約用水,改良土壤,防止土壤損失,減少自然災害,調節氣候,凈化環境,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等功能的選育。天然林林業主題的多樣性,穩定性和功能的復雜性,其結構狀態,天然林生態系統服務的功能更為明顯。其次,倡導和建設生態文明是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按照科學的發展觀,不濫用未來幾代人的生存權和發展權的道德價值觀,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價值觀,天然林保護和林業建設指導建立,發展森林文化,生態環境的改善,實現山川秀美,促進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生態文明建設新社會是非常重要的。
3、森林管理政策。 森林管理政策一是努力降低商業種植預訂,避免後遺症;二是對人工林保留不砍伐,由國家出資購買,以償還債務,或通過森林生態效益補償;三是確定貸款造林保留,實行停轉,政策聲明,它在解決方案;四是人工商品林的保留可以考慮更換政策通過國有林和集體林;五是基於目前的政策和實際情況,當最後一個合同變更,合理保護投資者的利益;六是增加人工商品林採伐區投資項目,適當擴大試點范圍。

B. 生態系統服務功能指導意義

生態系統服務理論
生態系統服務(Ecosystem Services)是指人類直接或間接從生態系統得到的利益,主要包括向經濟社會系統輸入有用物質和能量、接受和轉化來自經濟社會系統的廢棄物,以及直接向人類社會成員提供服務(如人們普遍享用潔凈空氣、水等舒適性資源)。與傳統經濟學意義上的服務(它實際上是一種購買和消費同時進行的商品)不同,生態系統服務只有一小部分能夠進入市場被買賣,大多數生態系統服務是公共品或准公共品,無法進入市場。生態系統服務以長期服務流的形式出現,能夠帶來這些服務流的生態系統是自然資本。
生態系統是生命支持系統,人類經濟社會賴以生存發展的基礎,零自然資本意味著零人類福利。載人宇宙飛行和生物圈Ⅱ號實驗的高昂代價表明,用純粹的「非自然」資本代替自然資本是不可行的,人造資本和人力資本都需要依靠自然資本來構建。生態系統服務和自然資本對人類的總價值是無限大的,有意義的是生態系統服務和自然資本評價是對它們變動情況的評價。

在目前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上,人們不得不經常在維護自然資本和增加人造資本之間進行取捨,在各種生態系統服務和自然資本的數量和質量組合之間進行選擇,在不同的維護和激勵政策措施之間進行比較。一旦被迫進行這些選擇,我們也就進入了評價過程,無論是道德方面的爭論還是評價對象的不可捉摸都無法阻止我們進行評價。以合適的方式評價生態系統服務和自然資本的變動有助於我們更全面地衡量綜合國力,有助於我們選擇更好地提高綜合國力的路徑。以貨幣價值的形式表達不同的生態系統服務和自然資本變動尤其有助於我們進行比較、選擇。

隨著生態經濟學、環境和自然資源經濟學的發展,生態學家和經濟學家在評價自然資本和生態系統服務的變動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將評價對象的價值分為直接和間接使用價值、選擇價值、內在價值等,並針對評價對象的不同發展了直接市場法、替代市場法、假想市場法等評價方法。生態環境評價已經成為今天的生態經濟學和環境經濟學教科書中的一個標准組成部分。Costanza等人(1997)關於全球生態系統服務與自然資本價值估算的研究工作,進一步有力地推動和促進了關於生態系統服務的深入、系統和廣泛研究。

注釋專欄3.4

全球生態系統服務價值美國康斯坦扎等人在測算全球生態系統服務價值時,首先將全球生態系統服務分為17類子生態系統,之後採用或構造了物質量評價法、能值分析法、市場價值法、機會成本法、影子價格法、影子工程法、費用分析法、防護費用法、恢復費用法、人力資本法、資產價值法、旅行費用法、條件價值法等一系列方法分別對每一類子生態系統進行測算,最後進行加總求和,計算出全球生態系統每年能夠產生的服務價值。每年的總價值為16~54萬億美元,平均為33萬億美元。33萬億美元是1997年全球GNP的1.8倍。他們的計算結果是:全球生態系統服務每年的總價值為16~54萬億美元,平均為33萬億美元。33萬億美元是1997年全球GNP的1.8倍。

資料來源:Costanza et al. The value of the world』s ecosystem services and natural capital. Nature, 1997(387): 253~260.

一、生態系統服務的分類

與傳統意義上的服務(它實際上是一種購買和消費同時進行的商品)不同,生態系統服務只有一小部分能夠進入市場被買賣,大多數無法進入市場,甚至在市場交易中很難發現對應的補償措施。按照進入市場或採取補償措施的難易程度,生態系統服務可以劃分為生態系統產品和生命系統支持功能。生態系統產品是指自然生態系統所產生的,能為人類帶來直接利益的因子,它包括食品、醫用葯品、加工原料、動力工具、欣賞景觀、娛樂材料等,它們有的本來就是現實市場交易的對象,其他的則經實容易通過市場手段來對應地補償(圖3-1)。

生命系統支持功能主要包括固定二氧化碳(Woodwell G. M., Mackenzie F. T., 1995; Anderson D., 1990)穩定大氣(Woodwell G.M., 1993)、調節氣候(Meher-Homji V.M., 1992)、對干擾的緩沖、水文調節、水資源供應(Bruijnzeel L. A., 1990; Sfeir-Younis A., 1986)、水土保持、土壤熟化、營養元素循環(Ehrlich P. R., Ehrlich A. H., 1992)、廢棄物處理、傳授花粉(Buchmann S. L., Nabhan G. P., 1996; Nabhan G. P., Buchmann S. L., 1997)、生物控制(Woodwell G. M., 1995; DeBach P., 1974; Naylor R, Ehrlich P., 1997)、提供生境(de Groot R., 1993)、食物生產、原材料供應(Vitousek P. et al., 1986)、遺傳資源庫、休閑娛樂場所、以及科研、教育、美學、藝術 (Kulshreshtha S. N., Gillies J. A., 1993)等。從經濟和社會的高度來看,生命支持系統功能的特點有如下四個方面。

(1)外部經濟效益.生命支持系統功能屬於外部經濟效益。外部經濟效益是指不通過市場交換,某一經濟主體受到其它經濟主體活動的影響,其效益被有利者稱為外部經濟( External Economics),如林業部門栽樹水利部門受益,旅遊業旺服務業受益:其影響無利而有害者稱為外部不經濟(External Diseconomics),如水土流失、大氣污染等公害。森林生態系統能給社會帶來多種服務,如涵養水源、保持水土、固定二氧化碳、提供遊憩、保護野生生物等,因此森林生態系統提供的服務屬於典型的外部經濟效益。目前,國內外的理論和實踐證明:生態系統服務的價值主要表現在其作為生命支持系統的外部價值上,而不是表現在作為生產的內部經濟價值上。外部經濟價值能影響市場經濟對資源的合理分配。市場經濟的最重要功能之一是資源的最佳分配,市場經濟充分發揮資源最佳分配功能的前提是要有完全競爭的市場,但完全競爭的市場除了受壟斷和社會制度影響外,外部經濟效果對它影響也很大。完善市場經濟結構、實現資源最佳分配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先對外部經濟效果進行評價,然後再把外部經濟內部化。作為外部經濟的生命支持系統功能關繫到國家資源的最佳分配,因此有必要對生態系統的外部經濟效果進行經濟評價,實現外部經濟內部化。

(2)屬於公共商品。不通過市場經濟機構即市場交換用以滿足公共需求的產品或服務就稱為公共商品(Public Goods)。公共商品的兩大特點是:一是非涉它性,即一個人消費該商品時不影響另一個人的消費;二是非排它性,即沒有理由排除一些人消費這些商品,如清鮮的空氣、無污染的水源。生態系統在許多方面為公眾提供了至關重要的生命支持系統服務,如涵養水源、保護土壤、提供遊憩、防風固沙、凈化大氣和保護野生生物等。因此,生態系統的生命支持系統服務是一種重要的公共商品。

(3)不屬於市場行為。私有商品都可以在市場交換,並有市場價格和市場價值,但公共商品沒有市場交換,也沒有市場價格和市場價值,因為消費者都不願意一個人支付公共商品的費用而讓別人都來消費。西方經濟學中把這種現象稱之為「燈塔效應」和「免費搭車」。生態系統提供的生命支持系統服務,如涵養水源、提供氧氣、固定二氧化碳、吸收污染物質、凈化大氣等都屬於公共商品,沒有進入市場,因而生命支持系統服務不屬於市場行為,這給公共商品的估價帶來了很大的困難。

(4)屬於社會資本。生態系統提供的生命支持系統服務有益於區域,甚至有益於全球全人類,決不是對於某個私人而言,如森林生態系統的水源涵養功能對整個區域有利,森林生態系統的固碳作用能抑制全球溫室效應。因此,生命支持系統被視為社會資本。

二、生態力的概念及評價的意義

生態力是指生態系統服務的能力,即生態系統為人類提供服務的能力。生態力評價是指對生態系統為人類提供服務的能力進行定性或定量的研究。

在目前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上,我們不得不經常在維護自然資本和增加人造資本之間進行取捨,在各種生態系統服務和自然資本的數量和質量組合之間進行選擇,在不同的維護和激勵政策措施之間進行比較。一旦被迫進行這些選擇,我們也就進入了評價過程,無論是道德方面的爭論還是評價對象的不可捉摸都無法阻止我們進行評價。以合適的方式評價生態系統服務能力和自然資本的變動有助於我們更全面地衡量綜合國力,有助於我們選擇更好地提高綜合國力的路徑。以貨幣價值的形式表達不同的生態系統服務能力和自然資本變動尤其有助於我們進行比較、選擇。

生態力評價的重要意義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有助於提高人們的環境意識

環境意識的高低,除了與經濟、科技、社會發展水平和人們的生活水平有關外,還與人們對生態系統服務價值的認識程度密切相關。環境意識的高低是衡量一個人,乃至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對環境保護重視程度的重要標志之一。環境意識越高,人們對良好生態環境的需求越強烈,對保護環境的活動越主動;反之,如果人們的環境意識較低,在社會經濟活動中,就往往只顧眼前、局部的經濟利益,忽視長期、全局的整體利益,結果造成資源耗竭、生態破壞和環境惡化,進而限制社會經濟的發展。生態力評價研究能最終以貨幣的形式顯示自然生態系統為人類提供的服務的價值,然後通過電影、電視、圖書、期刊和報紙等媒體對這種價值的宣傳,可以很有效地幫助人們定量地了解生態系統服務的價值,從而提高人們對生態系統服務的認識程度,進而提高人們的環境意識。

2.促使商品觀念的轉變

傳統的商品觀念認為商品是用來交換的勞動產品,它過分強調了勞動在商品生產價值形成過程中的作用,忽視了生態環境在商品生產過程中對人類勞動的數量和質量的影響作用。隨著生態環境問題日益突出,傳統的商品觀念受到了沖擊,廣義的商品觀念受到了青睞(孔繁文等,1994)。商品的價值,除了原有的商品價值意義之外,還應包括生態系統服務中沒有進入市場的價值。這樣,生態系統服務價值研究就打破了傳統的商品價值觀念,為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的保護找到了合理的資金來源,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3.有利於制定合理的生態資源價格

生態資源不僅具有可被人們利用的物質性產品價值,而且具有可被人們利用的功能性服務價值。生態力評價研究可以為生態資源的合理定價、有效補償提供科學的理論依據。如果忽視生態資源的價值或者為其定價過低,那就會刺激生態資源的過度消耗,破壞生態平衡。在社會化大生產中,生態資源被消耗,其物質部分參與經濟圈的活動轉移到產品中去,其生態功能也隨之減少以至完全喪失。為了維護生態平衡和持續發展,必須對生態資源的消耗進行適當的補償,補償的額度應不少於所造成的損失。如何計算這種損失,就是生態力評價研究所面臨的任務。

4.促進將環境被納入國民經濟核算體系

現行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以國民生產總值(GNP)或國內生產總值(GDP)作為主要指標,它只重視經濟產值及其增長速度的核算,而忽視國民經濟賴以發展的生態資源基礎和環境條件的核算(孔繁文等,1994)。現行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只體現生態系統為人類提供的直接產品的價值,而未能體現其作為生命支持系統的間接價值。研究表明,生態系統的直接價值遠遠低於其間接價值。因此,現行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必然會對經濟社會發展產生錯誤的導向作用,其結果:一是使現行國民經濟產值的增長帶有一定的虛假性,誇大了經濟效益;二是忽視了作為未來生產潛力的自然資本的耗損貶值和環境退化所造成的損失(負效益);三是損毀了經濟社會賴以發展的資源基礎和生態環境條件,使經濟社會的持續健康發展難以為繼。

為了糾正這種偏向,國際社會已研究多年,聯合國專家組也制定了建議性的綜合環境與經濟核算體系(SEEA)框架(聯合國秘書處,1991)。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在其1972~1992年環境狀況報告《拯救我們的地球》中明確要求,到2000年「所有各國採用環境和自然資源核算,並將之作為其國民核算體系的一部分」。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UNCED)通過的《21世紀議程》更具體地規定了實施環境核算及其納入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的任務(李金昌,1999)。我國隨後制定的《中國21世紀議程》和《中國環境保護21世紀議程》,都將研究和實施環境核算並將其納入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的任務列為優先項目。

目前,研究和實施環境核算的主要困難,就是生態系統服務價值(包括有形的物質性產品價值和無形的生命支持系統服務功能價值)的計量問題沒有完全解決。因此,生態力評價研究將為促進環境核算及其納入國民經濟核算體系而最終實現綠色GDP做出積極的貢獻。

5.促進環保措施的科學評價

以往對環保措施的費用效益分析,大多不考慮生態系統為人類提供的生命支持系統功能價值的損失和增值,導致其結果不完全。實質上,在環保措施費用項中應加入環境質量損失,而在環保措施效益項中應加入因採取環保措施而避免了的環境污染損失,因為避免了的損失就相當於獲得的效益。生態力評價研究可以讓人們了解生態系統給人類提供的全部價值,促進環保措施的合理評價。

6.為生態功能區劃和生態建設規劃奠定基礎

通過區域生態系統服務的定量研究,能夠確切地找出區域內各生態系統的重要性,發現區域內生態系統敏感性空間分布特徵,確定優先保護生態系統和優先保護區,為生態功能區的劃分和生態建設規劃提供科學的依據。

7.促進區域可持續發展

在1987年聯合國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的報告《我們共同的未來》中,把可持續發展定義為「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對後代人滿足其需要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這一定義在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上取得共識(馬世駿等,1984)。美國世界觀察研究所所長萊斯特·R.布朗教授則認為,「持續發展是一種具有經濟含義的生態概念。一個持續社會的經濟和社會體制的結構,應是自然資源和生命系統能夠持續的結構」。可持續發展的內涵主要包括公平性、持續性和共同性(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1999)。

只有在確切地知道了生態系統給人類提供的服務功能價值的基礎上,才能科學合理地進行生態區劃和生態規劃,在時間尺度和空間尺度上實現資源的合理分配,保證區域內和區域間當代人的公平性和代際間的公平性,最終實現區域可持續發展(圖3-2)。區域生態系統服務定量研究能夠使各級政府確切地知道生態系統給人類提供的服務功能價值,意識到經濟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必須協調發展。總之,區域生態系統服務研究能夠使各級政府和人民克服認識上的局限性,正確處理社會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認識到只有保護好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社會經濟才可以持續穩定地發展。

三、生態力的定量評價方法分析

生態力的定量評價方法主要有三類:能值分析法、物質量評價法和價值量評價法。能值分析法是指用太陽能值計量生態系統為人類提供的服務或產品,也就是用生態系統的產品或服務在形成過程中直接或間接消耗的太陽能焦耳總量表示;物質量評價法是指從物質量的角度對生態系統提供的各項服務進行定量評價(趙景柱,2000);價值量評價法是指從貨幣價值量的角度對生態系統提供的服務進行定量評價。其中,價值量評價方法主要包括市場價值法、機會成本法、影子價格法、影子工程法、費用分析法、人力資本法、資產價值法、旅行費用法和條件價值法。

1.能值分析方法

能值分析方法的優勢:

(1)自然資源、商品、勞務等都可以用能值衡量其真實價值,能值方法使不同類別的能量可以轉換為同一客觀標准(Om,1987),從而可以進行定量的比較。

(2)能值分析方法把生態系統與人類社會經濟系統統一起來,有助於調整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的關系,為人類認識世界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度量標准。

能值分析方法的局限性:

(1)產品的能值轉換率計算,需對生產該產品的系統作能值分析,用系統消耗的太陽能值總量除以產品的能量而求得,這種分析非常復雜,並且難度很大。

(2)能值轉換率是指每單位某種能量(或物質)由多少太陽能焦耳轉化而來。但是一些物質與太陽能關系很弱,甚至沒有關系,如地球中的礦物質元素、地熱、信息等。這些物質很用太陽能焦耳來度量。

(3)能值反映的是物質產生過程中所消耗的太陽能,不能反映人類對生態系統所提供的服務的需求性,即支付意願(WTP),也不能反映生態系統服務的稀缺性。

2.物質量評價方法

物質量評價方法的優勢:

(1)運用物質量評價方法對生態力進行評價的結果比較客觀、衡定,不會隨生態系統所提供的服務的稀缺性增加而大幅度增加,對於空間尺度較大的區域生態系統或關鍵的生態系統更是如此。

(2)運用物質量評價方法能夠比較客觀地評價不同的生態系統所提供的同一項服務能力的大小。

物質量評價方法的局限性:

(1)運用物質量評價方法得出的結果不能引起人們對區域生態系統服務足夠的重視,進而影響人們對生態系統服務的持續利用。

(2)運用物質量評價方法得出的各單項生態系統服務的量綱不同,無法進行加總,很難評價某一生態系統的綜合生態系統服務。

3.價值量評價方法

價值量評價方法的優勢:

(1)運用價值量評價方法計算生態系統服務能力所得的結果都是貨幣值,因此,既能進不同生態系統同一項生態系統服務的比較,也能將某一生態系統的各單項服務綜合起來。

(2)人們對貨幣值有明顯的感知,因此,運用物質量評價方法得出的結果能引起人們對區域生態系統服務足夠的重視,促進人們對生態系統服務的持續利用。

(3)生態系統服務價值量評價研究能促進環境核算,將其納入國民經濟核算體系,最終實現綠色GDP。

價值量評價方法的局限性:

(1)價值量反映了人類對生態系統服務的支付意願,這無疑使其結果存在主觀性。隨著人類對生態系統的加劇利用,生態資源的逐漸耗竭,生態系統為人類提供的服務的價值會愈來愈高。

(2)運用物質量評價方法能夠比較客觀地評價不同的生態系統所提供的同一項服務能力的大小。

(中國科學院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組撰寫)

C. 生態服務功能評價概況

陸地植被是人類賴以生息和發展的物質基礎,它不僅在為人類直接提供食物、葯回材、原材料等生物產品答時具有直接的資源價值,還具有防風固沙、保持表土、凈化空氣、涵養水源、滋養土壤、調節氣候、庇護物種等多種間接生態調節功能及生態服務價值; 同時具有為人類提供綠色景觀、促進文化發展等多種美學文化價值。

如何評定陸地植被的生態服務功能和其生態服務價值,是近年來國際生態經濟學和環境生態學研究的熱點問題。通過分析生態功能和價值,探索區域生態效益的經濟價值,對區域生態環境保護與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通過研究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經濟價值,使人們更明確地認識到植被的生產潛力和巨大的生態價值,從而激發起保護植被和建設生態環境的熱情。

森林不僅是木材、薪材、林副產品等的生產者,而且具有涵養水源、保持土壤、防護農田、固碳供氧、轉化太陽能、凈化大氣、保護生物多樣性和改善自然景觀等多方面的生態服務功能和價值。根據我們的調查和相關資料分析,雲峰山自然保護區在森林涵養水源和保育土壤的總價值約為 2. 58 億元。

D. 生態系統服務的功能價值主要有哪些類型

1、直接使用價值:

包括消費性直接使用價值和非消費性直接使用價值。消費性使用價值反應的是被入侵影響的某些基於市場的某些商品和服務的貨幣價值,如城市水供應、牲畜、糧食等。採用基於價格的評價方法可以很容易地進行評價。但應當注意區分社會價格和私人價格。

私人價格是指在市場上直接看到的價格,因為其中包括政府政策影響導致的變形,如稅收、補貼、高估的交換率等,它們往往不能反應與環境損害有關的成本和在勞動力、土地、資本市場方面的失敗,因此就不能代表商品和服務對社會的真正價值。

如果一個農民在用水方面得到了政府的補貼,則他付出的市場價格往往是低於社會價格的。因此,在收益一成本分析中應當採用社會價格(在計算中對私人價格中政策影響部分、環境外部性、市場失效進行了調整後的價格)。

2、間接使用價值:

間接使用價值主要包括由於入侵造成的某些生態系統服務的損失,更難評價。例如,一種外來植物入侵影響到某流域的生態系統服務功能,並且影響該系統的火發生頻率和原來森林對緩解溫室氣體的作用。

這種情況下可以採用替代成本法進行評價,即替代自然水資源的某種供水計劃的成本,替代自然溫室氣體吸收的某些工業排放的降低成本。但這樣得到的結果只是對已經損失的生態系統服務的價值的一個大致的估計,替代成本不一定和喪失的服務價值有直接的關系。

另外一種評價方式是估計在一個沒有入侵發生的生態系統中水供應和溫室氣體吸收的價值,它反應的是已經被入侵種佔領的一片土地的機會成本。當機會成本高到一定程度,表明採取控制和恢復項目以消滅入侵種在經濟上和社會方面是值得的。機會成本區別與替代成本在於它只是針對已經損失的收益進行計算,而不是總體成本。

3、總價值和邊際價值:

在評價入侵的各種價值時,應注意區分總價值評價和邊際價值評價。許多入侵的經濟分析研究中主要分析了隨時間變化不同控制策略的總的成本和收益。但是對於入侵,相關政策問題可能是核心問題,即不採取某種有效控制就會導致入侵增加。

(4)生態系統服務功能擴展閱讀:

價值評價方法:

(1)市場價格法:用生態系統產品或服務在商品市場上買賣的價格來估計其經濟價值。

(2)生產力方法:通過生態系統產品和服務對商品市場上貨物的貢獻率來估計其經濟價值。

(3)享樂價值法:通過評價生態系統產品和服務對其他商品的市場價格的影響來估計其經濟價值。如房子價格變化反映地區環境特性的價值。

(4)旅行費用法:估計用於休憩的生態系統或立地的經濟價值,假定立地的價值在有多少人願意去旅遊上得到反映。

(5)損失避免、取代成本、替代成本法:用避免導致生態系統服務損失的成本、採用其他方式取代相應生態系統服務的成本和提供替代服務的成本來估計其經濟價值。

(6)條件價值法:基於假定的場景,直接詢問人們對特定環境服務的支付意願,主要用於估計非使用價值。

E. 生態系統服務可分為那兩大方面急用!!

科技名詞定義
中文名稱:生態系統服務英文名稱:ecosystem service定義1:是指生內態系統為人類社會的生產容、消費、流通、還原和調控活動提供的有形或無形的自然產品、環境資源和生態損益的能力。所屬學科:生態學(一級學科);生態系統生態學(二級學科)定義2:生態系統作為一個整體,通過其生態過程,為人類提供的維持生命所需的和社會經濟發展所需的產品與服務。所屬學科: 資源科技(一級學科);資源生態學(二級學科)

一.生態系統服務的定義
生態系統服務(Ecosystemservices)指人類從生態系統獲得的所有惠益,包括供給服務(如提供食物和水)、調節服務(如控制洪水和疾病)、文化服務(如精神、娛樂和文化收益)以及支持服務(如維持地球生命生存環境的養分循環)。生態系統產品和服務是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同義詞。
二.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主要內容
1有機質的生產與生態系統產品
2生物多樣性的產生與維護
3調節氣候
4減緩災害
5維持土壤功能
6傳粉播種
7控制有害生物
8凈化環境
9感官,心理,精神益處
10精神文化的源泉

F. 如何實現城市生態系統的服務功能

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劃分為氣候調節、水調控、水土流失控制、物質循環、污染凈化、文化娛樂價值等17種功能.以上17種服務功能類型基本上可以劃分為兩大方面:即生產和生活方面
在城市總體規劃與土地利用分析中,必須仔細考慮各類生態系統的區域配置和各類服務功能的結合.在此基礎上,利用生態規劃、生態設計和生態管理技術,將單一的生物、物理、經濟環節和社會環節組合起來,形成一個有強大生命力的城市生態系統,並利用法律手段來高效利用土地、資源與能源,加強城市系統的生存適應能力、生產進化能力和生態整合能力,兼顧社會、經濟和生態效益.

G. 什麼是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包括那些內容

生態系統(ecosystem)是英國生態學家Tansley於1935年首先提上來的,指在一定的空間內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通過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構成的一個生態學功能單位。它把生物及其非生物環境看成是互相影響、彼此依存的統一整體。生態系統不論是自然的還是人工的,都具下列共同特性:(1)生態系統是生態學上的一個主要結構和功能單位,屬於生態學研究的最高層次
(2)生態系統內部具有自我調節能力。其結構越復雜,物種數越多,自我調節能力越強。(3)能量流動、物質循環是生態系統的兩大功能。(4)生態系統營養級的數目因生產者固定能值所限及能流過程中能量的損失,一般不超過5~6個。(5)生態系統是一個動態系統,要經歷一個從簡單到復雜、從不成熟到成熟的發育過程。

生態系統概念的提出為生態學的研究和發展奠定了新的基礎,極大地推動了生態學的發展。生態系統生態學是當代生態學研究的前沿。

2. 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

生態系統有四個主要的組成成分。即非生物環境、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

(1)非生物環境 包括:氣候因子,如光、溫度、濕度、風、雨雪等;無機物質,如C、H、O、N、CO2及各種無機鹽等。有機物質,如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類和腐殖質等。

(2)生產者(procers) 主要指綠色植物,也包括藍綠藻和一些光合細菌,是能利用簡單的無機物質製造食物的自養生物。在生態系統中起主導作用。

(3)消費者(consumers) 異養生物,主要指以其他生物為食的各種動物,包括植食動物、肉食動物、雜食動物和寄生動物等。
(4)分解者(decomposers) 異養生物,主要是細菌和真菌,也包括某些原生動物和蚯蚓、白蟻、禿鷲等大型腐食性動物。它們分解動植物的殘體、糞便和各種復雜的有機化合物,吸收某些分解產物,最終能將有機物分解為簡單的無機物,而這些無機物參與物質循環後可被自養生物重新利用。

H. 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包括哪些方面

草地生態系統的服務功能主要包括生態功能、生產功能和生活 功能三個方面。

其中,生態功能為系統所固有,是系統維持和發展的基礎;生產功能體現為特定區域畜牧業經濟發展;生活功能主要體現 為牧民的繁衍生存與草原文化傳承。

(1) 生態功能:是指其生境、生物學性質或生態過程,是系統 提供生態資源的先決條件和維持社會經濟發展的基礎,主要包括氣候 調節、養分循環、固碳釋氧、削減二氧化碳、水源涵養、土壤形成與 保護、滯留沙塵和生物多樣性維持等。

(2) 生產功能:是為生命系統提供各種消費資源,主要包括家 畜生產、草產品和葯用植物等,該功能對支撐畜牧業發展具有重要作 用,也是誘發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

(3) 生活功能:是生態功能和生產功能的綜合體現,是一個 「人一草一畜一生態一文化」有機結合的載體,主要包括經濟保障、文化傳承和休閑旅遊等。



(8)生態系統服務功能擴展閱讀:

通過評價生態系統產品和服務對其他商品的市場價格的影響來估計其經濟價值。如房子價格變化反映地區環境特性的價值。

損失避免、取代成本、替代成本法:用避免導致生態系統服務損失的成本、採用其他方式取代相應生態系統服務的成本和提供替代服務的成本來估計其經濟價值。

在一系列生態系統或環境服務方案中,請人們對不同方案作出比較和取捨選擇,從權宜中推算其經濟價值。將其他地方或已完成類似研究中的效益估計轉移到現有的價值估計中

I. 生態系統能夠為人類提供哪些服務

已有的研究與實踐表明,自然生態系統的具體功能雖然人工可以替代(如:專污水凈化、土壤修復等)屬,但是,在規模尺度上的自然生態系統功能至少到目前為止仍然沒有人工可以替代的可能(如:生物圈二號試驗的失敗等)。從這個角度上講,自然生態系統之於人類的生存與發展具有不可替代性。自然生態系統服務的質量和數量是決定人類生存與發展質量和前景的自然條件。維護和建設良性循環的自然生態系統就是在維護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基礎。生態系統服務指人類從生態系統獲得的所有惠益,包括供給服務(如提供食物和水)、調節服務(如控制洪水和疾病)、文化服務(如精神、娛樂和文化收益)以及支持服務(如維持地球生命生存環境的養分循環)。生態系統產品和服務是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同義詞。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