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層發文鼓勵券商
❶ 求關於美股證券公司的畢業論文
【摘要】本文對目前我國證券公司面臨的主要風險進行了中肯的分析,並結合實際探討了健全和完善我國證券公司風險管理的一些構想。
證券公司的風險管理已引起了監管層的高度重視和業內的普遍關注。2006年7月證監會發布了《證券公司風險控制指標管理辦法》來加強對證券公司風險的監管之後,市場各方都充分意識到健全證券公司的風險管理體系,完善其風險管理制度,以有效防範和控制券商風險對整個證券業規范、穩健、高效、有序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同時也是一項非常迫切的任務。
一、我國證券公司主要風險分析
(一)國外證券公司沖擊的風險
1.資本方面。我國證券公司規模小、資本實力弱,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低,尤其是在市場波動變化較大的調整時期,稍有不慎,將會面臨破產倒閉的重大隱患。據證券業協會統計,截止2004年年末,全國114家券商資產總值3293.73億元人民幣,而同年,國際一流投資銀行的每一家總資產均達到3000億美元以上。
2.人才方面。國外證券公司大多採用鼓勵公司高級管理人員(及員工)持有本公司股票的制度,大部分採用了期權或持股計劃。如果外國證券公司以這種優厚的收入待遇參與中國人才市場的競爭,國內證券公司將面臨非常嚴峻的人才流失問題。
3.市場佔有率方面。國外證券公司逐步搶占境內股票、債券承銷業務的市場份額,加之其對企業在國外上市推薦工作的壟斷,使得他們能夠處於極度有力的競爭地位。在經紀業務方面,國外證券公司早就採取網上交易,在系統維護與安全技術方面擁有比較成熟的技術,而網上交易在國內尚處於起步階段。
4.拓展業務范圍方面。國外證券公司對金融衍生工具的創新和使用日益廣泛,能夠最大限度的進行套利和規避風險。而我國券商的業務單一,創新能力不足,僅限於一級市場的上市推薦與承銷、二級市場的經紀與自營,對於項目融資、企業並購、理財服務、財務顧問等業務的開展都十分有限,對於金融衍生工具的創新和運用還沒有深入涉及,在爭奪客戶上很難與國外證券公司競爭。
5.二級市場方面。國外證券公司攜其雄厚的國際資本而來,依託其資本、人才和成熟的市場經驗及高超的資本市場運作技巧,無論是出於追逐中國作為新興市場的潛在利潤還是出於全球性的風險規避,來則可能是泰山壓頂,去則可能是釜底抽薪,或興風作浪,或助漲助跌,將加劇中國證券市場的波動,給二級市場的股價變動帶來很大的不確定性。
(二)發行市場的風險
在新的核准制下,發行風險有可能成為證券公司承銷業務風險的主要來源。證券公司的發行風險可以細化為等待風險、定價風險和促銷風險。等待風險主要由發行人承擔,定價風險和促銷風險完全由證券公司承擔。隨著我國證券市場規范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和機構投資者隊伍的壯大,一級和二級市場的差價將進一步縮小,甚至會出現倒掛現象,證券公司承擔的發行風險將會越來越大。
(三)業務創新的風險
業務創新必然導致風險的產生,風險始終伴隨著業務創新的全過程,表現在政府、法律關系及技術的成熟度等不同方面。證券公司進行業務創新,一味擴大業務規模,往往有一些超過自己承受能力的風險,在市場持續疲軟的情況下很容易引發危機。
(四)網上證券交易的風險
據證監會統計,2006年上半年證券公司網上委託交易量約為16152.18億元,占滬、深兩市2006年上半年股票(A、B股)、基金總交易量77531.16億元(雙邊計算)的20.83%。網上交易的迅猛發展,對證券公司傳統的經紀業務以及原有的風險防範手段提出了嚴峻考驗,增加了客戶對服務的選擇餘地,造成客戶的流動性大大增強;涉及信息安全、知識產權、隱私權、數字簽字和認證等許多法律問題。目前我國網上交易的政策和法律環境遠遠落後於網上交易的技術水平,監管方式主要是事後監管,監管的技術手段也比較落後,一旦發生事故和糾紛對證券公司會造成時間上和資金上的損失。 (一)強化風險管理意識
倡導「全員的風險管理文化」理念,將風險管理意識貫穿到每一個員工、每一個部門、每一個崗位,在員工中營造「全員重視、積極參與、獻計獻策、齊抓共管」的風險管理文化。
(二)實現從分業經營向混業經營轉變
通過混業經營迅速做大做強、提升綜合競爭能力已成為國內券商迅速發展的必然選擇和當務之急。它有利於金融機構取得規模經濟優勢;有利於為企業和消費者提供多方面的不斷變換的金融服務;有利於提高我國金融機構的綜合競爭能力;也有利於金融機構增強抗風險的能力。
(三)建立合理的風險管理體制
1.完善公司治理結構。按《公司法》的要求執行現代企業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制定完整的決策機制和監督體制,充分發揮董事會、監事會和獨立股東對公司經營領導層的監督作用,有效解決大股東控制和內部人控制問題。
2.構建有效的激勵機制。人才和機制是辯證統一的,證券公司必須要下大力氣改革激勵機制,一般包括:改革用工制度,完善考核辦法,設計合理的薪酬結構,拉開收入差距,建立崗位工資和效益掛鉤,制定重要業務部門的特殊獎勵辦法,豐富激勵方式等。
3.健全風險管理機構。建立由高層、中層和基層相互交叉、相互制衡的風險管理體系,主要包括:高層管理機構應由董事會、經營管理層及下設的有關部門組成;中層由有關業務管理部門和專門的風險管理小組組成;基層主要是指公司一線部門的管理人員。必須建立獨立的風險管理委員會,確保公司對各種風險能夠識別、監管和綜合管理。
(四)建立和完善風險管理制度
根據國家新修訂的相關規範文件,結合公司的實際情況建立一整套風險管理制度。主要應包括:橫向業務管理類制度、縱向機構管理類制度和縱橫決策管理類制度。很多證券公司的制度匯編成套,不可謂不全不齊,但風險案例仍層出不窮,關鍵原因就在於制度的落實和執行上,所以落實和執行制度比編制制度條文更重要。
(五)提高風險管理技術水平
1.科學運用數學模型。通過研究運用現代化的風險管理技術,建立適合中國國情和公司實際的風險控制模型。目前國際上影響較大的風險管理數學模型是風險值模型,用於公司本身的內部風險衡量與管理。與傳統的風險管理方法相比,風險值模型提供了更明確的數量與概率分析,並可定期提出風險報告。
2.建立和完善實時風險監控系統。建立基於風險控制模型的風險管理系統,將所有分支機構聯網,對各聯網業務點的交易過程、交易結果的數據進行採集、處理、提煉,轉化為各種風險信息。一方面可對所屬部門出現的決策風險、管理風險、技術風險、操縱風險、自營風險等進行定量、定性的分析。另一方面可為公司決策層和管理層提供多層次的風險揭示、風險報告及風險控制機制。
僅供參考
❷ 想往公司的管理層發展怎麼寫書面申請
管理涉及很多方面,
管理可以分為很多種類的管理,比如行政管理、社會管理、工商企業版管理、人力資源權管理、情報管理等等。在現代市場經濟中工商企業的管理最為常見。每一種組織都需要對其事務、資產、人員、設備等所有資源進行管理。每一個人也同樣需要管理,比如管理自己的起居飲食、時間、健康、情緒、學習、職業、財富、人際關系、社會活動、精神面貌(即穿著打扮)等。企業管理可以劃為幾個分支: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生產管理、物控管理、營銷管理、成本管理、研發管理等。在企業系統的管理上,又可分為企業戰略、業務模式、業務流程、企業結構、企業制度、企業文化等系統
根據您想要做的管理,如生產管理您可以說:我熟悉生產流程和工藝,我懂得XXX,我會XXX,我有XXXX經驗,我希望,通過管理來優化XXX流程,改進XXX工藝,提升產品質量,為公司健康持續穩定的發展做一些工作.........
主要是要說明您在管理崗位上可以為公司做什麼,或者您想做哪些改進。 如有具體問題,在進行探討。
❸ 什麼人對股市杠桿的問題能做權威的回答
大部分配資埠或一周內關閉 外部接入重啟迎增量
編者按:存量配資清理正在接近尾聲據記者了解,不少券商都將清理的進度提前了,部分已經在18日收盤後鎖定買入許可權,亦有券商將在9月25日之後將外部埠斷開。提前清理也可以避免最後幾天的扎堆效應。清理完成之後是重建,加強監管,在合規要求下重新接入外部埠,目前政策信息仍不明朗。
目前業內大多預判,如果多數券商已接入的違規外部埠能夠在9月內得到清理完成,外部埠的申報評估,則有望在10月份迎來重啟。
繼處罰軟體商、證券公司後,監管層再次將利劍伸向了配資公司。
9月18日,在進一步明確配資清理標准後,證監會再度對原有的違法配資活動進行追責,其當日宣布對涉嫌從事違法證券業務的5家公司和1名自然人行政處罰並合計罰沒款項達1.51億元。
在對配資公司進行處罰同時,監管部門和證券公司對於傘形信託等其他違規交易埠的清理也仍未休止。
記者從部分券商人士處獲悉,目前大部分證券公司的清理順序是9月18日(周五)收盤後對交易埠買入許可權進行鎖死;而在9月25日收盤後,則將徹底對原有的涉嫌存在配資等違規行為的外部信息交易埠進行移除。
這意味著,與配資清理有關的外部交易埠整頓工作或將告一段落;但另一方面,多家券商機構部人士指出,在此輪外部埠清理完畢後,證券公司可向監管層提交外部信息系統接入的申報,經過評估認證,並確認合規後,新的外部埠將重新進入市場。
而在業內人士看來,6月中旬以來遭遇叫停的外部埠接入業務迎來重啟後,也將有利於將更多的增量資金向A股引流。
6起配資案罰沒1.51億
配資清理仍在持續,與之相關的追責舉措也一同到來。
證監會發言人鄧舸9月18日宣布,證監會對涉嫌從事的非法經營證券的5家配資公司和1名自然人處以行政處罰。
據鄧舸透露,前述五家公司分別為湖北福誠瀾海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南京致臻達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浙江豐范資本管理有限公司、臣乾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杭州米雲科技有限公司及自然人黃辰爽。
值得一提的是,前述涉案被罰的配資公司在操作模式上,仍然沿用了信託賬戶和恆生HOMS、銘創等軟體系統進行操作,而其被認定為違規的根源,在於其並未獲得證券經紀業務牌照的情況下開展了相應業務。
除口頭處罰外,上述配資活動亦遭到了來自證監會的真金白銀的罰沒;據記者統計,6起案件合計罰沒款項將不少於1.51億元。
在業內人士看來,此次配資公司首度受罰,意味著場外配資清理的監管震懾力正在增強。
「之前只是軟體商和券商,現在配資公司也受罰了,這說明證監系統針對配資的執法范圍正在擴大。」一位早期參與配資系統設計人士指出,「但實際上,配資公司的數量非常之多,但因為執法成本是客觀存在的,所以要選擇一些比較典型的配資公司進行處罰,這對執法震懾力的提高也有一定意義。」
事實上,證監會也表示,對於前述非法從事證券業務的情況,一經查實,將「堅決嚴厲打擊」;在前述系統設計人士看來,這或意味著,監管層仍不會停止對潛在的配資活動開展的摸底與處罰。
大部分埠或一周內關閉
配資機構受到追責的同時,在存量配資的清理環節,監管部門與券商似乎也並未鬆懈。
據證監會證券基金機構監管部上月底下達的一份配資清理通知顯示,除兩家規模在300億元以上的券商外,不少於2000億元規模的違法配資規模需要於9月30日前完成清理。
但有券商人士向記者透露,前述時間表只是監管層要求各家完成清理時限的「底線」,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大多券商都將時間表進行了前移。
「這個時間表只是要求的最晚時間,但落實到券商這里,肯定要打個提前量。」北京國資旗下一家大型券商營業部經理張文(化名)稱,「監管層也鼓勵券商主動清,因為趕最後清理有扎堆效應,如果所有人都在最後幾天清理,恐怕也會對市場帶來影響。」
的確有部分券商在清理配資方面較為積極,例如齊魯證券的配資存量規模較大,而監管層為其預留的清理寬限期也相對更久;但據記者了解,在該輪配資清理之初,齊魯證券就表現出較高的主動型,並積極完成清理任務。
事實上,多數券商的清理方式分為兩步,一是關閉配資賬戶外部埠的買入許可權,做到只許賣、不許買;二是徹底關停存量外部埠系統,其賬戶查詢、轉賬、賣出等全部功能將被鎖死。
而從記者了解的情況看來,多家券商叫停外部埠買入許可權的時間是9月18日,而徹底斷開外部埠鏈接的時間則落在了9月25日;這也意味著,絕大部分的違規外部埠將在未來的一周以內悉數關閉。
「我們的計劃是這周末關閉買入許可權,下一個周末關閉埠。」華北一家證券公司營業部負責人坦言,「關閉埠後,賬戶就只能用券商自己的系統交易了。」
「不知道其他券商的時間表,反正我們是明天(9月18日)最後一天可以正常交易了。」一家央企系證券公司營業部人士9月17日也表示,「之後就只能賣不能買了,到25日就徹底切斷交易埠,信託只能用券商傳統的網上交易系統來登陸賬戶。」
相比之下,也有券商在清理節奏上更加迅速。例如,廣發證券(000776)在發給中融信託的告知函中就透露,其將在9月18日收市後暫停外部接入信息系統許可權。
而在業內人士看來,證監會對於配資清理標準的進一步詮釋,也提高了券商主動清理配資埠的效率;9月17日晚,證監會表示,場外配資清理不可「一斷了之」,可採取變更埠、非交易過戶等方式進行證券資產與賬戶的存續。
外部接入重啟或迎增量資金
多數券商之所以對清理違規外部埠積極配合,其原因除滿足監管層的清理要求外,還與其為未來盡早恢復外部接入信息系統業務進行合規准備有關。
據記者了解,目前業內大多預判,如果多數券商已接入的違規外部埠能夠在9月內得到清理完成,外部埠的申報評估,則有望在10月份迎來重啟;而目前,部分券商恰恰在一邊加快配資清理,另一邊已在對外部埠業務的重啟著手進行著准備。
「我們聽說的是9月底、10月初的時候可能會重啟。」前述江蘇地區券商機構部經理表示,「所以所有的項目和合同都在進行前期的准備,現在也是等監管層的放行,到時希望能夠將這些項目正常推進。」
「理論上說,只有把原來的配資等違法介面問題清理干凈了,才能去申請評估認證新的第三方埠。」廣東一家券商人士也表示,「所以我們也在抓緊清理有問題的存量賬戶。」
事實上,新增外部埠接入於今年6月中旬被叫停以來,被攔在A股門外的,除違規配資資金外,還包括通過外部埠開展各類策略交易的正常資金;而在業內人士看來,該業務重啟後,相應的資金也有望得到解放,並對市場產生積極影響。
「外部埠的業務重啟後,潛在的策略資金也會返回A股,即便沒有了配資盤,這部分仍然會成為增量資金,並推動市場活躍。」張文認為,「目前還沒有收到介面重啟的消息,但最終還是取決於監管層如何判定外部埠的合規性。」
❹ CDR頭部券商有哪些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幾家中字頭券商處了解到,監管層近期已在同市場機構一起研究以CDR制度承接BATJ等優質海外上市中概股回歸國內資本市場的可能性。
全國兩會期間,資本市場支持新經濟和獨角獸企業上市的新聞以及監管層的表態不絕於耳,其中包括了將此前優質赴海外上市的新經濟龍頭公司迎回國內市場。
3月5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幾家中字頭券商處了解到,監管層近期已在同市場機構一起研究以CDR[中國存托憑證,在境外(包括中國香港)上市公司將部分已發行上市的股票託管在當地保管銀行,由中國境內的存托銀行發行、在境內A股市場上市、以人民幣交易結算、供國內投資者買賣的投資憑證,從而實現股票的異地買賣]制度承接BATJ等優質海外上市中概股回歸國內資本市場的可能性。
此前的2月28日,三六零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360」)在上交所召開重組更名暨上市儀式,正式完成登陸A股的借殼之旅,這也被市場認為正式打破了2016年之後中概股回歸A股的僵局。
「海外上市的公司如果私有化退市再回國內重組或上市,無疑是不現實的,彼時360的體量已經很大了,而BATJ這些企業私有化的難度和耗費資金遠在360之上,因此目前對於龍頭中概股而言,已經不是VIE架構的問題,而是如何在成本最小的情況下完成回歸國內資本市場。」一位中信證券投行部的人士3月5日同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交流時講道。
在這一背景下,監管層醞釀超過10年以上時間的CDR再次啟動。
全國政協委員、經濟學家李稻葵在兩會期間接受采訪時也坦言:「吸引創新型企業回A股上市時,需要改變監管規則,目前通過發行CDR更符合實際。」
重啟論證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CDR制度目前仍在研究論證階段中。
「CDR的推出除了要考慮市場情況外,各部門的配合協調也十分關鍵,這並不是證監會一個部門就能單獨完成的制度,包括央行、銀監會等多部門都將參與其中。我認為,CDR要推出也要等到兩會之後機構改革等事項確認之後,如果金融監管協調能夠更進一步的話,CDR的推出或許會更快。」前述中信證券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事實上,CDR對於國內資本市場來說並不陌生,這項一直在研究中的制度已跨越了超過15個年頭,其中早期國際版的方案中便有CDR的身影。
最近一次有關CDR的討論,則來自於2016年6月21日央行發布的《中國人民銀行2015年報》,在該文件中,央行提出了考慮推出可轉換股票存托憑證(CDR)的可能性。但時至今日,因為市場成熟度、波動性等因素的影響,CDR始終只是一項理論制度。
與此同時,CDR的反向產品也一直在推進當中,這便是D股。所謂的D股即注冊在境內的股份有限公司在德國法蘭克福發行上市股票,其發行需經過中國和德國監管機構的審核和批准,上市和交易均採用德國股票市場的相關規則。
「也就是說D股是CDR在法蘭克福交易所的類似產品,針對境內A股藍籌上市公司,尤其是製造業及具有明確國際化戰略的企業,而D股的研究推進對於CDR的研究論證工作也有良好的推動作用。」一位上交所相關人士表示。
三大挑戰
不過,CDR制度的推出仍有三大難點:人民幣目前無法自由兌換,監管分割以及管轄區法律適用問題。
首先是人民幣目前尚無法自由兌換的問題。
「ADR(美國存托憑證運行)基礎是ADR和基礎股票可以隨時互換互通。任何一個投資者在任何時候把ADR交付存托銀行,就可以按ADR轉換比率換得基礎股票,反之亦然。然而,目前我國資本市場是封閉的,人民幣在資本項目下不可自由兌換,這使得CDR將不與基礎股票互通。這種情況下,海外證券市場和滬深證券市場是相互分割的,同種股票在境內外有可能形成同股不同價的混亂局面。這種局面很容易使得中國存托憑證成為投機炒作的工具。」一位段和段律師事務所從事境外上市的律師3月5日接受采訪時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對此,3月5日,北京地區一家大型券商的投行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解決這一問題需要監管層的強力背書和推動,具體而言需設計一種機制,使境內資金能夠在法律強力監管的前提下,可以向境外流出。而法律方面也應當部分禁止CDR的自由雙向轉換。在時機成熟時,實現基礎股票與存托憑證的完全轉換,或設計出一種既能實現監管目的又能實現基礎股票與存托憑證自由轉換的可行的制度。」
其次是監管分割的問題,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即使CDR制度順利推出,BATJ等龍頭中概股回歸採用的也是兩地上市流通的形式,因此異地監管,監管分割是監管層必須面對的問題。
「由於CDR是二級市場,一級市場仍在境外,這就造成CDR機制下被監管主體在境外而相關上市企業的業務在內地的分割局面。對於CDR 這種金融衍生工具,我們也缺乏相應的法律法規和監管經驗。這對我國CDR的監管提出了挑戰。」前述律師講道。
而異地監管或監管分割又引發了第三項問題,即管轄區法律適用的問題。
「由於基礎股票在香港及外國市場流通,而CDR 在內地市場發行和交易,我國與其它國家在證券法律上的規定又有所不同,這就不可避免地會造成我國與它國的司法管轄權沖突及相應的法律適用問題。根據傳統的管轄理論,存托憑證中的合同糾紛仍然適用協議管轄優先的原則,如果沒有成熟的安排,CDR很有可能會出現執法和監管的真空。」前述律師表示。
因此,就目前來看,CDR推出面臨的幾項問題解決起來都有一定難度,不過亦存有變通的空間。
「這次CDR能否推出,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監管層的決心。從美國的經驗來看,該制度的推出不僅可以迎回中概股,未來其他國家的上市公司也可以在國內資本市場發行流通的股份。」3月5日,華泰證券滬上地區的一位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❺ 針對近期影子銀行,債市查處,你對商行某一業務(負,資,中)改革的看法,或者管理層監管的思路
影子銀行由於在危機成因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引起國外學者和權威機構的廣泛關注和深入研究,金融穩定理事會(FSB)從2011年開始發布對影子銀行體系的透視和監管報告。影子銀行的概念在向中國傳導的同時,適逢金融業的蓬勃發展時期,理財產品、信託業務、資產管理業務等金融創新層出不窮,金融業的資產規模也迅速膨脹,其積聚的風險也在加大,因此,國內外學者、研究機構也開始加強對中國影子銀行的認識和研究,監管部門也逐步規范銀行的經營行為。本文從銀行監管套利的角度對中西方影子銀行的發展進行審視,並對防範中國式影子銀行提出相應的對策
監管套利的必然性
銀行業的運行以提供信用、期限和流動性轉換等為特徵,由於本身的高杠桿率和未來現金流的不確定性,具有高風險和公共性的特點,因此,從防範系統性風險和保護存款人和投資人的角度出發,歷來受到較其他行業更為嚴格的監管。任何指揮和控制型的監管制度總會激勵人們去擺脫這些規則的約束,即監管套利。銀行從事監管套利的動機在於對高額利潤的追求,而這與銀行家們的風險激勵政策密切相關。雖然銀行都有中長期的規劃,但對管理層的考核大都與短期經營成果掛鉤,導致銀行家經營策略的短期化,激發了銀行追求高風險策略的動機。
銀行追逐監管套利行為有其必然性,我們可以從行為金融學理念——「動物精神」和示範效應來解釋監管套利行為。「動物精神」鼓勵人們承擔風險、推動創新,單個機構獲取監管「溢價」具有示範性,眾多機構爭相模仿而產生羊群效應,從而形成監管套利的普遍性和爆發性增長,容易導致泡沫的產生和危機的發生。
我們也可以從金融博弈論的角度分析監管套利行為。監管套利分為違規獲利和打「擦邊球」但並不違規兩種行為。與違規獲利的誘惑相比,在規則強制下的違規行為受到嚴厲的查處,因此這種套利行為已不具備普遍性。監管套利更多的是遊走於制度邊緣的灰色業務。監管套利也是一種協調博弈,通過恰當的聯系和溝通,例如誘導性原則和情景性原則,也能達到納什均衡。但如溝通不好,形成協同謬誤,其積聚的風險也會巨大,這在美國次貸危機中得以凸顯。
我們還可以從「監管俘獲」理論解釋監管套利。斯蒂格勒指出,監管者很容易屈從於被監管企業強而有效的壓力而修訂監管制度,並實施迎合被監管者利益的制度,這就是「監管俘獲」。大銀行不但有動機去影響監管者滿足他們的利益,也有手段去實施,「監管俘獲」給主流銀行的監管套利提供了便利。
此外,監管者和被監管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也使得監管套利活動得以持續進行。由於信息不透明和監管的高成本,監管套利在業界為常態。商業銀行監管套利行為大多發生在利用監管制度的盲區進行正常的業務活動,這些並不觸及監管「紅線」的灰色領域的套利行為掩蓋在復雜多樣的正常經營和交易活動中,要獲取、吸收和消化這些真實信息存在很大難度且監管成本很高。
中西方國家銀行監管套利的模式和影響
由於中西方國家對銀行業監管的側重點不同,監管套利的模式也體現出差異,在西方,主要為監管資本套利,而在中國,主要表現為信貸規模套利。
(一)監管資本套利
起源於1988年的巴塞爾資本協議成為全球銀行業監管的普適准則,在西方,對銀行的監管主要圍繞著資本監管進行,中國的銀行業監管部門也確立了對銀行進行資本充足率監管的主要內容,因此,監管資本套利構成了中外銀行監管套利的主要內容。監管資本套利,主要利用對資產風險測度上的缺陷來調節資本比率。資產證券化是銀行轉移信貸和利率風險、提高流動性、增加非利息收入以及改進資本比率的重要手段。資產證券化和其他金融創新工具的使用給銀行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一些銀行通過資本監管套利的策略避免了對監管資本的要求,構成了對監管資本標准有效性的侵蝕,但事實上其面臨的經濟上的風險並沒有得到實質性的改變。
監管資本套利的發展貫穿於巴塞爾銀行監管規則變遷的始終。Basel I導致監管資本套利被廣泛知曉, Basel II的引進對信用風險的評估提供了三種可供選擇的方法,即標准法、內部評級法和高級評級法,其目的是用這些方法計算的資本比率能夠與銀行面臨的實際經濟風險更加相符。但在Basel II下,監管資本套利仍是商業銀行面臨資本約束下滿足監管要求的一個重要手段,並且愈演愈烈,也是誘發2007-2009年美國金融危機的一個重要因素。基於危機的教訓以及巴塞爾Ⅱ在監管方面暴露的不足,2010年12月,巴塞爾委員會正式公布了巴塞爾Ⅲ。這套框架的面世不僅標志著新一代多層次系統性的資本監管框架形成,而且對銀行業進行多維度的微觀和宏觀審慎監管,但能否完全避免資本監管套利還有待觀察。
(二)信貸規模套利
現階段,中國銀行業的監管更多的是針對銀行的存貸比管理和信貸規模「窗口指導」,因此,圍繞著信貸規模的套利活動,成為另一主要的監管套利類型。信貸規模套利的路徑主要有藉助票據融資渠道、信貸資產轉讓渠道、同業代付渠道、匯率利率渠道、信託渠道、委託貸款渠道、理財產品渠道、非銀機構(如券商、基金、保險等)的資產管理業務渠道等。限於篇幅,本文不對其路徑做介紹。
信貸規模套利,其引起的後果是: 信貸規模數據失真、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受阻、金融機構間發展的不平衡加劇、資產價格泡沫高漲、金融脆弱性和風險加大。
影子銀行和政策應對
不管是監管資本套利還是信貸規模套利,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以脫離於傳統銀行監管視野下的影子銀行為載體來進行。
金融穩定理事會(FSB)將影子銀行定義為受監管的銀行體系之外的信貸中介所從事的活動和實體。影子銀行也可以定義為那些行使著期限、信用和流動性轉換功能的金融中介,但並沒有得到央行的流動性支持或公共部門的信用保證。影子銀行可被劃分為三個比較明顯的類型——政府發起的影子銀行、銀行體系內部的影子銀行、銀行體系外部的影子銀行。影子銀行體系在為市場的參與者和企業提供可選擇的資金和流動性來源的同時,給監管套利帶來便利。這些套利機會來源於以下幾點:1.金融監管框架的不完整性;2.Basel II下資本充足規則對信用評級的依賴性;3.會計處理和監管主體決策的隨意性和偶然性。 據FSB在2012發布的全球影子銀行跟蹤調查報告顯示,2011年末佔全球GDP86%和全球金融資產90%的25個獨立主權國家和地區的影子銀行體系規模達到了67萬億美元(這里的影子銀行是指除了央行、銀行、公共金融機構、保險公司和養老基金之外的其他金融中介),相當於所有被調查經濟主體GDP總和的111%。
對中國銀行業來說,由於監管更多的是針對銀行的存貸比管理和信貸規模的「窗口指導」,再加上跨行業的監管分割和監管競爭,圍繞著信貸規模的套利活動,構成了「中國式影子銀行」的一大特點。對中國影子銀行的定義,不能僅僅以有無監管來區分,而更應該從影子銀行的功能方面加以界定。在缺乏央行的流動性支持下,只要這個主體或載體的活動具有期限、信用和流動性轉換的功能,必然會放大其杠桿率,給銀行提供監管套利的便利,就應將其歸結為影子銀行。那麼,中國影子銀行的規模有多大?從央行公布的社會融資規模數據中銀行貸款佔比的趨勢變化可看出端倪。2002年,銀行本外幣貸款佔比95%,2006年下降為77%,2012年降到57.7%,今年一季度為51.9%。在社會融資結構的多元化中,委託貸款、信託貸款和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等間接融資的佔比在2012年佔到23%。若考慮到金融租賃、非標准債權等尚未計入的融資,實際的社會融資規模要比公布出來的數據更大,這與影子銀行所起的作用密切相關。部分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中非信貸類資產的佔比已超過50%,這些非信貸類資產的迅速增長是以同業合作或其他創新產品的運用來實現的,但不乏影子銀行的作用。
防範以信貸規模套利為特點的中國式影子銀行的風險,除了對銀行業加強監管和規范外,更應該在監管制度和監管內容上加以改進,適應金融發展的變化。例如,淡化存貸比監管、取消貸款規模管理、引入杠桿率指標;加快推進利率市場化步伐;完善社會融資規模、貨幣供應量等指標,為貨幣政策提供決策依據。
金融監管和金融創新永遠是金融市場發展的主旋律,由金融創新所引起的監管套利活動和影子銀行體系,有其自身的成長規律,同樣經歷萌芽、成長、壯大到風險累積,直至系統性風險爆發等階段。因此,在構建完善的審慎監管框架內容中,有必要全面透視商業銀行進行的各種監管套利行為,需要適時將影子銀行納入監管范疇,並不斷改進監管標准和監管方式,達到金融監管和市場約束之間的平衡
❻ 證監會監管層釋放了一個什麼信號
在A股市場上,很多上市公司說停牌就停牌,而且停得總是讓人猝不及防,不僅頻率高、范圍廣,還持續時間長。如今,這一現象恐怕將成歷史。
28日,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常德鵬回應「上市公司長期持續停牌」時稱:
下一步,證監會將不斷完善上市公司停復牌制度,強化證券交易所對上市公司停復牌的一線監管,在保障停復牌功能順暢發揮的同時,引導上市公司審慎行使停牌權利,維護市場交易的連續性和流動性。
超兩百家公司停牌十餘家公司去年開始停牌
中國證券報(ID:xhszzb)記者梳理Wind數據發現,截至7月28日,A股共有254隻股票處於停牌狀態。其中,深深房A、東方電子、*ST華澤、沙鋼股份、中環股份、德奧通航、長信科技、量子高科、信威集團、*ST愛富、東陽光科、ST雲維、*ST前鋒、中房股份14家公司的起始停牌日在上一年度(2016年);*ST新億起始停牌日為2015年12月7日。
「總的來看,上市公司停復牌新規發布後,上市公司停牌數量已大幅減少。」常德鵬表示,2016年滬深兩市上市公司日均停牌家數已較2015年下降了約2成;停牌時間已大幅縮短,超過90%的重大資產重組停牌時間已控制在3個月內,基本形成了穩定的市場預期。
但同時也應看到,常德鵬強調,我國資本市場仍處於「新興加轉軌」階段,市場不成熟、制度不健全、投資者結構不合理等問題依然存在,資本市場中內幕交易、「跟風式」、「忽悠式」重組等損害中小投資者權益的行為還時有發生。
「停復牌制度在保障信息公平披露的同時,還承擔了防控內幕交易、鎖定發行價格以及完成資產管理部門前置審批等功能,客觀上造成個別上市公司停牌時間較長等問題,引起了市場關注。」常德鵬進一步補充道。
因此,做好停復牌制度的改革,需要在維護資本市場秩序和保護投資者交易權之間做到有機平衡。
❼ 券商股為什麼這樣紅
一、總理表態加快推進注冊制改革
審核制改注冊制是中國股市一項革命性的突破,此項規定直接利好券商。隨著上市公司數量的大大增加,投行業務有望再次成為最賺錢的一塊
二、資產證券化實行備案制
發展資產證券化業務可以盤活存量,利於實體經濟,也有助於券商有助於業務優化和轉型,該業務是監管層所鼓勵和證券公司所歡迎的,其發展空間很大。
三、監管層發文要求補充資本 券商加杠桿空間打開
杠桿提升是券商最大的比較優勢所在,預計未來1-2年券商凈杠桿率有望從目前2.7倍的水平提升至5-6倍水平,2014年券商凈利潤增長60%以上,2015年凈利潤增長20-25%,2015年利潤增速與各行業相比仍然具有明顯優勢,因此,券商板塊可能不僅僅是補漲,更是反轉。
四、上交所:T+0恢復條件已經具備
如果實現,傭金將倍增。
五、新股持續發行。
IPO順利進行也讓券商投行業務得以順利推進,對券商業績構成利好。
六、新三板擴容及做市商制度利好券商。
以新三板做市商為券商帶來新的盈利模式為例。8月25日,新三板做市轉讓交易方式正式上線,66家券商獲做市資格。新三板目前已突破千家,根據目前的進度,到2016年將突破3000家,後期有望突破萬家。
七、兩融業務的快速發展。
截至2014年10月底,兩融業務余額為7024億元,較上月底增加912.46億元,增量較9月份874億元持續放大,環比增長14.93%;券商三季報顯示,融資融券等資本中介業務的快速增長,是助推上市券商三季度業績爆發的主要動力。
八 滬港通正式開通;
券商行業業績持續向好等等。
九、經濟轉型中直接融資比例將持續提升
經濟轉型需要資本市場創新,券商的投行/新三板/直投等業務將增收,投資者對券商股的風險偏好增強,券商股將迎來「戴維斯」雙擊。
十、全能型投行之路:
驅動力:經濟轉型中直接融資比例將持續提升。2009年以來中國直接融資比重呈現下降態勢。2013年直接融資比重不足45%(證監會數據),而世界主要發達國家比重在65-75%區間內,而美國的超過80%。經濟轉型需要資本市場創新。
分子:券商的投行/新三板/直投等業務將增收。假設2015年直接融資比重提高10個百分點,預計股票和債券融資比例規模將達到4萬億元。
分母:投資者對券商股的風險偏好增強。改革促進經濟結極轉型,投資者對改革信心增強。作為最受益的投資標的,產業資本青睞券商股。
美國「新經濟」 轉型,促進了全能型投行的興起
美國20世紀80年代後資本市場創新,為「新經濟」供血。間接融資比重下降,直接融資比例上升,債券發行規模增速大大高於貸款;同時金融創新促進並購重組規模擴張,並購基金風起雲涌。
利率和費率市場化,倒逼金融機構創新,全能型投行和PE等非銀金融機構脫穎而出。代表機極有以發行垃圾債聞名的德崇證券、聚焦財富管理業務的美枃證券、與業PE機極KKR等。
韓國經濟轉型牛市期間,券商股漲幅居首
韓國1997年金融危機後,經濟危機倒逼改革。雖然GDP增速下降一半,同時無風險收益率大降至4%,但是韓國股市從1999年步入牛市。
產業結極轉型中,券商股是韓國牛市期間表現最好的,最高漲幅約4倍。這一時期三星證券(全能型投行)、Kiwoom(互聯網券商)等券商最高漲幅均在10倍以上。
以三星證券為例,大力發展衍生品交易和財富管理等,業務結極不斷優化。2005年後三星證券資本中介和投資業務佔比提升。公司2007年傭金業務佔比下降至約30%,而利息收入佔比約20%,交易類業務佔比升至50%。
十一、互聯網金融/國企改革/監管放鬆
互聯網金融:牽手互聯網巨頭合作,打造交易平台,實現從流量發現到架極再造。
國企改革:鼓勵實斲股權激勵/員工持股將是工作重心,券商管理效率提升空間大。
創新政策:2015年值得期待的政策包括券商基礎功能恢復、證券法修改,新型融資/交易工具推出等。
十二、四大創新:經紀及信用交易/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財富管理/兼並收購
經紀:交易量無憂,傭金率下滑趨勢放緩。
信用交易:規模有望翻番,利差不降反升。
投行:新三板迎來黃金發展,並購重組有望爆發。
資管:居民財富正在從銀行搬家/房產挪窩。
十三、天量成交額導致傭金的顯著增長
目前能維持在8000億的水平能導致傭金的大幅增長
十四、期貨交易
大部分券商公司都有期貨公司
能不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