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收監管嚴
⑴ 淺析如何加強稅收征管工作
淺談新時期如何加強稅收征管工作
稅收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是國家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在深入實踐科學發展觀的新形勢下,加強稅收征管,堵塞稅收征管漏洞,全面推進依法治稅,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就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稅收征管模式下,如何加強稅收征管,談幾點粗淺的認識。
一、稅收征管的重要意義
(一)稅收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是保證國家機器運轉的經濟基礎和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90%的國家財政收入依靠稅收,國家通過稅收取得的收入,最終又用於發展社會主義經濟、科學和文化教育等事業。
(二)社會主義稅收「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稅收工作的成效直接關系著小康社會的實現過程。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和「和諧社會」的構建,必然要求稅務部門依法治稅,要求全體納稅人依法誠信納稅,促進稅收與經濟的協調發展,保持稅收收入持續穩定增長,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強大的財力保障。
(三)加強稅收征管,推進「精細化」管理,是「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方略在稅收工作中的集中反映,是「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在經濟生活中的生動體現,有利於營造良好的稅收環境和增強廣大納稅人依法納稅的自覺性,在全社會形成「依法誠信納稅光榮」的良好氛圍。
二、現階段稅收征管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成因
(一)稅收環境不夠理想
1.人文因素。我們的公民習慣於接受政府救濟,卻對依法為政府組織收入不理解。比如契稅是我國一個很古老的稅種了,新中國成立後,我國保存並發展了這個稅種,當土地、房屋權屬發生交換時,財政機關便依據《契稅暫行條例》實施征稅行為,這是合理合法的,但有人卻對稅收法制產生曲解,認為這相似於「苛捐雜稅」。
2、法治環境。近幾年來,稅務機關在貫徹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上,依據新《新稅收徵收管理法》及其《實施細則》,依法行政,大力推進依法治稅,取得了明顯成效。但仍存在不少問題,稅收上體現為涉稅犯罪得不到應有的追究,有些偷稅案件都是以補代罪,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與司法部門或個別司法人員利益沖突的稅案久拖不決,使一批偷、逃、騙稅者成為漏網之魚,利益的驅動助長了偷、逃稅者的僥幸心理,使稅務機關征管工作增加了難度和不平等性。
⑵ 稅收是對什麼活動進行監督管理的重要手段
稅收三大職能之一的經濟職能,也叫經濟調節職能,是指稅收所具有的通過稅收政策和稅收制度,影響個人、企業的物質利益,進而影響經濟活動和經濟運行的職責或功能。
稅收作為政府調控手段之一,其調控目標自然與政府的總體經濟目標相一致。經濟增長、穩定物價、充分就業和國際收支平衡是傳統的四大宏觀經濟調控目標,因此,它們也往往成為重要的稅收調控目標。當然,誠如諸多宏觀經濟學方面的論著所說的,這四大經濟目標之間是存在一定矛盾的,因此,同時實現四大目標一般認為是不現實的。
實際上,在不同時期經濟環境不同,政府的調控目標自然也有所側重,如在通貨膨脹嚴重的情況下,穩定物價往往就成為主要的調控目標,而在經濟衰退的情況下,如何刺激經濟增長則往往成為政府關注的焦點。因此,就稅收政策而言,其要實現的目標在不同時期也是有所側重的。
為實現調控目標而可供利用的稅收手段很多,但從原則上說,不外乎兩種:增稅和減稅。而具體的增稅、減稅措施則五花八門:開征新稅、擴大徵收范圍、提高稅率、減少優惠等等都能起到增稅的效果;而稅種停徵、提高起征點或免徵額、調低稅率及實行各種各樣的稅收優惠等等都具有減稅作用。
無論是增稅還是減稅,都是一個相對概念,具體可以通過稅負這一量化指標來衡量:稅負提高,則增稅;稅負下降,則減稅。稅收總量政策通過宏觀稅負的增減變化來反映,稅收的結構政策則通過稅負的區別對待來實現。
⑶ 如何加強對稅收的監管力度
當前,稅收執法權監督在思想認識、領導幹部監督、制度落實、過程監督、責任追究等方面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不但關繫到組織收入任務的完成,還將直接影響到稅務部門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所以,我們應該堅持從提高思想認識,加強幹部隊伍建設,建立內外監督機制,嚴格推行責任追究等方面入手,進一步加強稅收執法權監督,從源頭上加大預防和治理腐敗力度,推動稅收事業健康快速發展。
⑷ 稅務管理越來越嚴格,越來越規范,如何應對企業增值稅
意識要清晰,依法納稅,制度流程要有;
現行的銷項發票,一定要按照真實回的稅務分類編碼進答行分類,然後做好保存和備份,符合企業的營業范圍,也可以與上游供應商聯系,索要供應商開給你的發票明細所對應的編碼,使進銷項保持一致;
進項發票現在又網上勾選認證平台,如果進項發票量大,可以購買軟體,通過掃描儀或者掃描槍錄入軟體,使進項發票管理更為准確,能及時提醒即將到期未抵扣發票,也能查真偽等等;
稅務去年推出的稅收分類編碼尤為重要,金三系統稽查功能十分強大,後期如果進銷項進行比對,能很好的查出是否偷稅漏稅虛開。
⑸ 稅收徵收管理的要求
稅務征管的一般程序包括稅務登記,賬簿和憑證管理,發票管理,納稅申報,稅款徵收,稅務檢查等環節。
稅收征管法對稅務機關和納稅人在各環節的權利,義務進行了規范,並明確了不履行義務的行政或法律責任。
一、登記管理
1.稅務登記。稅務登記是納稅人在開業,歇業前以及生產經營期間發生變動時,就其生產經營的有關情況向所在地稅務機關辦理書面登記的一種制度。稅務登記是稅收征管的首要環節,具有應稅收入,應稅財產或應稅行為的各類納稅人,都應依法辦理稅務登記。一.稅務登記辦理要求及適用范圍1.開業登記。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在領取營業執照之後的30天內,持相關證件和資料,向稅務機關申報辦理設立登記,稅務機關自收到申請之日起,在30天內審核並發給稅務登記證件。
2.變更登記。納稅人稅務登記內容發生變化的,在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辦理變更登記後的30天內,持有關證件向稅務機關申報辦理變更稅務登記。
3.停復業登記。定期定額徵收方式的納稅人在營業執照核準的經營期限內需要量停業或復業的。向稅務機關提出申請,經稅務機關審核後進行停業或復業稅務登記。納稅人在停業期間發生納稅義務的,應當按照稅收法律,行政法規和規定申報繳納稅款。停業期滿不能及時恢復生產經營的,應提前向稅務機關提出延長停業登記申請,否則稅務機關視為已復業進行征稅和管理
4.注銷登記。納稅人發生解散,破產,撤銷以及其他情形,需要依法終止納稅義務的,納稅人應當在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申請辦理注銷之前,向稅務機關申報辦理注銷登記。納稅人需要向稅務機關提交相關證件和資料,結清應納稅款,多退(免)稅款,滯納金,繳銷發票,稅務登記證和其他稅務證件,經稅務機關核准後,辦理注銷稅務登記手續。
5.報驗登記。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到外縣(市)臨時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時,應當向營業地稅務機關申請報驗登記。
二,稅務登記證管理
1.定期換證制度。稅務機關實行稅務登記證定期換證制度,一般3年1次。
2.年檢制度。稅務機關實行稅務登記證年檢制度,一般1年1次。
3.國,地稅局聯合辦理稅務登記制。稅務機關積極推行國稅局,地稅局聯合辦理稅務登記制度。
4.部門配合制度。稅收征管法規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應當將辦理登記注冊,核發營業執照情況,定期向稅務部門通報,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應在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的賬戶中登錄稅務登記證件號碼,並為稅務部門依法查詢納稅人開戶情況予以協助。
5.遺失補辦制。納稅人,扣繳義務人遺失稅務登記證件的,應在規定期限內按程序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補辦稅務登記證件。
三,違法處理納稅人未按規定辦理,使用登記證,納稅人的開戶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未按稅收征管法的規定在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賬戶中登錄稅務登記證號碼,或者未按規定在稅務登記證中登錄納稅人賬號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並視情節給予相應罰款等行政處罰。
我國現行的征管模式為「以納稅申報和優化服務為基礎,以計算機網路為依託,集中服務,重點稽查」。這種模式,從納稅人自覺申報納稅為基礎,通過稅務機關和中介組織的雙層服務,使得所有納稅人都能夠實現自選申報;通過計算機對納稅申報的集約化處理、分析,找出未申報或中止申報的納稅人進行催報催繳,同時將異常申報加以篩選,監控納稅人按期申報;再通過稽查,糾正並處罰不真實的納稅申報,引導納稅人如實申報納稅。
⑹ 如何加強稅收征管
納稅服務是稅收征管工作的重要基礎和環節。如何進一步搞好納稅服務工作是當前國稅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來,我市國稅征管部門在協調和配合該局辦稅服務廳著力減輕納稅人不必要的辦稅負擔的同時,以納稅人為中心,以提高稅法遵從度為目標,以稅收流程為導向,充分依託信息化手段,改進納稅服務工作,切實維護納稅人合法權益,構建和諧的稅收征納關系,做到執法規范,成本降低,辦稅便捷,不斷提高稅收征管質量和效率等方面做了一些探索,但是盡管如此,還遠不能適應新形勢發展的需要以及納稅人的需求。為此,本文主要從如何進一步加強稅收征管,提升納稅服務質量等方面談談本人膚淺之見解。
一、當前在稅收征管與納稅服務中存在的問題
(一)征管力量薄弱,導致服務力度不夠。近年來,我市國稅部門為適應當前形勢,對所屬鄉鎮分局進行了大幅度的精簡,通過精簡機構,基層分局由過去的行政區劃設置,改變為現在的以經濟區劃設置。雖然節約了大量的人力資源和辦公經費,但從管理和為納稅人服務的角度上看,監控力度大大降低,由於稅管員忙於瑣碎繁雜的日常事務管理中,根本沒有精力對納稅人進行深層次的調查了解和宣傳輔導,稅管員在日常巡查的次數上遠遠低於從前,對納稅人在征管和生產經營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知之甚少,影響了管理和服務效能,制約了稅收管理和服務質量。
(二)管理手段落後,影響納稅服務效果。從實際情況來看,當前我市的稅收信息化建設還處於起步階段,稅收征管仍處於由傳統手段向信息化、程序化、科學化轉換的過程中,信息傳遞、反饋、共享的速度和程度較低,稅收征管仍然依靠紙質手工作業,征管方式未能從根本上脫開「粗放式」和「人海戰術」的鞠絆。納稅人在辦證,尤其是在申辦一般納稅人過程中,還存在諸多的不便,既影響了稅務機關的辦稅效率,又挫傷了納稅人的積極性。
(三)考評體系缺乏,服務工作流於形式。稅管員制度明確規定,基層稅務機關要通過加強對稅收管理員工作業績的考核,其中為納稅人提供優質的納稅服務就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我們必須對納稅服務工作的考核更加細化,每一項納稅服務工作都要有具體指標,通過嚴格的考核制度,考核到事,考核到單位,考核到人,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停留在紙質上。通過考核,真正使每一名領導和稅管員放在心上,落實在行動上,實現考核「收入」與考核「服務」並重。
二、加強稅收征管提升納稅服務質量的有效途徑
(一)優化職能,健全服務體系
按照人盡其才、人事相依的原則,根據管轄區域、管戶數量、稅源規模和人員編制對稅管員進行定崗定編,實現分類管理,發揮人才優勢和潛能。細化分解崗位職能,制定統一的工作標准、行為規則和規范的業務流程,推進稅收管理的標准化建設,為納稅人提供優質的稅收服務,在機制上起到良好的保證作用。加強稅收業務及納稅服務的教育培訓。根據新時期的要求,對稅管員開展業務技能和綜合素質培訓,在注重提高稅收管理員財會水平、數據分析能力和相關知識掌握的同時,把為納稅人服務的相關要求進行重點講解,讓每位稅管員掌握一些基本的服務知識。
(二)簡化流程環節,規范納稅申報
一是簡化辦稅環節,規范涉稅文書。對已經納入CTAIS並可在網上直接審批的,取消紙質文書的審批。二是統籌安排稅收調查和日常檢查等工作。避免多頭重復安排內容相同的調查和檢查事項。如對於稅務登記、稅種認定、減免稅資格認定、一般納稅人資格認定等涉稅調查事項,實行一次下戶、調查辦結。對於納稅評估,應針對納稅人申報繳納的各個稅種進行綜合評估,國、地稅聯合評估,一年1次,避免多次下戶,多頭評估。三是規范申報。對納稅人的涉稅資料進行規范管理。對已存入CTAIS系統按照「一戶式」電子檔案管理要求採集的各項基礎信息,在納稅人辦理登記類、認定類、申報類、審批類等各種涉稅事項時,不得再要求納稅人重復提供有關證件的復印件;稅務機關在開展稅收分析、稅負調查等工作時,不得要求納稅人重復報送財務會計報表和涉稅信息。對於長期選擇電子申報方式報送涉稅資料,且數據質量比較高的納稅人,可確定報送紙質資料的時限。如增值稅、消費稅的紙質申報資料採取年度報送,企業所得稅季(月)度預繳申報採用電子申報方式,年度申報採用電子申報和紙質資料報送方式。
(三)創新征管方式,提高服務效能
一是加強部門協作。國、地稅機關在聯合辦理稅務登記的基礎上,聯合評定納稅信用等級,聯合開展稅務檢查和稅收調查。要落實國、地稅聯系會議制度,加強信息溝通。加強分析比對,保證數據的真實、准確、完整,真正實現信息共享,提高服務質量與效率。同時要加強與工商、財政、金融、統計等部門的溝通和合作。大力開展外部信息交換,提高信息採集質量。逐步實現聯網,實行資源共享,形成社會合力,有助於提前發現問題,堵塞征管漏洞。
二是整合信息服務平台。優化稅務網站的服務功能,積極推行網上申報、網上下載稅務表格等服務措施,提供發票真偽鑒別、有獎發票等服務事項的網上查詢。積極利用簡訊開展催報催繳、申報提醒、辦稅通知等涉稅事項。
三是完善征管軟體功能。加快推廣稅收管理員平台等系統的開發與應用,增強征管軟體的查詢、監控、分析、評估功能,幫助稅收管理員更高效地開展包括戶籍管理、納稅評估、稅收檢查、數據分析等大量的日常工作,實現各級稅務機關對征管工作全面、有效的監督管理。
四是建立良性互動機制。征、管、查在稅收經濟分析、納稅評估、稅源監控、稅務稽查工作中要進一步建立良性互動機制,使各工作環節銜接得更加暢順,更好地發揮「以查促管,以管助查」的合力作用。
五是堅持辦稅公開。完善公開程序,拓展公開內容,規范公開形式,強化監督制約。按照納稅人辦稅流程,明確涉稅事項的類別、實施依據、公開形式、公開范圍、公開時間以及承辦部門等;做好納稅信用等級評定工作,明確標准,完善制度,健全機制。國、地稅機關要嚴格評定,確保評定的客觀性、准確性、公平性。充分運用評定結果,積極推行分類管理和服務。
(四)建立考核機制,落實服務效果
其一要強化考核監督。建立納稅服務責任制、考核制和獎懲制,堅持「三個結合」,即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相結合,定期考核與日常考核相結合,內部考核與社會評議相結合。
其二要開展社會評議。一要在辦稅服務廳內設置「服務評價器」,由納稅人現場對稅務人員的具體服務行為進行評價。二要採取問卷調查、稅企座談會、定期回訪納稅人等形式開展評價與監督。
其三要嚴格責任追究。確保分工明確、責任到人、措施到位,獎勤罰懶,獎優罰劣。
納稅服務工作是國稅部門根據當前稅收征管工作實際部署的一項重要工作,是一項長期工程。筆者認為,我們只有轉變觀念,做到「以人為本」,努力拓寬思路,深入開展調查研究,採取各項有力措施,傾心服務納稅人,通過不斷完善稅收征管機制來促進納稅服務質量的不斷提升。
⑺ 今年來稅務海關閉門依法加強稅收征管,嚴格控制減免稅,體現了什麼道理
增值稅稅收優惠政策一覽表
表一:增值稅報批類一覽表
序號專
項目
政策依屬據
審批機關
需要提供的資料
1
民政福利企業減免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促進殘疾人就業稅收優惠政策的通知》(財稅(2007)092號)、《國家稅務總局、民政部、中國殘疾人聯合會關於促進殘疾人就業稅收優惠政策征管辦法的通知》(國稅發(2007)067號 )
縣(區)級國家稅務局
一、需要取得民政部門或殘疾人聯合會認定的單位:
⑻ 對納稅信用D級納稅人,稅務機關採取哪些嚴格管理措施
對納稅信用評價為D級的納稅人,稅務機關將採取以下措施:
(1)按照本辦法第二十七條的規定,公開D級納稅人及其直接責任人員名單,對直接責任人員注冊登記或者負責經營的其他納稅人納稅信用直接判為D級;
(2)增值稅專用發票領用按輔導期一般納稅人政策辦理,普通發票的領用實行交(驗)舊供新、嚴格限量供應;
(3)加強出口退稅審核;
(4)加強納稅評估,嚴格審核其報送的各種資料;
(5)列入重點監控對象,提高監督檢查頻次,發現稅收違法違規行為的,不得適用規定處罰幅度內的最低標准;
(6)將納稅信用評價結果通報相關部門,建議在經營、投融資、取得政府供應土地、進出口、出入境、注冊新公司、工程招投標、政府采購、獲得榮譽、安全許可、生產許可、從業任職資格、資質審核等方面予以限制或禁止;
(7)D級評價保留2年,第三年納稅信用不得評價為A級;
(8)稅務機關與相關部門實施的聯合懲戒措施,以及結合實際情況依法採取的其他嚴格管理措施。
稅務機關規范納稅信用管理,是為了促進納稅人誠信自律,提高稅法遵從度,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稅務機關積極參與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與相關部門建立信用信息共建共享機制,推動納稅信用與其他社會信用聯動管理。隨著納稅信用體系建設不斷推進,納稅信用的社會價值和社會影響力日益增強,成為納稅人參與市場競爭的重要資產。失信者處處受限,守信者處處激勵。所以在企業經營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公司稅務情況,及時記賬、按時納稅申報。
⑼ 如何加強高收入人群稅收監管
崔永元怒懟范冰冰一事持續發酵。除了「手機」電影、「崔永元」「范冰冰」這些吃瓜群眾關注的字眼,明星通過「一陰一陽大小合同」獲取天價報酬,卻又公然偷稅漏稅的問題也隨之浮出水面,引發輿論廣泛關注。
以大數據為基礎的風險導向型稅收征管系統,其核心在於「信息」,這也是信息化促進稅收征管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全面高效地抓住和利用相關涉稅信息是稅收管理的關鍵,有利於破解稅收征納雙方信息不對稱難題,提高稅法遵從度和稅收徵收率,是全面提高稅收征管工作水平的必然選擇。
翟繼光也建議,將各種收入信息和財產信息匯總至稅務機關的手中,如銀行交易記錄、股票交易信息、不動產登記信息、機動車登記信息等。
內容來源:鳳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