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監察機構
① 在當代台灣的監察體系中,最主要的是監察院的監督,另外什麼院和行政
答案是立法院。立法院可以藉由法案與政府預算與查核,實踐對行政體系的監察。
② 中國古代監督思想對當代有無有無借鑒意義,何借鑒意義
有阿,明朝的言官無話不可說,無事不敢講,無人不敢彈劾,雖然讓這幫文化流氓壞了好多事,但你不能不否認那個時代言官語言和思想上的無限自由。
③ 當代中國倫理監督機制的現狀及未來發展方向
相當於現在的省長、省委書記兼軍區司令三職於一身。 州牧、刺史在兩漢時反復更迭,但基本上執行的是相同的只能,起初是作為州的監察官設立的,即監督地方...
④ 比較中國古代的監察制度和中國當代的檢查制度的異同
以前的檢查制度比較透明。因為刺史直接隊皇帝負責。 現在的話不用說了黑的是。大官小官沆瀣一氣
⑤ 中國古代監督思想對當今有何借鑒意義
中國古代監督思想對當今有何借鑒意義
事物都具有兩面性特徵,中國古代監察制度的特點上也是這樣。那麼莪分兩個方面總結其特點。積極性的特點:1.直接對中央負責,獨立體系,極高的辦事效率。從西漢時期開始,「監察」就已經形成獨立機構,充當皇帝耳目,監督官員和人民。到了隋唐以後這套制度更加完善,三省六部制度更加明確的確保檢查官員的權利和職責范圍,對中央負責,設立「御史台」,對省察,考核,上報有很高的辦事效率。2.滲透於考核,憑考試任職,憑能力升遷,相對人性化。由於科舉制度的發展和完善,官員的任職,升遷,罷黜等都體現著「仁道」和「人性化」。相比古代中世紀歐洲的封建世襲官員而言,西方更趨於物競天擇和原始,比如封建騎士管理不得當或是個人能力欠缺,自然會遭別的封建領主殺戮和兼並,替代。3.獎懲制度中重獎重罰,具有相對嚴格性和公平性。這個很取決於皇帝親政能力,如果優秀的皇帝執掌權利,那麼這種嚴格性和公平性的優越之處會體現的很明顯。4.以輕制重,體現「監察」不受權位干擾,合理和穩定。以輕制重,對監官採用秩卑、權重、厚賞、重罰的政策,給級別低的監官以監察級別高的官吏的權力。這樣避免了監察的公正性,不至於監察部門權高位重徇私舞弊,威脅中央。非常合理和穩定。相反,比如蒙古入侵殖民中國時期,由於外族殖民和壓迫監視中國各民族,監察機構的權力過大提高,甚至被任意擴大或濫用,從而使監察制度之後畸形發展,不僅難以做到公正,而且威脅中央。蒙古殖民政權也僅僅維持90多年很快瓦解崩潰滾回草原放羊了。消極特點:因為監察制度是為「皇權」服務,維護統治秩序,保證國家機器正常運轉而設立的。因此國家的「監察」的性能太過多的受皇帝的個人能力而影響。如果是有識、明智的皇帝執政,那麼這一套體系非常具有優越性。如果說皇帝昏庸甚至是大權旁落,那麼這套監察體系職能成為外戚專政和宦官專權的走狗,並且相反起到紊亂朝綱的反作用= =!比如明朝時期,設置了「東西廠錦衣衛」用於監督視察官員和百姓。然而由於明朝皇帝基因都不怎麼滴,一個比一個昏庸,到後期甚至出現了宦官大權獨攬,架空皇帝,司令百官,使人民生活和社會風氣變得十分晦暗。借鑒意義:監督法律、法令的實施,維護國家法律、法令的統一,參與並監督中央和地方司法機關對重大案件的審理活動,是中國古代監察機構及監官的主要職責,這些職責在任何一個時代都是需要的。中國古代對「監察制度」中所提出的「公平性」「合理性」「穩定性」「嚴格性」「高效性」「人性化」等等構想都是值得借鑒的,且不說古代中國的制度下是否真的做到,但是能提出這樣的原則就值得後世子孫承襲和發揚。對於今天來說,能做到以上傳統構想的方法一定是「民主選舉」「分權」「人民監督」「加強思想教育」「嚴格賞罰」等才能保證。。中國古代的監察制度對現今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⑥ 當代中國政治制度 我國古代監察制度經歷了哪幾個
中國古代行政監察制度:
發展階段:
一、戰國時期
戰國時代,設有御史一職,御史原作史官,兼掌記事文書。後來,御史權力日益增強,還兼著糾察功用。在《史記·滑稽列傳》記載齊王賜酒予淳於髡,淳於髡說:「賜酒大王之前,執法在旁,御史在後,髦恐懼俯伏而飲,不過一斗徑醉。」說明淳因御史在場,不敢放肆狂飲,怕醉後遭糾察,可見齊國之御史並負有糾察之職能。《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中記載,說明秦趙兩國亦設有御史。《戰國策》記「安邑之御史,其次恐不得也」,則記魏國亦設有御史。秦國宰相張儀,為秦游說趙韓,曰:秦王使臣獻書大王御史,證明韓趙兩國亦設有御史之職。可見戰國時代,各國都設有御史一職。御史本身為掌文書及記錄,而從淳於髦的說話,看出御史並兼糾察之職,則越來越接近監察概念。戰國時代可說為監察制度的萌芽時期。
二、秦代
自秦始皇統一天下後,才正式出現完善的監察制度。秦始皇建立起以三公九卿制度為行政管理體系,即中央集權國家。秦始皇以御史大夫為中央監察長官。根據《漢書·百官公卿表》記載:「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銀印青綏綬,掌副丞相,有兩丞,秩千石,一曰中丞,在殿中蘭台,掌圖籍秘書,外督部刺史,內領侍御史員十五,受公卿奏事,舉劾按章。」,從百官公卿表看來,御史大夫有三大職責:
1、御史大夫是僅次於丞相的副丞相。
2、御史大夫掌握行政秘書之大權。
3、御史大夫按公卿之奏事,舉劾按章,掌握監察之權。
因此,御史大夫為集行政,秘書,監察大權於一身的要職,御史大夫主要功用是對丞相進行監督和牽制。御史大夫下設御史中丞,輔助皇帝執行彈劾之權。則把秦朝的御史大夫,更進一步成為監察吏,但仍獨保留兼掌文書記事之職,尚未專司監察。
三、漢代
漢代時期,監察機關為御史府,又稱御史大夫寺,又名憲台。漢初,御史大夫仍兼蘭台秘書,蘭台即「藏書之室,著述之所」,顯示御史大夫仍掌管秘書職務,監察制度仍未獨立行使。直到漢成帝八年,丞相被更改為大司徒,改大司馬為太尉,御史大夫被改為大司空,改為專掌水利和工程建設的部門。監察之職由御史大夫改由御史中丞行使,至此,御史中丞便與御史大夫相脫鉤,成為獨立的監察機關,而地方則以監察御史、丞相史為監察系統,刺史為監察長官。京師則以司隸校尉作監察長官。標志著古代監察制度系統建立。
東漢時期,漢光武帝劉秀為鞏固新政權,設法加強中央集權制度,以作糾正西漢末年的混亂局面。
漢光武帝下令,漢朝最高監察長官為御史中丞,御史中丞下設治書侍御史二人,選明法律者充任。凡遇疑事,按律定其是非。御史中丞的地位後來亦有所提高。東漢建武元年,劉秀特詔御史中丞,司隸校尉和尚書令三官號為「三獨坐」,三獨坐則是指在朝會時,有專席獨坐,而在專獨坐中,監察長官佔二席,足證監察制度在東漢初已受到統治者重視,有利監察系統運作。
強化階段
魏晉南北朝:
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央的監察制度,大多沿用漢制,御史台仍為最高監察機關。但由於世族地主的勢力日益壯大,占據朝廷大量重要職務,造成「門閥政治」,影響了監察制度運作。後期規定世族不得為御史中丞,於是引起斗爭,六十年內換了近五十三名御史中丞。
組織成熟階段
一、隋朝
隋朝時期,由於再次統一,重新建立了新的監察制度。隋文帝恢復漢之舊規,在中央恢復設立御史台,由御史台重掌「糾不當者,兼糾彈之」,設台主一名,台主為御史大夫,而下設治書侍御史二人,侍御史八人,殿內侍御史、監察御史十六人,錄事、主簿等下屬官員。值得注意的是,下屬官員不再由台主御史大夫隨意更換,改由吏部銓敘任命,與現代的文官制度相仿,由行政加強對監察制度的主導。隋亦在地方設司隸台,專掌州縣監察。司隸大夫為台主。並建謁者台,持節察授。御史台、司隸台、謁者台合稱作三台。 隋朝時,中央設門下省,與中書省同掌機要,共議國政,並負責審查詔令,簽署章奏,有封駁之權,具有監察機構的性質。
二、唐朝
監察制度在唐朝時期更為完善,唐代監察機制沿襲隋朝制度,仍稱作御史台,設副職御史中丞二名。並把御史大夫職責確為「掌持國家刑憲典章,以肅正朝廷」,即由御史大夫主理國家刑法,並有彈劾眾官的違失、違反朝廷紀律。御史中丞輔助御史大夫實施其職。 唐朝御史台一設台院、殿院、察院,分別由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監察御史各司其職。三官的官階各不同,各有不同職責,形成唐代嚴密的監察系統。
而唐朝另外建立了另一套更有效的諫官系統,雖然諫官以皇帝為監察對象,把皇帝當作為國家最高官吏,對傳統的以法治官,不失為一項重大突破。諫官,職能為對君主言行等違失進行直言直諫,勸使其改正錯誤。唐太宗時期的魏徵則為好例子,魏徵進諫二百多次,促使唐太宗更正錯誤。諫官系統作為皇帝的監察鏡,及時糾正不少決策錯誤,避免禍國殃民之政。雖受到皇帝,諫官自身政風受到局限制約,但其監察功能是無容置疑的。
唐代的門下省,長官稱侍中,其下有黃門侍郎、給事中、散騎常侍、諫議大夫、起居郎等官。侍中二人,掌出納帝命,相禮儀。散騎常侍,掌規諷過失,侍從顧問。諫議大夫,掌諫諭得失,侍從贊相。給事中,掌侍左右,分判省事。補闕、拾遺,掌供奉諷諫,大事廷議,小則上封事。
三、宋朝
宋朝時期,宋太祖趙匡胤為加強皇權集中,加強君主專制,削弱宰相之權,便提高監察制度地位,仍沿襲唐之舊制。宋代監察制度比唐朝變化更大的是,諫官不只再議諫,開始負責監察,對朝政得失,為官不當者,皆可諫諍。而御史權力亦不斷擴大,由於已設諫諍之職,這樣台(御史台)諫職能相趨,由諫官言事,台官彈劾,這現象被稱為「台諫合一」,體現出宋代監察制度之強化。
宋初門下省僅主朝儀等事。以分隸門下、中書的左右諫議大夫、司諫、正言為諫官。神宗元豐改官制,始恢復審查詔令的舊制。
四、元朝
元朝時期,忽必烈鑒於吏治廢馳,採納張雄飛之建議,於至元五年重建御史台,與負責行政的中書省、掌軍的樞密院成元朝三大權力系統。開始時,御史台的官吏皆由中書省任免,但後來,御史大夫又奪回任免權。御史大夫負責糾正百官,和前朝職能相仿。後來,下令各地設行御史台,為中央御史台派出機構。行御史台共三台,分察全國二十二道監察區。各道設肅政廉訪司,由監察御史兼任肅政廉訪使,領導各地的監察,這樣由下到上,形成了巨大的全國監察網,扎實了元朝監察制度。
由於元朝實行種族歧視制度,把人民分為四種特級,這無可避免地給監察制度造成破壞,由於元朝治國須漢人,但為了元朝貴族自身利益,又必須進行內部整理,故對蒙古貴族進行監察的不單有蒙族監官,亦有漢人御史,這打破了四種特級規限,漢人御史多受打擊,如御史陳天祥,因彈劾蒙古貴族而被關進監獄,亦有貴族要脅廢除御史台,漢人御史在元朝時期多為緘默,令御史台不能發揮真正效用,直到朱元璋建立明朝後才令監察制度 更為順利運行。
五、明清兩朝
明朝時期,沿襲元朝,中央設中書省,都督府,御史台,分管行政、監察、軍事。御事台設左、右御史大夫、御史中丞、侍御史、治書侍郎史、殿中侍郎史、察院監察御史。洪武九年,廢除侍御史、治書侍郎史、殿中侍御史等職,三職合並至監察御史。1380年,洪武十三年,因宰相胡惟庸被叛變罪殺害,朱元璋決定廢除左右丞相之職同時,撤銷御史大夫,新設左右中丞,左右御史。但不久後,撤銷御史台機構,改置都察院,即總領監察御史,負責維持國家機關及官吏紀律的監察機關。
洪武六年(1373),分吏、戶、禮、兵、刑、工六科,各設都給事中一人,正七品,左右給事中與給事中,均從七品,掌侍從、規諫、補闕、拾遺,輔助皇帝處理奏章,稽察六部事務。享有「科抄」,「科參」及「注銷」之權,注銷是指聖旨與奏章每日歸附科籍,每五日一送內閣備案,執行機關在指定時限內奉旨處理政務,由六科核查後五日一注銷。六科還可以參與「廷議」,「廷推」,參與朝廷大政方針的制定,監督其執行。
清朝時期,設立都察院,雍正元年(1723)六科給事中並入都察院,與各道監察御史合稱科道,置丞政一人,左右參政二人,其餘各沿明制。至此,古代監察系統達到了高度統一和嚴密。清朝還以皇帝的名義制定了中國古代最完整的一部監察法典《欽定合規》。
⑦ 中國當代監察制度包括哪些方面
中國當代監察制度主要包括獨立行使監察職權,除提起刑事訴訟、出庭支持公訴外,還享有廣泛的法律監督權。
新中國的監察制度是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根據地的監察制度基礎上,學習借鑒蘇聯的監察制度,結合中國國情創造出來的,我國著名的法學家,檢察學創始人王桂五認為,列寧關於法律監督理論,人民民主專政理論是中國當代監察制度的理論基礎,1954年第一部憲法和《人民檢察院組織法》頒布實行,把檢察機關從政府序列中分離出來,更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檢察院、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直接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負責並報告工作。標志著中國當代檢察制度的正式產生。我國的檢察機關從屬於最高國家權力機關,與行政機關、審判機關並列,並獨立行使職權,除提起刑事訴訟、出庭支持公訴外,還享有廣泛的法律監督權,我國的監察制度與前蘇聯的監察制度具有很多的共性:
第一是在保留公訴權的基礎上,賦予檢察機關一般監督權,即對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社會組織、公民,就其所發布的文件或所實施的行為是否合法,統統實行監督.
第二,是在國家政治結構中確立檢察機關的獨立地位,對外自成體系,對內實行高度統一的垂直領導,整個檢察機關直接隸屬於最高國家權力機關。
但也具有自己的特殊性.中國檢察制度的特殊性是:
第一,檢察制度建立的思想基礎是人民民主的國家觀,因而更注重政權建構的集中和民主性;
第二,檢察機關的法律監督主要是運用訴訟手段針對具體案件的監督,而不是一般監督意義上的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