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體系強監督
① 如何強化監督的再監督
只有將以權力制約權力、以權利制約權力兩者有機地聯結起來,有效地制約與監督權力的現代政治難題才能得到解決
??加強對權力的制約和監督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是因為,從正面來看,權力的制約與監督對於權力服務於公民、有效地運作、推進財富的積累等,具有重大的影響;從反面來講,不受制約與監督的權力必然是腐化變質的權力,權錢交易、低效運作、腐敗叢生是難以避免的事情。
以權力制約權力
以權力制約權力,首當其沖的是實行權力的分割制衡原則。之所以必須首先分割權力,是由權力性質決定的。「絕對的權力絕對地導致腐敗」,這是不論社會政治制度差異如何都適用的一個現代政治戒條。權力具有自我膨脹的天性,如果不對權力加以分割,這種政治制度就必然成為一種獨斷專行的制度,絕對的自我而不會有真正批評的孤芳自賞的制度,從長期執政效應來看,也相應會成為一種低效率的政治制度。
其次,以權力制約權力,需要對監督制約權力的對象加以明確。分割權力作為制約和監督權力的前提,並不必然保證權力受到有效的監督制約。因為在權力的實際運行中,執掌權力的主體具有自由裁量的空間,他們還是有濫用職權的必然性。必須將執掌權力的人置於有效制約與監督其權力的權力運行體系之中,才能保證他們用公共權力來為公共利益服務。假如僅憑他們依託在自我道德信任基礎上執掌公共權力的諾言,對他們不加以嚴格制約與監督,那就絕對不能期望杜絕權錢交易、以權謀私。
再次,有效制約與監督權力還必須建立起制度導向與程序優先的制度運行體制。假如制約與監督權力的動力僅僅來自某些政治高層人物的旨意,或來自某個集團的善良動機,那是不可能有效制約與監督權力的。這是由權力支配意志而不是意志支配權力的權力現代性決定的。歷史上曾經有多少意志堅定地想用權力來為大眾謀取福利的政治家,到後來演變為濫用權力、甚至以權謀私的墮落分子。這類觸目驚心的事例告訴我們,除開在制度上解決權力的制約與監督問題,從而保證從權力的分割開始、到權力的規則運轉、再到權力的公共化評估相互貫通,從而將權力的客觀化運作與執掌權力者的個人意志和願望隔離開來,否則就不能想像權力受到有效制約與監督。至於制約與監督權力的程序優先問題,那就更是一個檢驗政治現代性的指標了。有沒有權力運行的分割制衡制度設計、有沒有權力執行的一套客觀制度建構、有沒有圍繞權力執行糾紛建立的裁決機制、有沒有對人對事對決策對效用分別設計的制度規章,既是劃分傳統政治與現代政治的分界線,又是判斷權力是否受到有效制約與監督的基本標准。
以權利制約權力
以權力制約權力是一種「權力內部」的制約與監督思路。也許更為關鍵的還是以權利制約權力。對於現代社會來講,建立在自由平等基礎上的公民權利,是一個政治共同體據以維持與發展的現實起點。假如以權力制約權力只是執掌權力者之間展開的權力分配游戲,那麼,就既不能指望權力會自我限制,也不能指望權力的公共性有根本的保障。於是,以高於權力的權利來制約與監督權力就是必然的選擇。必須將權力與權利作為一個對應的關系來處理,以前者為必須限制的對象,以後者為捍衛的對象;以前者為社會運作的條件,以後者為社會運作的前提;以前者為後者的被支配者,以後者為前者的支配者。這樣,權力的自我膨脹才會消減。以權利制約與監督權力,既需要重申人民主權原則,也需要有人民以公民的角色介入社會政治生活的「角色轉變」,更需要有反映人民意志與願望的社會建制來實際制約與監督權力。於是兩個方面的問題就顯得重要起來:一方面,必須建立健全國民政治參與的制度渠道,從而使得公民有表達自己意見和參與決策的空間。另一方面,在日常的社會政治生活中,必須建立起輿論監督的制度體系。只有將以權力制約權力、以權利制約權力兩者有機地聯結起來,有效地制約與監督權力的現代政治難題才能得到有效的解決。
② 如何通過強化監督落到實處
一是黨委切實履行主體責任。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主體責任就是要對制定落實黨風廉政責任制承擔主要的責任,要制定切實可行的責任追究制度,實際上是對黨委提出的要求,要承擔好黨委的主體責任,必須做到加強組織領導凝合力、強調「一崗雙責」明責任、實行任務交辦抓重點、強化檢查考核促落實四點。
二是紀委充分發揮協調、監督作用。在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工作中,紀委負責監督、協助黨委整合力量,把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內容落到實處。發揮參謀助手作用,打牢責任落實根基。一要擺正自身位置。與黨委建立一種總體協調、和而不同的關系,在尊重理解中監督,在溝通協調中監督,在參與服務中監督。堅持黨委對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工作的全面領導責任,紀檢組織不越位、不錯位、不缺位。二要強化主動協調。積極協助黨委加強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工作,當好黨委的參謀助手,積極協助黨委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切實抓好反腐倡廉工作的任務分解、檢查考核。三要加強信息反饋。各級紀檢組織定期向上級紀委匯報工作思路、工作進展情況、工作中遇到的困難與問題,及時報告有關情況,反饋有關信息,及時報告監管部門的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落實情況等,確保信息暢通。當好黨風廉政建設的「服務員」。
三是強化黨風廉政建設責任認定。一是從是否把好教育關,判斷其是否「失教」; 二是從監督管理是否到位,判斷其是否「失管」; 三是從對所管轄的單位和幹部的廉政情況是否了解,判斷其是否「失察」;四是從發現問題是否主動查處,判斷其是否「失究」; 五是從決策是否科學、是否符合實際情況,判斷其是否「失誤」。
四是建立健全責任追究制度。實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是落實「從嚴治黨」方針的內在要求。無論是黨政「一把手」,還是領導班子成員,都要增強責任主體意識和責任追究意識,從思想上認識到:不抓黨風廉政建設是失職,抓不好黨風廉政建設是不稱職,包庇、縱容違法違紀人員是瀆職。在實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過程中,必須明確責任主體,落實責任目標,明確具體責任。實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追究制度,進一步明確責任追究的內容和范圍,解決和規范誰來決定追究、由誰追究、追究什麼以及如何追究等一系列問題。
③ 《黨內監督條例》構建了強大的黨內監督體系,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
《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
明確規定:黨內監督的重點對象是黨的各級領導機關和領導幹部回,答特別是各級領導班子主要負責人對黨內監督的重點內容的執行。
黨內監督的重點內容是:
遵守黨的章程和其他黨內法規,維護中央權威,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上級黨組織決議、決定及工作部署的情況;
遵守憲法、法律,堅持依法執政的情況;
貫徹執行民主集中制的情況;
保障黨員權利的情況;
在幹部選拔任用工作中執行黨和國家有關規定的情況;
密切聯系群眾,實現、維護、發展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情況;
廉潔自律和抓黨風廉政建設的情況。
④ 如何從強化監督入手,減少和杜絕這種權大於法的事件發生
一、監督要形成合力:
必須構建決策科學、執行堅決、監督有力的權力運行體系,形成科學有效的權力制約和監督機制。
二、防止權力過於集中:
財政資金分配使用、國有資產監管、政府投資、政府采購、公共資源轉讓、公共工程建設都屬重大敏感項目,由於這些部門和崗位權力過於集中,很容易滋生腐敗,容易出現大案、要案、窩案。而內部權力的制約是杜絕權力濫用的重要手段。因此,必須實行分事行權、分崗設權、分級授權,定期輪崗,強化內部流程式控制制。
三、審計要「全覆蓋」
要強調對公共資金、國有資產、國有資源和領導幹部履行經濟責任情況實行審計全覆蓋。凡涉及管理、分配、使用公共資金、國有資產、國有資源的部門、單位和個人都要接受審計、配合審計。審計包括會計資料、業務資料、管理資料。探索省以下地方審計機關人財物統一管理。省以下地方審計機關人財物實行統一管理,有利於基層審計機關獨立行使審計權而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擾,以保證審計結果的客觀性、真實性、權威性。
四、政務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
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堅持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原則。「不公開為例外」原則應該有清晰的界定,以防政府官員個人將可例外的區域放大,影響到政務公開的正常進行。屬於例外原則的應該是涉及國家安全、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等事項。
⑤ 嚴規矩強監督轉作風兩個清單是什麼
所謂的清單就是指依據嚴規矩,強監督,轉作風這項政策要求,對照自身在生活工作中的表現,找出不足或者是需要提高的地方,羅列出來,分析產生問題的原因,最後制定方案解決。
⑥ 強制監督簡稱
強督
⑦ 如何扎緊制度籠子,進一步強化監督執紀問責
用好問責利器,夯實管黨治黨政治責任。用好《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這個利器,對主體責任版、監督責任和權領導責任落實不到位,致使管轄范圍內發生嚴重違規違紀行為,造成嚴重後果或惡劣影響的,要嚴肅進行責任追究。對於該問責而不問責的,也要嚴肅問責。
要以黨中央的旗幟立場、決策部署、擔當精神為標桿,踐行忠誠干凈擔當,強化監督執紀問責,決不辜負黨和人民的重託;要牢固樹立嚴管就是厚愛的理念,把關心愛護幹部和強化監督管理結合起來,嚴格選人用人標准,統籌幹部選拔、培養、交流、使用,不斷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和業務能力;要推動全面完成紀檢體制改革任務,持續深化「三轉」,嚴格落實監督執紀工作規則,把監督執紀的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密切聯系實際,找准風險點和薄弱環節,嚴格工作規程,落實請示報告制度,加強管理監督,嚴控自由裁量權;要強化自我監督,自覺接受黨內和社會監督,加強「一案雙查」,對不擔當、不負責的要調整崗位,對不忠誠、不幹凈的要嚴肅查處,對執紀違紀、失職失責造成嚴重後果的,嚴肅問責,確保紀檢監察隊伍始終能夠利劍高揚,樹立起嚴格自律的標桿。
⑧ 銀行的嚴自律,強監督,促合規是什麼意思
1、內控制度制約范圍不夠全面。我國銀行的內控制度設置不合理,往往是「控下不控上」,針對銀行業務經辦人員的內控制度比較多,而對各級管理者特別是對基層管理者的內控制度約束相對缺乏,有不少控制盲點。
2、管理層和操作層對內控制度缺乏必要的認識,存在模糊現象。個別管理者和操作者片面認為內部控制阻礙或制約了業務發展,重業務、輕管理的現象還比較突出。目前,各商業銀行都實行了考核指標體系,這些考核指標的設置偏重於業務發展,使基層行只注重業務開拓而忽視或淡化內控管理。
3、內控制度執行不到位,流於形式的現象普遍存在。內控制度只限於定規章、發文件而不注重製度的落實。銀行員工執行內控制度的意識淡漠,遇到具體問題,靈活性講得多,原則性講得少,以種種「理由」加以變通和迴避。更有甚者對某些內控制度視而不見,使內控制度形同虛設。有的員工過分強調業務拓展,片面追求業務指標,放鬆合規風險防範,仍存在「以信任代替制度、以習慣代替制度、以情面代替紀律」的陋習,忽視制度執行,對存在的問題整改不力,問責不嚴,一定程度上縱容了違規違紀行為,致使制度控制形同虛設。
4、銀行員工合規意識與觀念淡薄。銀行有的管理層或領導者本身合規意識淡薄,示範作用沒有發揮,導致上行下效,員工「規」的觀念淡化,執「規」的自覺性不強,形成違規也見怪不怪的「怪圈」。同時上下級機構之間以及管理層與員工之間存在「相互博弈」的文化,制約了銀行政策和程序的制定及其執行的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