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督管理局不履行監管職責
為了更好地加強我校資產的管理,維護資產的安全、完整、完好,提高資產的使用效益,在學校各單位設立專、兼職資產管理員。
一、 資產管理員的職權
1.認真貫徹執行國家、省和學校有關教學儀器設備、行政設備管理工作的方針、政策,做好各項管理工作;嚴格把關,不徇私情,對故意損壞,挪用,丟失財產物品的現象要敢於制止,勇於負責;
2.參與本單位新增資產的實物和技術驗收工作,並負責收集儀器設備樣本資料、技術圖紙、使用說明、軟體、驅動、保修單等技術資料,加強儀器設備檔案管理工作;
3.根據學校資產管理處設置的許可權,維護好學校的資產信息管理系統,並按程序完成有關手續;
4.負責本單位資產的帳、卡、物的管理,按使用人、領用人、借用人建立固定資產卡片和借用手續,監督使(領、借)用人按要求使用、檢修、養護資產並做好使用情況和檢修保養情況記錄,確保資產的壽命和使用效率;
5.負責辦理本部門資產的借還、丟失、損壞、賠償、調撥及降值報廢等手續,協助資產管理處按規定程序辦理資產處置手續和做好其它相關工作;對資產使用、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應及時與資產管理處取得聯系;
6.及時掌握本單位固定資產的存量及增減變動情況,負責本單位的資產清查、登記、統計報告等基礎管理工作,協助資產管理處對本單位的固定資產進行清查、登記、統計、匯總及日常監督檢查工作,做到帳、卡物相符率達100%;
7.加強資產安全防護措施,做好防火、防潮、防塵、防爆、防銹、防蛀、防盜等工作;
8.資產管理員調離、退休或連續外出三個月以上(含三個月)應在歸口管理單位監督下辦理移交手續,變更固定資產卡片記錄;對資產移交不清的人員,不辦理有關手續,並按規定進行處罰直至追究法律責任。
二、 資產管理員應承擔的責任
固定資產管理員有依法管好、用好固定資產的責任和義務。如果在資產管理和使用過程中,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財務處、資產管理處或歸口管理單位有權責令改正或調換,並追究其應承擔的責任:
1.未按規定時間完備增減變動資產手續的;
2.未按規定操作資產管理系統或擅自讓他人操作,造成後果的;
3.未按其職責要求,放鬆資產管理,造成嚴重後果的;
4.對所管轄資產管理不善,造成流失的;
5.未經學校批准擅自出借、出租、轉讓、處置資產的;
6.資產管理混亂、帳物不符,不採取相應管理措施的;
7.經批准購置固定資產而不履行有關手續的;
8.不如實登記自購資產、填報資產報表、隱瞞真實情況的;
9.擅自將非經營性資產轉作經營投資的;
10.對閑置資產拒不接受調劑的;
11.弄虛作假,以各種名目侵佔固定資產或利用職權謀取私利的;
12.未經許可任意拆改資產的。
Ⅱ 主要監管部門及其相應的職責有哪些
國家主要監管部門有: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國家食品葯品監管局、國家質檢總局、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 ,國家稅務總局。
具體的職能和職責如下:
1.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直屬的正部級行政機構,主要負責安全生產、煤炭礦業安全工作的監察等工作。
2.國家食品葯品監管局:是國務院綜合監督管理葯品、醫療器械、化妝品、保健食品和餐飲環節食品安全的直屬機構,負責起草食品(含食品添加劑、保健食品,下同)安全、葯品(含中葯、民族葯,下同)、醫療器械、化妝品監督管理的法律法規草案,制定食品行政許可的實施辦法並監督實施,組織制定、公布國家葯典等葯品和醫療器械標准、分類管理制度並監督實施,制定食品、葯品、醫療器械、化妝品監督管理的稽查制度並組織實施,組織查處重大違法行為。
3.國家質檢總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主管全國質量、計量、出入境商品檢驗、出入境衛生檢疫、出入境動植物檢疫、進出口食品安全和認證認可、標准化等工作,並行使行政執法職能的正部級國務院直屬機構。按照國務院授權,將認證認可和標准化行政管理職能,分別交給國家質檢總局管理的中國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局)和中國國家標准化管理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化管理局)承擔。
4.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主管市場監督管理和有關行政執法工作的正部級國務院直屬機構,由原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升格而來。
5.國家稅務總局:國家稅務總局是國務院主管稅收工作的直屬機構,正部級。主要職責是:擬定稅收法律法規草案,制定實施細則;提出國家稅收政策建議並與財政部共同審議上報、制定貫徹落實的措施。參與研究宏觀經濟政策、中央與地方的稅權劃分,提出完善分稅制的建議;研究稅負總水平,提出運用稅收手段進行宏觀調控的建議;制定並監督執行稅收業務的規章制度;指導地方稅收征管業務。
Ⅲ 安監部門承擔幾項職責
安監局職能:
(一)承擔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的日常工作。具體職責是:研究提出安全生產重大方針政策和重要措施的建議;監督檢查、指導協調國務院有關部門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的安全生產工作;組織國務院安全生產大檢查和專項督查;參與研究有關部門在產業政策、資金投入、科技發展等工作中涉及安全生產的相關工作;負責組織國務院特別重大事故調查處理和辦理結案工作;組織協調特別重大事故應急救援工作;指導協調全國安全生產行政執法工作;承辦國務院安委會召開的會議和重要活動,督促、檢查安委會會議決定事項的貫徹落實情況;承辦國務院安委會交辦的其他事項。
(二)綜合管理全國安全生產工作。組織起草安全生產方面的綜合性法律和行政法規,研究擬訂安全生產工作方針政策,制定發布工礦商貿行業及有關綜合性安全生產規章規程,研究擬訂工礦商貿安全生產標准,並組織實施。
(三)依法行使國家安全生產綜合監督管理職權,指導、協調和監督有關部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制定全國安全生產發展規劃;定期分析和預測全國安全生產形勢,研究、協調和解決安全生產中的重大問題。
(四)依法行使國家煤礦安全監察職權。依法監察煤礦企業貫徹執行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情況及其安全生產條件、設備設施安全和作業場所職業衛生情況;對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煤礦企業依法進行查處;組織煤礦建設工程安全設施的設計審查和竣工驗收。對設在各地的煤礦安全監察局及煤礦安全監察辦事處進行管理。
(五)負責發布全國安全生產信息,綜合管理全國生產安全傷亡事故調度統計和安全生產行政執法分析工作;依法組織、協調重大、特大和特別重大事故的調查處理工作,並監督事故查處的落實情況;組織、指揮和協調安全生產應急救援工作。
(六)負責綜合監督管理危險化學品和煙花爆竹安全生產工作。
(七)指導、協調全國安全生產檢測檢驗工作;組織實施對工礦商貿企業安全生產條件和有關設備(特種設備除外)進行檢測檢驗、安全評價、安全培訓、安全咨詢等社會中介組織的資質管理工作,並進行監督檢查。
(八)組織、指導全國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工作,負責安全生產監督管理人員、煤礦安全監察人員的安全培訓、考核工作,依法組織、指導並監督特種作業人員(特種設備作業人員除外)的考核工作和生產經營單位主要經營管理者、安全管理人員的安全資格考核工作;監督檢查生產經營單位安全培訓工作。
(九)負責監督管理中央管理的工礦商貿企業安全生產工作,依法監督工礦商貿企業貫徹執行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情況及其安全生產條件和有關設備(特種設備除外)、材料、勞動防護用品的安全管理工作。
(十)依法監督檢查新建、改建、擴建工程項目的安全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情況;依法監督檢查生產經營單位作業場所職業衛生情況和重大危險源監控、重大事故隱患的整改工作,依法查處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生產經營單位。
(十一)擬訂安全生產科技規劃,組織、指導安全生產重大科學技術研究和技術示範工作。
(十二)組織實施注冊安全工程師執業資格制度,監督和指導注冊安全工程師執業資格考試和注冊工作。
(十三)組織開展與外國政府、國際組織及民間組織安全生產方面的國際交流與合作。
(十四)承辦國務院交辦的其他事項。
二、國家安監局的職責
「三定」規定明確了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承擔的職責,是依法行政,加強全國安全生產綜合監管和煤礦安全監察工作的重要依據。
各級安全監管部門和煤礦安全監察機構要認真組織學習,按照監管、監察職責,找准在安全生產工作格局中的定位,進一步轉變職能、轉變觀念、轉變工作方式、轉變工作作風,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努力開創安全生產工作新局面。
要以落實「三定」規定為契機,大力推動地方各級安全生產監管機構建設,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安全監管體制,提高監督執法的權威性,在安全監管工作中全面履行政府職能。
煤礦安全作為安全監管、監察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要按照「國家監察、地方監管、企業負責」的原則,切實落實地方各級煤礦安全監管責任,健全煤礦安全監察工作機制,加大監察執法力度,努力改善煤礦安全狀況,促進全國安全生產形勢的穩定好轉。
(3)監督管理局不履行監管職責擴展閱讀:
安全生產行政強製程序中的安全生產行政強制分為七類:
1、是對有根據認為不符合保障安全生產的國家標准或者行業標準的設施、設備、器材以及違法生產、儲存、使用、經營的危險物品予以查封或者扣押,對違法生產、儲存、使用、經營危險物品的作業場所予以查封;
2、是臨時查封易制毒化學品有關場所、扣押相關的證據材料和違法物品;
3、是查封違法生產、儲存、使用、經營危險化學品的場所,扣押違法生產、儲存、使用、經營的危險化學品以及用於違法生產、使用危險化學品的原材料、設備工具;
4、是通知有關部門、單位強制停止供電,停止供應民用爆炸物品;
5、是封存造成職業病危害事故或者可能導致職業病危害事故發生的材料和設備;
6、是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安全生產行政強制。
Ⅳ 監管和監督的區別
二者在過程范圍、對象和目標上都是有一定區別的:
監督:即對現場或某一特定環節、過程進行監視、督促和管理,使其結果能達到預定的目標。
監督的內涵是監督的本質的反映,就其「本質」而言,也許有:1.自上而下的察看之義。2.對同級的監察督促。在權力結構中,監督也並不局限於對下級官員的自上而下的監督。作為職能的監督,其目的就是提示督促、防止差錯、治理和維護秩序。在現代漢語中,監督是「指察看並督促」。
監督的外延是監督的范圍的反映,就其「范圍的反映」而言,也許有:
(一)在主觀和客觀上的反映。1、在主觀上的反映有:監督理論、監督理念、監督觀點和監督認識等;2、在客觀上的反映有:監督組織、監督機構、監督制度、監督體制、監督機制、監督場所、監督人員、監督工具和監督手段等。
(二)在形式和內容上的反映。1、在形式上的反映有:民主監督、法律監督、社會監督、內部監督、輿論監督、間接監督和直接監督等;2、在內容上的表現有:監督個人、監督財務、監督決策、監督行為和監督說話等。
(三)在良性和惡性上的反映。1、在良性上的反映有:積極監督、主動監督、有效監督、配合監督、接受監督和服從監督等;2、在惡性上的反映有:逆反監督、抵觸監督、迴避監督、厭惡監督、拒絕監督或對抗監督等。
管理:就是有管,有理,在一起才能叫管理,組織單元,通過市場經濟選擇,科學、合理、優化配置經濟要素資源,達到組織經營低投入、高產出目的的經營行為。
任何一種管理活動都必須由四個基本要素構成,即:1.管理主體,回答由誰管的問題;2.管理客體,回答管什麼的問題;3.組織目的,回答為何而管的問題;4.組織環境或條件,回答在什麼情況下管的問題。
管理的職能(管理過程)包括:
1. 計劃: 計劃就是確定組織未來發展目標以及實現目標的方式.
2. 組織: 服從計劃, 並反映著組織計劃完成目標的方式.
3. 領導: 運用影響力激勵員工以便促進組織目標的實現. 同時, 領導也意味著創造共同的文化和價值觀念,在整個組織范圍內與員工溝通組織目標和鼓舞員工樹立起謀求卓越表現的願望. 此外, 領導也包括對所有部門, 職能機構的直接與管理者一道工作的員工進行激勵.
4. 控制: 對員工的活動進行監督, 判定組織是否正朝著即定的目標健康地向前發展, 並在必要的時候及時採取矯正措施.
Ⅳ 監管部門的職責到底有哪些
(一)對政府采購進行監督管理
政府采購法第十三條規定,各級人民政府財政部門是負責政府采購監督管理的部門,依法履行對政府采購活動的監督管理職責。雖然該條還規定各級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依法履行與政府采購活動有關的監督管理職責,但財政部門是監管第一責任人,負責對政府采購對象(即貨物、工程和服務采購項目)的全面監管。
(二)制定政府采購政策
政策是國家為了實現社會、政治和經濟目標,通過一定組織程序而制定的奮斗目標、遵循的行動原則、完成的明確任務、實行的工作方式、採取的一般步驟及具體措施。《條例》第六條規定,國務院財政部門應當根據國家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政策,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政府采購政策,通過制定采購需求標准、預留采購份額、價格評審優惠、優先採購等措施,實現節約能源、保護環境、扶持不發達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等目標。
(三)對政府采購信息公告活動進行監督、檢查和管理
政府采購信息是指規范政府采購活動的法律、法規、規章和其他規范性文件,以及反映政府采購活動狀況的數據和資料的總稱。政府采購信息的及時公開和真實、詳細,是保證政府采購「公開、公平、公正」的基礎。因此,《政府采購信息公告管理辦法》第五條規定,縣級以上各級財政部門負責對政府采購信息公告活動進行監督、檢查和管理。
(四)匯總政府采購預算
政府采購預算的編制隨部門預算一起進行,由采購人依據預演算法的規定和政府采購集中采購目錄和公開招標限額標准進行編制,但政府采購監管部門負有匯總預算的職責。政府采購法第三十三條規定,負有編制部門預算職責的部門在編制下一財政年度部門預算時,應當將該財政年度政府采購的項目及資金預算列出,報本級財政部門匯總。
(五)受理采購人采購實施計劃的報備
采購人在實施采購時,要將采購實施計劃報本級財政部門備案,以便財政部門加強對政府采購項目的監管。《條例》第二十九條規定,采購人應當根據集中采購目錄、采購限額標准和已批復的部門預算編制政府采購實施計劃,報本級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備案。
(六)審批采購人或采購代理機構采購方式的變更
采購人、采購代理機構在實施采購活動前或實施采購活動中,因各種原因需要變更法定的采購方式。對此,我國規定的是報批制,其審批許可權在設區的市、自治州以上人民政府政府采購監管部門或政府有關部門。
政府采購法第二十七條和第三十七條分別規定,因特殊情況需要採用公開招標以外的采購方式的,應當在采購活動開始前獲得設區的市、自治州以上人民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的批准。廢標後,除采購任務取消情形外,應當重新組織招標;需要採取其他方式采購的,應當在采購活動開始前獲得設區的市、自治州以上人民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或者政府有關部門批准。
關於采購方式變更的審批權問題,《條例》第七十八條規定,財政管理實行省直接管理的縣級人民政府可以根據需要並報經省級人民政府批准,行使政府采購法和本條例規定的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批准變更采購方式的職權。
(七)規定政府采購合同文本內容
政府采購法規定,政府采購合同適用合同法,但必須推行標准化合同文本。其第四十五條規定,國務院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應當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規定政府采購合同必須具備的條款。
(八)受理采購人的合同報備
對采購合同的管理,我國實行的是備案制。政府采購法第四十七條規定,政府采購項目的采購合同自簽訂之日起七個工作日內,采購人應當將合同副本報同級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和有關部門備案。
(九)依法處理投訴與行政復議
為保護供應商的合法權益,我國政府采購設計了多重救濟制度,有詢問、質疑、投訴、行政復議及行政訴訟,而投訴和行政復議由財政部門處理。政府采購法第五十六條和第五十八條分別規定,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在收到投訴後三十個工作日內,對投訴事項作出處理決定,並以書面形式通知投訴人和與投訴事項有關的當事人。投訴人對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的投訴處理決定不服或者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逾期未作處理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條例》第五十八條還規定,財政部門處理投訴事項,需要檢驗、檢測、鑒定、專家評審以及需要投訴人補正材料的,所需時間不計算在投訴處理期限內。
財政部門在依法處理投訴或行政復議案件時可以視情況決定采購活動是否暫停進行。《政府采購供應商投訴處理辦法》第二十二條規定,財政部門在處理投訴事項期間,可以視具體情況書面通知被投訴人暫停采購活動,但暫停時間最長不得超過30日。
(十)對政府采購工作進行檢查
檢查是監管的具體形式。政府采購法第六十五條規定,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對政府采購項目的采購活動進行檢查,政府采購當事人應當如實反映情況,提供有關材料。
(十一)對集中采購機構進行考核
我國實行的是集中采購與分散采購相結合的模式。政府采購法第六十六條規定,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對集中采購機構的采購價格、節約資金效果、服務質量、信譽狀況、有無違法行為等事項進行考核,並定期如實公布考核結果。《條例》第六十條規定,財政部門應當制定考核計劃,定期對集中采購機構進行考核,考核結果有重要情況的,應當向本級人民政府報告。
(十二)建立評審專家庫,並對專家的使用進行監管
《政府采購評審專家管理辦法》第十八條規定,評審專家的管理與使用要相對分離。財政部門要建立專家庫維護管理與抽取使用相互制約的管理制度,即政府采購專家庫的維護管理與使用抽取工作分離。《政府采購貨物和服務招標投標管理辦法》第四十八條、第十九條、第二十一條分別規定,招標采購單位應當從同級或上一級財政部門設立的政府采購評審專家庫中,通過隨機方式抽取評標專家。招標采購機構對技術復雜、專業性極強的采購項目,通過隨機方式難以確定合適評標專家的,經設區的市、自治州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同意,可以採取選擇性方式確定評標專家。抽取使用專家時,原則上由采購人或采購代理機構的經辦人在財政部門監督下隨機抽取。特殊情況下,經采購人或采購代理機構同意,也可以由財政部門專家庫維護管理人員從專家庫中隨機抽取後,推薦給采購人或采購代理機構。遇有行業和產品特殊,政府采購專家庫不能滿足需求時,可以由采購人、采購代理機構按有關規定確定評審專家人選,但應當報財政部門備案。
(十三)對違反政府采購法規的行為進行處罰
已出台的政府采購法律法規均明確,政府采購監管部門應當對違反政府采購法規的行為給予處罰,處罰的形式主要有責令改正、通報批評、停止支付資金、列入不良行為記錄名單和罰款。處罰對象包括采購人、采購代理機構、供應商和評審專家。
(十四)審核競爭性磋商采購方式中的權重
《政府采購競爭性磋商采購方式管理暫行辦法》第二十四條規定,有特殊情況需要在上述規定范圍外設定價格分權重的,應當經本級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審核同意。
Ⅵ 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採取停止供電措施,應提前多少天
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採取停止供電措施,應提前1天通知。
根據《廣東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關於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辦理行政處罰案件的工作指引》:
第四十九條安全監管部門依法對存在重大事故隱患的生產經營單位作出責令停產停業整頓、停產停業、停止施工、停止使用相關設施或者設備的決定,生產經營單位應當依法執行,及時消除事故隱患。生產經營單位拒不執行,有發生生產安全事故的現實危險的,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經安全監管部門主要負責人批准,安全監管部門可以採取通知有關單位停止供電、停止供應民用爆炸物品等措施,強制生產經營單位履行決定。通知應當採用書面形式,有關單位應當予以配合。
安全監管部門依照前款規定採取通知有關單位停止供電措施,除有危及生產安全的緊急情形外,應當提前24小時通知生產經營單位。生產經營單位依法履行行政決定、採取相應措施消除事故隱患後,安全監管部門應當及時解除前款規定的措施。
(6)監督管理局不履行監管職責擴展閱讀:
根據《廣東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關於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辦理行政處罰案件的工作指引》:
第五十條安全監管部門依法通知有關單位採取停止供電、停止供應民用爆炸物品等措施的內容應當包括生產經營單位的名稱(或者姓名)、地址;採取停止供電、停止供應民用爆炸物品等措施的理由、依據和期限;停止供電的區域范圍等。
對採取停止供電、停止供應民用爆炸物品等措施的生產經營單位的決定除包含前款規定的內容外,並載明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