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負責監管
1. 保監會由誰監管
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中國保監會)成立於1998年11月18日,是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根據國務院授權履行行政管理職能,依照法律、法規統一監督管理全國保險市場,維護保險業的合法、穩健運行。2003年,國務院決定,將中國保監會由國務院直屬副部級事業單位改為國務院直屬正部級事業單位,並相應增加職能部門、派出機構和人員編制。 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內設15個職能機構,並在全國各省、直轄市、自治區、計劃單列市設有35個派出機構。其中,15個內設部門為: (一) 辦公廳(黨委辦公室、監事會工作部)。 擬定會機關辦公規章制度;組織協調機關日常辦公;承擔有關文件的起草、重要會議的組織、機要、文秘、信訪、保密、信息綜合、新聞發布、保衛等工作。擬訂派出機構管理、協調工作的規章制度,負責派出機構工作落實情況檢查和信息收集整理等工作。負責保險信訪和投訴工作;承辦會黨委交辦的有關工作;負責國有保險公司監事會的日常工作。 (二) 發展改革部。 擬訂保險業的發展戰略、行業規劃和政策;會同有關部門擬訂保險監管的方針政策及防範化解風險的措施;會同有關部門研究保險業改革發展有關重大問題,提出政策建議並組織實施;會同有關部門對保險市場整體運行情況進行分析;對保監會對外發布的重大政策進行把關;歸口管理中資保險法人機構、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等的市場准入和退出;負責規范保險公司的股權結構和法人治理結構,並對公司的重組、改制、上市等活動進行指導和監督;負責保監會對外重要業務工作與政策的協調。 (三) 政策研究室。 負責保監會有關重要文件和文稿的起草;對保監會上報黨中央、國務院的重要文件進行把關;研究國家大政方針在保險業的貫徹實施意見;研究宏觀經濟政策、相關行業政策和金融市場發展與保險業的互動關系;根據會領導指示,對有關問題進行調查研究;開展保險理論研究工作,負責指導和協調中國保險學會開展研究工作。 (四) 財務會計部。 擬定保險企業和保險監管會計管理實施辦法;建立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監管指標體系;編制保監會系統的年度財務預決算;審核機關、派出機構的財務預決算及收支活動並實施監督檢查;審核會機關各部門業務規章中的有關財務規定。負責機關財務管理。 (五) 財產保險監管部(再保險監管部)。 承辦對財產保險公司的監管工作。擬定監管規章制度和財產保險精算制度;監控保險公司的資產質量和償付能力;檢查規范市場行為,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審核和備案管理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審核保險公司的設立、變更、終止及業務范圍;審查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承辦對再保險公司的監管工作。擬定監管規章制度;監控保險公司的資產質量和償付能力;檢查規范市場行為,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審核保險公司的設立、變更、終止及業務范圍;審查高級管理人員的任職資格。 (六) 人身保險監管部。 承辦對人身保險公司的監管工作。擬定監管規章制度和人身保險精算制度;監控保險公司的資產質量和償付能力;檢查規范市場行為,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審核和備案管理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審核保險公司的設立、變更、終止及業務范圍;審查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 (七) 保險中介監管部。 承辦對保險中介機構的監管工作。擬定監管規章制度;檢查規范保險中介機構的市場行為,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審核保險中介機構的設立、變更、終止及業務范圍;審查高級管理人員的任職資格;制訂保險中介從業人員基本資格標准。 (八) 保險資金運用管理部。 承辦對保險資金運用的監管工作。擬訂監管規章制度;建立保險資金運用風險評價、預警和監控體系;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審核保險資金運用機構的設立、變更、終止及業務范圍;審查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擬訂保險保障基金管理使用辦法,負責保險保障基金的徵收與管理。 (九) 國際部。 承辦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與有關國際組織、有關國家和地區監管機構和保險機構的聯系及合作。負責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的外事管理工作;承辦境外保險機構在境內設立保險機構,以及境內保險機構和非保險機構在境外設立保險機構及有關變更事宜的審核工作;承辦境外保險機構在境內設立代表處的審核和管理事宜;對境內保險及非保險機構在境外設立的保險機構進行監管。 (十) 法規部。 擬訂有關保險監管規章制度;起草有關法律和行政法規,提出制定或修改的建議;審核會機關各部門草擬的監管規章;監督、協調有關法律法規的執行;開展保險法律咨詢服務,組織法制教育和宣傳;承辦行政復議和行政應訴工作。 (十一)統計信息部。 擬訂保險行業統計制度,建立和維護保險行業資料庫;負責統一編制全國保險業的數據、報表,抄送中國人民銀行,並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予以公布;負責保險機構統計數據的分析;擬訂保險行業信息化標准,建立健全信息安全制度;負責保險行業信息化建設規劃與實施;負責建立和維護償付能力等業務監管信息系統;負責信息設備的建設和管理。 (十二)稽查局。 負責擬訂各類保險機構違法違規案件調查的規則;組織、協調保險業綜合性檢查和保險業重大案件調查;負責處理保險業非法集資等專項工作;配合中國人民銀行組織實施保險業反洗錢案件檢查;調查舉報、投訴的違法違規問題,維護保險消費者合法權益;開展案件統計分析、稽查工作交流和考核評估工作。 (十三)人事教育部(黨委組織部)。 擬訂會機關和派出機構人力資源管理的規章制度;承辦會機關和派出機構及有關單位的人事管理工作;根據規定,負責有關保險機構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的日常管理工作;負責指導本系統黨的組織建設和黨員教育管理工作;負責會機關及本系統幹部培訓教育工作;會同有關部門提出對派出機構年度工作業績的評估意見。 (十四)監察局(紀委)。 監督檢查本系統貫徹執行國家法律、法規、政策情況;依法依紀查處違反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紀的行為;受理對監察對象的檢舉、控告和申訴。領導本系統監察(紀檢)工作。 (十五)黨委宣傳部(黨委統戰群工部)。 負責本系統黨的思想建設和宣傳工作;負責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設;負責指導和協調本系統統戰、群眾和知識分子工作。機關黨委。負責會機關及在京直屬單位的黨群工作。
2. 負責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部門是什麼
依據《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關於印發《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成員單位安全生產工作職責分工》的通知》,有安全生產監管職責的部門具體如下:
1、國家發展改革委。
2、教育部。
3、科技部。
4、工業和信息化部。
5、公安部。
6、監察部。
7、司法部。
8、財政部。
9、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10、安全監管總局。
11、國土資源部。
12、環境保護部。
13、住房城鄉建設部。
14、交通運輸部。
15、水利部。
16、農業部。
17、商務部。
18、文化部。
19、國家衛生計生委。
20、國務院國資委。
21、工商總局。
22、質檢總局。
23、新聞出版廣電總局。
24國家林業局。
25國家旅遊局。
26國務院法制辦。
27、中國氣象局。
28、國家能源局。
29、國家國防科工局。
30、國家海洋局。
31、國家鐵路局。
32、中國民航局。
33、國家郵政局。
34、全國總工會。
35、國家煤礦安監局。
36、中國鐵路總公司。
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包括,國務院負責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部門(負責對全國安全生產工作實施綜合監督管理),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負責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部門(負責對本行政區域內的安全生產工作實施綜合監督管理)。
(2)誰負責監管擴展閱讀:
《安全生產法》規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部門職責有:
1、認真貫徹執行國家和地方安全生產方針、政策、法律
法規、標准和各上級主管單位的安全工作要求,負責集團公
司安全管理及監督檢查工作,並對各部門(子公司)執行情
況進行監督、檢查、評比和考核。
2、擬定集團公司年度安全工作計劃安排,組織編制集團
公司年度安全措施計劃,並對落實情況進行檢查考核。
3.負責組織擬定集團公司安全生產規章制度,監督指導
其他部門相關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
4、負責組織開展集團公司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和安全技術培訓。
5、組織實施集團公司生產安全事故、消防等應急救援演練。
6、負責組織集團公司安全綜合檢查和各類安全專項檢
查,發現安全隱患有權責令相關部門進行整改。
7、負責集團公司日常安全生產監督檢查工作,協助和督
促有關部門(子公司)制定防範措施,督察整改工作和防範
措施的落實情況。遇有危及安全生產的緊急情況,有權令其
停止作業,並立即上報相關領導。
8、負責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督促各部門、
子公司建立、健全消防責任制與消防檔案,逐級簽訂消防安
全責任認定書,督促整改火災隱患。
9、負責安委會辦公室的日常工作,督促安委會決議的
落實,對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10、負責組織集團公司安全生產標准化建設工作。
3. 負責監管保險行業的是什麼機構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保監局是保監會下屬領導機構。
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的主要職責如下:
(一)擬訂保險業發展的方針政策,制訂行業發展戰略和規劃;起草保險業監管的法律、法規;制訂業內規章。
(二)審批保險公司及其分支機構、保險集團公司、保險控股公司的設立;會同有關部門審批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的設立;審批境外保險機構代表處的設立;審批保險代理公司、保險經紀公司、保險公估公司等保險中介機構及其分支機構的設立;審批境內保險機構和非保險機構在境外設立保險機構;審批保險機構的合並、分立、變更、解散,決定接管和指定接受;參與、組織保險公司的破產、清算。
(三)審查、認定各類保險機構高級管理人員的任職資格;制訂保險從業人員的基本資格標准。
(四)審批關系社會公眾利益的保險險種、依法實行強制保險的險種和新開發的人壽保險險種等的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對其他保險險種的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實施備案管理。
(五)依法監管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和市場行為;負責保險保障基金的管理,監管保險保證金;根據法律和國家對保險資金的運用政策,制訂有關規章制度,依法對保險公司的資金運用進行監管。
(六)對政策性保險和強制保險進行業務監管;對專屬自保、相互保險等組織形式和業務活動進行監管。歸口管理保險行業協會、保險學會等行業社團組織。
(七)依法對保險機構和保險從業人員的不正當競爭等違法、違規行為以及對非保險機構經營或變相經營保險業務進行調查、處罰。
(八)依法對境內保險及非保險機構在境外設立的保險機構進行監管。
(九)制訂保險行業信息化標准;建立保險風險評價預警和監控體系,跟蹤分析、監測、預測保險市場運行狀況,負責統一編制全國保險業的數據、報表,抄送中國人民銀行,並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予以發布。
(十)按照中央有關規定和幹部管理許可權,負責本系統黨的建設、紀檢和幹部管理工作;負責國有保險公司監事會的日常工作。
(十一)承辦國務院交辦的其他事項。
4. 緊急求救 請問 ,「誰審批誰負責」這段話是出自於那個法律
法律用語是:行政審批責任制和過錯追究制。
依法履行行政審批職能的專執法部屬門,要按照「誰審批,誰負責」的原則,建立、健全行政審批責任制。
所謂的「誰審批,誰負責」的原則是一種行政機關直白的宣傳和傳達政策的通俗用語,並不是嚴謹的法律用語,任何一個法律都不會出現所謂「誰」這樣的非常不嚴謹的法律語言。
屬於行政法的「責任行政」,這是現代行政法的重要原則。
5. 網路的監管由誰負責
警察、警察系統里有專門的網監、
6. 誰審批,誰監管,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
行政法裡面的
7. 食品安全標準的監管由哪個部門負責
國務院設立食品安全委員會。其次,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承擔食品安全綜合協調職責,負責食品安全風險評估、食品安全標准制定、食品安全信息公布、食品檢驗機構的資質認定條件和檢驗規范的制定,組織查處食品安全重大事故;國務院質量監督、工商行政管理和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依照食品安全法和國務院規定的職責,分別對食品生產、食品流通、餐飲服務活動實施監督管理。再其次,縣級以上
地方人民政府
統一負責、領導、組織、協調本行政區域的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全程監督管理的工作機制;統一領導、指揮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對工作;完善、落實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責任制,對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進行評議、考核。
食品安全標准,<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第十五條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農業行政、質量監督、工商行政管理和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以及國務院商務、工業和信息化等部門制定食品安全國家標准規劃及其實施計劃。
8. 「誰審批、誰監管」「誰主管,誰監管」是指什麼
「誰審批、誰監管,誰主管、誰監管」原則的內涵簡析:
從字面涵義理解,「誰審批、誰監管」是指依法享有審批許可權的行政主體,對其實施的行政審批事項進行事中事後監督管理;「誰主管、誰監管」是指依法享有行政管理權的行政主體,對其主管事項進行事中事後監督管理。將二者結合起來看,「誰審批、誰監管,誰主管、誰監管」(以下簡稱「四個誰」)原則包括兩個層級的涵義,即在第一層次上形成了審批與主管的分工,並且只有在確定了審批事項和主管事項,才能分別進行第二層次的監管。
「誰審批」作為「誰審批、誰監管,誰主管、誰監管」原則第一層次的一個方面,旨在明晰政府和市場的邊界。「誰審批」的潛在涵義是「某一事項是否需要審批,需要審批的,由誰審批」。反過來,一旦確定了「誰審批」,實質上也就確認了該事項需要審批。審批與否決定了政府和市場初次調控范圍的寬窄。在我國改革進程中,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問題始終是核心問題,商事制度改革的系列舉措正是對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決定性作用的呼應。無論是注冊資本實繳制改為認繳制,還是「先照後證」改革,都是降低市場准入門檻,大量削減審批事項。「誰審批」不僅明確了審批事項的主管機關,也釐清了政府與市場的界限。
「誰主管」作為「四個誰」原則第一層次的另一個方面,旨在指導外部行政權的合理配置。「誰審批」釐清了政府和市場的邊界,而「誰主管」則與「誰審批」共同確定不同行政權的邊界。從這個意義上講,「誰審批」和「誰主管」分別可進一步闡釋為:需要審批的事項,在法律確定的享有審批許可權的機關對其審批後,由該審批機關對其行為進行管理;不需要審批的事項,但需要事後監管的,由法律確定某一行政主體具體管理其日常行為。換言之,審批的權力附帶了主管的權力,非審批事項的監管主體則由法律另行規定。由此,在行政機關之間形成了審批權和主管權的劃分,可視為行政權的二次調整。這里需要強調的是,審批機關對審批事項的主管之所以是隨附的,在於審批機關具有按照審批要件實施監管的優越性。如果將審批事項交由其他行政機關主管,會造成行政組織冗餘和監管效率降低。
「誰監管」作為「四個誰」原則第二層次的內容,隱含了行政權內部分工問題。一方面,每一組次原則前後兩個「誰」的指向確定並且一致;另一方面,當作為行政主體的「誰」落實到具體承擔監管事務的「誰」時,行政主體內部應當進行職能分工,由具體的監管機構履行各自職責。換言之,「誰審批、誰監管」中具體承擔審批職責和監管職責的機構一般應當不同,但最終的責任均集中到共同隸屬的行政主體;「誰主管、誰監管」中以行政主體為主要責任承擔者,但具體監管則由主管機關的內設機構實施。
適用「誰審批、誰監管,誰主管、誰監管」原則應注意幾個方面:
在適用范圍上,「四個誰」原則目前主要針對商事制度改革涉及的市場監管領域和部門,在「簡政放權、放管結合」過程中應逐步體現「四個誰」原則。
在適用程度上,「四個誰」原則雖然強調事中事後監管,但其本源在於對政府和市場關系的界定以及行政權的配置。也就是說,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十分重要,但切不可因噎廢食丟掉事前規制。
在適用限度上,凡原則均有例外,實踐中難免存在某一機關負責審批另一機關負責監管的情形,從而造成「誰審批、誰監管」中前後「誰」的不一致。
在適用效能上,「四個誰」原則的充分執行,在於切實貫徹行政法治原則,合理界定政府與市場的關系,以清單管理模式做到審批與主管的緊密對接,避免出現沖突,最大化地運用有限的行政資源實現更高效的監管。
9. 工程質量應由什麼部門監管
負責建築安全生產監督工作,實施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和工程竣工驗收備案管理,負責牆體材料改革和建築節能、粉煤灰綜合利用的發展與應用管理工作。
主要職責:
(一)貫徹執行國家、省、市有關建設工程質量監督和備案管理的法律、法規、規章和工程建設強制性標准。
(二)制定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的有關規定和措施並組織實施;編制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管理規劃及年度計劃。
(三)制定工程竣工驗收備案管理的有關規定和措施並組織實施;編制工程竣工驗收備案管理規劃及年度計劃。
(四)依據法律、法規、規章和工程建設強制性標准,對建設工程質量實施日常監督和專項檢查。
(五)對建設單位組織的建設工程竣工驗收實施監督。
(六)對建設工程竣工驗收備案工作實施監督管理,並實施委託范圍內竣工驗收備案工作。
(七)對工程監理企業實施監督管理。
(八)對工程質量檢測機構(包括企業內部試驗室)實施監督管理。
(九)參與工程質量檢查員的培訓、考核、注冊、年審等工作。
(十)建設工程的新設備、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的推廣應用工作。
(十一)在工程保修期內對保修工作進行監督。
(十二)對工程質量監督系統的工程質量投訴工作進行指導,受理對工程質量問題的投訴、舉報,並對其進行調查、協調和處理。
(十三)參與工程質量事故的調查、仲裁和處理。
(十四)負責牆體材料改革和建築節能、粉煤灰綜合利用的發展與應用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