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金融監管
Ⅰ 德國聯邦金融監管局的德國聯邦金融監管局 (BaFin) 的監管職責
一是對市場准入的審查。聯邦金融監管局負責德國境內新成立機構的資格審查,回包括最低答資本金、高層人員資格審查等,並發放經營許可證。
二是對公司日常經營的檢查。聯邦金融監管局主要對公司自有資本、流動性及風險大的經營環節進行審查。比如,公司自有資本的數額必須保持在《巴塞爾協議》規定的比例之上;公司資產的流動性必須保持在規定比例之上,以保證有足夠的支付能力。由於德國國內金融公司數量眾多,該局的審查主要依靠社會上的經濟審計公司以及相關計算機系統對央行每日報送數據所進行的自動檢查。依照有關法律,每家公司每年必須自行選擇一家經濟審計公司進行審計,且年審報告必須報送聯邦金融監管局。該局可以依據上報的年審報告,也可以依據其它渠道信息,在不提供任何理由的情況下另行指派經濟審計公司或者直接指派內部審計人員對可疑的公司重新進行審計。根據審查結果,若公司有違規行為,聯邦金融監管局可以直接對發現的違規行為依法進行處罰。處罰的方式有以下幾種:1、罰款;2、提出起訴;3、撤銷董事會有責任的成員的任職資格;4、吊銷營業執照。
Ⅱ 德國金融體系的現狀
德國是典型的銀行主導型國家,其銀行在金融體系中處於核心位置,而金融市場很不發達。由2001年的統計數據發現,股票市場總市值只佔GDP的24%,而銀行資產佔到GDP的152%。
德國的
商業銀行是全能銀行的代表。德意志銀行、德累斯頓銀行和德國商業銀行是德國最大的三家銀行。這三家銀行為企業提供短期、長期貸款,證券承銷、財務咨詢等全方位金融服務;為個人提供儲蓄工具、消費信貸、保險產品、證券買賣等一系列產品與服務。三家銀行中,德意志銀行集團擁有自己的保險公司,另外兩家也都與保險公司結成戰略聯盟。
此外,德國還有一些特殊目的銀行,比如說儲蓄銀行、信用合作銀行等。儲蓄銀行為收入低的人提供儲蓄工具和信用服務,其資金被用於提供抵押貸款、資助本地或區域性投資活動。只有市或轄區等地方政府才能創立儲蓄銀行,並為創立的儲蓄銀行提供擔保。儲蓄銀行體系在德國也是很大的,中央儲蓄銀行處於最上層,中間是中央儲蓄銀行所屬的12家地區性銀行,最下層是12家地區性銀行所屬的700家當地儲蓄銀行。信用合作銀行是由存款者所有的互助組織,其成立初衷是為急需資金的工商企業提供幫助。信用合作銀行體系也由三個層次構成:1家中央銀行、3家地區性銀行和若幹家當地銀行。
在世界各國的公司治理結構中,德國的公司治理是比較有特色的,它們大多數不是以股東財富最大化為經營目標。公司董事會中有工會的代表,也就是說廣大職工可以在公司的重大決策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這一點在金融類企業中也得到很好的體現。比如說,占銀行資產總額36%的儲蓄銀行就是為民眾服務,而不是追求利潤最大化。信用合作銀行也如此。雖然世界其他國家也有類似的政策型金融機構,但其公司組織形式與德國是完全不同的。
德國的全能銀行制度得益於對銀行較少的監管。銀行不必建立附屬公司,甚至不必設置防火牆就可以直接承銷證券。銀行可以不受限制的代理保險業務,但要想經營保險業務就必須通過自己的附屬公司,並受到保險監督局的監管。只要投資於房地產和股票的帳面價值不超過銀行的負債,監管機構對其沒有限制,但銀行附屬公司的不動產投資不受該限制的影響。另外,銀行可以對非金融企業進行股權投資,非金融機構也可以持有銀行股份。可見,德國金融業的經營是相當自由的。
德國工人的養老金由社會保障體系提供,國家養老金與工作年限內的平均收入掛鉤,二者的替代率較高。個人養老金體系在德國是廣泛存在的,個人養老金計劃有一個統一的繳費率,並常常是確定收益型的。在公司層次上課稅是德國養老基金的特色。由於養老金帳面上的儲備可以享受特殊優惠,並且企業可以在免稅的情況下自由運用這部分積累起來的資金,因而企業幾乎將所有的資金都表現為養老金帳戶下儲備。為保證職工養老金的發放,養老金儲備的投資所得得到養老金擔保協會的擔保。德國養老金在家庭總資產中的比例是比較小的
Ⅲ 德國聯邦金融監管局的德國聯邦金融監管局 (BaFin) 的工作目的
在德國,金融監管的主要目標首先是保證德國整個金融業 的正常穩定運行,由此派生出保證金融資產安全和保護客戶和投資者的利益。
Ⅳ 為什麼德國是金融最發達國家
德國金融業:轉穩健保守為咄咄逼人
[摘要]德國金融業的強大得益於德國一直以來沒有金融業分業監管和分業經營的約束,在美國等國家都在相當長時期內實行金融各業分業監管和分業經營的限制時,德國金融家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意願構建多元化的金融帝國,經營著全能式的金融百貨大廈。經過百餘年來的精心構建,德國幾乎每一個金融企業都是超市經營模式,這令德國金融業遠遠優勝於其它國際同行。
在全球金融業購並潮愈掀愈高的熱流中,德國金融業一改百餘年的保守穩健作風,以超乎尋常的熱情姿態加盟其中,並以其歷經百餘年打下的強大而穩固的金融帝國根基而屢為勝者。在歐洲大陸的版圖上,德國金融業一直居於最領先的地位,甚至在全球同行中也獨占鰲頭,比如,安聯保險集團的保費收入在全球同業中名列第一、德意志銀行集團為歐洲最大的全能化銀行,在國際上位居三甲之中、德國健康保險公司是歐洲最大的健康險公司等等。德意志銀行和德累斯登銀行及安聯的人員都會非常自豪地告訴記者,德國金融業的強大得益於德國一直以來沒有金融業分業監管和分業經營的約束,在美國等國家都在相當長時期內實行金融各業分業監管和分業經營的限制時,德國金融家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意願構建多元化的金融帝國,經營著全能式的金融百貨大廈。經過百餘年來的精心構建,德國幾乎每一個金融企業都是超市經營模式,這令德國金融業遠遠優勝於其它國際同行。德國金融業的獨樹一幟與其一直實施的混業經營的寬松的金融政策有著莫大關系。可以說,政策為金融業提供了一個無邊的發展環境,金融業得以在其中伸展自如。集團帝國之中金融各業互相支援、互為資源的態勢,又快速促成了帝國的擴張。德國金融家是自由的舞者,揮灑之間沒有任何的縛手之礙。
德國金融家的自由度還在於其在構建全能化的金融帝國的同時,向其它各業自主滲透。在德國著名的企業股東中,都晃動著金融家的身影。
德國金融家們明白,作風必須因時而易,否則將被剔除出局。據采訪了解,現在很多德國金融企業的亞太區或更高層次的負責人都由美國人擔任,這些和任職德國金融業的美國人都曾在美國數一數二的金融機構中擔任要職。德國金融家們看中的就是這些美國人的精神和美國風格,以便與德國人原本積蓄百年余的作風互補,甚至沖淡德國風格。夯實基礎、穩中求快、以速度、財勢、智慧致勝、逼對手就範是德國金融業目前的作風。
在中國大陸,雖然感受到政策對外資金融業的「限速」,但德國金融業仍然持十分積極的態度。德意志銀行集團一位人士稱,雖然外資銀行業務清淡,但該行仍然在大陸開設了兩家分行和一個代表處,其北京代表處在1981年就成立了,這是最早進入中國大陸的首批外資銀行代表處之一。慕尼黑再保險公司也持同樣的態度,安聯則更「得寸進尺」,很有些「急進」之嫌。在獲得一張在中國大陸經營壽險業務的牌照,並與中國大眾保險公司在上海共同組建壽險公司後,安聯並不滿足於此,安聯又向中國保監會申請一張獨資在中國大陸經營產財的牌照。實際上,安聯早在獲得進入中國保險業牌照之前,早已涉足中國大型財產險項目的再保險。對於基礎和資產管理,安聯也已開始行動。德國金融業務實令其 「說得少做得多」。因此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德國金融業不太招人耳目,甚至頗有些「悄無聲息」之感。
然而,德國金融業正在做著戰略性結構調整和世紀改革,德意志銀行和德累斯登銀行都表示未來的發展重點將轉至投行業務,而不是目前仍佔大頭的商業銀行業務,因為投行才是真正的高利潤業務,並將為集團帶來綜合效益;戰略轉型兼之德國金融家們風格的大變,世界金融業甚至全球經濟將之傾注更多的心思。
http://www.wenlun.com/paperfree/other/28873.htm
Ⅳ 英國和德國金融制度的特徵(急)
英國金融制度的主要內容及其特點
1、英國的金融制度主要有以下的金融機構構成:
(1)英格蘭銀行。英格蘭銀行是英國的中央銀行。
(2)清算銀行。清算銀行一般是大型的商業銀行,共有13家。
(3)商人銀行。商人銀行一般可分為兩類:承兌所和發行所。
(4)貼現所。
(5)其他金融機構。主要有:保險公司;信託投資銀行;國民儲蓄銀行和信託儲蓄銀行;房屋互助協會。
2、英國金融制度的特點主要有:
(1)英國的中央銀行制度是最典型的央行制度。英國的中央銀行—英格蘭銀行被認為是最早出現的中央銀行,英國的中央銀行模式被大多數的國家所採納和模仿。
(2)英國的商業銀行是西方國家商業銀行的一種典型模式。因為受真實票據理論的影響,英國的商業銀行一直堅持主要是發放短期貸款的經營原則。
(3)倫敦是西方最早和非常重要國際金融中心。
(4)在英國現行的金融制度中仍保留有一些傳統金融機構的痕跡,例如商人銀行、貼現所等。
(5)英國的金融監管比較有特色。英國的金融制度比較健全,金融機構都很注重自己的聲譽。與之相反的是,英國的金融監管法律並不健全,英國甚至缺乏一套完整正規的金融監管法律,並且金融監管機構也很少對金融機構進行定期的現場檢查,發現了問題他們一般也是通過「道義勸說」的方式來加以糾正。
德國金融制度的主要內容及其特點
1、德國的現行金融制度包括:
(1)德意志聯邦銀行。
(2)商業銀行。德國的商業銀行中,資金實力最強的三家銀行是德意志銀行、德累斯頓銀行和德國商業銀行。
(3)儲蓄機構。
(4)信用合作社
(5)專業銀行。主要有抵押銀行、消費信貸銀行、復興信貸銀行、保險公司等。
2、德國的金融制度的特點是:
(1)中央銀行制度比較健全。
(2)德國的商業銀行是全能型銀行,即其商業銀行可以經營綜合性的銀行業務,即商業銀行可以同時經營存貸款、證券、保險等金融業務,充分享受到不同金融業務間的多樣化效應的好處。
(3)德國的金融制度的一大特點就是三大銀行與兩大中心在金融體系中佔主導地位。三大商業銀行、儲蓄匯劃系統和信用合作系統的資金實力相當雄厚,支配著整個德國的金融業。
(4)德國的金融業是一種典型的以間接金融為主的類型。商業銀行等間接融資中介機構在德國的資金配置中發揮著最重要的作用。
(我覺得可以在特點中提出區別之處,你看一下吧,
我能夠找到的就是這些了,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Ⅵ 在德國讀金融靠譜嗎
在德國讀金融學無論日後在國內發展還是在國外發展都有一定前景!可作參考如下:
金融學是研究價值判斷和價值規律的學科。主要包括傳統金融學理論和演化金融學理論兩大領域。金融學是從經濟學分化出來的、研究資金融通的學科,主要包括四大學術專業領域:銀行學、證券學、保險學、信託學。傳統的金融學研究領域大致有兩個方向:宏觀層面的金融市場運行理論和微觀層面的公司投資理論。
德國缺乏的金融性人才:
1.德國留學金融工程師
將最新的科技手段、規模化處理方式(工程方法)應用到金融市場上,創造出新的金融產品、交易方式,從而為金融市場的參與者贏取利潤、規避風險或完善服務。
2.德國留學特許財富管理師
5年以上金融機構工作經驗,有良好的經濟學基礎和至少精通兩個投資領域,其要求之高,很少人能通過。
3.德國留學投資管理人才
市場急需大量的投資管理人才,這些投資管理人才主要包括風險投資人才、融資租賃人才、金融業務代表、個人投資顧問等。
4.德國留學稽查監管人員
有能力勝任者,只有在薪水能高於原先30%到40%才願意跳槽。
5.德國留學個人金融理財人員
德國留學個人金融理財人員也被稱為金融理財師、金融策劃師、金融顧問等。他們的主要職責是根據客戶的短期和長期的金融需要和金融狀況,為客戶提供購買適合客戶需要的金融產品的建議。
6.德國留學金融投資分析人員
德國留學金融投資分析人員也被稱為金融分析師、證券分析師或投資分析師。他們一般就職於銀行、保險公司、基金公司、證券公司等金融機構,幫助這些公司或公司客戶作出理性的投資決定。
7.德國留學注冊國際投資分析師
注冊國際投資分析師(Certified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alyst, 簡稱CIIA)考試是由注冊國際投資分析師協會(ACIIA)為金融和投資領域從業人員量身訂制的一項高級國際認證資格考試。
8.德國留學特許金融規劃師CFP
CFP證書是國際上金融服務領域最權威的個人理財職業資格。CFP證書授予機構是美國CFP標准委員會,在加拿大則由美國總會授權的加拿大金融策劃標准委員會負責授予。特許金融規劃師CFP,這是一個包括銀行、投資公司、保險公司等整個金融界及稅務界在內唯一得到國際權威認證認可的金融理財業專業資格人士。
9.德國留學精算師
在中國屬稀缺資源的精算師,其薪酬因所聘精算師成本和國際慣例也變得內外有別。
國內金融市場情況:
目前國內金融市場,對金融人才的需求很大,尤其是急缺金融分析師、金融工程師、特許財富管理師、基金經理、精算師、副總裁級高管、稽查監管人員、產品開發人員、後台工作人員(在財務、結算、稅務方面有經驗)等九大類人才。
國內金融學科:
Ⅶ 德國聯邦金融監管局的德國聯邦金融監管局 (BaFin) 形成的過程
在德國,隨著銀行和金融服務機構,銀行和保險業務間的區別正逐漸消失,銀行、金融服務機構、保險公司一體化金融產品不斷涌現,那些能夠在市場上容易有效地擴大產品范圍的銀行、金融服務業以及保險機構間就形成了跨行業聯合集團。與此相適應,成立現代一體化監管結構也就成了必然。
同時德國聯邦金融監管局(BaFin)的結構考慮到了行業區別:為銀行監管、保險監管和證券監管/資產管理成立了獨立的組織部門。而那些跨行業任務則由從傳統監管功能分離出來的幾個交叉業務部門執行。
因此,2002年5月1日成立的德國聯邦金融監管局(BaFin)是集聯邦銀行監管局 (BAKred)、聯邦保險監管局(BAV)、聯邦證券監管局(BAWe)為一體, 代表了完全整合的監管模式。它整合先前的聯邦銀行監管(BAKred)、聯邦保險監管(BAV)、聯邦證券監管(BAWe)的辦公機構為單一金融監管機構並且集監管銀行業、金融服務業、保險服務業功能為一身。聯邦金融監管局(BaFin)是一個聯邦機構,由隸屬聯邦財政部的部長通過公共法掌管。具有法律特性。兩個辦公室分處波恩和法蘭克福,大約有1000個雇員,聯邦金融監管局(BaFin)監管2700個銀行,800個金融服務機構和超過700個保險機構。新的德國金融監管體系明顯有利於監管局間的信息交換、有利於組織間的協同作用,有利於增強德國作為金融中心的地位、鞏固了其在國際金融中的地位和作用。
Ⅷ 德國金融市場
權威解答:德國是典型的銀行主導型國家,其銀行在金融體系中處於核心位置,而金融市場很不發達。由2001年的統計數據發現,股票市場總市值只佔GDP的24%,而銀行資產佔到GDP的152%。
德國的商業銀行是全能銀行的代表。德意志銀行、德累斯頓銀行和德國商業銀行是德國最大的三家銀行。這三家銀行為企業提供短期、長期貸款,證券承銷、財務咨詢等全方位金融服務;為個人提供儲蓄工具、消費信貸、保險產品、證券買賣等一系列產品與服務。三家銀行中,德意志銀行集團擁有自己的保險公司,另外兩家也都與保險公司結成戰略聯盟。
此外,德國還有一些特殊目的銀行,比如說儲蓄銀行、信用合作銀行等。儲蓄銀行為收入低的人提供儲蓄工具和信用服務,其資金被用於提供抵押貸款、資助本地或區域性投資活動。只有市或轄區等地方政府才能創立儲蓄銀行,並為創立的儲蓄銀行提供擔保。儲蓄銀行體系在德國也是很大的,中央儲蓄銀行處於最上層,中間是中央儲蓄銀行所屬的12家地區性銀行,最下層是12家地區性銀行所屬的700家當地儲蓄銀行。信用合作銀行是由存款者所有的互助組織,其成立初衷是為急需資金的工商企業提供幫助。信用合作銀行體系也由三個層次構成:1家中央銀行、3家地區性銀行和若幹家當地銀行。
在世界各國的公司治理結構中,德國的公司治理是比較有特色的,它們大多數不是以股東財富最大化為經營目標。公司董事會中有工會的代表,也就是說廣大職工可以在公司的重大決策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這一點在金融類企業中也得到很好的體現。比如說,占銀行資產總額36%的儲蓄銀行就是為民眾服務,而不是追求利潤最大化。信用合作銀行也如此。雖然世界其他國家也有類似的政策型金融機構,但其公司組織形式與德國是完全不同的。
德國的全能銀行制度得益於對銀行較少的監管。銀行不必建立附屬公司,甚至不必設置防火牆就可以直接承銷證券。銀行可以不受限制的代理保險業務,但要想經營保險業務就必須通過自己的附屬公司,並受到保險監督局的監管。只要投資於房地產和股票的帳面價值不超過銀行的負債,監管機構對其沒有限制,但銀行附屬公司的不動產投資不受該限制的影響。另外,銀行可以對非金融企業進行股權投資,非金融機構也可以持有銀行股份。可見,德國金融業的經營是相當自由的。
德國工人的養老金由社會保障體系提供,國家養老金與工作年限內的平均收入掛鉤,二者的替代率較高。個人養老金體系在德國是廣泛存在的,個人養老金計劃有一個統一的繳費率,並常常是確定收益型的。在公司層次上課稅是德國養老基金的特色。由於養老金帳面上的儲備可以享受特殊優惠,並且企業可以在免稅的情況下自由運用這部分積累起來的資金,因而企業幾乎將所有的資金都表現為養老金帳戶下儲備。為保證職工養老金的發放,養老金儲備的投資所得得到養老金擔保協會的擔保。德國養老金在家庭總資產中的比例是比較小的。
Ⅸ 闡述並比較日本和德國的金融監管體制
這個問的好啊。還是德國好些。日本 的就不說了。
Ⅹ 德國BaFin金融牌照監管范圍,如何申請
德國BaFin之後於2002年5月成立,而該法案的主要目的就是建立一個功能完整的覆蓋整個金融行業的監管機構,這也標志著德國金融監管體系改革的有一次重大變化。德國聯邦金融監管局由三個監管機構合並而成,分別是聯邦銀行監督辦公室、聯邦證券交易監督辦公室以及聯邦保險監督辦公室。這也就意味著銀行、信貸機構、保險公司、金融服務公司、經紀商以及證券交易所有了統一的國家監管
按照2016年12月BaFin的 提案,BaFin於2017年8月正式要求經紀商為他們的德國客戶提供負余額保護,使得零售客戶不能失去比他們的賬戶存款更多的資產。任何低於零餘額的杠桿交易的損失不會由交易者承擔,而是由經紀商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