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朝監察御史
⑴ 歷朝歷代負責替中央監察地方官員的那些官名叫什麼。比如宋朝叫通判。其他朝代叫什麼
歷朝歷代,負責監察監察官員的官員,主要稱為御史。
官員監察是從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後開始的。秦朝為加強中央集權在中央設立了御史大夫,位列三公,下設御史中丞和中丞,管理官員風氣和作為,並直接向皇帝負責。東漢年間,光武帝劉秀設御史台,握有彈劾不法官員的大權,從此確立了中國歷朝歷代的官員監察制度。
歷朝歷代雖然官員和機構名字不盡相同,比如三國時期出現了監察京官的殿中侍御史,和監察地方官的司隸校尉,但職責和權力和御史基本一致。唐朝則進一步細分為御史台三院制度,也就是官員監察機關分為台院、殿院和察院。
宋代的官員監察制度,與前代有了不小的區別,首先是把台院並入殿院和察院精簡了機構,但實行台諫合一制度,也就是原本專職向皇帝進言的諫議大夫,同監察官員的御史職權合並,稱為台諫,台官負責言事,諫官負責進諫,並且一改前朝御史由宰相任命的慣例,改為由皇帝直接任命,地位等同於宰相,並能監察宰相,所以宋朝的台諫官成為上諫天子,下劾官員的強勢官員,很多時候甚至能制約皇帝行為(所以宋朝皇帝其實很悲催的)。
明初沿襲前朝設立御史台,但明太祖於洪武十三年取消了歷史悠久的御史台機構,洪武十五年設立了一個全新的官員監察機構都察院,長官為左、右都御史,下設副都御史、僉都御史。又在全國十三道分設監察御史,巡按州縣,專事官吏的考察、舉劾。
清代沿襲明朝制度,並且有個重要的舉措,就是各省總督和巡撫,加左右副都御史頭銜,便於管理地方官員。
⑵ 高舉拜監察御史罷歸,居林谷間,謝絕人事,不入城府。
此文的翻抄譯:
擔任過監察御史的高舉罷官回歸故里,居住在山間,謝絕一切人事,也不進城與官府之人打交道。有一天,他劃著小船來到城下。剛好那天是端午節,郡守坐在月波樓一邊飲酒一邊觀看龍舟競賽。高舉則穿著平民的衣服,兩腿張開坐在船上也在觀看龍舟賽,恰好被郡守看見,郡守於是大怒,叫手下的人將高舉逮捕,並令他招供不合時宜之罪。高舉於是寫了一首絕句:「皇後去世不到一年,今年春天,皇帝又駕崩了。世上萬物都在垂淚,你這個太守為什麼還有閑情觀看龍舟賽?」太守急忙詢問高舉來歷,知道他是監察御史,太守感到非常慚愧,於是邀請他到內府坐坐,高舉頭也不回,拂袖而去。
舉遂書一絕雲。書:書寫
而延納之,延:邀請
公拂衣不顧去,顧:回頭看
郡守對高舉的態度前後有什麼變化?
郡守一開始對高舉感到憤怒,後來則感到慚愧。
文中的郡守或高舉是怎樣的人,做簡要評價?
郡守是一個知錯就改的人,高舉是個心系國家,有正義感的人。
⑶ 侍御史和御史中丞都管監察,而這職權有何區別
御史台的長官本來是御史大夫,唐中期以後,由於職位尊崇,不再設置,御史中丞版成了長官。御史台權有三院,侍御史屬於台院的長官,唐代規定,侍御史設置四人,主要職責是糾察彈劾和參與審訊重大案件,其中年資最深的一人,還負有處理御史台內部日常事物的職責。
秦朝,御史中丞還負責掌管圖書典籍。侍御史十五人,主要職掌集中在御史中丞手中
所以,一般侍御史負責彈劾朝官,而外官的監察彈劾一般由監察御史(察院長官),三院的長官(還有殿院,長官殿中侍御史)的職掌在御史中丞手中,如果朝官的高級官員犯法,一般由侍御史報告御史中丞然後上報給皇帝。低級官員(侍御史一般負責朝官)可以直接彈劾,或者會集體彈劾。
⑷ 明代的監察御史是幾品官,為啥權利那麼大
監察御史是明朝正七品的言官,隸屬於都察院,正七品。其主要職責是察糾內外百司之官邪,或露章面劾,或封章奏劾。也就是說這是一個監察系統的官職,類似於現在的中紀委第八紀檢監察室的處長。
明清廢御史台設都察院,通常彈劾與建言,設都御史、副都御史、監察御史。監察御史分道負責,因而分別冠以某某道地名。《新唐書·百官志三》:「監察御史十五人,正八品下。掌分察百僚,巡按州縣,獄訟、軍戎、祭祀、營作、太府出納皆蒞焉;知朝堂左右廂及百司綱目。」
(4)謝朝監察御史擴展閱讀:
明代監察御史的職權:
監察御史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奉赦巡按地方。御史出巡,是代天子巡狩,是皇帝的代表和化身,也是皇帝權力的延伸. 因此巡按御史的職掌也是非常繁重的。由於監察御史出巡當差分為專差和按差兩大類,故兩類御史職責不盡相同,現就兩類出巡御史的職權分述如下:
一是清軍,御史巡視到各處清點軍隊人數,防止各級軍官的謊報空缺;
二是提督學校,提學御史有權直接任用和罷免有關人員而不受其它官吏的干預,對師生的待遇及學校的維修等事項也有督促檢查的權力;
三是巡鹽,總理鹽課、鹽法,及嚴禁私人販運、銷售私鹽;
四是巡茶馬,督理陝西各茶馬司,收貯官茶,與少數民族進行交易。並禁止官豪勢要及軍民之家販賣私茶,私自進入番境交易;
五是巡漕,巡查漕運。
六是巡關,巡視山海關、居庸關、紫荊關等重要的邊關地區;
七是攢運,督理南糧北調,監運糧米,並監理山東濟寧以南的河道;
八是印馬,對民間孳牧種馬,差御史同該管寺丞查點印烙,三年一差;
九是屯田,清查京畿及邊境地區屯田事宜;
十是監軍,師行則監督軍隊,記錄功過。除此十項專差任務外,還有臨時雜差,如遣御史恤軍、賑災、提督捕盜、查理兵馬錢糧等差。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監察御史
⑸ 錦衣衛、西廠、東廠和都察院監察御史(監察機構)的關系是什麼
明代來的監察體系中的都察院為自全國最高監察機關,可以監督所有大小官吏。六科給事中主要負責對六部官吏的監察,同時又與都察院互相監督。在地方設立的按察司負責對所在地區的所有官吏實施監督。按察司直接受制於都察院,有相對的獨立性,且有相對較大的權力。而廠、衛組織則屬於皇帝個人控制的特務組織,其重要職責就是對百官實施暗中監督。為官吏編織了一副「猶行荊棘中,寸步不可移」的嚴密法網,其目的在於「當世事之善可為法,惡可為戒」。
⑹ 都御史和監察御史
監察御史牛
因為都御史是處於被動的形式的,如果監察御史偷偷參都御史一本的話,都御史多半沒有好的下場的。。
謝謝。。。歡迎追問我。。
⑺ 這是一段歷史材料,大意是「監察御史要彈劾宰相,而御史大夫不讓,監察御史就說以前沒有御史大夫,現在如
這是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度。御史大夫是秦始皇設立的監察百官的官職。
⑻ 中國各朝代的監察官員有哪些
監察官員主要指的是御史。自秦以後,各朝代都有一個官職是御史大夫或御史中丞,即為監察方面的最高長官。明清兩代監察機構改名為都察院,機構主管為左都御史。
⑼ 監察御史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職
相當於現在的中紀委紀檢監察室的處長。
監察御史,古代官名,掌管監察百官、巡視郡縣、糾正刑獄、肅整朝儀等事務。隋文帝開皇二年始設,改檢校御史為監察御史。唐御史台分為三院,監察御史屬察院,品秩不高而許可權廣。宋元明清因之。明清廢御史台設都察院,通常彈劾與建言,設都御史、副都御史、監察御史。
《新唐書·百官志三》:「監察御史十五人,正八品下。掌分察百僚,巡按州縣,獄訟、軍戎、祭祀、營作、太府出納皆蒞焉;知朝堂左右廂及百司綱目。」監察御史是明朝正七品的言官,隸屬於都察院,正七品。
(9)謝朝監察御史擴展閱讀:
監察御史掌管監察百官、巡視郡縣、糾正刑獄、肅整朝儀等事務。唐、宋兩代僅有八品官,明代初為正九品,洪武十七年升正七品,清代初為正七品,乾隆十七年提升為從五品。
都察院外派地方出巡鹽務的監察御史稱為巡鹽御史、出巡漕運的監察御史稱為巡漕御史、出巡農務的監察御史稱為巡農御史、出巡邊防的監察御史稱為巡關御史、出巡茶法的監察御史稱為巡茶御史。
出巡治安的監察御史稱為巡城御史、出巡長江的監察御史稱為巡江御史、出巡屯田的監察御史稱為巡田御史、出巡倉場的監察御史稱為巡倉御史。
⑽ 唐代的監察御史里行是什麼官
事實上比現在檢察長的權力大
唐朝監察御史是負責監察百官、巡視郡縣、糾正回刑獄、肅整朝儀等事答務的一個官職,雖然官階不高,但可以直接向皇帝彈劾違法亂紀和不稱職的官員。實際上,這也是一個專門得罪人的差使,搞不好便會遭人打擊報復。唐玄宗時期,正直的周子涼不幸當上了這個官。 唐太宗時期的監察御史柳范比起周子涼真的幸運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