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監管
① 中國在新聞媒體的監管方面的法律有哪些
新媒體采編相關法律法規
在國內新媒體發展的過程中,政策法規的出台以及管理體系的調整可以說是在匆忙之中啟動的。特別是互聯網的跨媒體特徵,給原來按照行業界限劃分的管理體制帶來了挑戰。新媒體面臨的法律環境是比較復雜的,僅僅針對互聯網的相關法律法規就有數十個,其中有憲法與法律,有司法解釋,有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部門通知,還有地方法規和行業規范。而面對新媒體不斷涌現的新應用,已有政策法規還將繼續調整、修改,新的法規還會不斷頒布。作為新媒體從業人員,需要對這些政策法規有面上的了解,樹立相應的法律意識,這也是避免觸碰管理和法規紅線,保障媒體正常運行的基本要求。
涉及網路管理的法律法規雖然比較繁多,但實踐經驗表明,與日常編務工作密切相關的主要集中在與信息內容安全、版權保護以及名譽權保護等幾個方面,主要條款摘錄如下:
《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
本辦法主要是對網路信息服務提出基本規范,其中必須重點掌握:
第十五條 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不得製作、復制、發布、傳播含有下列內容的信息:
(一)反對憲法所確定的基本原則的;
(二)危害國家安全,泄露國家秘密,顛覆國家政權,破壞國家統一的;
(三)損害國家榮譽和利益的;
(四)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破壞民族團結的;
(五)破壞國家宗教政策,宣揚邪教和封建迷信的;
(六)散布謠言,擾亂社會秩序,破壞社會穩定的;
(七)散布淫穢、色情、賭博、暴力、兇殺、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
(八)侮辱或者誹謗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
(九)含有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的其他內容的。
第十六條 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發現其網站傳輸的信息明顯屬於本辦法第十五條所列內容之一的,應當立即停止傳輸,保存有關記錄,並向國家有關機關報告。
《互聯網電子公告服務管理規定》
本規定是規范BBS論壇服務的,重點把握第九條,即違禁信息范圍界定,內容與《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第十五條完全一致。
第五條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分為以下三類:
(一)新聞單位設立的登載超出本單位已刊登播發的新聞信息、提供時政類電子公告服務、向公眾發送時政類通訊信息的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
(二)非新聞單位設立的轉載新聞信息、提供時政類電子公告服務、向公眾發送時政類通訊信息的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
(三)新聞單位設立的登載本單位已刊登播發的新聞信息的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 根據《國務院對確需保留的行政審批項目設定行政許可的決定》和有關行政法規,設立前款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應當經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審批。 設立本條第一款第(三)項規定的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應當向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備案。
《信息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本條例是網路版權保護訴訟主要引用的依據,其中需要重點掌握第五條和第六條,主要是對免於版權責任的幾種情況的界定。對該條例第十四條到第十七條的內容也需要准確理解,這幾條對於網友自主上傳內容涉及的侵權行為及其處置程序作了清晰的界定,與第五條和第六條一樣,是網站遭遇版權訴訟時需要經常引用到的條款。
《民法通則》司法解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兩個法規中,前者是對民事權益保護的一般性規定,後者在第三十六條專門針對網路侵權行為作了界定,因此都需要作詳細的了解和掌握。
在行業規范中,則需要掌握《網路色情淫穢信息的13條標准》,用於鑒別低俗信息。
目前用於調節網路版權糾紛的主要依據是《信息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而在該條例中又主要集中在第五條和第六條的第二、七、八款,以及十四至十七條,其內容如下:
第五條 未經權利人許可,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進行下列行為:
(一)故意刪除或者改變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提供的作品、表演、錄音錄像製品的權利管理電子信息,但由於技術上的原因無法避免刪除或者改變的除外;
(二)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提供明知或者應知未經權利人許可被刪除或者改變權利管理電子信息的作品、表演、錄音錄像製品。
第六條 通過信息網路提供他人作品,屬於下列情形的,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不向
(二)為報道時事新聞,在向公眾提供的作品中不可避免地再現或者引用已經發表的作品;
(七)向公眾提供在信息網路上已經發表的關於政治、經濟問題的時事性文章;
(八)向公眾提供在公眾集會上發表的講話。
這兩條主要是針對通過編輯發布到新聞頁面上的內容,因為經過編輯發布以及推薦以後,所轉載信息的使用性質就發生了改變,成為網站主動實施的一種行為。因此編輯在轉載有關內容的時候,應當按照法規的要求進行鑒別和選用。
第十四條 對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或者提供搜索、鏈接服務的網路服務提供者,權利人認為其服務所涉及的作品、表演、錄音錄像製品,侵犯自己的信息網路傳播權或者被刪除、改變了自己的權利管理電子信息的,可以向該網路服務提供者提交書面通知,要求網路服務提供者刪除該作品、表演、錄音錄像製品,或者斷開與該作品、表演、錄音錄像製品的鏈接。通知書應當包含下列內容:
(一)權利人的姓名(名稱)、聯系方式和地址;
(二)要求刪除或者斷開鏈接的侵權作品、表演、錄音錄像製品的名稱和網路地址;
(三)構成侵權的初步證明材料。
權利人應當對通知書的真實性負責。
第十五條 網路服務提供者接到權利人的通知書後,應當立即刪除涉嫌侵權的作品、表演、錄音錄像製品,或者斷開與涉嫌侵權的作品、表演、錄音錄像製品的鏈接,並同時將通知書轉送提供作品、表演、錄音錄像製品的服務對象;服務對象網路地址不明、無法轉送的,應當將通知書的內容同時在信息網路上公告。
第十六條 服務對象接到網路服務提供者轉送的通知書後,認為其提供的作品、表演、錄音錄像製品未侵犯他人權利的,可以向網路服務提供者提交書面說明,要求恢復被刪除的作品、表演、錄音錄像製品,或者恢復與被斷開的作品、表演、錄音錄像製品的鏈接。書面
說明應當包含下列內容:
(一)服務對象的姓名(名稱)、聯系方式和地址;
(二)要求恢復的作品、表演、錄音錄像製品的名稱和網路地址;
(三)不構成侵權的初步證明材料。
服務對象應當對書面說明的真實性負責。
第十七條 網路服務提供者接到服務對象的書面說明後,應當立即恢復被刪除的作品、表演、錄音錄像製品,或者可以恢復與被斷開的作品、表演、錄音錄像製品的鏈接,同時將服務對象的書面說明轉送權利人。權利人不得再通知網路服務提供者刪除該作品、表演、錄音錄像製品,或者斷開與該作品、表演、錄音錄像製品的鏈接
以上四條,針對的是網民自主上傳的內容。所謂「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即指提供論壇、博客、空間、相冊等服務,其要點在於相關內容由網民自主上傳,沒有任何編輯行為。對於這種信息,網站無法對其內容的真實性以及版權信息進行鑒別,因此該條例設置了一個通知――刪除――反通知――恢復的程序,即權利人發現侵權,可以通知網站刪除,網站刪除之後通知原上傳者,如原上傳者能夠提供不侵權的證據,網站可以恢復並通知權利申訴人,之後權利申訴人不得再就同一信息提出刪除要求。這樣一種程序設置,免除了網站大量的風險,在這個過程之中,只要網站按照程序要求及時進行處理,便不再承擔其他法律責任。
近年來涉及網路侵權的案例
1. 2004年,正東唱片訴世紀悅博案。正東唱片公司訴世紀悅博公司在其經營的網站上向公眾提供了原告擁有版權的35首歌曲的下載服務。法庭終審判決認定,被告所提供的雖是鏈接服務,但該鏈接服務是人工選擇、編排、整理的結果,而非計算機的自動鏈接服務,故應承擔「幫助侵權」的責任。
2. 2005年,步升訴網路案,國內首例因利用搜索引擎免費下載MP3被判侵權的案例。 上海步升音樂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稱被告網路公司未經其許可,通過互聯網提供下載服務,向公眾傳播其享有錄音製作者權的46首歌曲,嚴重侵犯了其權益。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一審判決網路立即停止在其網站上提供34首侵權歌曲的訪問鏈接並賠償原告6.8萬元。
3. 2006年,步升訴飛行網,內地首例P2P技術侵權案。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就上海步升起訴北京飛行網(Kuro)音樂軟體開發有限公司一案公布判決結果:飛行網和其服務維護商舶盛舫安信息技術公司連帶賠償步升公司20萬元及訴訟合理支出1萬元。
4. 2007年,全球四大唱片公司狀告雅虎中國案。 華納、環球、百代、索尼四大唱片公司旗下的11家唱片公司訴稱,雅虎中文網站向公眾提供涉案的47張專輯共計233首歌曲的在線試聽、免費下載及相關鏈接服務,且對歌曲信息進行搜集、整理、分類、編排,侵犯了原告對涉案歌曲所享有的錄音製作者權中的復制權、信息網路傳播權以及相應的獲得報酬
權。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被告刪除有關搜索鏈接,並賠償原告經濟損失21萬余元。
網路侵害名譽侵權的判定依據主要是民法通則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涉案信息如果是屬於編輯主動發布的內容,則網站是侵害的直接行為人,承擔全部責任;如果是網路用戶發布的內容,則要按照侵權責任法第三十六條規定,與網路用戶承擔連帶責任。
民法通則司法解釋中相關條規如下:
第一百條 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第一百零一條 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
第一百二十條 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並可以要求賠償損失。
法人的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適用前款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關於民事權益的范圍,是如此界定的:
第二條 侵害民事權益,應當依照本法承擔侵權責任。
本法所稱民事權益,包括生命權、健康權、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監護權、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著作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現權、股權、繼承權等人身、財產權益。
對於網路侵權責任的認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是如此表述的:
第三十六條:網路用戶、網路服務提供者利用網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網路用戶利用網路服務實施侵權行為的,被侵權人有權通知網路服務提供者採取刪除、屏蔽、斷開鏈接等必要措施。網路服務提供者接到通知後未及時採取必要措施的,對損害的擴大部分與該網路用戶承擔連帶責任。
網路服務提供者知道網路用戶利用其網路服務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未採取必要措施的,與該網路用戶承擔連帶責任。
② 中國在新聞媒體的監管方面的法律有哪些
主要有《版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世界版權公約》《 民法通則》
新媒體采編相關法律法規 ,在國內新媒體發展的過程中,政策法規的出台以及管理體系的調整可以說是在匆忙之中啟動的。特別是互聯網的跨媒體特徵,給原來按照行業界限劃分的管理體制帶來了挑戰。新媒體面臨的法律環境是比較復雜的,僅僅針對互聯網的相關法律法規就有數十個,其中有憲法與法律,有司法解釋,有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部門通知,還有地方法規和行業規范。而面對新媒體不斷涌現的新應用,已有政策法規還將繼續調整、修改,新的法規還會不斷頒布。作為新媒體從業人員,需要對這些政策法規有面上的了解,樹立相應的法律意識,這也是避免觸碰管理和法規紅線,保障媒體正常運行的基本要求。
③ 新媒體廣告監管的內容挑戰包括哪些方面
我國新媒體管理面臨的主要問題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一)新媒體管理的方式方法已不能適應大數據時代
無論是以往分業、屬地的媒體管理模式,還是具體方式方法,都很難適應互聯網這個綜合性融通性新平台。一是傳統管控理念有待改變。存在重內容規范管理輕產業推進,重行政手段輕法律法規,重硬體建設輕軟體建設等現象。二是傳統管控方法弊端加劇。在我國,網路治理是按照信息形態和內容差異來劃分責任主體,實行多部門管理,這種模式使政府部門之間網路資源分散,各自為戰,不易實現整體性規劃。另外,政府對網路新媒體管理採取的是屬地管理原則,而網路社會沒有疆界,網路傳播的隱匿性使網民可以輕而易舉地繞道而行,規避當地政府的監管。
(二)網路安全問題日益凸顯
近年來大數據、雲計算的應用使數據爆炸式增長,隨之而來的技術漏洞越來越多。由於我國對大數據存儲、保護與利用重視不夠,導致信息丟失或不完整,同時存在信息被損壞、篡改、泄露等問題,給國家信息安全和公眾隱私保護帶來了隱患。一是國家信息安全形勢嚴峻,加強網路信息安全管理,讓網路規范有序運行已成當務之急。二是個人隱私權受到極大威脅。網路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個人信息安全問題和公民隱私泄露等各種社會風險。
(三)自由開放的言論環境使管理愈加困難
由於我國法律不完備,互聯網行業監管不足,企業缺乏自律意識,新媒體有效管理難度空前增加。一是隱私權和公權力矛盾凸顯。由於法律缺乏對公民隱私權和知情權的明確界定,導致網民個人信息被窺視、泄露和非法利用等現象頻頻出現,個人隱私保護和公眾知情權之間的沖突愈演愈烈。二是虛假新聞挑戰職業底線。隨著輿論開放度不斷增強和媒體生存壓力逐步增加,很多新媒體都把「眼球效應」作為第一追求,吸引受眾眼球的虛假新聞不時出現,不斷沖擊著新媒體倫理底線。三是不良信息擾亂了網路傳播環境。互聯網是一把「雙刃劍」,它在對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帶來深刻變化的同時,也導致虛假信息、網路病毒、人肉搜索、網路攻擊、網路竊密等現象頻發,欺詐等違法犯罪活動蔓延,「黃賭毒」不良信息屢禁不止。
(四)新媒體對黨和政府公信力帶來挑戰
網路媒體最大的特點和優勢之一就是互動性強,能夠及時和網民溝通,對大家的關切進行快速回復,微博客等交互性自媒體進一步放大了這種優勢。政務網站和各種新媒體應用載體在具體使用中的表現和做法,會影響人們對政府公信力的評價,制約政府信息發布的引導和動員能力,但在網民熱衷於參政議政的同時,某些政府部門卻沒有充分利用這一平台。隨著新媒體使用人群不斷擴大,新媒體輿論場的變化不僅使輿情引導更加困難,也給黨和政府的公信力帶來了挑戰。
(五)網路監督應對滯後
當前我國網路監督相關立法尚不健全,與互聯網迅速發展的形勢相比還顯得很滯後,如何規范網路監督還缺乏明確的執行標准和操作細則。一是網路匿名性使得網路信息可靠性大打折扣,許多人利用網路監管漏洞進行網路詐騙、泄露和販賣公民個人信息。二是不能正確對待網路監督,很多部門和公職人員面對網路監督表現為無所作為、不會作為和胡亂作為。三是欠規范的網路舉報容易打消反腐積極性。
④ 新媒體對政府監管帶來了哪些挑戰 政府行政管理部門應該如何應對
政府堅持信息公開,以誠信取信與民,堅持正確的,不以新媒體快速大范圍的宣傳左右,其實就一點,做一個誠信的政府,樹立公民對政府的信任,才是迎接挑戰的正道。其實現在政府最大的危機是正在推動全體公民的信任
⑤ 論文怎麼添加引用
1、首先,來在瀏覽器搜索「中自國知網」,中國知網是專業檢索論文的網站,能找到各個學科的學術期刊和論文。
⑥ 為何新媒體渠道的「拼團游」 成了旅遊監管的盲區
近日;新媒體渠道的「拼團游」 暴露旅遊監管的盲區
現在一些人抱怨朋友圈越來越多陌生人,也出現很多莫名其妙的營銷、推廣信息,說的就是這種現象。
⑦ 國家工商總局:如何加強新媒體廣告監管
在網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社會已進入信息時代。網路廣告、手機廣告、移動電視廣告等多種形式的新媒體廣告應運而生,發展迅猛。與傳統媒體相比,新媒體有很多優點,受到眾多用戶的青睞。分析和研究如何對新媒體廣告加強監管,已成為工商機關的重要課題。 一、新媒體的概念、特點及形式 (一)新媒體的概念。新媒體是相對於報刊、廣播、電視、戶外這些傳統媒體而言的,指利用數字技術、網路技術、移動技術,通過互聯網、無線通信網、衛星等渠道,以電腦、手機、數字電視等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和娛樂服務的傳播形態和媒體形態。(二)新媒體的特點可以概括為:覆蓋面廣,傳播速度快,費用低,更新快,形式多樣,受眾數量可以准確統計,易於檢索。(三)新媒體的形式包括:網路、數字雜志、數字報紙、數字廣播、手機簡訊、移動電視、數字電視、數字電影、觸摸媒體等。 二、新媒體廣告的現狀 (一)新媒體廣告的發布主體。第一類是廣告專營公司,通過移動電視或觸摸媒體在居民樓、寫字樓、公共汽車、各種經營場所發布廣告。第二類是具有ICP許可證和營業執照的網路經營者,通過互聯網發布廣告。第三類是具有ICP許可證和廣告經營許可證的企事業媒介單位,通過數字雜志、數字報紙、數字電視、數字廣播發布廣告。第四類是企事業法人、其他組織或個人通過互聯網鏈接,在自己的網站或網頁上對自己生產、經營的產品或提供的服務進行宣傳。第五類是具有SP許可證、ICP許可證和營業執照的電信運營商,通過電信網路發布手機廣告。第六類是不法黑客,通過互聯網發布網路廣告、手機廣告。 (二)新媒體廣告的內容:第一類是由廣告專營公司、網路經營者、媒介單位、電信運營商發布的商業廣告。第二類是企事業法人、其他組織或個人通過自己的網站及網路鏈接對自身生產、經營的產品或提供的服務所做的各類宣傳。
⑧ 建築學就業面是不是比較窄
1建築的就業面並不窄。建築和經管不一樣,在大家的認知里似乎內經管的崗位哪個專業容都能做,建築的專業性太強了,似乎能去設計院。但這種想法是不對的。
2就業方向:
(一)去設計院畫圖,別小看畫圖,哪怕是不做設計,就是畫施工圖一個月都能掙很多錢,老師說建築項目款項有很多都是流向施工方。下圖就是設計院,無休止的加班和亂糟糟的圖紙。
(四)除了建築設計,還有建築歷史,建築技術等可以選擇。但建築技術考研是要考數學的,很多建築院校本科不開設高數課程,所以考研難度就會增大。
⑨ 你認為直播帶貨真的是忽悠嗎
隨著電商市場的飽和,惡劣競爭環境讓各大商家的利潤越來越微薄,網紅直播帶貨儼然已經成為了電商們最新的救命稻草。各家網友們在主播極度誇張的嘶吼中感受到了未來美好生活的沖擊,然後腦袋一發熱就開始瘋狂地買買買,享受著撒幣的快樂。
不得不說淘寶網紅直播作為新趨勢是非常有戰鬥力的,不僅在平時,即便是雙十一也成為了主力,「口紅一哥」李佳奇開播五分鍾賣出15000支口紅,直播一姐「薇婭」去年雙十一全天直播間銷售額超3億元。
不僅僅是網紅,連很多明星都開始落入了直播帶貨的坑,比如趙薇和李湘,就直播賣起了紅酒。為啥都開始喜歡網紅直播帶貨了呢,說到底還是為了錢,沒有誰會跟錢過不去,畢竟比觀眾打賞來錢快得多了!
在媒體鼓吹成未來新風口的網紅直播,最近卻是頻繁翻車。
前段時間,爆紅的帶貨達人李佳琦在直播間推薦一款不粘鍋,起先他還微笑著把雞蛋打入了鍋里,細心的觀眾其實還能發現,鍋里是塗過一層油的,但是接來下瞬間就尷尬了,因為凝固的雞蛋粘住了鍋底。事件才過去不久,李佳琦又把「陽澄狀元大閘蟹」說成「陽澄湖的大閘蟹」,直接誤導了消費者。
其實這種網紅直播帶貨翻車真的不是偶然,質疑虛假宣傳的聲音一直不斷。
在直播中網紅缺少了專業的產品素養,用都沒有用過就開始大肆宣傳,各種誇張功效,一點也不對消費者負責任,導致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在網路上反映網紅直播帶貨的產品存在售後和質量的問題,「看你們推薦才購買的產品,到手太失望了」之類的評論比比皆是,淘寶網紅直播帶貨也慢慢成為了「騙」貨。
其實網紅帶貨吹著厲害,但實際並沒有什麼真正的營銷手段,只是靠著便宜價格來帶貨而已。一群消費者在蹦迪一般的氛圍中,在網紅的套路下,一時腦熱,為自己的沖動買了單。還記得之前我們一直在嘲笑長輩們看著電視購物節目被騙的時候嗎?如今盯著直播被瘋狂種草的你們是不是也是似曾相識呢?時尚是一個圈,其實套路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