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潔表格監督
參照總結:
衛生監督協管工作總結
鎮衛生院在區衛生監督所的領導和支持下,深入開展食品安全整頓、傳染病防治、學校衛生、飲用水安全等衛生監督工作,先將2011年第四季度工作匯報如下:
積極開展村衛生室、學校衛生、食品安全的監管,2011年10月至12月巡查工作中沒有發現相關問題,同時加強指導,進一步督導各單位落實各項工作制度,指定專人負責檢查各項工作落實情況,定期對存在的安全隱患進行排查,督導學校開展衛生大掃除,及時清理污水,確保校內衛生清潔,安全使用飲用水,督導村衛生室從衛生院統一進葯,建立賬目,保持衛生清潔衛生,治療室定時消毒,注射器及時銷毀並做好銷毀記錄,確保安全無事故。
鎮衛生院 2011年12月31日
(材料來源:網路文庫)
2. 對外包清潔公司應該如何有效的監管
第一,選擇外包前從價格、服務和管理方面進行考察;
第二,要專在合同中明確發屬包方有考核權,考核結果與服務費掛鉤;我方可以提供對環境的監督,讓外包指定一名負責人,如果提出不合格項,就找他來看,在雙方對所指問題均認可的情況下,讓對方提出處理辦法,(設計個表格讓他填好簽字)限期整改。
第三,要建立服務的目標體系,向服務方提出明確的服務要求;
第四,被服務部門日常監督服務人員的工作,並實施月度或季度的評價。當然如果貴公司實施物業化服務管理,一個供應商服務很多業務,那麼可以成立以部門為代表的業主委員會,通過業委會實施監督和考核。
第五,要引入競爭機制和淘汰機制,給供應商以壓力。當然這里重點說明一點,如果是剝離後成立的企業,那麼母體要扶持和督促服務企業提高管理水平。
3. 有關醫院食堂、保潔方面監督管理的標准和細則及流程
醫院營養食堂管理制度
一、營養食堂的配置、衛生及管理要求,食品與餐具的衛生要求以及對從業人員的管理要求,都必須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和《餐飲業和集體用餐配送單位衛生規范》的規定。
二、營養食堂布局合理,設專用的交通通道和出入口,設置有洗滌、消毒、更衣、通風、冷藏、防蠅、防塵、防鼠、污水排放和廢棄物存放等設施。操作間、廚房入口必須設設置洗手裝置。
三、從業人員每年必須進行健康檢查,取得健康證後方可從事該職業。科室必須建立健康檔案。
四、從業人員必須注意個人衛生。工作人員穿好工作服,戴好工作帽,洗凈雙手後方可進入操作間,外出不得穿工作服。非營養食堂工作人員不得隨意進入工作間。
五、隨時保持室內衛生,操作台、各種物表及地面,每日必須進行常規清潔,必要時用消毒液消毒,有污染時立即消毒。
六、冷盤間、裱花間以紫外線燈作為空氣消毒裝置,專間內紫外線燈應分布均勻。每天上班前後用紫外線消毒30分鍾。
七、餐具清洗消毒要嚴格執行「一洗、二清、三消毒、四保潔」的工作程序。使用消毒液浸泡消毒。消毒後的餐具立即放入消毒保潔櫃內,用餐前30分鍾才能擺上餐桌。
八、食品加工必須做到清潔、無毒,嚴格執行「四分開」。必須注意冷盤加工環節的管理,防止食源性疾病的發生。
九、每月對營養食堂工作人員的手、物表、餐具以及冷盤間的空氣等環境進行微生物監測,不得檢出致病菌。
食物中毒應急處理預案
食物中毒是指攝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學性有毒有害物質後或把有毒有害物質當作食物攝入後所出現的而非傳染性的急性或亞急性疾病,屬於食源性疾病的范疇。食物中毒既不包括因暴食而引起的急性胃腸炎、食源性腸道傳染病(如傷寒)和寄生蟲,也不包括因一次大量
或者長期少量攝入某些有毒有害物質而引起的以慢性毒性為主要特
征的疾病。
一、建立健全應急處理班子,凡發生「大事故」級以上事故,當事單位第一責任人或主管人員應立即奔赴現場,作好現場組織指揮工作,集團機關建立快速反應隊伍,如需要,應在最短時間內奔赴現場,迅速作好事故善後處理工作,防止事態擴大、損失增加。
二、食物中毒主要分為以下幾類
1、植物中毒(菜豆、發芽土豆、豆漿、毒蘑菇中毒等)
2、動物性食物中毒(河豚魚、魚膽貝、動物甲狀腺、含高組胺魚類中毒)
3、微生物中毒(細菌性、黴菌性食物中毒)
4、化學性食物中毒(A、將亞石肖酸鹽當作食鹽,誤服引起中毒B、進食大量含有硝醇鹽、亞硝酸鹽較多的食物c、飲用含硝酸鹽、亞硝酸鹽量多的水,入苦井水、蒸鍋水D、食用過添加亞酸撒鹽的肉製品)
三、應急處理方案:
1、發現中毒後應立即送往醫院搶救並迅速報告,保護好現場;
2、必須專人跟蹤搶救,並向醫院解釋進餐品種;
3、迅速派人就全部就餐者進行走訪和調查,發現不適應立即送往醫院,不得拖延;
4、迅速將留樣食品送到相關部門化驗以確認中毒性質;
5、要派專人進行護理並根據醫生安排為住院人員製作適合口味的飯菜;
6、同時對食堂內部停業整頓;
7、根據化驗結果追究其責任人的責任;
8、根據中毒的輕重情況及時通知家屬
餐廳衛生管理制度
良好的衛生環境是每個食堂得以發展的基本要求。為了給就餐者提供一個清潔、衛生、舒適的就餐環境,本餐廳特製定以下規定:
1、餐廳內衛生:
(1)空氣清新、無異味;
(2)無蠅、無鼠、無污水沉積、泔水桶潔凈並加蓋;
(3)污水排放暢通,地面無積水、無雜物、無殘渣;
(4)桌椅、物品、設備潔凈、無污垢、無油膩、定位放置;
(5)門窗、牆面、排風扇、照明燈具、吊扇保持干凈、無塵土及蜘蛛網。
(6)抹布、墩布洗凈,定位懸掛,無異味,
2、售餐前,對售餐區和操作區紫外線消毒40分鍾。
3、上崗前用用肥皂流水洗手並消毒。如離開操作區,或接觸不潔物品後,繼續進行操作前,必須再次洗手消毒。
4、分發餐具時,不得用手接觸餐具內面,發現不潔餐具立即更換,掉落的餐具不得接著使用。
5、售飯時:
(1)收起食品蓋被,接觸食品面對疊放在指定位置:
(2)食品蓋被內外面標志明顯,保潔清潔,每周消毒2次:
(3)不面對食品打噴嚏、咳嗽,並且要帶口罩;
(4)不得用手直接接觸熟食品;
(5)售飯用具放在潔凈盛具內,不得隨意亂放:
(6)掉落的食品及用具不許繼續售賣或使用。
以上規定各負責人不能認真執行,由經理給予相應負激勵處罰。
衛生檢查制度
為了切實使食堂衛生安全落實到位,公司特做以下規定:
—、日常檢查
1、每天食堂經理、食堂主管對食堂重點環節(入庫驗收肉食加工、原材料存放、烹調過程、熟食加工等)進行全程跟蹤監督檢查和指導。
2、班組長每餐對本班組操作及加工過程全程參與並實施監督檢查。
3、質檢員每天對食堂所有加工操作過程進行全方位跟蹤監督檢查。
二、周檢
1、從食堂後廚到前廳,以及食堂周圍的環境,每周徹底打掃一次,檢查一次,由食堂經理組織。
2、參檢人員:經理、廚師長、服務主管、質檢員。
3、凡不合格項給予該班組長和責任人負激勵20點,個別嚴重的要加倍處罰。如發現有重復性問題,該班組長暫停工作,進行衛生安全培訓。
4、處罰結果由經理書面通知受罰人、核算員,並在食堂看板上公布。
餐具、用具清洗消毒制度
為使餐具經常保持潔凈,真正讓員工使用放心,對餐、用具清洗消毒特做如下規定:
1、颳去殘渣;
2、泡入鹼水或洗潔精水內;
3、刷洗;
4、用1:250的84消毒液浸泡10分鍾;
5、對每件餐具流水過清;
6、過清後,在蒸氣內消毒40分鍾,消毒後的餐具,不得檢出致病菌;
7、進入未用段,一定要逐個檢查。
食堂安全管理要求
1.食堂安全保衛工作由食堂經理實施監督,由各崗位班組長負責,要定員定崗,責任落實到人。
2.使用各種炊事機械設備必須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專人使用保養。工作中要精神集中,不準說話聊天,必須戴套袖和工作帽,穿圍裙,杜絕人身事故的發生。
3.注意用電安全,機器使用後必須關閉總電源:人人注意節電、
節水;發現問題及時報告、及時處理,避免責任事故的發生。
4.使用煤氣時要做到「火等氣」,發現漏氣及時修理。開著火人不準離開,以防火災事故的發生。每個人都要學會滅火器的使用方法,記住火警電話119。
5.下班後,班組長要檢查煤氣、水、電、門窗是否關閉好,做好防盜、防寒等安全工作。
6.對於外來人員一律嚴格審查登記。
7.嚴格執行蔬菜農葯檢測制度。
8、保證48小時留樣制度。
食堂從業人員健康檢查制度
為保障院校學員身體健康,使其以良好的身體投入到緊張的學習中去,必須從食堂源頭做起,食堂的源頭就是工作人員,對此對食堂工作人員進入食堂工作必須做到以下要求:
1、凡進入食堂工作人員必須是年滿18周歲、初中文化以上且熱愛祖國、熱衷餐飲業的有志青年;
2、須攜帶本人身份證、當地派出所戶口證明;
3、進入食堂的工作人員一律通過證審,確認無任何問題:
4、進入食堂後首先要進行體檢,否則不予錄用;
5、對有傳病者(肝炎、肺炎、肺氣腫、呼吸道傳染病等)不予錄用;
6、在錄用的工作期間,如發生罵人、打人、偷盜、搶劫及流氓行為、有損公司及食堂行為,一經發現立即開除並追究其刑事責任。
配餐管理規定
後勤保障理應讓員工、患者吃的合理、吃的健康、吃的科學。
對食堂作出如下規定:
1、制定合理科學的食譜,完善飲食結構
A、根據就餐人員口味,結合營養需求制定標准食譜;
B、根據患者來源的不同制定適合各地區域的特色菜譜;
C、根據師生工作、學習強度及安排的需要制定相應的周期性食
譜;
2、豐富經營品種,提高飯菜質量
A、保證飯菜品種:早餐副食18種以上;午、晚餐:每餐45種以上;
B、不斷對外界的技術進行借鑒,定期進行菜品考察,對新的適宜師生餐廳推廣的菜品進行轉換,豐富菜品的品種。
C、對所售產品進行內部質量評比,增加內部質量的提升;
D、對所出售產品按IS09000質量標准執行,沒有達到標準的不進行出售。
3、按季節適時調節,充分保障學生的營養需求
A、按照秋、冬季節多補充含糖量高的食品,以增加身體所需熱量:
B、按照春天由冷變暖的季節多補充維生素A、C、D的食品:
C、按照夏天比較炎熱的季節多補充鐵、鈣、鹽及維生素,少吃脂肪食品,以保證身體的靈活運動和健康。
冷盤製作管理制度
操作間冷盤間嚴格遵守專人、專室、專具、專消毒、專冷藏、不準非本室人員進入,不準非半成品進入。
1、對半成品、調料進行嚴格的質檢;
2、果菜類半成品必須用清水浸泡20分鍾,除去表皮中的農葯殘留;
3、超過兩個小時食用的冷盤必須放入冷藏冰櫃中保存;
4、液體調料用瓶裝醬油、醋或香醋;
5、剩餘食品或半成品必須加保鮮膜遮蓋後冷藏或冷凍,隔餐食用時回鍋熱透;
6、工作結束後對冷盤間及用具、盛具、水池、設備進行清洗,保持潔凈;
7、按規定留樣,冷藏48小時。
麵食製作管理規定
一、操作標准
1、操作前做好台板、刀、棍棒等工具的清洗、消毒;
2、操作時生熟原料和刀、砧板、容器、盛器必須生熟分開,有明顯標記;
3、加工時檢查原料質量,發霉變質的不用,原料須先進先出;
4、崗前手用肥皂流水洗凈並消毒;
5、成品入專用冰箱或食品櫥;
6、廢棄物放放有蓋的垃圾桶內,當天廢物當天清除;
7、每天定時紫外線燈消毒40分鍾;
8、個人衛生、冰箱使用、烹調嘗味、循環油的處理按制度規定執行;
9、無關人員不準在加工區域逗留;
10、掉落的原料及熟食棄之不用:
11、運送食品時工具必須清潔,有必要的保潔、防塵、防蠅設備;
12、剩餘原料妥善保管;
13、按規定留樣,冷藏(或冷凍)48小時:
14、正確貯存酵母、原料及輔料;
15、工作結束後將操作區及用具、設備、盛具清洗干凈並定位放置;
16、加工設備使用前進行安全檢查,加工時由專人按規定操作,不得
離人,使用後注意保持清潔。
烹制加工管理制度
在對菜餚加工以前,應對所有的原料、調副料必須進行質量檢驗。肉類、冷藏冷凍原料、剩餘原料、調料、醬制鹵製品作為重點的檢查對象。
1、顏色不正常的原料不加工;
2、有異味的原料不加工;
3、標識不清楚的調料不加工;
4、沒有徹底解凍的肉類不加工;
5、不熟悉的魚類和菌類不加工:
6、上崗前必須嚴格洗手;
7、身體有切口或其他化膿性病灶的,一律不許上崗;
8、拿放干凈餐具、烹飪用具時,手不許與其內緣直接接觸;
9、持烹飪用具、餐具時,只可接觸其柄、底部、邊緣;
10、試嘗菜餚口味時,應用小湯匙取湯在專用的小碗中,嘗後將餘下的菜汁倒掉,不準倒回鍋中;
11、防止老化,盛裝合理。烹制好的菜倒入潔凈熟食盆內離地放置;
12、加工第二道菜時一定要將鍋清洗干凈;
13、掉落的原料及熟食棄之不用;
14、工作結束後對操作區、用具、炊具、灶具、盛具、水池清洗打掃干凈,按規定放置。
初加工管理制度
一、初加工的分類
初加工分為:蔬菜類、禽肉類、魚類、凍製品、泡發原料、臟腹類。
二、初加工的管理
1、用具、盛具潔凈,毛凈、葷素等用具、盛具標識明顯;
2、加工前,對加工用具進行檢查,確保清潔並按照標識使用;
3、待加工原料必須盛放在專用盛具中,不允許倒在操作台上加工;
4、根據烹制需要,利用各種刀工方法,去除不可食部分;
5、對下腳料及時收集清掃,放入專用的容器內:
6、加工後的原料放入專用的凈筐或凈盆中,不允許落地:
7、剩餘肉類,放入平盤中及時冷凍存放;
8、加工完畢後,及時對工作場所進行清掃,切配間不許有隔餐垃圾存放;
9、加工結束後對操作區、用具、盛具按要求清洗消毒、保潔。
三、制度:
若發現負責人一次不按規定執行,每人次給予負激勵5點,兩次給予負激勵20點,三次重新培訓學習,培訓期間沒有工資。
食品添加劑使用管理制度
現代食品加工,往往需要某些物質,促進食品的保存性,增加食色、香、味,提高其質量,常用法定食品添加物有防腐劑、殺菌劑漂白劑、保色劑、著色劑、膨劑、香料、調味劑等十多項。食品添加劑的使用有其必要性,但必須注意其使用標准,為有效的控制使特對食品添加劑的使用管理做以下規定:
1、任何使用單位未經質檢部門批准、總經理審核、采購中心不得采購;
2、凡法定外的不硼砂、硝未經特別審批不得購買:
3、各項添加劑的使用單位必須嚴格控制管理使用,不可超量領取;
4、選購食品添加劑時,必須檢查經政府查驗登記並發給許可證的食品添加物標簽上注有「內已添輸字第XX號」、「內已添制定第X號」、「已署添輸字第XX號」等;
5、要求食品添加物的廠商提供食品添加物許可證正本並印留存, 供衛生機關檢查驗用。
庫房管理制度
為加強庫房物資管理、提高庫管員業務水平,制定本規定:
主食庫:
1、原料入庫前必須抽樣驗收,檢查質量、數量、重要是否與票單一致,是否達到驗收標准,不合乎標準的不許入庫。
2、原料入庫後存放於防鼠台上,做到隔牆離地。
3、各種原料必須分類存放,整碼齊放,配掛標志牌,標明品名及進貨日期。
4、經常檢查,以防漏雨、生蟲、霉變、鼠爬。
5、做好安全防範、防火、防盜、防投毒、門窗牢固,電器安全。
6、遵守先進先出原則,所有原料必須在保質期內領用。
7、庫房內保持通風乾燥、無污物、無異味、無易燃易爆及有毒物品。
8、出入庫完畢後對庫房進行徹底清掃並保潔。
9、閑雜人員不準進入庫房,不得存放個人物品。
10、離開庫房時,關閉所有電源及門窗。
副食庫:
1、入庫前必須進行檢驗,檢驗內容:質量、數量、標准、保質期及包裝是否完整,破損泄漏不許入庫。
2、驗收入庫後的原料,按類別存放,並配掛標志牌,標明品名、進貨日期和保質期,遵守先進先出原則。
3、調味品包裝干凈、擺放整齊、無破損遺漏,乾料要防潮,防霉、防蟲蛀、防污染。
4、庫房內保持通風,防蠅、防鼠、防盜設施完善,保持庫內乾爽清潔,無異味。散裝原料要裝桶,桶裝料要加蓋,易潮濕霉變的原料要及時晾曬。
5、每次出入庫後要對庫房進行和徹底清掃並保潔。
6、閑雜人員不準進入庫房,庫房不能准存放個人物品。
7、離開庫房時,關閉所有的電源及門窗。
原材料采購索證制度
餐飲食物包含人類賴以維生的主要營養物質:其中有人體所必須的蛋白質、脂肪、糖類、水、礦物質、維生素。在(GB2721-1996)、(GB2716-88)、(GB2720-1996)、(GB/3104-91)、(GB/4964-94)、(GB7098-1996)、(GB2707-94)、(GB2710-94)、(GB2733-94)、(GB2736-94)、(GB2748-96)、(GB5408-58)等的檢測規定中,都制定了各項原料所含成份的標准,為確保各項原材料的成份達標按公司驗收規定,特製定以下規定:
1、各餐飲中心所需的各項食用原料,必須有定期的檢測報告;
2、各項原材料所含成份的檢測結果,必須符合國家檢測標准;
3、凡是未達標和未有定期檢測報告的食用原料不得配送使用單位;
4、原料的熱量、水份、蛋白質、糖、鈣、磷、鐵、維生素,必須按國家食用規定標準的含量;
5、不能進行檢測的供應商取消其供給資格
食堂規章制度
一、應具有高尚的職業道德,厲行「五講四美」,為人民健康負責,做社會主義兩個文明的建設者。
二、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學習食品衛生知識,嚴格執行衛生管理制度,保護食品不受污染。
三、講究個人衛生,做到勤洗手,剪指甲,勤洗澡、理發,勤洗衣服、被褥,勤換工作服。在工作崗位上,戴好工作帽,穿好工作服,保持衣帽整潔,雙手干凈。
四、一切行動按照公司指示執行,服從食堂經理領導。
五、食堂員工在上班時間內工作衣服必須整潔,佩戴胸牌、健康證。
六、任何員工不得以任何理由收取現金,上班帶包不準進入食堂,各組所用的餐具、用具、原料以及剩飯不準帶出食堂,若發現,按偷盜論處。
七、組與組之間搞好團結,但不經他人允許,不能擅自亂抓用別組的用具及原料食物。
八、食堂員工不得將自己的親屬、朋友、閑雜人員擅自留客在食堂就餐,發現一次提出警告,下次清除出食堂。
九、除本食堂員工外,非食堂員工不得進入食堂。
十、嚴防污染,冰箱、冰櫃生熟分開擺放,菜子、菜、貨架、洗菜池、灶台、牆壁經常保持清潔、干凈,無雜物。
十一、注意自身安全,不準穿拖鞋、背心、短褲。經常檢修所用的電器設備,發現問題及時報修,安全操作,嚴防熱油鍋、熱湯鍋、開水鍋燙傷,以及電器擊傷。
十二、餐具、茶具使用前必須洗凈、消毒,不消毒的不使用。
十三、銷售直接入口食品時,使用工具售貨,實行貨款分開。
十四、做好環境衛生及防塵、防蠅、防鼠、防腐等四防工作,防止食品污染。
十五、食品存放要做到「四隔離」,防止交叉污染。
十六、各組下班後,關掉一切水、電源,碳火蓋好,以防漏火、漏電、漏水。
十七、下班時間落鎖,值班人員不經食堂班長同意,任何人不準進入食堂。
十八、值班人員認真負責,不準擅自離崗,注意安全,防火、防盜、防投毒。
食堂白案班班長職責
一、負責白案間、蒸飯間、小餐廳的衛生清掃工作,全天保持干凈、衛生。
二、負責早點供應不低於6—8種,滿足學生不同的口味,及時改變花樣,提高服務質量。
三、督促食堂臨時工人講究個人衛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對批評教育屢教不改的予以建議辭退。
四、在早點加工過程中,必須做到配料適中,營養豐富,價廉物美。
食堂紅案班班長職責
一、負責售飯廳、炒菜間、熟食間的衛生清掃工作,全天保持干凈、整潔。
二、負責中、晚餐的供應品種為8—12種葷素搭配適宜,講究口味,保持衛生干凈。
三、督促食堂臨工人員講究個人衛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對表現差的予以批評教育,直至開除食堂。
四、對加工的食品必須洗凈、燒透,違反規定的予以嚴處。
五、在加工食品過程中,督促食堂人員必須做到生熟分工,杜絕腐爛變質食品入庫、加工。
食品加工、銷售、飲食業衛生《五四制》
一、由原料到成品實行「四不制度」:
(1)采購員不買腐爛變質的原料;
(2)保持驗收員不收腐爛變質的原料;
(3)加工人員(廚師)不用腐爛變質的原料;
(4)營業員(服務員)不賣腐爛變質的食品;(零售單位,不收進腐爛變質的食品,不出售腐爛變質的食品,不用手拿食品,不用廢紙、污物包裝食品。)
二、成品(食物)存放實行「四隔離」:
(1)生與熟隔離;
(2)成品與半成品隔離;
(3)食品與雜物、葯物隔離;
(4)食品與天然冰隔離。
三、用(食)具實行「四過關」:一涮、二洗、三沖、四消毒(蒸氣或電子消毒)。
四、環境衛生採取「四定」辦法:定人、定物、定時間、定質量,劃片分工,包干負責。
五、人人衛生做到「四勤」:
(1)勤洗手剪指甲;
(2)勤洗澡理發;
(3)勤洗衣服、被褥;
(4)勤換工作服。
食品安全承諾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衛生安全狀況直接關繫到廣大顧客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確保食品安全我們責無旁貸,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的規定和衛生部《餐飲業和集體用餐配送單位衛生規范》要求,特此承諾:
一、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法》等食品衛生法律法規要求,積極實施食品衛生量化分級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本單位衛生管理組織及各項衛生量化分級管理制度,增強單位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是食品衛生安全第一責任人的意識,對本單位的食品衛生安全負全面責任。
二、嚴格按照衛生法律法規和衛生標准要求,做好員工個人衛生,每日實行衛生檢查制度;確保基礎衛生設施齊全,保障食品衛生,杜絕食物中毒事件發生;
三、嚴把進貨關,堅持進貨索證制度,不採購《食品衛生法》第九條規定禁止生產經營的食品和食品原料,建好食品購銷台賬。
四、加強內部衛生管理,不使用劣質食用油,不濫用食品添加劑,不用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
五、倉庫管理嚴格按照先進先出的用料標准,保證食品的安全衛生。
六、嚴格執行內部衛生制度和食品操作標准,保證食品加工程序的科學、安全和衛生。
七、自覺接受社會和輿論的監督,積極接受衛生行政部門對本單位的食品衛生監督檢查,配合衛生行政部門抓好食品衛生安全工作。熱情接待消費者的咨詢和投訴,保證給消費者滿意的答復和處理。
衛生管理制度
一、食堂內外必須保持每天三小掃,每周一大掃,全天保潔,各責任區負責人定時檢查,及時公布。
二、保持內外環境整潔,採取消除蒼蠅、老鼠、蟑螂和其它有害昆蟲及其滋生條件的措施,與有毒、有害場所保持規定的距離。
三、食堂必須保持有相應的消毒、更衣、通風、防腐、防塵、防蠅、防鼠、洗滌、污水排放、存放垃圾和廢棄物的設施。
四、餐具、飲具和盛放與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必須洗凈、消毒,餐具、用具用後必須洗凈,保持清潔。
五、食堂工作人員應當經常保持個人衛生,銷售飯菜時必須將手洗凈,穿戴整潔的工作衣、帽,並定期體檢。
六、食堂定期開展《衛生法》宣傳教育活動,真正使食堂衛生工作有大的改觀。
七、醫院組織人員定期檢查,並把衛生狀況的好壞直接與食堂獎金掛鉤。
4. 我是清潔監督員不是什麼不是什麼造句
1 公務員的權力是人民給的,必須對人民負責,接受人民監督。
2 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專黨與人屬民在監督,萬目睽睽難逃脫。汝言懼捉手不伸,他道不伸能自覺,其實想伸不敢伸,人民咫尺手自縮。陳毅
3 向我看,跟我學,對我監督。
4 把嫉妒當作一種特殊的監督,你就比別人多得一份滋補!
5. 國境衛生檢疫法實施細則的第十章 衛生監督
第一百零四條衛生檢疫機關依照《國境衛生檢疫法》第十八條、第十九條規定的內容,對國境口岸交通工具實施衛生監督。
第一百零五條對國境口岸的衛生要求是:
(一)國境口岸和國境口岸內涉外的賓館、生活服務單位以及候船、候車、候機廳(室)應當有健全的衛生制度和必要的衛生設施,並保持室內外環境整潔、通風良好;
(二)國境口岸有關部門應當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控制嚙齒動物、病媒昆蟲,使其數量降低到不足為害的程度。倉庫、貨場必須具有防鼠設施;
(三)國境口岸的垃圾、廢物、污水、糞便必須進行無害化處理,保持國境口岸環境整潔衛生。
第一百零六條對交通工具的衛生要求是:
(一)交通工具上的宿艙、車廂必須保持清潔衛生,通風良好;
(二)交通工具上必須備有足夠的消毒、除鼠、除蟲葯物及器械,並備有防鼠裝置;
(三)交通工具上的貨艙、行李艙、貨車車廂在裝貨前或者卸貨後應當進行徹底清掃,有毒物品和食品不得混裝,防止污染;
(四)對不符合衛生要求的入境、出境交通工具,必須接受衛生檢疫機關的督導立即進行改進。
第一百零七條對飲用水、食品及從業人員的衛生要求是:
(一)國境口岸和交通工具上的食品、飲用水必須符合有關的衛生標准;
(二)國境口岸內的涉外賓館,以及向入境、出境的交通工具提供飲食服務的部門,營業前必須向衛生檢疫機關申請衛生許可證;
(三)國境口岸內涉外的賓館和入境、出境交通工具上的食品、飲用水從業人員應當持有衛生檢疫機關簽發的健康證書。該證書自簽發之日起12個月內有效。
第一百零八條國境口岸有關單位和交通工具負責人應當遵守下列事項:
(一)遵守《國境衛生檢疫法》和本細則及有關衛生法的規定;
(二)接受衛生監督員的監督和檢查,並為其工作提供方便;
(三)按照衛生監督員的建議,對國境口岸和交通工具的衛生狀況及時採取改進措施。
6. 對外包清潔公司如何監管
把績效復考核作為合同中的制一項,如果他們的服務沒有達到你們的考核基本要求,那麼當月的外包款項不能全部付給,另外超過三次當月款項完全不支付,超過五次合同終止。你們如果實力強,談判可以強硬一些,承包清潔的公司有很多。
7. 衛生檢查獎懲考核管理制度
《XX省游泳場所衛生監督量化分級評分表》操作指南
第一部分 總則
1、未取得有效衛生許可證的游泳場所,不適用此表,不參與評級。
2、評分表中分值為「※」的項目為關鍵監督項目,達不到此「評分標准」要求的,則總得分為零分,直接判定為不合格,並在該項「得分」欄內和表頭「核定等級」處記入漢字「不合格」。
3、評查內容中可以有合理缺項,在該項「得分」欄內記入漢字「缺項」,評分時需標化。
4、評分標準是該項評查內容中的具體分項內容。
5、現場檢查時,將檢查情況如實記錄於相應項目的「檢查結果」欄中「□」內,即在相應「□」內記「√」, 在「 」上填寫相應的阿拉伯數字。並在相應項目的「得分」欄中依評分標准和檢查結果計入該項得分。
6、將各項目的得分匯總後填入表頭「總得分」和「標化分」處,根據標化分情況核定等級記入表頭「核定等級」處,並由游泳場所經營單位負責人或陪同人員和衛生監督員共同在量化分級評分表上簽字。
7、衛生監督員必須熟練掌握《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衛生部《游泳場所衛生規范》及相應的法律法規、規范內容,方能運用此表進行准確評查。
第二部分 基本信息(表頭)
1、總得分:依據游泳場所量化分級評分表對單位進行評定的實際得分,使用阿拉伯數字填寫。
2、標化分:標化分=實得分除以應得分×100,使用阿拉伯數字填寫。
3、核定等級:將合格的評定為A、B、C三個等級,用英文大寫字母填寫。
4、單位名稱:按照衛生許可證上單位名稱填寫。
5、地 址:按照衛生許可證上地址填寫。
6、負責人:按照衛生許可證或營業執照上法定代表人/負責人填寫。
7、衛生許可證:按照衛生許可證編號填寫。
第三部分 量化信息(正表)
指標設置概況:本量表共包括一級指標4項,二級指標28項。
(一)一級指標說明
1. 衛生管理:指的是衛生許可證件、人員健康及培訓證明、檔案管理。
2. 功能區衛生要求:游泳場所各功能區域,如游泳池、池水循環凈化消毒設備機房、更衣室等。
3. 公共用品衛生要求:主要包括公共用品的清洗、消毒、更換、儲存等。
4. 通風系統:集中通風系統衛生要求。
(二)二級指標說明
第一項 衛生許可證(關鍵項)
1、本條是對公共場所經營資格的規定。依據《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經營單位須取得「衛生許可證」後方可經營,經營者在經營時須持「衛生許可證」且在有效期限內。
2、衛生許可證應真實有效,不得擅自偽造,塗改或轉讓他人。
第二項 亮證經營
將衛生許可證原件正本在經營場所明顯醒目位置(如大廳、入口、接待處、前台的面向顧客牆面等處)懸掛。
第三項 衛生信譽度等級公示
1、按照衛生部《公共場所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指南(2009年版)》的規定,公共場所衛生信譽度等級應向社會公示,其等級標識應懸掛在大廳、入口等醒目處。
2、對初次評級的場所,此項可合理缺項。
第四項 衛生管理制度
1.依照衛生部《游泳場所衛生規范》的規定,健全的衛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內容包括環境衛生管理制度、個人衛生制度、衛生檢查獎懲考核管理制度、傳染病和健康危害事故報告制度等(制度可制定一份,內容應全面),操作規程包括池水循環凈化補充消毒操作規程、浸腳消毒池水更換消毒操作規程、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操作規程、池水循環凈化設備維護、集中空調通風系統清洗消毒規程(有集中通風系統的)等,其衛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分別置於衛生檔案或相應崗位中。
2. 無衛生管理制度的,不得分;管理制度內容不齊全的,扣2分。
第五項 應急處理預案(A級關鍵項)
1.依照衛生部《游泳場所衛生規范》等的規定,制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氯氣泄漏、急性結膜炎流行等)應急處理預案,內容包括應急處置物品及葯品的儲存管理、氯氣泄漏或急性結膜炎流行時的處置程序、各崗位人員的職責、報告流程等,置於衛生檔案中。
2.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氯氣泄漏、急性結膜炎流行等)應急處理預案的,不得分;預案內容不齊全的,扣2分。
3.此項目為A級關鍵項目,達不到此「評查內容」滿分的,則不能評定為A級。
第六項 衛生管理機構及人員
1.依據《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和衛生部《游泳場所衛生規范》的有關規定, 游泳場所應設置衛生管理組織機構及專(兼)職衛生管理人員,負責場所衛生管理的具體工作。
2.無衛生管理組織的,扣2分;無專(兼)職衛生管理人員的,扣2分。
第七項 體檢培訓
1、 凡患有痢疾、傷寒、病毒性肝炎、活動性肺結核、化膿性或者滲出性皮膚病以及其他有礙公眾健康疾病的,治癒前不得從事直接為顧客服務的工作。游泳場所從業人員上崗前應當取得「健康合格證明」,直接為顧客服務的從業人員應每年進行健康檢查,取得「健康合格證明」後方可繼續從事直接為顧客服務的工作,「健康合格證明」不得塗改、偽造、轉讓、倒賣。
2、實行上崗前衛生知識培訓制度,組織從業人員進行衛生知識培訓,培訓合格後方可上崗,從業人員衛生知識培訓每兩年進行一次。
3、抽查3人以上,缺一人扣2分,扣完為止。
第八項:開放前水質報告(可合理缺項)
1.依據《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和衛生部《游泳場所衛生規范》的有關規定,季節性及新開放的游泳場所在開放前應向有檢測資質的機構進行游泳池水樣送檢,取得其出具的游泳池水質檢測評價報告。采樣方法按照公共場所衛生監測技術規范(GB/T 17220—1998)要求,檢測指標包括游離性余氯(mg/L)、PH值、細菌總數(個/mL)、渾濁度(度)、大腸菌群(個/L)等,指標需全部合格後方可開放。
2.對於常年開放的游泳場所此項可合理缺項。
3.無開放前游泳池水質檢測評價報告檢測結果的,此項不得分;報告檢測結果未全部合格的,扣2分。
第九項 開放期間水質報告
1.依據《游泳場所衛生規范》的有關規定,在游泳池開放期間,需提供具有檢測資質的機構出具的游泳池水質檢測報告(監測、監督抽檢均可)。
2.監測項目包括:游離性余氯(mg/L)、PH值、細菌總數(個/mL)、渾濁度(度)、大腸菌群(個/L)、尿素(mg/L)、池水溫度(℃)等。
3.無當年開放期間游泳池水質檢測評價報告檢測結果的,此項不得分。
第十項 禁游標志
1.根據《游泳場所衛生標准》,游泳場所入口處應有明顯「嚴禁肝炎、重症沙眼、急性出血性結膜炎、中耳炎、腸道傳染病、精神病、性病等患者和酗酒者進入」的標志。
2.無禁游標志的,此項不得分;標志未設置在入口醒目處的,扣1分;標志內容不全的,扣1分。
第十一項 水質公示
1.游泳場所應在入口處或服務台等醒目處公示泳池自測的室溫、水溫和游離性余氯(不採用含氯消毒劑消毒游泳池水的,可不公示游離性余氯)、pH測定結果,並註明測定的時間,檢測人員。
2. 每日水質檢測結果公示應對每一場次或上午、下午、晚上三次定時公示。
3.未進行水質公示的,此項不得分。公示項目(室溫、水溫和游離性余氯、pH)不齊全的,缺一項扣0.5分;每日未按場次或上午、下午、晚上三次定時公示的,每缺一次扣0.5分,扣滿2分為止。
第十二項 未出租游泳衣褲
1.依據《游泳場所衛生規范》要求,游泳場所禁止出租游泳衣褲。
2.出租游泳衣褲的,此項不得分。
第十三項 池水循環消毒設備(關鍵項)
1. 依據《游泳場所衛生規范》的有關規定,循環凈化給水系統是指將使用過的游泳池池水,按規定的流量和流速從池內抽出,經過濾凈化使池水澄清並經消毒殺菌處理後,符合相關水質標准後,再送回遊泳池內重復使用的系統。游泳場所循環凈化給水系統的水質循環凈化、消毒、補水等設備設施應齊備完好,能正常使用。
2.循環凈化給水系統應包含自動添加消毒劑的設施(原則上不能採用人工直接添加消毒劑進行游泳池水消毒),游泳池水應8小時以內循環凈化一次,並定期補充新水。
3.應建立並執行定期檢查和維修制度,做好相應記錄。
4.無游泳池水循環設備或補充新水、消毒系統任何一項設施損壞,則表示循環凈化給水系統不能正常使用,該關鍵項不得分,不予評定等級。
第十四項 浸腳消毒池(關鍵項)
1.依據《游泳場所衛生規范》,強制通過式浸腳消毒池是指為使游泳者在進入游泳池之前強制接受腳部消毒而在通道上設置的含有消毒液的水池。
2.淋浴室通往游泳池通道上應設強制通過式浸腳消毒池,池長不小於2米,寬度應與走道相同,深度20厘米。
3.無強制通過式浸腳消毒池或不符合標准要求的,該關鍵項均不得分,不予評定等級。
第十五項 更衣室、淋浴室和浸腳池順序
1.游泳場所在開放時,泳客進入游泳池時,應嚴格按照先到更衣室更衣,再到強制淋浴室淋浴,再經過強制通過式浸腳消毒池消毒腳,最後進入游泳池的順序。所以,游泳場所的設施必須按照更衣室、淋浴室和浸腳池、游泳池的順序規范設置,不得互相交叉或顛倒。
2. 更衣室、淋浴室和浸腳池、游泳池的順序不規范的,此項不得分。
第十六項 兒童涉水池與成人池(可合理缺項)
1.有兒童涉水池的,其水池應與成人池相隔離,並有獨立的循環凈化供水系統。
2.兒童涉水池與成人池未隔離,或無獨立的循環凈化給水系統的,此項不得分。
3.無兒童涉水池的,此項可合理缺項。
第十七項 余氯檢測(可合理缺項)(關鍵項)
1.游泳池水採用含氯消毒劑進行消毒的,應該使用檢測游泳池水質游離性余氯的儀器,在每場開放前、開放時均應進行池水余氯、PH值等檢測,檢測結果應公示並註明測定時間,且記錄備查。不採用含氯消毒劑消毒游泳池水的,此項可合理缺項。
2. 檢測游泳池水質游離性余氯的儀器必須經過質監部門認定合格的,有正規的生產廠家、生產地址、生產日期,並配備檢測葯劑能夠正常使用,檢測結果准確。
3.無檢測游泳池水質游離性余氯的儀器,或不能正常使用的,該關鍵項均不得分,不予評定等級。
第十八項 消毒劑存放
1.依據《游泳場所衛生規范》要求,消毒劑置於有蓋容器中密封保存,保存地點應當相對獨立,存放場所應當能夠密閉、乾燥、避光,不能放置在走道、休息室、循環凈化給水系統機房等;同時建立消毒劑進出庫專人驗收登記制度,要詳細記錄消毒劑的名稱、數量、產地、進貨日期、生產日期、保質期、包裝情況、索證情況等,並按入庫時間的先後分類存放。
2.未配備消毒劑存放場所的,此項不得分;消毒劑存放場所未獨立的,扣2分。消毒劑存放容器不能密閉的,扣2分。
第十九項 池水循環操作及余氯自測記錄
1.依據《游泳場所衛生規范》要求,游泳場所水循環凈化消毒操作人員應將操作情況進行記錄,內容包括開機時間、關機時間、循環泵開啟數量、水循環流量、加入凈水劑的時間與劑量、加入消毒劑的時間與劑量、設備維修情況、操作人員簽名等。。
2.游泳場所應按照室內游泳池每2小時、室外游泳池每1小時一次對游泳池池水游離性余氯進行檢測,對檢測結果進行記錄。
3. 無游泳池水循環凈化消毒操作記錄的,扣2分;操作記錄不全的,扣1分;無游泳池水質游離性余氯檢測記錄的(不採用含氯消毒劑消毒游泳池水的,此項可合理缺項),扣2分;檢測記錄不全的,扣1分。
第二十項 浸腳消毒池水更換
1.依據《游泳場所衛生規范》要求,強制通過式浸腳消毒池水每4小時更換一次,浸腳消毒池池水余氯含量應保持5~10mg/L。
2.游泳場所應定時測定強制通過式浸腳消毒池水余氯濃度,並做好記錄,記錄應包括池水更換的時間、池水的余氯濃度。
3. 強制通過式浸腳消毒池水未每4小時更換一次的,扣2分;無更換記錄的,扣1分,記錄不全的,每缺一項扣0.5分,扣完1分為止;
第二十一項 更衣櫃清潔消毒
1.游泳場所應在每日對更衣櫃清潔消毒一次以上,並做好記錄。
2.未對更衣櫃進行清潔消毒的,此項不得分;開展更衣櫃清潔消毒的,給2分;未每日對更衣櫃清潔消毒一次以上的,扣1分;無消毒記錄的,扣1分。
第二十二項 液氯消毒安全措施(可合理缺項)
1.游泳池水採用液氯消毒的,應有防止泄漏措施,水處理機房不得與游泳池直接相通,機房內應設置緊急報警裝置。放置、加註液氯區域應設置在游泳池下風側並設置警示標志,加葯間門口應設置有效的防毒面具,使用液氯的在安全方面應符合有關部門的要求。未使用液氯消毒的,可合理缺項。
2.無液氯消毒安全措施的,此項不得分;液氯消毒安全措施不完全符合要求的,扣2分。
第二十三項 現場水質余氯檢測(可合理缺項)
1.游泳池水採用含氯消毒劑進行消毒的,監督人員應在現場檢測游泳池水游離性余氯,檢測深水區、淺水區池水游離性余氯,游泳池水(包括兒童涉水池)應保持游離余氯濃度為0.3~0.5毫克/升。未採用含氯消毒劑(如使用臭氧、二氧化氯等)進行消毒池水的,可合理缺項。
2. 現場檢測游泳池深水區、淺水區水質游離性余氯各一處以上(如未區分深水區、淺水區的,則在游泳池兩邊各檢測一處),有任何一處不合格的,此項均不能得分。
第二十四項 浸腳消毒池水質檢測
現場測定強制通過式浸腳消毒池水余氯濃度,余氯含量應保持5~10mg/L。檢測結果不合格的,此項不得分。
第二十五項 衛生間環境
1.公共衛生間應每日清掃、消毒,保持便池內無積糞,室內無異味。出現積糞(尿垢)和異味二種情況之一,即判定為不合格。衛生間應通風良好,能夠自然通風,無自然通風的應安裝機械通風設施且能正常使用的。
2.公共衛生間環境有異味、積糞中任何一項的,扣2分;未每日清洗消毒的,扣1分;通風不好(不能自然通風且未安裝機械通風設施或不能使用的)的,扣1分。
第二十六項 消毒產品
1.使用的消毒產品的生產企業應取得當地省級衛生行政部門頒發的衛生許可證,產品應取得衛生部頒發的消毒產品衛生許可批件,在采購時應注意產品標簽並向供貨方索取查驗相關證件和批件。使用的消毒產品標簽應標明生產日期、保質期、生產地址、衛生許可證號等,標注應齊全,在保質期內使用。
為客人提供拖鞋的單位應有相應的拖鞋消毒設施,配備拖鞋專用消毒桶,大小應和提供拖鞋的多少相適應。拖鞋消毒池(桶)必須專用,不得用於其他物品的消毒。拖鞋的應在專用的拖鞋消毒桶內進行。
3.杯具的清洗消毒應在專用消毒間內。消毒間獨立,有標志,配備2個及以上的水池,杯具採用化學消毒(去污、清洗、消毒、保潔)及物理消毒(消毒櫃)雙消毒,化學消毒濃度(如使用含氯消毒劑)應在250—500mg/L,備用的杯具應放置在保潔櫃中。清洗消毒後的茶具應當表面光潔,無油漬、無水漬、無異味,符合《食(飲)具消毒衛生標准》規定。
4. 提供的非一次性使用拖鞋、杯具未一客一換的,此項不得分;拖鞋、杯具未消毒的,扣1分;未按照規范消毒的,扣1分;無拖鞋、杯具一客一換一消毒記錄的,扣1分。
第二十八項 集中通風系統(可合理缺項)
1.集中空調應按照《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清洗規范》的要求進行清洗,選擇具有資質的專業公司及專業技術人員對空調系統的各個部件及管道進行全面檢查清洗。空調系統的開放式冷卻塔、過濾器、表冷器、加熱器、冷凝水盤應每年進行一次全面檢查、清洗或更換。
2.當空氣傳播性疾病在本地區暴發流行時,公共場所經營者應當每周對運行的集中空調通風系統下列設備或部件進行清洗、消毒或者更換:(一)開放式冷卻塔;(二)過濾網、過濾器、凈化器、風口;(三)空氣處理機組;(四)表冷器、加熱(濕)器、冷凝水盤等。空調系統的冷凝水和冷卻水以及更換下來的部件在處置前應進行消毒處理。
3.索取相關資料(資質方面),並做好檢查、清洗消毒或更換記錄。
4.清洗消毒工作的專業技術機構應當取得省級衛生行政部門的資質認定。
5.集中空調導致或者可能導致空氣傳播性疾病時,公共場所經營者應當及時關閉所涉及區域的集中空調通風系統,並按照當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要求對公共場所及其集中空調通風系統進行消毒處理。消毒處理的集中空調通風系統,經衛生學評價合格後方可重新啟用。
6.集中空調過濾網、過濾器、機房不得有積塵。
7.集中空調開放式冷卻塔應遠離公眾通道應設置有效隔擋設施。新風取風口應遠離開放式冷卻塔、排風口等污染源。
8.集中空調冷卻塔中冷卻水消毒液有效氯濃度應達到6.5mg/l,作用30分鍾。
9.本項可合理缺項。
10.過濾網、過濾器、機房有積塵的,扣1分;冷卻塔中冷卻水消毒液濃度未達標的,開放式冷卻塔未遠離公眾通道或未設置有效隔擋設施的,扣1分;新風取風口未遠離污染源、開放式冷卻塔、排風口的,扣1分;
第四部分 量化分值計算及評級標准(表尾)
1、評分表總分為102分,實得分是依據本評分表對游泳場所進行評定的實際得分。
2、合理缺項的分值需標化,標化分=實得分除以應得分×100。應得分是各單位根據各自的實際情況,減去合理缺項後,應得的總分。
3、根據總得分確定級別,如有缺項,則根據標化分確定級別,分別做出優秀、良好、合格的量化分級結論。
(1)標化分為90分以上者,評為優秀,核定為A級;
(2)標化分為70-89者,評為良好,核定為B級;
(3)標化分為60-69者,評為合格,核定為C級;
(4)標化分低於60者或標注「※」的關鍵項不達標的,評為不合格,不予評定等級。(對關鍵項不達標的單位應完成評分表)
4、「評查內容」各單項得分,扣完為止,不能出現負分。
8. 尋學校及生活飲用水衛生日常監督的現場檢查筆錄及衛生監督意見書範例。多多益善!
是要表格範本么?這是word的
學校飲用水衛生監督檢查記錄表
學校名稱:
學校地址:
一、飲用水衛生
1、供水方式:市政供水 二次供水 自備供水 分布式供水 其它:
2、是否制定飲用水衛生管理制度:
有無飲用水衛生管理人員: 專職/兼職
3、市政供水
飲水設施設備是否定期消毒:
有無消毒記錄:
使用的消毒產品: 有無衛生許可批件:
是否提供開水:
4、自備供水
是否持有效衛生許可證:
管水人員是否持有效健康證明:
水源:地面水 地下水
有無水源衛生防護: 是否合格:
蓄水設施是否定期清洗消毒:
使用的消毒產品: 有無衛生許可批件:
是否定期監測水質:
是否提供開水:
5、二次供水
是否持有效衛生許可證:
管水人員是否持有效健康證明:
蓄水設施是否定期清洗消毒:
使用的消毒產品: 有無衛生許可批件:
供水設備周圍有無污染物:
是否提供開水:
6、分布式供水
水源:地面水 地下水
有無水源衛生防護: 是否合格:
使用前是否消毒
使用的消毒產品: 有無衛生許可批件:
是否定期監測水質:
是否提供開水:
7、其它供水方式具體情況:(直飲水清潔消毒 桶裝水索證等)
陪同人: 檢查人: 檢查日期:
那就得自己悟了,領導沒那麼容易打發。你也不用太當回事,稍稍修改再給他看。如此反復幾次,他覺得你用腦出力了,就過了。
9. 在酒店的衛生清潔管理中如何發揮客人的監督作用
供參考:
1. 主管與經理抽查房時聽取客人的意見
2. 客房裡放一份賓客意版見書
3. 從大堂經理處了解客權人對酒店衛生清潔的反饋意見
4. 重視並認真處理客人對酒店衛生清潔的投訴
5. 定期統計分析歸納有關該方面的問題,並採取有針對性的改進措施。
10. 傳染病防治衛生監督工作規范的工作規范
傳染病防治衛生監督工作規范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保障公眾健康,規范傳染病防治衛生監督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及相關法規、規章,制定本規范。
第二條 本規范所稱傳染病防治衛生監督,是指縣級以上地方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及其綜合監督執法機構依據傳染病防治相關法律法規,對醫療衛生機構傳染病防治工作進行監督執法的活動。
本規范所指的醫療衛生機構包括醫療機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和采供血機構。
第三條 縣級以上地方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負責傳染病防治衛生監督能力建設,保障人員配備,合理配置工作裝備,並將工作經費納入預算管理。
第四條 縣級以上地方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及其綜合監督執法機構在開展傳染病防治衛生監督時,適用本規范。
第二章 監督職責及要求
第五條 省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及其綜合監督執法機構職責:
(一)制定全省(區、市)傳染病防治衛生監督工作規劃、年度計劃,以及相應工作制度;根據傳染病防治衛生監督工作情況,確定年度重點監督工作;
(二)組織實施全省(區、市)傳染病防治衛生監督工作及相關培訓;對下級傳染病防治衛生監督工作進行指導、督查;
(三)組織協調、督辦、查辦轄區內傳染病防治重大違法案件;
(四)承擔國家衛生監督抽檢任務,組織實施轄區內衛生監督抽檢;
(五)負責全省(區、市)傳染病防治衛生監督信息管理及數據匯總、核實、分析和上報工作;
(六)承擔上級部門指定或交辦的傳染病防治衛生監督任務。
第六條 設區的市、縣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及其綜合監督執法機構職責:
(一)根據本省(區、市)傳染病防治衛生監督工作規劃、年度計劃,結合實際,制訂轄區內傳染病防治衛生監督計劃,明確重點監督內容並組織落實;
(二)組織開展轄區內傳染病防治衛生監督培訓工作;
(三)組織開展轄區內醫療衛生機構預防接種、傳染病疫情報告、傳染病疫情控制措施、消毒隔離制度執行情況、醫療廢物處置及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等傳染病防治日常衛生監督工作;
(四)組織查處轄區內傳染病防治違法案件;
(五)負責轄區內傳染病防治衛生監督信息的匯總、核實、分析和上報工作;
(六)設區的市對縣級傳染病防治衛生監督工作進行指導、督查;
(七)承擔上級部門指定或交辦的傳染病防治衛生監督任務。
第七條 省級和設區的市級綜合監督執法機構應當明確具體科(處)室,負責傳染病防治衛生監督工作;縣級綜合監督執法機構應當有負責傳染病防治監督的科室或指定專人從事傳染病防治衛生監督工作。
第八條 實施現場衛生監督前,監督人員應當明確傳染病防治衛生監督任務、方法、要求,檢查安全防護裝備,做好安全防護。
第九條 實施現場衛生監督時,發現違法行為,應當依法收集證據;在證據可能滅失或以後難以取得的情況下,應當依法先行採取證據保全措施。
第十條 縣級以上地方綜合監督執法機構應當建立傳染病防治衛生監督檔案,掌握轄區內醫療衛生機構的基本情況及傳染病防治工作情況。
第三章 衛生監督內容及方法
第一節 預防接種的衛生監督
第十一條 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接種單位預防接種的衛生監督內容:
(一)接種單位和人員的資質情況;
(二)接種單位疫苗公示、接種告知(詢問)的情況;
(三)疫苗的接收、購進、分發、供應、使用登記和報告情況;
(四)預防接種異常反應或者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的處理和報告情況;
(五)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開展預防接種相關宣傳、培訓、技術指導等工作情況。
第十二條 監督檢查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接種單位預防接種時,主要採取以下方法:
(一)查閱接種單位的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經過縣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指定的證明文件、工作人員的預防接種專業培訓和考核合格資料;
(二)核查接種單位接收第一類疫苗或者購進第二類疫苗的記錄,接種情況登記、報告記錄,以及完成國家免疫規劃後剩餘第一類疫苗的報告記錄;
(三)查閱接種單位醫療衛生人員在實施接種前,對受種者或者其監護人告知、詢問記錄;查閱實施預防接種的醫療衛生人員填寫的接種記錄;
(四)檢查接種單位在其接種場所的顯著位置公示第一類疫苗的品種和接種方法的情況;
(五)查閱鄉級醫療衛生機構向承擔預防接種工作的村醫療衛生機構分發第一類疫苗的記錄;
(六)查閱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疫苗購進、分發、供應記錄,核查記錄的保存期限;
(七)查閱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開展預防接種相關宣傳、培訓、技術指導等工作記錄和資料;
(八)查閱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接種單位接收或者購進疫苗時向疫苗生產企業、疫苗批發企業索取的證明文件,核查文件的保存期限;
(九)查閱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接種單位對預防接種異常反應或者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的處理和報告的記錄。
第二節 傳染病疫情報告的衛生監督
第十三條 傳染病疫情報告的衛生監督內容:
(一)建立傳染病疫情報告的管理組織、制度情況;
(二)依法履行傳染病疫情報告、日常管理和質量控制的情況;
(三)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及時對轄區內的傳染病疫情信息審核確認,並開展疫情分析、調查與核實的情況;
(四)疾病預防控制機構依法履行與相關部門傳染病疫情信息通報職責的情況。
第十四條 監督檢查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傳染病疫情報告情況時,主要採取以下方法:
(一)查閱設置疫情報告管理部門或明確疫情報告管理職責分工的文件資料,核查疫情報告管理部門和專職疫情報告人員,查閱傳染病疫情報告管理制度;
(二)查閱傳染病疫情報告和審核記錄、各類常規疫情分析報告等文字資料,核查設置疫情值班、咨詢電話的情況;核查收到無網路直報條件責任報告單位報送的傳染病報告卡後,進行網路直報的情況;
(三)查閱傳染病疫情通報制度,與港口、機場、鐵路疾病預防控制機構以及國境衛生檢疫機關互相通報甲類傳染病疫情的記錄;與動物防疫機構互相通報動物間和人間發生的人畜共患傳染病疫情以及相關信息的記錄;(四)檢查傳染病疫情網路直報設備運行情況,疫情報告人員現場演示傳染病的報告、審核確認、查重等情況;
(五)查閱與傳染病疫情報告相關的其他記錄情況。
第十五條 監督檢查醫療機構傳染病疫情報告情況時,主要採取以下方法:
(一)查閱設置疫情報告管理部門或明確疫情報告管理職責分工的文件資料,核查專職疫情報告人員;查閱傳染病報告管理制度,內容應當包括傳染病診斷、登記、報告、異常信息的快速反饋、自查等方面。
(二)查閱診療原始登記(包括門診日誌、出入院登記、檢驗和影像陽性結果)、傳染病報告卡、傳染病網路直報信息等資料,核查未按照規定報告傳染病疫情或隱瞞、謊報、緩報傳染病疫情報告的情況;
(三)查閱開展傳染病疫情報告管理內部自查的記錄及有關資料;
(四)查閱定期組織臨床醫生、新上崗人員開展傳染病報告管理專業培訓與考核的資料;
(五)檢查傳染病疫情網路直報專用設備及運轉情況,專職疫情報告人員演示傳染病網路直報操作;
(六)對不具備網路直報條件的縣級以下醫療機構,查閱傳染病報告登記記錄。
第十六條 監督檢查采供血機構傳染病疫情報告情況時,主要採取以下方法:
(一)查閱傳染病疫情報告管理制度;
(二)查閱HIV抗體檢測兩次初篩陽性結果登記情況,以及獻血者或供漿員登記簿,核查HIV初篩陽性結果報告情況及送檢確認情況;
(三)對於設置疫情網路直報系統的機構,檢查疫情報告人員演示網路直報操作,檢查傳染病疫情網路直報系統的運轉情況;
(四)對不具備網路直報條件的機構,查閱傳染病報告登記記錄。
第三節 傳染病疫情控制的衛生監督
第十七條 醫療機構傳染病疫情控制的衛生監督內容:
(一)建立傳染病預檢、分診制度及落實情況;檢查醫療衛生人員、就診病人防護措施的落實情況;
(二)感染性疾病科或分診點的設置和運行情況;
(三)發現傳染病疫情時,按照規定對傳染病病人、疑似傳染病病人提供診療的情況;
(四)消毒隔離措施落實情況;對傳染病病原體污染的污水、污物、場所和物品的消毒處理情況。
第十八條 監督檢查醫療機構傳染病疫情控制時,主要採取以下方法:
(一)查閱傳染病預檢、分診制度和應急處理預案等管理文件;
(二)檢查感染性疾病科或分診點設置情況和預檢、分診落實情況;
(三)檢查醫療衛生人員、就診病人防護措施落實情況;
(四)檢查對傳染病病人、疑似傳染病病人提供診療服務情況;
(五)檢查對法定傳染病病人或者疑似傳染病病人採取隔離控制措施的場所、設施設備以及使用記錄。查閱對被傳染病病原體污染的場所、物品以及對醫療廢物實施消毒或者無害化處置的記錄。
第十九條 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傳染病疫情控制的衛生監督內容:
(一)依法履行傳染病監測職責的情況;
(二)發現傳染病疫情時,依據屬地管理原則及時採取傳染病控制措施的情況。
第二十條 監督檢查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傳染病疫情控制時,主要採取以下方法:
(一)查閱傳染病監測制度、本轄區內的傳染病監測計劃和工作方案,收集、分析和報告傳染病監測信息的資料,以及預測傳染病的發生、流行趨勢的資料;
(二)查閱傳染病疫情調查處置技術方案或預案,以及傳染病疫情調查處理記錄、報告;
(三)查閱傳染病疫情流行病學調查工作記錄和資料,以及疫點、疫區衛生處理記錄。
第四節 消毒隔離制度執行情況的衛生監督
第二十一條 消毒隔離制度執行情況的衛生監督內容:
(一)建立消毒管理組織、制度及落實情況;
(二)醫療衛生人員接受消毒技術培訓、掌握消毒知識、執行消毒隔離制度的情況;
(三)醫療用品、器械的消毒、滅菌情況;
(四)開展消毒與滅菌效果檢測的情況;
(五)消毒產品進貨檢查驗收、使用和管理情況;
(六)對傳染病病人、疑似傳染病病人的消毒隔離措施落實情況。
第二十二條 監督檢查消毒隔離制度執行情況時,主要採取以下方法:
(一)查閱消毒管理組織設置文件、消毒管理制度、工作計劃及檢查記錄;
(二)查閱工作人員消毒技術培訓記錄;現場提問相關工作人員消毒隔離知識;檢查相關工作人員消毒隔離制度執行情況;
(三)查閱消毒與滅菌效果檢測記錄或檢測報告,查閱檢測結果不合格的整改記錄。必要時現場采樣監測消毒與滅菌效果;
(四)查閱消毒產品進貨檢查驗收記錄;檢查消毒產品相關證明文件、使用日期和有效期;
(五)檢查醫療機構相關科室(重點是發熱門診、腸道門診和感染性疾病科等)執行消毒技術規范、標准和規定情況;
(六)檢查對傳染病病人、疑似傳染病病人進行隔離的場所、設施和措施。
第五節 醫療廢物處置的衛生監督
第二十三條 醫療廢物處置情況的衛生監督內容:
(一)醫療廢物管理組織、制度、應急方案的建立和落實情況;
(二)從事醫療廢物分類收集、運送、暫時貯存、處置工作人員和管理人員的職業衛生安全防護和培訓情況;
(三)醫療廢物分類收集、轉運、登記的情況;
(四)醫療廢物暫時貯存的情況;
(五)醫療廢物、污水的處置情況;
(六)實行醫療廢物集中處置的醫療衛生機構與具有資質的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簽訂合同的情況;不具備集中處置醫療廢物條件的醫療衛生機構按照有關部門的要求自行處置醫療廢物的情況。
第二十四條 監督檢查醫療廢物處置時,主要採取以下方法:
(一)查閱設置醫療廢物管理監控部門或者專(兼)職人員、崗位職責的文件資料,核查監控部門和管理人員;
(二)查閱醫療廢物管理責任制,醫療廢物分類收集、交接、登記等規章制度以及應急方案;
(三)查閱從事醫療廢物分類收集、運送、暫時貯存、處置的工作人員和管理人員,進行相關法律和專業技術、安全防護以及緊急處理等知識培訓的資料;
(四)檢查從事醫療廢物分類收集、運送、暫時貯存、處置的工作人員和管理人員的職業衛生安全防護設備,查閱健康檢查記錄;
(五)查閱醫療廢物登記簿,檢查醫療廢物分類收集點是否按照《醫療廢物分類目錄》規定,使用專用包裝物或容器分類收集醫療廢物,檢查醫療廢物分類收集方法說明和警示標識;
(六)檢查醫療廢物運送工具、專用包裝物或容器、暫時貯存的地點和條件,核查醫療廢物運送線路;
(七)檢查使用後的醫療廢物運送工具的消毒、清潔地點與情況;
(八)查閱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資質、危險廢物轉移聯單等資料;檢查不具備集中處置醫療廢物條件的醫療衛生機構自行處置醫療廢物的設施、方法及記錄資料;
(九)檢查對污水、傳染病病人或者疑似傳染病病人的排泄物實施消毒的設備設施及其運轉維護情況;查閱消毒處理記錄和監測記錄。
第六節 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的衛生監督
第二十五條 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的衛生監督內容:
(一)一、二級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的備案情況;三、四級病原微生物實驗室開展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實驗活動的資格;
(二)從事實驗活動的人員培訓、考核及上崗持證情況;
(三)管理制度、應急預案的制定和落實情況;
(四)開展實驗活動情況;
(五)實驗檔案建立和保存情況;
(六)菌(毒)種和樣本的採集、運輸和儲存情況。
第二十六條 監督檢查病原微生物實驗室菌(毒)種和樣本採集、運輸及實驗活動等管理情況時,主要採取以下方法:
(一)查閱一級、二級實驗室的備案證明和三級、四級實驗室《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實驗室資格證書》;
(二)查閱實驗室工作人員的培訓、考核資料和上崗證;
(三)核查實驗室將病原微生物菌(毒)種和樣本就地銷毀或者送交保藏機構保管的記錄;
(四)檢查二級及以上實驗室相應設備配置情況;
(五)查閱實驗檔案;核查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關實驗活動實驗檔案的保存年限;
(六)查閱從事某種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或者疑似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實驗活動的批准文件;查閱實驗室經論證可使用新技術、新方法從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關實驗活動的證明文件;查閱從事在我國尚未發現或者已經宣布消滅的病原微生物相關實驗活動的資質證明文件,以及相關實驗活動的記錄;
(七)查閱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實驗室安全保衛制度;檢查三、四級實驗室在明顯位置標示的生物危險標識和生物安全實驗室級別標志,以及進入實驗室人員的防護用品配備情況;
(八)查閱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或者疑似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關實驗活動的登記及結果報告記錄;檢查是否在同一個實驗室的同一個獨立安全區域內同時從事兩種或者兩種以上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相關實驗活動;
(九)查閱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實驗室感染應急處置預案及向所在地省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備案的資料;
(十)查閱實驗室工作人員出現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感染、實驗室發生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泄漏的報告、處置記錄;
(十一)查閱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樣本來源、採集過程和方法的記錄;
(十二)查閱運輸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種或樣本的批准文件;查閱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種和樣本運輸過程中發生被盜、被搶、丟失、泄漏後的報告記錄。
第二十七條 監督檢查保藏機構菌(毒)種和樣本儲存管理時,主要採取以下方法:
(一)查閱保藏機構的資格證書;
(二)查閱安全保管制度、病原微生物菌(毒)種和樣本進出與儲存的記錄,接受實驗室提交的病原微生物菌(毒)種和樣本的登記和開具接收證明情況;
(三)查閱向實驗室提供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種和樣本的登記,核查實驗室提交的從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關實驗活動的批准文件;檢查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種和樣本設專庫或者專櫃單獨儲存的情況;
(四)查閱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種和樣本儲存過程中發生被盜、被搶、丟失、泄漏後的報告記錄。
第四章信息管理
第二十八條 各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應當加強傳染病防治衛生監督信息系統建設,組織分析轄區傳染病防治衛生監督信息,為制定傳染病防治相關政策提供依據。
第二十九條 各級綜合監督執法機構應當定期匯總分析傳染病防治衛生監督信息,報同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和上級綜合監督執法機構。
各級綜合監督執法機構應當設置專(兼)職人員負責轄區傳染病防治衛生監督信息採集、報告任務,及時、准確上報監督檢查相關信息。
第五章 監督情況的處理
第三十條 縣級以上地方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及其綜合監督執法機構開展傳染病防治衛生監督後,應當及時將檢查情況反饋被檢查單位,將監督檢查結果與醫療機構不良執業行為記分、校驗和等級評審等管理工作掛鉤。對存在問題的,應當出具衛生監督意見書;對存在違法行為的,應當依法查處;對涉嫌犯罪的,應當及時移送當地公安機關。
第三十一條 對菌(毒)種保藏機構未依照規定儲存實驗室送交的菌(毒)種和樣本,或者未依照規定提供菌(毒)種和樣本的,縣級以上地方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應當及時逐級報告。
第三十二條 對重大的傳染病防治違法案件,縣級以上地方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應當及時向上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報告。
第六章附則
第三十三條 對涉及消毒產品、飲用水、學校和公共場所的傳染病防治衛生監督,應當適用相關的法律、法規和規章。
對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科研機構及其他相關單位的傳染病防治衛生監督參照本規范執行。
第三十四條 傳染病疫情暴發、流行期間,縣級以上地方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及其綜合監督執法機構應當重點對醫療衛生機構傳染病疫情報告、疫情控制措施等進行監督檢查。
第三十五條 本規范自公布之日起實施。原衛生部2010年9月17日印發的《傳染病防治日常衛生監督工作規范》(衛監督發〔2010〕82號)同時廢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