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執法的監督
以《山東省行政執法監督條例》第八條規定為例:行政執法監督機關對下列行政執回法行為實施監督:
答(一) 行政處罰;
(二) 行政強制;
(三) 行政許可;
(四) 行政確認、行政登記;
(五) 行政徵收、行政徵用、行政收費;
(六) 行政給付;
(七) 行政裁決;
(八) 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行政執法行為。
㈡ 行政執法監督和監督行政執法有何不同
單從這兩句話看沒有不同,都是對行政執法行為的監督。但如果在後面加上其他的詞語,語義就會發生變化。比如行政執法監督部門和監督行政執法部門就有區別了,第一句就是監督行政執法的有權機構,第二句是對行政執法部門的監督。
㈢ 行政執法監督的對象是什麼
行政執法監察的對象
執法監察是指行政監察機關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對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公務人員貫徹國家法律、法規、政策和決定、命令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對違反法律、法規和政策、決定、命令的行為可以提出監察建議或作出監察決定。這種「行為」就是執法監察的對象,包括抽象行政行為和具體行政行為。
抽象行政行為如各級政府發布的法規、政策及決定和命令等;具體行政行為如對某一管理相對人的裁決、罰款、吊銷執照等。抽象行政行為亦即行政立法,主要是國務院各部門以及地方各級政府和部門根據法律、法規制定的各種規章、政策和措施,它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
㈣ 行政執法監督的范圍
行政執法監督的范圍:
1.行政執法監督,是指本省行政區域內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對所屬工作部門(含直屬機構,下同)和下級人民政府行政執法情況實施的監督活動。
2.對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和依法受行政機關委託的組織行政執法活動的監督,適用本規定。
3. 國務院所屬部門在本省行政區域內設立的機構和省以下實行垂直領導的部門的行政執法活動,應當接受當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的監督。
㈤ 行政執法監督內容是什麼
行政執法監督的主要內容
(一)、行政執法主體的合法性內
(二)、規容範性文件的合法性和適當性
(三)、行政執法程序的合法性
(四)、持證上崗、亮證執法情況
(五)、執法文書的建立和使用情況
(六)、行政執法制度的制定和執行情況
(七)、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和適當性
(八)、法律、法規、規章的貫徹執行情況
(九)、重大行政處罰案件的處理情況
㈥ 行政執法監督具體措施有哪些
1、行政執法監督的內容 :
(1) 法律、法規、規章的執行情況;
(2) 行政規范性文件的合法性;
(3) 行政執法主體和行政執法人員資格的合法性;
(4) 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
(5) 行政復議、行政賠償情況;
(6) 行政執法責任制度、行政執法投訴制度等執行情況;
(7) 行政執法人員執法行為的合法性。
2、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本行政區域的行政執法狀況,組織開展專項行政執法檢查,檢查情況應當報告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上一級人民政府。
3、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健全行政執法責任制,並對部門工作目標責任實施過程中依法行政情況進行評議考核。
4、實行行政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制度。行政規范性文件的備案范圍和程序依照省人民政府有關規定執行。
規章備案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
5、各級人民政府作出行政處罰的,應當按月報上一級人民政府備案。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所屬工作部門作出下列具體行政行為的,應當將處理決定按月報本級人民政府備案:
(1) 對公民處以5千元以上、對法人和其他組織處以5萬元以上罰款;
(2) 吊銷執照、許可證或者責令停產停業;
(3) 勞動教養和處以10日以上行政拘留。
6、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門依照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委託有關組織行政執法的,應當以書面形式明確委託的事項、許可權和期限,並將依據、委託文件等材料分別報送上一級人民政府和本級人民政府備案。
7、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健全行政執法投訴制度,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舉報、控告的違法或者不當行政執法活動,及時組織查處或者責成有關部門查處。
8、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門應當按照規定將行政處罰和行政復議統計結果及分析材料分別報送上一級人民政府和本級人民政府。
9、兩個以上部門在行政執法過程中發生爭議的,可以由法制工作機構組織協調;協調不成的,報有決定權的機關決定
(6)行政執法的監督擴展閱讀:
行政執法表現——通常採取:
1、行政監督檢查。為了實現行政職能,行政機關監督檢查管理相對人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的情況。
2、行政處理決定。行政執法一般通過行政處理決定的形式表現。關於權利的決定可分為獎勵性和非獎勵性。獎勵性行政決定是行政機關對遵守法律法規、完成任務作出貢獻的組織和個人給予的精神和物質鼓勵。
非獎勵性行政決定是指行政機關賦予公民以一般權利和權能的處理決定,其中以行政許可比較突出。關於義務的決定可以分為懲戒性和非懲戒性。懲戒性行政決定主要是行政處罰。非懲戒性行政決定是對公民科以諸如納稅等一般義務的處理。
3、行政強制執行。在行政管理中行政機關對不履行法定義務的當事人,用強制措施迫使其履行義務。
㈦ 行政執法監督的解釋
食品行政執法監督包括食品衛生行政執法監督、食品安全行政執法監督;它是指衛生行政執法檢查、監督記錄與行政處罰決定、依法行使監督職權
。
㈧ 行政執法監督的內容和方法
1.行政執法監督的內容 :
() 法律、法規、規章的執行情況;
(2) 行政規范性文件的合法性;
(3) 行政執法主體和行政執法人員資格的合法性;
(4) 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
(5) 行政復議、行政賠償情況;
(6) 行政執法責任制度、行政執法投訴制度等執行情況;
(7) 行政執法人員執法行為的合法性。
2.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本行政區域的行政執法狀況,組織開展專項行政執法檢查,檢查情況應當報告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上一級人民政府。
3.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健全行政執法責任制,並對部門工作目標責任實施過程中依法行政情況進行評議考核。
4.實行行政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制度。行政規范性文件的備案范圍和程序依照省人民政府有關規定執行。
規章備案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
5.各級人民政府作出行政處罰的,應當按月報上一級人民政府備案。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所屬工作部門作出下列具體行政行為的,應當將處理決定按月報本級人民政府備案:
(1) 對公民處以5千元以上、對法人和其他組織處以5萬元以上罰款;
(2) 吊銷執照、許可證或者責令停產停業;
(3) 勞動教養和處以10日以上行政拘留。
6.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門依照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委託有關組織行政執法的,應當以書面形式明確委託的事項、許可權和期限,並將依據、委託文件等材料分別報送上一級人民政府和本級人民政府備案。
7.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健全行政執法投訴制度,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舉報、控告的違法或者不當行政執法活動,及時組織查處或者責成有關部門查處。
8.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門應當按照規定將行政處罰和行政復議統計結果及分析材料分別報送上一級人民政府和本級人民政府。
9. 兩個以上部門在行政執法過程中發生爭議的,可以由法制工作機構組織協調;協調不成的,報有決定權的機關決定。
㈨ 行政執法監督有哪幾種
行政監督的種類:
1、以行政監督檢查的對象是否特定為標准,行政監督版檢查可分為權一般監督和特定監督。
一般監督是針對不特定的相對方實施的監督,具有巡查、普查的性質,如工商管理人員對市場經營者有無營業執照實施的監督檢查。一般行政監察大多是行政機關的事實監督行為。特定監督是對具體行政相對方進行的監督檢查。
2、以行政監督檢查的內容劃分標准,又可分為公安行政監督檢查、工商行政監督檢查、還掛監督、資源監督、環境保護監督、審計監督等等。
3、以實施行政監督檢查的時期劃分標准,又可分為事前監督、事中監督和事後監督。
4、以行政監督檢查機構劃分為專門監督和業務監督。
5、以行政監督檢查與監督主體的職權關系標准劃分為依職權的監督與依授權監督。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行政監督
㈩ 試述行政執法監督的重要意義
一、現階段要加強執法監督、嚴格執法責任、改善行政執法,必須在堅持如下原則。
1、科學原則。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行政改革和法制建設,必須特別注意堅持科學原則,這包括體制的選擇、機構的設置、權力的分配、職能的劃分、人員的配備、規范的確立、條件的創設、環境的改造、動力機制和制動機制的設計等,都必須按照現代科學管理和客觀實際的要求辦事,而不應局限於狹隘經驗或為了追求政治轟動效果而違背科學在行政體制改革和法制建設上搞創新
2、程序原則。現代行政強調程序行政,程序保障是最有效的保障機制之一,
無論行政執法還是執法監督都必須注重程序規范的制訂和遵守。因此,我國現階段應當加快立法步伐,不斷完善行政程序規范,並適時制定出專門的統一行政程序法典。
3、效能原則。現代行政管理要求高效率、高質量,否則無法適應現代社會生活迅速發展、日益豐富的現實。因此,在改革和調整行政執法和執法監督機制時,應在公正的基礎上著眼於提高其效率和保證其質量。
4、責任原則。行政執法和執法監督工作要實行責任制,嚴格落實責任追究。從制度上明確規定各項權力的行使和責任的承擔,,責任必須具體落實到有關部門和人員的頭上。如果執法者有違法、不當或失職行為造成損害後果,必須承擔相應責任,如果監督者有違法處理、處理明顯失當或拖延不處理等違法失職行為時,也必須承擔相應責任。
二、完善監督機制、改善行政執法的建議
要加強執法監督、改善行政執法,盡快建立起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和行政法制建設要求的行政執法和執法監督的新機制,必須從觀念、制度、隊伍、政策、方法等方面進行規范。
1、從觀念層面、制度層面、方法技術層面進行創新,努力在全社會樹立現代行政法制觀念。我國長期存在「重立法、輕執法、忽視監督」的現象,這極不利於實現依法治國、依法行政和建設法治國家。我們應當在發展社會主義經濟、政治和文化,積極改善法制環境的過程中,努力深化普法教育,通過多種形式的法制教育和實踐,包括相對人對行政法律制度實施過程的主體性參與,不斷提高全體人民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和執法人員崇尚法治、依法辦事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在全社會形成努力學法、守法、用法和護法的風尚,即形成新的法觀念和法行為模式。
2、認真清理和明確某些行政執法機關的性質、職能、許可權和責任。一些職能權責不明、相互扯皮不斷的行政管理領域,應通過增加、取消、轉移、合並等職能調整手段,盡快明確專職管理者及其權責,凡是不具有相應執法條件和權力的組織應一律退出該公共管理領域。
3、認真執行行政執法依據和程序公示制度。由於行政法律規范的面廣量大,普通公民難以熟悉,這在具體的行政管理活動中往往形成許多弊端。因此必要按照民主化、規范化的原則,認真實行執法依據和程序公開制度,行政執法人員在作出行政行為前,必須將執法依據、理由和程序明確地告知相對人,行政執法機關也應以各種形式公開執法依據和程序規定,並為相對人免費提供有關的查詢和咨詢服務。
4、制定和完善關於行政執法程序方面的法律、法規,更有效地規范行政執法行為。行政程序規范不完備和不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是目前行政法制的一個重大缺陷。
5、進一步完善公民申訴制度。現行行政管理的廣度和深度是前所未有的,失誤和不盡人意之處也在所難免,而任何一種行政救濟方式都有其局限性。因此,為適應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行政管理民主化,更好地體現人民政府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我們要在堅持和完善行政復議、行政訴訟、行政賠償、信訪、公開電話、行政執法與監督機關負責人接待日等制度的基礎上,積極探索、拓展救濟渠道和形式,努力實現各項公民申訴制度的系統化、規范化、簡便化和高效化,以更好地彌補行政執法的失誤和不足,切實保證行政執法行為合法、合理、合情。
6、大力提高公務員法律素質。採取多種措施促使行政執法人員不斷更新法律知識和增強法制觀念,使自身的執法水平和執法能力大大提高。
7、加大對行政執法人員犯罪的刑事制裁力度,這是一種強有力的責任機制。特別是對於行政執法機關中以權謀私、吃拿卡要、貪贓枉法者,不但應予以嚴肅的黨紀政紀處分,且已觸犯刑律者必須受到嚴厲的刑事制裁,以維護法紀的尊嚴和權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