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強監督
總體而言,要加強黨內監督、人大監督、民主監督、行政監督、司法監督、審計監督、社會監督、輿論監督制度建設,努力形成科學有效的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增強監督合力和實效。才能真正減少和杜絕權大於法的違法事件的發生。
一、監督要形成合力:
必須構建決策科學、執行堅決、監督有力的權力運行體系,形成科學有效的權力制約和監督機制。
1、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首先要進一步加強黨內監督,同時,要把黨內監督與人大監督、民主監督、行政監督、司法監督、審計監督、社會監督、輿論監督結合起來,形成監督的整體合力。我們黨是執政黨,黨員領導幹部手中掌握著大大小小的權力資源。因此,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重點是加強黨內監督。
2、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要加強人大監督。人大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其行使監督權是憲法法律賦予的一項最基本的職責,這一職責的發揮,有利於集中體現人民的意志,調動人民參與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有利於加強對國家權力的行使進行有效的監督,促進國家機關高效運轉,從制度上防止和消除腐敗,實現決策的民主化、科學化。
3、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要加強民主監督。民主監督作為「自下而上」的非權力性監督,主要通過建議和批評協助國家機關改進工作作風、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官僚主義。民主監督是保證政權不腐敗的一項重要措施,全社會都應該重視,而不能僅僅限於某個范圍,只有全民都來執行監督,才能使執政者不腐敗,才能保障政權的清正廉明。
4、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要加強行政監督。行政監督應重點強化行政機關內部上下級之間的監督,充分發揮行政監察、審計機關對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公務人員的監督。行政監督應該首先有法律上的依據,才能使行政監督實現法治化和程序化。行政監督的依法監督原則是指享有監督權的組織和個人在行使監督權時要嚴格遵循法律的規定。因此,行政監督要求立法上的完善,建立起一整套行政監督法律體系,使相關的監督法律法規具有系統性、可行性的特點,從而使行政監督做到切實有法可依。
5、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要加強司法監督。司法機關依法對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行政行為、權力、職能是否合法的監督。
6、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要加強審計監督。充分發揮審計的監督作用,建立完善審計監督法律體系,明確審計主體、審計內容、審計范圍,健全經濟責任審計報告制度,有效監督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正確行使職權,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7、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要加強社會監督。人民群眾及其他組織對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行政行為的合法有效性進行監督,並通過社會輿論、新聞媒體、信訪申訴等方式實施監督。社會監督體現了人民直接參加國家管理、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力,使行政機關的權力運行建立在廣泛的群眾基礎之上。
8、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還要加強輿論監督。人民群眾和社會組織通過新聞媒體,依法對行政機關及其公務人員的活動和社會不良現象進行披露、建議、評論乃至批評,使其符合法律法規、公共利益、公共道德准則。其相對於其他監督形式而言,輿論監督具有監督主客體的廣泛性、監督方式的公開性、監督影響的及時性、監督效果的威懾性等特點,是人民群眾實現對行政權力運行的合理性、合法性實施監督的重要手段,是人民群眾參政議政的有效形式。
二、防止權力過於集中:
財政資金分配使用、國有資產監管、政府投資、政府采購、公共資源轉讓、公共工程建設都屬重大敏感項目,由於這些部門和崗位權力過於集中,很容易滋生腐敗,容易出現大案、要案、窩案。而內部權力的制約是杜絕權力濫用的重要手段。因此,必須實行分事行權、分崗設權、分級授權,定期輪崗,強化內部流程式控制制。
1、防止權力取得無據、行使無序。權有法定,權責一致,對權力集中的部門和崗位進行權力規范和確認,確保權力來源合法,解決權力取得無據、行使無序的問題。
2、防止權力過於集中,必須要科學配權,確保權力架構相互制衡。配權應科學,使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適度分解與平衡,防止權力過度集中,推行分級決策、分級審批、分級管理。
3、防止「暗箱操作」,必須要陽光示權,確保權力運行公開透明。深化政務公開,擴大公開內容,同時增加擴充的數量和范圍,規范公開程序,適時公開權力事項,明確公開時限,做到長期公開、常規性工作定期公開、階段性工作逐段公開、臨時性工作隨時公開,探索建立信息平台、網路平台、電子平台等,構建陽光、透明的權力運行體系。
4、防止權力濫用,必須要全程式控制權,確保權力監督及時有效。解決權力濫用問題,需要監控全面覆蓋、全程到位,一方面強化內部監控對權力集中的崗位和部門,建立健全內控機制,另一方面,強化外部監督,通過行政投訴、信訪舉報、專項檢查、案件查處等,接受人民群眾和社會輿論的監督。
三、審計要「全覆蓋」
要強調對公共資金、國有資產、國有資源和領導幹部履行經濟責任情況實行審計全覆蓋。凡涉及管理、分配、使用公共資金、國有資產、國有資源的部門、單位和個人都要接受審計、配合審計。審計包括會計資料、業務資料、管理資料。探索省以下地方審計機關人財物統一管理。省以下地方審計機關人財物實行統一管理,有利於基層審計機關獨立行使審計權而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擾,以保證審計結果的客觀性、真實性、權威性。
四、政務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
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堅持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原則。「不公開為例外」原則應該有清晰的界定,以防政府官員個人將可例外的區域放大,影響到政務公開的正常進行。屬於例外原則的應該是涉及國家安全、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等事項。
1、推動政務公開離不開權力清單制度。通過「曬清單」明確各行政部門的職責許可權,有助於構建清晰具體的權責體系和法制化的權力運行流程,防止權力恣意和異化。
2、完善政府新聞發布制度。通過政府新聞發布會定期發布政務信息;繼續通過政府公報、政務公開欄、公開辦事指南和其他形式公開政務;充分利用報刊、廣播、電視、網路等媒體,發揮其在政務公開中的作用;積極探索通過社會公示、聽證和專家咨詢、論證以及邀請人民群眾旁聽政府有關會議等形式,對行政決策的過程和結果予以公開;通過各類綜合或專項行政服務中心,對行政許可、公共服務等事項予以公開;加強政府網站建設,推進電子政務,逐步擴大網上審批、查詢、交費、辦證、咨詢、投訴、求助等服務項目的范圍,為人民群眾提供快捷、方便的服務。抓好重大突發事件和群眾關注熱點問題的公開,客觀公布事件進展、政府舉措、公眾防範措施和調查處理結果,及時回應社會關切,正確引導社會輿論。
3、要建立健全主動公開和依申請公開制度。對於應當讓社會公眾廣泛知曉或參與的事項,要及時主動向社會公開。暫時不宜公開或不能公開的,要報上級主管機關備案。公開事項如變更、撤銷或終止,要及時公布並作出說明。對於只涉及部分人和事的事項,要按照規定程序,向申請人公開,確實不能公開的要及時做好解釋說明工作。
4、要建立健全政務公開評議制度。把政務公開納入社會評議政風、行風的范圍,組織人民群眾對政務公開的內容是否真實、准確、全面,時間是否及時,程序是否符合規定,制度是否落實到位等進行評議。
5、要建立健全政務公開責任追究制度,明確政務公開工作各部門和單位的責任。對工作不力、搞形式主義的,要嚴肅批評,限期整改;對弄虛作假、侵犯群眾民主權利、損害群眾合法利益、造成嚴重後果的,要嚴肅查處。
Ⅱ 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中應著重突出什麼上強化監督
應強化工作條例第二條規定的選拔任用黨政領導幹部,對選拔任用原則強化監督:如專果真正堅持了 (一)屬黨管幹部原則; (二)任人唯賢、德才兼備原則; (三)群眾公認、注重實績原則;(四)公開、平等、競爭、擇優原則;(五)民主集中制原則; (六)依法辦事原則。則選拔任用效果則是最好的。
Ⅲ 如何通過強化監督落到實處
一是黨委切實履行主體責任。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主體責任就是要對制定落實黨風廉政責任制承擔主要的責任,要制定切實可行的責任追究制度,實際上是對黨委提出的要求,要承擔好黨委的主體責任,必須做到加強組織領導凝合力、強調「一崗雙責」明責任、實行任務交辦抓重點、強化檢查考核促落實四點。
二是紀委充分發揮協調、監督作用。在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工作中,紀委負責監督、協助黨委整合力量,把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內容落到實處。發揮參謀助手作用,打牢責任落實根基。一要擺正自身位置。與黨委建立一種總體協調、和而不同的關系,在尊重理解中監督,在溝通協調中監督,在參與服務中監督。堅持黨委對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工作的全面領導責任,紀檢組織不越位、不錯位、不缺位。二要強化主動協調。積極協助黨委加強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工作,當好黨委的參謀助手,積極協助黨委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切實抓好反腐倡廉工作的任務分解、檢查考核。三要加強信息反饋。各級紀檢組織定期向上級紀委匯報工作思路、工作進展情況、工作中遇到的困難與問題,及時報告有關情況,反饋有關信息,及時報告監管部門的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落實情況等,確保信息暢通。當好黨風廉政建設的「服務員」。
三是強化黨風廉政建設責任認定。一是從是否把好教育關,判斷其是否「失教」; 二是從監督管理是否到位,判斷其是否「失管」; 三是從對所管轄的單位和幹部的廉政情況是否了解,判斷其是否「失察」;四是從發現問題是否主動查處,判斷其是否「失究」; 五是從決策是否科學、是否符合實際情況,判斷其是否「失誤」。
四是建立健全責任追究制度。實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是落實「從嚴治黨」方針的內在要求。無論是黨政「一把手」,還是領導班子成員,都要增強責任主體意識和責任追究意識,從思想上認識到:不抓黨風廉政建設是失職,抓不好黨風廉政建設是不稱職,包庇、縱容違法違紀人員是瀆職。在實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過程中,必須明確責任主體,落實責任目標,明確具體責任。實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追究制度,進一步明確責任追究的內容和范圍,解決和規范誰來決定追究、由誰追究、追究什麼以及如何追究等一系列問題。
Ⅳ 國家政府要怎樣強化監督意識
政務公開囊括了政府行政行為的全過程,監督工作量大面廣,人大的監督職權是否履行到位,監督是否取得實效,思想認識是一個重要因素。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要從三方面著手,增強主動性,加大監督力度,才能取得較好效果。
首先要加強自身建設,認真學習有關法律法規,提高對推行政務公開的重要意義的認識。要認真學習《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推行政務公開的意見〉》及相關法律法規,明確推行政務公開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工作目標,掌握推行政務公開的主要任務、重點內容和形式,不斷提高監督政務公開工作的理論水平和業務素質,使監督工作具有一定的依託和基礎,才能堅定做好監督政務公開工作的信心和決心,增強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發揮監督作用。
二是講究方法,做到善於監督。從監督目的看,人大監督和政務公開工作雖屬兩個范疇,職責不同,但工作的基本出發點和目標一致,都是為了促進和推動依法行政。因此,人大在監督工作中要把政務公開放在提升民主法制建設水平的高度,與支持和促進政府工作、切實履行人大工作職責結合起來,努力做到監督、支持相統一,一方面對政務公開中涉及法律法規實施、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和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依照法律程序主動實施監督,另一方面對符合本地實際的行政權力的實施積極主動的給予支持。同時,充分發揮人大聯系代表和群眾廣泛的優勢,及時了解民情,反映民意,宣傳政策,化解矛盾,在政府和群眾之間搭起一座相互理解支持的「連心橋」,推動政務公開工作順利實施。
三是注重實效,做到敢於監督。監督是否取得實效,體現在狠抓落實上。人大及其常委會在對政務公開監督工作中,要明確目的,不做表面工作,突出「注重效率」這一原則,監督課題一經確定,就鍥而不舍,實行全程監督,抓出看得見、摸得著的實際效果。
Ⅳ 如何強化監督執紀問責工作的思考
(一)發揮內部作用
1、把監督執紀問責工作,貫穿在權力行使的各個環節
(1)不斷加強教育。以紀委監察局為主其他鄉鎮主管部門和其他相關部門為輔,經常性地組織村幹部和村民監督委員會人員進行黨性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廉潔自律教育;組織學習先進先輩事跡、反腐倡廉警示教育讀本;組織觀看警示教育影片。讓他們自身樹立起廉潔自律意識,明白每個人行使權力的來源和擁有權力的目的,時時刻刻緊綳一根弦,正確行使人民賦予的權力,一旦權力逃離了籠子的束縛就會身陷囹圄、就會被問責,嚴重的還將會受到法律的制裁。
(2)實行民主公開。確保村幹部在作出村務重大事項和決定時,經過民主協商,集體討論,而不是由村裡的主要領導一人說了算、一人拍板定事。對將作出決定事項是關乎民眾切身利益的,事先應向全體村民公布,讓民主有知情權和參與權和建議權。確保權力行使的各個環節在陽光下運行。
(3)確保監督有力。發揮村民監督委員會的監督職能,加強對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等"三資"管理使用和村工程建設項目招投標等重大活動進行監管;對財務賬目、財務收支憑證、土地發包方案、承包合同和其他集體經濟合同,以及村務公開和相關經濟活動進行檢查審核。
(4)做好宣傳工作。首先,為推動村民監督委員會工作深入開展,要加大對村民監督委員會工作的宣傳力度,著力提升村民監督委員會的社會影響力。其次,由紀委監察局和鄉鎮紀委一同聯合司法局普法辦,開展送法進農村活動,大力向村民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讓群眾明白該法的內容和人民享有的各項監督權利。讓村幹部的權力即在村民監督委會的監督下運行又讓其在群眾法眼中運行。
2、建立獎勵保障機制,推動監督執紀問責工作健康發展。
(1)注意發現、培育和宣傳。對懂政策、顧大局的村幹部和敢監督、會監督的村民監督委員會人員,在社會上培育先進典型,表彰先進典型,樹立正確的輿論導向。
(2)提高監督人員經費和待遇。從實際出發,按照責、權、利相統一的原則,逐步提高村民監督委員的工作經費及工資待遇,並適當解決村民監督委員會成員的報酬問題,確保村民監督委員會能正常開展工作和打消監督委會成員自身欲要腐敗的苗頭。
(二)發揮外部作用
1、加強組織協調,推進體制創新
(1)明確工作責任,對村民監督委員會進行有效監管。形成三級監管的合力。農村黨組織由村民監督委員會直接進行內部監督。由各相關部門對村民監督委員會進行外部監督各鎮黨委、政府要把村民監督委員會工作作為推進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重要內容,加強組織領導,強化工作措施,抓好工作落實。組織部門要把村民監督委員會納入基層組織建設范疇,進行統一管理。民政部門要把村民監督委員會工作與村級換屆、村務公開、民主管理、"難點村"治理等工作同部署、同檢查、同落實。農經管理部門要發揮對村級財務監督管理的職能作用,支持村民監督委員會對村級財務進行監督。對反映村幹部的違紀違規問題,紀檢監察機關要及時調查處理。
(2)建立完善監委會管理考核機制。紀檢監察部門和鄉鎮黨委、政府主管部門提前摸清和掌握村民監督委會的工作職責、流程、范圍和許可權。把村民監督委員會工作納入基層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進行檢查考核,嚴格規范管理,與村"兩委會"組織及其成員共同享受教育培養、考核管理等待遇,為推動農村改革、促進農村發展增添新的動力。
2、加強配合,嚴肅查辦違紀違法案件
近年來,由於新農村的建設發展,農村的經濟也迅速崛起,尤其是地處城鄉結合的農村,面臨征地、拆遷。農村往往獲得大量的征地補償資金和集體資產補償資金。因此,腐敗領域也由原來的黨政機關逐步向農村傾斜。
(1)重視查辦違紀案件。紀檢監察部門要做到有案必查、有貪必肅、有腐必懲,始終保持高壓態勢,對發現農村幹部侵害群眾利益違法違紀的案件,堅決查處,絕不姑息。
(2)強化分類指導。農村黨組織的主管部門為鄉鎮黨委。目前,按照體制設置,鄉鎮黨委幾乎都成立了紀委。紀檢監察部門要幫助鄉鎮紀委制定主要職責和案件查辦工作制度。對查案薄弱的,著重指導如何排查案件線索、如何進行案件查辦,幫助其總結經驗,提高辦案質量。
(3)強化案源挖掘。重視群眾的舉報,注重矛盾糾紛的排查,對發現苗頭性的問題及時進行處理。紀檢監察幹部要經常深入農村,深入群眾中,傾聽民意訴求,從中探尋有價值的案源。
3、要創新和完善監督執紀問責制度,確保履行主體責任
(1)健全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由紀委監察局牽頭開展農村廉政風險防控工作和農村"三資"監管工作。按照制訂的工作方案,建立健全農村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及時研究解決工作中的重要問題,推動廉政風險防控、"三資"監管和規范權力運行工作深入開展。在實踐中注意結合業務特點,圍繞農村"兩委"組織決策、執行、監督,規范權力行使的各個環節,實現廉政風險和"三資"監管同步防範。
(2)健全行政問責長效機制。首先,加大監督力度,在充分發揮紀檢、組織、人大等職能部門作用的同時,加強群眾、社會及媒體的輿論監督,用公眾是否滿意來判斷農村黨員領導幹部是否應被問責、如何問責、問什麼樣的責。
其次,制定和完善行政問責制度,切實做到問責有章可循。完善各項配套措施和實施細則,確保問責制度有效落實。特別是針對目前行政問責實踐中存在的注重事後問責、忽視過程監督的狀況,應強化事前和事中問責,讓責任管理貫穿於行政全過程。
Ⅵ 黨內五種監督的內容
加強黨內監督應從五個方面著力
加強黨內監督是各級紀律檢查機關的重要職責,是加強黨的建設的重要舉措,是保持黨的純潔性的必然要求。加強黨內監督,應從監督意識、監督重點、監督機制、監督渠道、監督平台五個方面著力。
一、強化監督意識,增強黨內監督的自覺性。強化黨內監督意識,必須立足於加強思想教育。整理《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試行)》(以下簡稱《條例》)和有關黨內監督文件及地方先進典型事跡,編印《黨內監督材料匯編》,供全縣廣大黨員幹部學習,真正做到讓黨員領導幹部精通黨內監督,廣大黨員熟悉黨內監督,全社會了解《條例》。要通過學習,使黨員領導幹部認識到,加強黨內監督是發展黨內民主的有效途徑,是維護黨的團結統一的重要保證,是加強黨的建設的重大舉措,是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提高執政能力和拒腐防變能力的必然要求。要通過學習,使廣大黨員了解黨內監督的方針、任務、內容與方式方法,積極參與和大膽進行監督。每個黨員包括領導幹部,要做到敢於監督、善於監督、勤於監督,形成積極倡導監督、大膽實施監督、熱情支持和保護監督的濃厚氛圍,從而解決「不敢監督」和「不會監督」的問題。要通過學習,使全社會認識到任何人都必須接受監督,從而拓寬監督渠道,營造一個「人人敢於起來監督」的良好監督環境。首先,黨員領導幹部必須牢記權力是人民賦予的,樹立正確的權力觀、監督觀,真正把監督視為幫助、支持和關愛,從而自覺接受監督。其次,領導幹部應把群眾監督當作檢查不足、改進工作的一面鏡子,主動接受監督。再次,要正確對待群眾的意見看法、信訪舉報、批評建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二、突出監督重點,增強黨內監督的針對性。加強黨內監督要突出四個重點:一是突出重點對象。把領導機關和領導幹部,特別是領導班子「一把手」作為監督重點。二是突出重點時機。為嚴防「節日病」,每逢元旦、春節、中秋、國慶等重大節日,採取下發文件、召開會議、發送廉政簡訊等形式提醒大家廉潔過節;開展「三公」消費和婚喪喜慶大操大辦等紀律監督,倡導各級領導幹部廉潔自律;在換屆期間,針對幹部選拔任用、財務管理、資產監管等問題,及時嚴明組織紀律,強化遵紀守法。三是突出重點環節。管錢、管物、管人和有審批許可權的實權部門,往往是腐敗現象的易發、多發區,要通過建立健全監督制度,加強對這些部門及「三重一大」等方面的監督,並有針對性地加強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黨員領導幹部的廉政風險防控,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權力觀,處理好責、權、利的關系。在對幹部的選拔、任用、調配等環節上,要監督組織部門嚴格執行《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的情況,堅決糾正選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風,嚴肅查處跑官要官、買官賣官等腐敗行為;在行政審批、征地拆遷、招商引資、工程建設、土地使用權出讓、產權交易、政府采購等容易滋生腐敗的領域和環節中,要實行「一站式」服務,要監督權力行使者正確行使權力,最大限度地壓縮權力濫用的時間和空間,防範權力行為的非正常干預;當權力的運行偏離既定目標並產生嚴重後果時,要積極進行糾偏和懲戒,追究權力行使者的責任,堅決維護黨紀國法。四是突出重點內容。要重點監督按黨的規章辦事、依法執政、執政為民的情況,重點監督黨員領導幹部「一崗雙責」履行情況,重點監督黨員領導幹部遵守《廉政准則》以及中央和省委關於領導幹部廉潔自律各項規定的情況。同時,堅持「三個談話」、「三個在先」:對新任領導幹部,及時進行任前廉政談話,告誡在先;對有信訪反映、經核實有輕微違紀的,及時進行誡勉談話,批評在先;對可能出現違規違紀行為的,及時進行警示談話,警示在先。
三、創新監督機制,增強黨內監督的規范性。加強黨內監督要堅持「六個結合」,實現「四個轉變」。「六個結合」,即,一是要堅持黨內監督工作與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相結合。從年初工作計劃的制定到平時有關監督檢查活動的開展,都要注重選擇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重大問題,人民群眾普遍關注的熱點、難點以及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來進行,力爭監督工作與黨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合拍、合力、合心。二是要堅持交辦與督辦相結合。凡是對有關部門監督時發現的一般性問題,都必須及時對有關部門進行交辦,並督查相關的辦理情況,從而改進工作。三是要堅持敢於監督與善於監督相結合。要堅持原則,依法依紀監督,重在調查,實事求是,講求方法,及時協調,確保監督實效。
「四個轉變」,即,一是由事後監督向事前、事中、事後全程監督轉變。對領導幹部的監督要堅持規范在前,預防在先,事後跟蹤。二是由柔性監督向剛性監督轉變。採取經濟責任審計、公開述職述廉、廉政測評,實行引咎辭職和責令辭職等措施,加大監督的強制性。三是由定性監督向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監督轉變。把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逐項量化,根據不同部門和不同職位及職責情況,確定不同的黨風廉政監督控制量化標准,形成對黨員領導幹部的量化監督管理。四是由明查式監督向明查與暗訪並重轉變。
四、拓寬監督渠道,增強黨內監督的廣泛性。一是強化單位內部監督。首先,堅持民主集中制。凡「三重一大」事項必須經集體討論決定和定期向紀工委監察分局通報。要推行「一把手」末位表態制,嚴禁「一把手」以個人意見取代集體決定。其次,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上級黨委、紀委和組織部門要加強對下級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監督指導力度,真正「治病療傷」,使民主生活會的監督落在實處,營造單位內部監督濃厚氛圍。二是強化紀檢監察監督。首先,立足事前監督。紀檢組要經常深入單位,掌握了解單位的工作動態,及時協調督促單位建立健全內部管理制度,使各項制度更具實際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用制度來管人,用制度來約束人,讓無形的監督寓於規范的制度建設之中。其次,著眼事中監督。事中監督側重於重大事項,立足於關鍵環節,放眼在重要時機,通過建立健全《「三重一大」事項日常報告制度》、《「三重一大」事項的監督檢查實施辦法》和《崗位廉政風險防範管理制度》,把監督觸角延伸到權力運行每個關鍵環節,警示每個風險節點,讓有形的監督寓於規范的常規檢查之中。再次,跟蹤事後監督。不論是在監督檢查中發現的問題,還是群眾舉報反映的問題,紀檢機關都要按照實事求是的原則,把問題查清楚,在有必要的情況下,對有些信訪件進行回訪,對於查實的違紀問題,按照有關規定實施責任追究。三是強化社會輿論監督。要充分發揮群眾監督的作用,建立健全反映社情民意的機制。各單位要建立和完善黨務政務財務公開制度,推行民主評議和質詢、聽證等制度,使群眾監督經常化、制度化,自覺接受社會監督;要設立舉報信箱、公開舉報電話和電子郵箱,鼓勵人民群眾來信來訪,提出批評和建議;要增強廣大幹部群眾行使監督權利的觀念,積極探索實施「一把手」與群眾在互聯網上對話,利用現代網路手段推進群眾監督,充分尊重社會的監督權;要充分發揮審計職權優勢和審計機關掌握本地財務信息的優勢,加強對「一把手」任中審計和離任審計監督,增強審計監督實效;要充分利用報刊、廣播、電視等新聞媒體影響面廣,導向作用強的特點,設立專題欄目,宣揚先進典型扶正氣。要建立各級紀檢監察網站,實現紀檢監察日常監督工作與人民群眾適時互動,使人民群眾的意見和建議直達紀檢監察部門和被監督者,進一步促進相關問題的有效解決。
五、打造監督平台,增強黨內監督的實效性。一是著力打造媒體媒介平台。通過報紙、雜志、電視、廣播、網路等新聞媒體,廣泛傳播黨內監督知識,弘揚勤政廉政事跡。二是創建智慧監督平台。開發和利用監督軟體,並在科室所有辦公電腦上進行安裝,實行內網管理,確保全程跟蹤,全程監控。三是著力打造責任追究平台。堅持一級抓一級,健全乾部管理監督責任追究機制。對監督職責內的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長期失察或發現後不報告、不處理的;對黨風廉政建設不負責任、不履行或不正確履行職責的;對發生的違紀違法案件瞞案不報、壓案不查、拖案不結或干擾阻撓案件查處的;對選人用人嚴重失察的;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嚴重問題不認真糾正、不嚴肅處理的,要根據監督責任追究制的規定,認真查處有關領導在幹部監督中的失職行為。
Ⅶ 如何強化自身監督,預防職務犯罪
預防職務犯罪工作具有十分深遠的歷史意義。 一、職務犯罪的現象 職務犯罪是一種特殊的、嚴重的腐敗現象,分析職務犯罪的現象,大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黨性原則方面,不能執行好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採取「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我行我素,自以為是」的個人主義做法;二是公僕意識方面,忘記公僕意識,忘記自己肩負的責任,違法用權,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嚴重;三是行政決策方面,重大決策不集體討論,主觀誤斷,搞「一言堂」,受利益驅動,造成決策失誤,損害集體利益;四是任用幹部方面,任用幹部以權謀私,任人唯親,挫傷了有才幹、能幹事又干凈而得不到提拔重用幹部的積極性;五是內部審批方面,利用職權,不講原則,做好人、談交易、收回扣;六是為民辦事方面,不給好處不辦事,給了好處亂辦事現象,觸犯廉政「高壓線」;七是公款消費方面,請客送禮,公款旅遊,辦公條件講排場,相互攀比,大手大腳,造成極壞影響;八是生活作風方面,忘記「潛心做事,低調做人」的准則,經常出入高檔場所,花天酒地,酒氣沖天,影響極壞,這些是產生職務犯罪的具體表現。 二、職務犯罪的原因 職務犯罪的原因既有內因,也有外因;既有主觀原因,也有客觀原因。但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法律意識淡薄。多數走上職務犯罪的人都是對自己的工作崗位和手中的權力缺乏正確認識,平時不注重學法,法制意識淡薄,缺乏系統的政策法規教育,缺乏管理經驗和管理能力,缺乏依法行政的意識。 (二)個人心裡失衡。現實生活中,少數人看到社會上一些無能力又沒文化靠投機取巧成為「爆發戶」,於是心裡失衡,盲目攀比,利用手中的權利,明知違法違紀,卻鋌而走險,抱著有權不用、過期作廢的心理,從最初吃、喝、玩、樂,貪小便宜,逐步發展,最終導致犯罪。 (三)放鬆自身學習。某些領導幹部之所以走上犯罪之路,其中一個主要的原因是平時不注重學習,法律法規知識學而不進,警示教育視而不見,聽不進去。主觀上放鬆了思想改造,缺乏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思想道德防線不牢固,私慾膨脹,置法律法規和企業的規章制度於不顧,鋌而走險,終於在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遠,越陷越深。 (四)心存僥幸心理。從現實看,走上犯罪道路的領導幹部,其犯罪的原因之一是心存僥幸。回顧他們犯罪的全過程,可以看出,他們知道自己的行為是犯罪的,也知道犯罪的後果會是怎樣。之所以明知故犯,就是僥幸心理作怪,他們自認為其行動詭密,殊不知,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法網恢恢,疏而不漏,最終逃不脫法律的制裁。 (五)交友不夠慎重。少數人與社會人員交往不慎,利用職務之便為他人提供方便,最大限度地滿足對方的私慾,一旦不能滿足其慾望,他們不擇手段,大肆對其施加壓力,等待條件成熟時徹底攤牌,最終和他們達成骯臟的交易,致使少數幹部一步步地越陷越深,最後走上了犯罪道路,受到法律的制裁,這時才悔不該當初,後悔莫及已晚。 (六)監督機制不力。在新舊體制轉軌的過程中,我們在管理上和工作流程上難免會存在一些不到位的地方,而這恰恰使不法分子鑽了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的空子,給他們留下了作案的時間和機會,從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三、預防職務犯罪的對策思考 針對職務犯罪的表現,深刻剖析其犯罪的原因,預防職務犯罪必須做好以下工作: (一)必須築牢思想防線。預防職務犯罪,教育是基礎,管理是關鍵,監督是保證。大多數人走上犯罪的道路都是從「擺手、推手、最後接手」的過程,第一道防線被跨過後,思想道德就越來越滑坡,行為就越來越腐敗。對此,必須注重從三個方面入手:一是要強化對幹部思想道德和理想信念教育,讓他們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運用生動、直觀、現實的反面典型案例教育,揭人生的弱點,經常組織幹部到監獄、勞改場所、雙規地點等警示教育基地進行參觀、學習,通過現場參觀、「現身說法」感受腐敗的危害,觸動心靈深處,築牢廉潔自律思想防線。二是要努力教育幹部提高自我修養和辨別是非能力,增強自律意識。只有不斷凈化心靈,激濁揚清,才能自覺抵制不良風氣的侵蝕,才能夯實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根基。三是要把教育和監督結合起來,把自律與他律結合起來,形成拒腐防變的合力,鏟除滋生腐敗的土壤。 (二)必須深化人事改革。政治路線確定之後,幹部就是決定因素。為政之要,唯在用人。德才兼備是選好用好乾部的重要標准,有德有才是正品,無德無才是毒品。所以用人是預防犯罪的前提:一是要用好的作風選人,堅持任人唯賢,不任人唯親,要建立嚴格的推薦、考察、失察責任追究制度,對提名推薦、選拔任用有嚴重問題的人,要嚴肅追責任究其責任;二是要選作風好的人,要嚴格按照《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規定的原則和標准,注重幹部的政治思想素質包括道德品質,選德才兼備、政治堅定、作風正派、艱苦實干、不事張揚、實績突出的人;三是要對那些缺乏政治責任感、工作漂浮、拉幫結派及無事生非的人進行嚴厲批評,重點教育,對問題嚴重的要堅決進行組織處理。通過嚴把幹部任用選拔關,不斷提高黨的幹部素質和任用提拔幹部質量,凈化黨的幹部隊伍,有效預防職務犯罪。 (三)必須深化監督制約。領導幹部「自身霉變」是職務犯罪的內因,起決定作用,但缺乏有效的監督,則是一個很重要的外因,權力失去監督必然導致犯罪。因此,必須抓住權力制約這條主線,加強監督制約。一是要堅持民主集中制,健全班子的集體領導制度和議事原則,完善、規范權力的運用程序,以制度制約權力。涉及重大決策、重要幹部任免、重大項目安排、大額資金使用等都必須發揮領導班子內部相互監督作用,通過集體討論作出決定,實施「陽光工程」,杜絕「暗箱操作」,保證黨員和群眾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監督權等權利的實現。二是要把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與加強對領導幹部監督管理結合起來,認真執行領導幹部報告個人重大事項制度,實行幹部述職述廉制度。認真執行黨委和紀委負責人同下級黨政負責人談話制度、幹部任前廉政談話制度、警示談話和廉政承諾、廉政情況報告、重大事項報告制度等,推進黨內監督工作的有序開展。三是要建立健全巡視制度,通過明察暗訪、專項舉報、個別訪談等監督方式,拓寬公開透明、便捷的信息渠道,及時發現和解決領導幹部存在的不廉潔問題,真正做到「四個不」,即不做政治糊塗人,不做事業局外人,不做工作懶惰人,不做紀律自由人。 (四)必須圍繞重點監督。 領導幹部都有一定許可權,如果權力失去監督,往往容易產生腐敗。預防職務犯罪必須緊緊圍繞重點、熱點崗位和環節進行監督。 一是要圍繞領導幹部這個重點強化監督。各級領導幹部都是權傾一個單位、一個部門的各方「諸候」,也是預防犯罪工作的重點。將領導幹部監督到位了,不僅能夠防止領導幹部這個層面走向犯罪,保證正確行使權力,而且能夠增強所屬團隊領導的號召力、凝聚力和向心力,為領導幹部更好地服務基層作出榜樣和表率,從而形成一級帶動一級,一級監督一級,樹立黨風正、事業興、民風純、人心齊的良好局面。 二是要圍繞熱點崗位這一關鍵強化監督。所謂的「熱點崗位」,就是管人、管財、管物等資源權力集中的職位作為熱點崗位,這些崗位掌控著資源分配、調劑、轉移等權力,如果監督不到位,有的可能利用崗位「優勢」謀取私利,有的可能利用特定權力謀取私利,有的可能利用制度不嚴謀取私利,有的可能利用關系謀取私利等等。為此,必須深入查找熱點崗位風險源,通過自己找、群眾提、相互查、領導點、組織評等方法,列出「權力清單」,明確各崗位履職風險和防範措施,建立健全定期交流輪崗、權力之間相互制衡等監督制約機制,推進政務公開,做到事前、事中、事後全程公開監督。 三是要圍繞重點項目這一環節強化監督。所謂的重點項目,就是經常容易發生腐敗問題的工程投資、物資采購、宣傳促銷等重點項目。這些項目帶有專業性、時效性的特徵,往往由部門負責人牽頭組織實施。由於招投標制度不完善,單一來源采購品種不同性,因而往往容易導致腐敗問題的發生。為此,要進一步加強教育監督管理,針對不同特點,不斷完善體制機制、健全制度,建立健全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的權力運行機制,切實把預防職務犯罪工作落到實處。 總之,預防職務犯罪工作是一個事前防範的行為,重在源頭,人是腐敗的主體,是內因,只有做到思想上不想貪、不願貪,源頭防範為先才能發揮作用,而體制機制和各項監督制度的建立與完善,則是確保做到人不能貪、不敢貪的外部保證,只有從思想、機制、體制、制度各個方面同時入手,讓人的內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預防職務犯罪工作才能得到健康良性發展,職務犯罪行為才會越來越少。
Ⅷ 如何強化監督的再監督
只有將以權力制約權力、以權利制約權力兩者有機地聯結起來,有效地制約與監督權力的現代政治難題才能得到解決
??加強對權力的制約和監督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是因為,從正面來看,權力的制約與監督對於權力服務於公民、有效地運作、推進財富的積累等,具有重大的影響;從反面來講,不受制約與監督的權力必然是腐化變質的權力,權錢交易、低效運作、腐敗叢生是難以避免的事情。
以權力制約權力
以權力制約權力,首當其沖的是實行權力的分割制衡原則。之所以必須首先分割權力,是由權力性質決定的。「絕對的權力絕對地導致腐敗」,這是不論社會政治制度差異如何都適用的一個現代政治戒條。權力具有自我膨脹的天性,如果不對權力加以分割,這種政治制度就必然成為一種獨斷專行的制度,絕對的自我而不會有真正批評的孤芳自賞的制度,從長期執政效應來看,也相應會成為一種低效率的政治制度。
其次,以權力制約權力,需要對監督制約權力的對象加以明確。分割權力作為制約和監督權力的前提,並不必然保證權力受到有效的監督制約。因為在權力的實際運行中,執掌權力的主體具有自由裁量的空間,他們還是有濫用職權的必然性。必須將執掌權力的人置於有效制約與監督其權力的權力運行體系之中,才能保證他們用公共權力來為公共利益服務。假如僅憑他們依託在自我道德信任基礎上執掌公共權力的諾言,對他們不加以嚴格制約與監督,那就絕對不能期望杜絕權錢交易、以權謀私。
再次,有效制約與監督權力還必須建立起制度導向與程序優先的制度運行體制。假如制約與監督權力的動力僅僅來自某些政治高層人物的旨意,或來自某個集團的善良動機,那是不可能有效制約與監督權力的。這是由權力支配意志而不是意志支配權力的權力現代性決定的。歷史上曾經有多少意志堅定地想用權力來為大眾謀取福利的政治家,到後來演變為濫用權力、甚至以權謀私的墮落分子。這類觸目驚心的事例告訴我們,除開在制度上解決權力的制約與監督問題,從而保證從權力的分割開始、到權力的規則運轉、再到權力的公共化評估相互貫通,從而將權力的客觀化運作與執掌權力者的個人意志和願望隔離開來,否則就不能想像權力受到有效制約與監督。至於制約與監督權力的程序優先問題,那就更是一個檢驗政治現代性的指標了。有沒有權力運行的分割制衡制度設計、有沒有權力執行的一套客觀制度建構、有沒有圍繞權力執行糾紛建立的裁決機制、有沒有對人對事對決策對效用分別設計的制度規章,既是劃分傳統政治與現代政治的分界線,又是判斷權力是否受到有效制約與監督的基本標准。
以權利制約權力
以權力制約權力是一種「權力內部」的制約與監督思路。也許更為關鍵的還是以權利制約權力。對於現代社會來講,建立在自由平等基礎上的公民權利,是一個政治共同體據以維持與發展的現實起點。假如以權力制約權力只是執掌權力者之間展開的權力分配游戲,那麼,就既不能指望權力會自我限制,也不能指望權力的公共性有根本的保障。於是,以高於權力的權利來制約與監督權力就是必然的選擇。必須將權力與權利作為一個對應的關系來處理,以前者為必須限制的對象,以後者為捍衛的對象;以前者為社會運作的條件,以後者為社會運作的前提;以前者為後者的被支配者,以後者為前者的支配者。這樣,權力的自我膨脹才會消減。以權利制約與監督權力,既需要重申人民主權原則,也需要有人民以公民的角色介入社會政治生活的「角色轉變」,更需要有反映人民意志與願望的社會建制來實際制約與監督權力。於是兩個方面的問題就顯得重要起來:一方面,必須建立健全國民政治參與的制度渠道,從而使得公民有表達自己意見和參與決策的空間。另一方面,在日常的社會政治生活中,必須建立起輿論監督的制度體系。只有將以權力制約權力、以權利制約權力兩者有機地聯結起來,有效地制約與監督權力的現代政治難題才能得到有效的解決。
Ⅸ 銀行的嚴自律,強監督,促合規是什麼意思
1、內控制度制約范圍不夠全面。我國銀行的內控制度設置不合理,往往是「控下不控上」,針對銀行業務經辦人員的內控制度比較多,而對各級管理者特別是對基層管理者的內控制度約束相對缺乏,有不少控制盲點。
2、管理層和操作層對內控制度缺乏必要的認識,存在模糊現象。個別管理者和操作者片面認為內部控制阻礙或制約了業務發展,重業務、輕管理的現象還比較突出。目前,各商業銀行都實行了考核指標體系,這些考核指標的設置偏重於業務發展,使基層行只注重業務開拓而忽視或淡化內控管理。
3、內控制度執行不到位,流於形式的現象普遍存在。內控制度只限於定規章、發文件而不注重製度的落實。銀行員工執行內控制度的意識淡漠,遇到具體問題,靈活性講得多,原則性講得少,以種種「理由」加以變通和迴避。更有甚者對某些內控制度視而不見,使內控制度形同虛設。有的員工過分強調業務拓展,片面追求業務指標,放鬆合規風險防範,仍存在「以信任代替制度、以習慣代替制度、以情面代替紀律」的陋習,忽視制度執行,對存在的問題整改不力,問責不嚴,一定程度上縱容了違規違紀行為,致使制度控制形同虛設。
4、銀行員工合規意識與觀念淡薄。銀行有的管理層或領導者本身合規意識淡薄,示範作用沒有發揮,導致上行下效,員工「規」的觀念淡化,執「規」的自覺性不強,形成違規也見怪不怪的「怪圈」。同時上下級機構之間以及管理層與員工之間存在「相互博弈」的文化,制約了銀行政策和程序的制定及其執行的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