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負責監察
A. 西漢的監察制度採取了什麼措施
漢承秦制,但較秦制更嚴密。在西漢,中央仍設御史大夫作為長官,御史中丞為副,兼掌皇帝機要秘書和中央監察之職。在地方上,西漢初年廢監御史,由丞相隨時委派「丞相史」,分刺諸州。漢武帝時,為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全國分為13個監察區,叫州部,每個州部設刺史1人,為專職監察官,以「六條問事」,對州部內所屬各郡進行監督。丞相府設司直,掌佐丞相舉不法。朝官如諫大夫加官給事中,皆有監察劾舉之權。郡一級有督郵,代表太守,督察縣鄉。宣帝時,會侍御史二人掌法律文書,也有評斷決獄是非之權。因特別使命而設的符璽御史、治書御史、監軍御史、綉衣御史(亦稱綉衣直指)等,分別行使御史的職權。西漢末年,御史大夫更名大司空,御史府改作御史台,由御史中丞主管監察事務。
評價:
漢代創立的行政監察體系,其最本質的目的並不是為了單純地澄清吏治,而是為了鞏固以皇權為核心的專制中央集權。雖然漢代監察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對維護國家穩定,懲治貪官起到了影響深遠的作用,但是我們更應該看到這種嚴密的監督體系只是封建專制體制的產物,它並沒有真正起到防止官吏腐敗的作用,所謂的「嚴密監督」也只是當出現能夠威脅中央集權,威脅封建統治者統治地位的時候才會「嚴格執行」。
1、互相制衡,多元監督的中央監察系統 這使得刺史與郡太守互相制衡和牽制,使得地方官吏貪污腐化的成本加大,有效地遏制了地方官僚主義勢力的膨脹。從中央到地方「分權制衡」的監督制度的構建,既維護了皇權至上的封建專制中央集權,又保證了地方的穩定,有效地遏止了地方官僚的貪污腐化,進一步打擊了讓漢王朝「頭痛不已」的地方官吏與地方好強勢力的勾結,從而鞏固和維護了這個大漢王朝統治基礎的穩定和國家的安定。 但是,這種「互相制衡」的多元化監督體系也有許多問題,其中,最主要的問題就是監察機構多元卻缺乏統一的領導,例如中央監察三大機構各成系統,職權重疊。
2、「四兩撥千金」,以小督大,以卑臨尊的刺史制度 漢武帝「四兩撥千斤」的部刺史制度,開創了中國地方行政監督的先河,在漢代前期,確實起到了監督、威懾地方諸侯和官吏的作用,維護了中央集權的穩定。 但是,當漢王朝處於衰蔽之時,中央派出的監察官吏,面對整個官僚地主集團的龐大勢力,沒有了強大皇權為後盾,其監察作用可想而知只能淪為地方諸侯勢力的傀儡。後來由於事權混雜,刺史逐漸變為凌駕於郡之上的一級地方行政長官,失去監察作用,故改稱州牧,州也由監察區變為行政區,地方監察制度便基本瓦解。 因此,從根本上來說,在封建社會里, 只有在封建王朝的興盛時期, 監察制度才能實際上起到澄清吏治、鞏固政權的作用。在封建王朝的衰蔽之時, 中央派出的監察官吏, 面對由於整個官僚地主集團的腐朽而造成的千瘡百孔的社會現實, 是無法起到彈劾吏治、打擊不法, 平反冤獄、改變風氣的作用的。事實上, 原先曾起過積極作用的監察官吏, 也只能因時變異, 蛻變成新的官僚階層。漢代政治制度的歷史實際也確鑿無疑地證明了這點。一旦皇權衰弱(如西漢末年的「七國之亂」時期),刺史將會完全淪為擺設。西漢王朝自元、成以後, 監察制度逐步失去了原有的積極作用, 監察官不再以監察地方官吏作為職責,最終被地方官僚集團所同化,形成新的官僚階層。
B. 西漢監察制度的特點
我隨便說說把!
首先,監察制度是在變的!
武帝以前都是三公坐而論道,宰相,御史大夫,太尉!回最高監察長官是御史大夫,他可以監察內外,內既是皇帝由御史中丞來搞,外就是朝廷也就是御史!武答帝以後,三公被架空,監察對外而不能再對內了!為什麼是御史中丞負責推薦刺史,因為當時皇帝只有六尚,政府歸宰相搞,能經常給予皇帝幫助其實就是中丞,後來因為武帝需要獨佔大權,以便用兵!後來唐又有了監察制度,中國又中興。所以漢唐的監察其實也是國家強大的一個因素。武帝以後,漢朝的命運什麼樣?被王莽篡了!權利沒了監管,不造反,干什麼?
C. 請問西漢的監察制度有些什麼特點
關於刺史
漢初在一些地方設刺史,其職能僅限於監督其他官員。但因其地位低微,起初很難起效,於是刺史的地位逐步提高,到武帝時,在郡`縣只上設州,刺史改名為州牧。因此,刺史也成了地方的最高長官
D. 列舉秦,西漢以及以後歷代王朝的監察體制,中國古代王朝的監察體制有什麼特點有何積極作用和局限性。
秦漢時期的形成階段。秦創建御史大夫府為中央監察機構,在地方設置監郡御史。漢承秦制,在中央設御史府的同時,增設丞相司直和司隸校尉為中央監察官,在地方設立十三部剌史,監察地方二千石長吏,並制定了第一個專門性的地方監察法規,給事中與諫議大夫等言官也已問世。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發展階段。中央御史台脫離少府,直接受命於皇帝,廢司隸校尉,監察機構初步統一,監察權擴大,自王太子以下無所不糾。諫官系統開始規范化、系統化,南朝建立了專門負責規諫的集---書省。
隋唐時期的成熟階段。隋設御史台、司隸台、竭者台,分別負責內外監察。唐在御史台下設台院、殿院、察院,分工明確,互相配合,地方則分十道(後增至十五道)監察區,形成比較嚴密的監察網。諫官組織分隸中書、門下兩省,形成台諫並立局面。
宋元時期的強化階段。宋設立諫院,台諫職權開始混雜,趨向合一,地方監察設監司和通判,直隸皇帝。至元朝,取消諫院,台諫合一。地方設行御史台,統轄二十二道監察區,每道設肅政廉訪使(提刑按察司),從而使中央與地方在監察機構上渾然一體。元朝還制定了一整套的監察法規。
明清時期的嚴密階段。明改御史台為都察院,又罷諫院,設六科給事中,成為六部的獨立監察機構,科道並立。地方設十三道巡按御史和各省提刑按察司,同時設督撫,形成地方三重臨察網路。至清朝,將六科給事中歸屬都察院,科道合一,地方監察沿用明制。至此,我國古代監察系統達到了高度的統一和嚴密。清朝還以皇帝的名義制定了我國古代最完整的一部監察法典《欽定合規》。這時期,中國封建監察制度已發展到了歷史的頂峰~
特點
(一)皇帝握有最高監察權。在專制制度下,最高監察權歸於皇帝,整個監察過程,從糾參到議復,從核實到復劾都必須請旨進行,最後由皇帝裁決。監察效果有賴於皇帝的賢明,監察官有賴於皇帝的保護。
(二)監察機構獨立,自上而下垂直監察。自魏晉御史台脫離少府後,中央監察主體機構與行政機關分離,組成獨立的監察機關。地方監察機構和監察機關一般也不隸屬於地方衙門。這種監察體制有利於監察機構獨立行使監察權,排除同級或上級行政長官的干擾。
(三)重視監察官的選任。歷代統治者都非常注重監察官的遴選。即要求監察官有剛正不阿的品質,又要求監察官有豐富的為官經驗和優異的治績,還要求監官有較高的文化素質。
(四)憑實績黜陟,嚴格考核監察官。中國封建統治者根據實績對監察官進行考核,並採取了一些定量化的方法,這樣就可促使監察官盡職盡責、積極上進,減少察與不察一個樣的虛監現象。
(五)允許風聞言事。監察官可以風聞言事,是中古代監察制度中非常有益的一項規定。它可以使監察官大膽廣泛地行使監察權,以利於提高監察效率,加強君主對群臣的控制~
E. 歷史問題:西漢為加強對地方的監察,採取了什麼措施
漢朝時在推行郡縣制的同時又推行封國制。這種郡國並行制又稱郡國制。漢武帝時,為了加強監察地方的諸侯王和郡守縣令,在各州均設置刺史,即監察官。
F. 西漢時期施行什麼制度,
【整體概括】兩漢基本上沿襲秦朝制度,史稱「漢承秦制」。,漢朝在廢除苛法的前提下進行革新,在監察、選官、稅收等方面有所發展,使得兩漢社會的制度比秦朝更加完備。【知識歸納】一、兩漢時期的政治制度1、監察制度——刺史制度:①實行:漢武帝時實行的監察制度,全國分為13州,每州派一名刺史進行監察,沒有固定的治所,級別不高,但巡察時代表中央,可監察諸侯王和地方高官。②職權:代表中央監察諸侯王和地方官吏③發展:東漢時監察權得到進一步加強,定期巡行郡國,檢閱刑獄,考察官吏政績,年終上奏皇帝,有固定的治所,開始掌握軍隊。東漢末年改為「州牧」,成為州的最高長官。④實質:是為了加強對地方控制的監察制度★兩漢時期監察制度的評價①中國古代的監察制度,起源於西周,形成於秦朝,確立於西漢。②這對於維護封建統治秩序具有重要意義,也為後代封建統治者所借鑒。(積極)③不過,封建的監察機構本身是官僚機構的組成部分,它不可能根除官僚主義的種種惡習,也不可能擺脫官僚制度弊病的制約,從而導致監察部門的腐敗,這是必然。(消極)★中國古代社會監察制度的演變秦:中央設御史大夫,地方設監御史。西漢:漢武帝設州(13州)為監察區,設刺史進行監察,級別不高,可監察諸侯以及地方高官,後刺史演變為地方軍政長官。 東漢:加強監察制度。 北宋:設通判,負責監督知州。明:地方設提刑按察使司,管地方監察司法;增設廠衛特務機構,監視百官與平民2、地方行政——郡國並存:實行:西漢初年王國問題形成:封國分王國和侯國,王國與割據無異;侯國相當於縣,無治民權,受郡監督;目的:加強對地方的控制影響:後形成地方割據勢力,對中央形成威脅,形成了「王國問題」解決:漢武帝推行「推恩令」和「附益之法」。解除了王國對中央的威脅注意《西漢郡國交叉局部示意圖》:此圖揭示西漢實行郡國並行制,此時的州不是地方行政區域,而是刺史監察諸侯王和地方高官的監察區3、選官制度——察舉制:發展:①西漢:漢武帝時,建立一整套選舉人才的選官制度,包括察舉、皇帝徵召,其中察舉是兩漢最主要的選官途徑;②東漢:注重孝廉一科,先是鄉黨聲望,後是門第族望,累世公卿因此形成和發展。目的:為適應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封建國家統治的需要實質:是一種選官制度二、兩漢時期的經濟制度:稅收制度--編戶齊民:目的:加強對百姓的控制內容:被正式編入政府戶籍的自耕農、傭工和雇農等,被稱為編戶齊民,有獨立身份,隸屬地方政府,依據資產多少承擔國家賦稅、徭役、兵役等。人口稅和更賦很重實質:成為徵收賦稅的依據影響:編戶制度推行後,解決了隱蔽人口的現象,國家能夠控制賦稅的交納,促進了封建國家財政收入的增長。(但編戶制度實行後,人口稅加重,地主將賦稅分攤在農民身上,嚴重影響了農業生產,阻礙了經濟的發展。)★西漢賦稅制度的內容①田租——土地稅。自戰國以來,均為「十稅一」。後來劉邦稱帝,減為「十五稅一」。②算賦和口賦——都是人口稅。算賦是丁稅,十五至五十六歲的男女,每人每年納一百二十錢(一算),因稱算賦。口賦是兒童稅,七至十四歲的兒童每人每年納二十錢。③更賦——代役稅。西漢規定,男子二十三歲至五十六歲之間,要服兵役兩年。此外,每人每年在本郡服役一個月,叫做更卒或卒更。不服役的,每月出錢二千,叫做踐更。每人每年還要戍邊三天,不服役的,出錢三百,叫做過更。★兩漢政治經濟制度與中央集權的關系①監察制度的完善,有利於中央控制地方進一步加強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②漢武帝「推恩令」和「附益之法」解決了王國對中央的威脅,鞏固了中央集權。③察舉制在西漢中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隨著豪強地主勢力的發展,控制了人才的選拔,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央集權。④編戶齊民制度增加了國家的賦稅,鞏固了統治。★兩漢政治經濟制度特點:漢承秦制,又有所損益發展變化。「漢承秦制」的主要表現:①承襲秦朝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②承襲秦朝的監察制。漢武帝發展為刺史制度,監察郡國等地方高官。東漢時,刺史地位進一步提高,後成為地方長官,掌軍政。③承襲秦朝的郡縣制,郡守縣令的任免權歸皇帝。④承襲秦的田租、戶賦徭役、兵役制,西漢發展為編戶制度,以加強對人民的管理和控制。【知識拓展】1、監察制度和刺史制度中國古代的監察制度,它起源於西周,形成於秦,確立於西漢,東漢時有了新發展,貫穿於整個中國古代。⑴秦朝設御史台,御史大夫是副丞相,供內廷差遣,又握有監察行政官吏之權。⑵西漢初期,「漢承秦制」。至漢武帝時,建立了一套比秦朝更為嚴密的監察制度。主要表現在:①分全國為十三郡,置刺史巡視以監察郡縣長官;②採用「以小馭大」的原則,位卑而權重;③制定對地方監察的「六條」標准,包括違法亂紀、以權謀私、以權代法、製造冤獄、任人惟親、縱容子弟為非作歹、收受賄賂等內容。這對於維護封建統治秩序具有重要意義,也為後代統治者所借鑒。⑶東漢時期,刺史監察權進一步加強,並增加了地方行政權和軍權,後成為州的最高長官。⑷中國封建社會各朝代,都設置了完備的監察制度。⑸封建社會的監察機構本身是官僚機構的組成部分,它不可能自外於官僚主義的種種惡習,也不可能擺脫官僚制度弊病的制約,從而導致監察部門的腐敗,這是必然的。2、西漢與秦朝相比,在哪些方面既有繼承,又有明顯發展1)在政治上,西漢繼承了秦朝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其明顯的發展表現是在專制主義方面突出皇權的至高無上,宣揚皇帝的神聖性;提倡儒家學說,實行思想上的統一,從而鞏固政治上的統一。2)在經濟上,對農民賦稅的徵收和兵役、徭役的負擔有了更嚴密的組織辦法,實行編戶制度。對農民剝削的數量比秦朝有所減輕,使西漢社會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3)在民族關繫上,秦朝建立起統一的多民族封建國家,西漢時,中原和西域各族,和西南少數民族的關系都得到加強。4)在思想文化方面,秦朝採取法家思想,焚書坑儒;西漢則吸取法家、道家的合理成分,先實行無為而治,後又改造和發揮儒家學說,強調天人合一,確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統地位。3、對比秦始皇和漢武帝,他們在政治政策、民族政策和經濟政策方面有那些相同與不同之處⑴政治方面:相同點是:他們都加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加強對地方的控制。加強對社會的思想控制。不同點是: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的重點是消弱諸侯王的勢力。秦始皇沒有。在思想控制上秦始皇採用焚書坑儒,而漢武帝則是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實行尊儒尚法的兩手政策。⑵民族關系方面:相同點:①他們都以戰爭方式打敗匈奴。②他們都注重對邊疆地區的開發。不同點是:漢武帝還加強了與西域地區各民族的聯系。⑶經濟方面:相同點:①他們都注重發展經濟,並注重發展少數民族地區經濟。改革和推行全國統一的貨幣。②他們都因對外戰爭而加重對人民的剝削而造成對生產的破壞。不同的是:秦始皇的殘暴剝削不斷加重而激化了階級矛盾。而漢武帝後來有所調整、使西漢統治穩定下來 這些都是歷史里的考點,希望有用,請採納。
G. 秦朝負責中央和地方監察的官員各是什麼西漢為加強對地方的監察,採取了什麼措施
中國封建的監察制度是從秦朝開始確立的,秦朝的監察制度由中央監察系統、地方監內察系統和容言官規諫系統三部分組成.。秦朝的中央監察機關為御史台.西周時已有"御史"之名,但當時的職責是掌管文書,到了秦朝才有了監察之職。秦朝可謂開了中國監察制度的先河,其後歷代均沿襲了這一制度。御史大夫,乃御史之長,主要管理記事,其地位相當於副丞相,主要職責是管理圖籍、奏章,監察文武百官。御史大夫下設御史中丞,掌管圖書秘籍,同時監察殿中違法官員;侍御史,掌管文書。
地方監察是派遣監御史,中央派到地方各郡負責監督郡守的御史。秦朝時,設御史大夫負責監察百官。漢武帝時,為了加強監察地方的諸侯王和郡守縣令,在各州均設置刺史,即監察官。西漢時,刺史官階低於郡守,但其代表中央,權力很大。這樣,就形成一套監察制度,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東漢的刺史制度 劉秀把西漢監察地方政情的刺史,變為州一級的地方長官,地位高於郡守。到成帝時,為鎮壓農民起義,又把刺史改稱州牧,讓其掌握一州的軍政大權。
H. 秦朝,西漢及以後設置過哪些負責監察的機構和官職
古代有監察職能的有秦漢的御史大夫、 西漢的刺史、北宋的通判、元朝的御史台和明清的按察院等。
I. 西漢時期監察制度發生怎樣的變化
漢承秦制,但較秦制更嚴密。
在西漢,中央仍設御史大夫作為長官,御史中丞為副,兼掌皇帝機要秘書和中央監察之職。在地方上,西漢初年廢監御史,由丞相隨時委派「丞相史」,分刺諸州。漢武帝時,為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全國分為13個監察區,叫州部,每個州部設刺史1人,為專職監察官,以「六條問事」,對州部內所屬各郡進行監督。丞相府設司直,掌佐丞相舉不法。朝官如諫大夫加官給事中,皆有監察劾舉之權。郡一級有督郵,代表太守,督察縣鄉。宣帝時,會侍御史二人掌法律文書,也有評斷決獄是非之權。因特別使命而設的符璽御史、治書御史、監軍御史、綉衣御史(亦稱綉衣直指)等,分別行使御史的職權。西漢末年,御史大夫更名大司空,御史府改作御史台,由御史中丞主管監察事務。
東漢時,御史台稱憲台,仍以御史中丞為長官,但職權有所擴大。御史台名義上轉屬少府,實為最高的專門監察機關。它與地位顯要的尚書台、掌管宮廷傳達的謁者台,同稱「三台」。東漢侍御史,掌糾察;治書侍御史,察疑獄。把全國分成13個監察區,包括1個司隸(中央直轄區)和12個州。司隸設司隸校尉1人,地位極為顯赫,朝會時,與尚書台、御史中丞一樣平起平坐,號曰「三獨坐」。司隸校尉負責監察除三公以外的朝廷百官和京師近郡犯法者。每州置1刺史,用以監察地方政情、受理案件、考核官吏。由於事權混雜,後來刺史逐漸變為凌駕於郡之上的一級地方一級的行政長官,失去了監督地方的作用,故改稱州牧,州也由監察區變為行政區,地方的監察制度便基本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