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頭監管型
Ⅰ 什麼國家是雙線多頭型監管體制的典範代表
美國是雙線多頭型監管體制的典範代表
理由簡介:
美國是採用雙線多頭型監管體制的典型國家,此種監管體制的確立與美國 聯邦制的政治體制相適應,順應了本國經濟和金融發展的需要。法律一方面賦予 聯邦政府監管銀行的職能,另一方面又授權各州政府行使監管權。美國的銀行因 此也分為依照聯邦法律登記注冊的「國民銀行」和依照各州法律登記注冊的「州 立銀行」。 美國聯邦政府中的主要銀行監管機構包括聯邦儲備體系、貨幣監理署和聯 邦存款保險公司。 聯邦儲備體系是根據1913年《聯邦儲備條例》設立的,由聯邦儲備理事會、 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聯邦儲備銀行、會員銀行四個顧問委員會組成。聯邦儲備 理事會是聯邦儲備體系中的最高決策機構,具有制定貨幣政策和進行銀行監管的 雙重職能,但在日常生活中,其工作重點主要放在銀行監管執法上,其監管工作 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對參加聯邦儲備體系的儲備銀行實行監管,根據《聯邦 儲備法》第ll條規定,聯邦儲備理事會對儲備銀行的監管權是:有權檢查每一 聯邦儲備銀行及每一會員銀行的帳戶、帳冊及業務,並有權要求其向理事會提供 必要的財務報表及報告:有權暫停或撤銷儲備銀行職員的職務:有權要求聯邦儲 備銀行對其帳冊及資產負債表上的某些可疑或無價值的資產予以注銷;監督儲備 銀行制定對商業銀行再貸款貼現率,並審核批准;對違反《聯邦儲備法》有關規 定的儲備銀行,有權令其暫停營業、接管儲備銀行資產、改建或重建儲備銀行。 另一方面的監管是通過聯邦儲備銀行對會員銀行及整個銀行業實行監管,聯邦儲 備銀行中設有銀行監督管理局,負責監督檢查與評價、政策發展、會計報告管理、 財務分析、法律事務、特別調查、跨國銀行監管、外國銀行注冊等。
金融監管體制:
金融監管體制是指國家對於本國金融的監督管理體制,其要解決的是由誰來對金融機構、金融市場和金融業務進行監管、按照何種方式進行監管以及由誰來對監管效果負責和如何負責的問題。由於歷史發展、政治經濟體制、法律與民族文化等各方面的差異,各國在金融監管體制上也存在著一定的差別。
類型:
金融監管體制按照不同的依據可以劃分為不同的類型,其中按照監管機構的組織體系劃分金融監管體制可以分為統一監管體制、分業監管體制、不完全集中監管體制。
統一監管體制:只設一個統一的金融監管機構,對金融機構、金融市場以及金融業務進行全面的監管。代表國家有英國、日本、韓國等。
分業監管體制:由多個金融監管機構共同承擔監管責任,一般銀行業由中央銀行負責監管;證券業由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負責監管;保險業由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負責監管,各監管機構既分工負責,又協調配合,共同組成一個國家的金融監管組織體制。
不完全監管體制:不完全集中統一的監管體制可以分為「牽頭式」和「雙峰式」兩類監管體制。
「牽頭式」監管體制:在分業監管機構之上設置一個牽頭監管機構,負責不同監管機構之間的協調工作。巴西是典型的「牽頭式"監管體制。
「雙峰式」監管體制:依據金融監管目標設置兩頭監管機構。一類機構專門對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進行審慎監管,以控制金融業的系統風險。另一類機構專門對金融機構進行合規性管理和保護消費者利益的管理。
中國情況:
現階段中國金融監管體制
2003年10月,經修訂的《中國人民銀行法》保留了中國人民銀行為履行其央行職責所必要的金融監管權力。至此,形成了我國目前的金融監管體制。目前,我國實行金融分業經營體制,並依據人民銀行法、商業銀行法、證券法、保險法和銀行業監管法的規定實施具體的金融監管。從體制上看,我國的金融監管體制應屬於「一元多頭」,即金融監管權力集中於中央政府,由中央政府設立的金融主管機關和相關機關分別履行金融監管職能,即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分別監管銀行、證券、保險機構及市場,中國人民銀行、審計機關、稅務機關等分別履行部分國家職能。在這種分業監管體制中,中國人民銀行處於核心地位,是全國金融業的最高主管機關,它不僅負責銀行業和信託業的監管,還要從宏觀上對證券業和保險業的監管予以指導,以保證整個金融業的健康發展;銀監會負責對銀行業的監管,證監會作為國務院證券監督機構對全國證券市場實行集中統一的監督管理;保監會負責對全國保險業和保險市場的統一監管。同時,我國法律還規定有有金融業的自律監管和社會監管作為輔助監管。自律監管包括金融機構自我監管和行業自律監管,社會監管主要是指中介機構的監管。
中國現行金融監管體制的合理性
現階段的金融監管體制是符合我國國情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分業經營和分業監管的實踐證明了這種監管體制對於規范我國的金融秩序、降低和化解金融風險,促進整個金融業的持續、穩定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且從金融體制改革的任務看,繼續實行「一元多頭」的分業監管體制有利於加快金融體制改革,有利於金融業盡快做大做強。 二是「一元多頭」的分業監管體製成立的時間不長,目前正是步入正軌的時候,從監管的連續性和專業性出發,繼續實行分業監管有利於進一步發揮這種體制的作用,更好的提高監管的效率。三是分業監管體制既有利於相關行業做深、做細,又有利於保持部門穩定,針對目前金融行業發展任務艱巨,需要解決的問題多的特點,現有的監管體制仍然比較適應當前發展的需要。四是盡管我國的金融業已經不斷朝著綜合經營的模式發展,但是在現階段金融綜合經營和混業經營都還只是處於初級階段,具有局部性、小規模和試點性的特點,因此「一元多頭」的分業監管體制仍然適合我國金融業目前的發展情況。
中國現行金融體制面臨的挑戰
首先,金融監管體制存在障礙,監管力量分散。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三足鼎立」的監管格局,往往使監管出現真空,造成中央銀行貨幣政策作用的空間縮小。其次,有效銀行監管的基礎沒有建立起來,缺乏社會聯合防範機制。金融機構上級行對下級行缺乏科學有效的激勵和約束機制,導致下級行經營者強化內部控制的激勵不足。同時,作為商業銀行內部控制重要內容的稽核監督體系,隸屬於各級行經營者,沒有有效獨立出來,其監督職能也容易流於形式。第三,缺乏一整套系統性的風險預警、處置、緩沖、補救機制。金融監管沒有形成有效的金融風險監測、評價、預警和防範體系,缺乏早期預警和早期控制,監管信息沒有有效利用,風險防範工作忙於事後「救火」,不利於有效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第四,基層中央銀行缺乏一套科學嚴密的監管制度和監管方法,監管工作中信息不對稱,由於商業銀行報送數據可用性較差,中央銀行的非現場監管體系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監管效率有待於進一步加強。第五,監督措施的效能未得到充分發揮。突出表現在:對金融機構違規行為的處罰成本過低,違規處罰執行中缺乏嚴厲性,且當前監管部門對違規行為的處理缺乏有效性。
改革方向
為了使我國的監管體制更好地適應金融業發展的需要,應著重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更新金融監管理念。在世界金融全球化、集團化趨勢日益明顯的背景下,我國傳統的金融監管理念應該有所更新,也就是要由嚴格限制金融機構的經營業務和經營行為向促進金融業競爭、促進金融混業經營的方向轉變,由限制金融機構的合並轉向鼓勵金融機構之間的聯合。特別是,在從金融分業經營到混業經營的轉變過程中,必然會出現許多的金融創新,所以,金融監管當局應該早做准備,未雨綢繆。
二是改進金融監管方式。這方面的重點是要實現由靜態監管向動態監管的轉變,時刻關注、控制、防範和化解金融機構的風險。首先,要將金融監管的重心由「合規」監管轉向「合規與風險」並重監管。其次,監管機構應改變過去那種只注重「事後化解」或者只注重特定時點上的資產狀況的做法,逐步做到注重「事前防範」、隨時化解風險。第三,鼓勵金融機構改善其內部控制體系,消除經營中存在的違規、違紀現象,提高其防範風險的意識;同時,提高員工的素質,盡快掌握現代化的監管技術和方法,提高整體風險防範能力。最後,加強信息披露,監管當局應該按照市場原則監督金融機構,在審批的基礎上,加強信息披露,強化對金融機構的市場約束力。
三是完善金融監管體系。一方面,要進一步加強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的獨立性,加大對違規機構及時發現、查處的力度;另一方面,在當前「分業經營、分業監管」的背景下,進一步強化監管機構之間已建立的高層定期會晤制度,經常就一些重大問題進行磋商、協調;再一方面,對業務交叉領域和從事混業經營的金融集團,實施聯合監管,建立監管機構之間的信息交流和共享機制。
四是加強跨境金融監管的合作。根據巴塞爾協議的相關規定,對於跨境銀行,母國監管當局和東道國監管當局應該進行合理的監管分工和合作。因此,我國應積極參加金融監管的國際性組織,廣泛開展與相關國家的監管機構的雙邊及多邊合作。我國可從國際交流與合作中學習國際上有效的監管經驗與具體方法。
Ⅱ 在平安普惠貸款騙了4千套路貸報公安局能追回嗎
您好,正規的貸款平台通常不會以任何理由收取貸前費用,遇到一定要警惕,必要情況下可以選擇報警。如果急用錢,可以考慮通過貸款緩解壓力,同時也要量力而行,努力賺錢。現在申請貸款的方式很多,您可以通過抵押申請銀行貸款,更方便的方式是申請個人信用貸款,建議您申請貸款時候選擇正規平台,更好的保障您的個人利益及信息安全。
推薦您使用有錢花,有錢花是度小滿金融旗下的信貸服務品牌(原名:網路有錢花,2018年6月更名為「有錢花」),大品牌靠譜利率低值得信賴。有錢花針對個人推出消費信貸產品滿易貸,借款的額度最高至20萬(點擊官方測額),日利率低至0.02%起,具有申請簡便、利率低放款快、借還靈活、息費透明、安全性強等特點。
和您分享有錢花的申請條件:有錢花的申請條件主要分為年齡要求和資料要求兩個部分。一、年齡要求:在18-55周歲之間。特別提示:有錢花謝絕向在校大學生提供消費分期貸款,如您是在校大學生,請您放棄申請。二、資料要求:申請過程中需要提供您的二代身份證、本人借記卡。注意:申請只支持借記卡,申請卡也為您的借款銀行卡。本人身份信息需為二代身份證信息,不能使用臨時身份證、過期身份證、一代身份證進行申請。
此條答案由有錢花提供,請根據需要合理借貸,具體產品相關信息以有錢花官方APP實際頁面為准。希望這個回答對您有幫助,手機端點擊下方,立即測額!最高可借額度20萬。
Ⅲ 英文論文幫助
美英日銀行監管體制比較分析
內容提要:西方發達國家普遍擁有比較健全發達的銀行業,由於政治、經濟、文化等歷史淵源各不相同,各國紛紛建立了各具特色的銀行監管體制。通過對美國、英國、日本這幾個主要的西方發達國家銀行監管體制進行比較研究發現,在監管法律基礎方面,美英日分別實行 「規范管理」、 「非正式管理」、 「金融行政管理」;在監管框架模式方面,美日英分別為「雙線多頭」、 高度集中的「單一制」、「單線多頭」監管模式;在監管制度內容方面,三國在市場准入監管、日常審慎監管、問題銀行監管和市場退出監管方面也各具特色。
關鍵詞:銀行監管體製法律基礎 框架模式 制度內容
引言
西方發達國家普遍擁有比較健全發達的銀行業,由於政治、經濟、文化等歷史淵源各不相同,各國紛紛建立了各具特色的銀行監管體制。通過以美國、英國、日本這幾個主要的西方發達國家為研究對象,對其銀行業監管的法律基礎、框架模式、制度內容進行比較分析,對我國建立一種符合當今復雜情況的現代化銀行監管制度是不無裨益的。
一、銀行監管法律基礎比較
(一)美國的「規范管理」。美國是一個以法制化著稱的國家,尊重法律、處處依靠法律是美國民族的特點之一,因而其管理制度常被學者標上「規范管理」的典範,也成為其區別於英國注重銀行的自律監管、以「習慣法」為主的監管特色。自建國以來的短短兩百多年裡,美國頒布了眾多的金融法規和條例,不僅有銀行大法①,還有各種各樣的專項法律②,並且不斷出台或修訂銀行條例及規章制度,由此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以法律框架為基礎的、手段先進、機構復雜嚴密、理性量化管理的銀行監管體制。從其銀行監管條例的重心看,30年代立法主要從防止銀行大量破產影響經濟穩定出發,以保證銀行安全,維護穩定的金融秩序為主,1933出台的《格拉斯-斯蒂格爾法》確立了美國銀行分業管理的格局;70年代立法傾向於保護消費者利益;80年代立法轉向放鬆管制,提倡效率和競爭;90年代在西方國家紛紛改革金融體制、由分業經營向混業經營轉變的浪潮的推動下,1999年美國頒布了《金融服務現代化法》(Financial Services Modernization Act,又稱為Gramm-Leach-Bliley Act of 1999,GLB法),允許金融控股公司通過設立子公司的形式經營多種金融業務,由此打破了美國半個多世紀以來銀行、證券、保險嚴格分業經營、分業監管的格局。
(二)英國的「非正式管理」。英國是老牌君主立憲制國家,由於歷史、地理及其政治環境的影響,加上英國人冷靜理智、善於自我剋制、尊重社會權威和秩序、保全聲譽、遵紀守法的傳統,使英國社會採取了以「習慣③法」為主,並與「成文法」相結合的獨特的銀行監管法律體制。英國並非是一個不重視法律的國家,事實上英國是一個嚴格執行法律的國家,只是在法律方面採取因襲主義,具有較長的穩固性,而不像美國那樣頻繁地頒布法律,由此英國銀行監管風格被貼上「非正式管理④」的標簽,並與美國「規范管理」的銀行監管法律體制相區別。英國的銀行法很少,主要有《1979年銀行法》和《1987年銀行法》,《1979年銀行法》賦予英格蘭銀行監督的責任,《1987年銀行法》加強了這一監督職能。1997年英國「金融服務監管局(FSA)」成立,成為對商業銀行、投資銀行、證券、期貨、保險等九個金融行業的統一的服務監管機構。2000年,英國通過了《金融市場與服務法案》,從法律上確認了上述金融監管體制改革。
(三)日本的「金融行政管理」。日本相對於美、英等國,對銀行業的監管具有強烈的政府幹預色彩,通常也被稱為「日本的金融行政」管理。日本金融監管當局根據自身的特點,在吸收英美行之有效的銀行監管措施的基礎上,形成了自己的銀行監管法律體制。日本主要的銀行監管法規是1981年《日本普通銀行法》、《日本銀行法》,該法對銀行業務范圍、財務監督、經營管理、法律責任進行了具體的規定。1998年日本政府順應金融改革的大趨勢,全面修改《日本銀行法》,通過了《新日本銀行法》,加強了中央銀行——日本銀行的獨立性。此外,一些銀行部門法規也起著重要的作用。
二、銀行監管框架模式比較
由於各國地理和自然條件的不同,民族和社會歷史的特殊性,經濟結構和發展水平不同,政策法律制度的顯著差異,形成了各國監管框架模式的多樣性。
(一)美國的「雙線多頭」監管模式。「雙線」即聯邦政府和州政府兩條線對銀行都有監督權,「多頭」是指在每一級又有若干個機構共同行使監管職能。在聯邦這一級上,有8個監管機構,有聯邦儲備體系、貨幣監理署、聯邦存款保險公司、證券交易委員會、聯邦住宅貸款管理總局、國民信貸公會管理局、聯邦儲備貸款保險公司、國民信貸公會保險基金,其中最主要的三個監管機構是:聯邦儲備體系(Federal Reserve Board ,簡稱FRD,負責管理在州注冊的、屬於會員銀行的商業銀行);貨幣監管署(the Office of the Controller of the Currency,簡稱OCC,負責管理在聯邦注冊的國民銀行); 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ederal Deposit Insurance Corporation,簡稱FDIC,負責管理在州注冊的、屬於非會員銀行的商業銀行)。 美國銀行業主要管理機構及其責任見表一。在州這一級上,50個州各有各的金融法規,各有各的銀行監督管理官員和管理機構。
實行「雙線多頭」監管模式的國家都是實行聯邦制的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美國地域遼闊,經濟金融狀況、生產力分布和經濟部門結構等情況差別很大,此外美國民族崇尚公平競爭和自由選擇的特點、聯邦和各州權益嚴格的分權制,使銀行業的集中監管難以實行。建立在分業經營基礎上的美國「雙線多元」監管體制正適合了美國的國情,其優點在於:它能適應地域遼闊、金融機構繁多的國家的實際情況;可以防止一國金融監管權利的過分集中;可以使金融監管機構的監管專業化,提高金融監管的效果。但「雙線多元」監管體制也存在明顯的不足,如金融監管機構交叉;金融法規不統一;監管分散,出現監管空白或重復監管;銀行容易鑽不同監管部門的空子,逃避監管,加劇金融領域的矛盾和混亂。
(二)英國的高度集中的「單一制」監管模式。高度集中的「單一制」監管模式,指單一型的監督管理設置模式,由單一的中央級機構如中央銀行或專門的監管機構對銀行業進行監管。長期以來,英國對商業銀行的監管權高度集中在隸屬於財政部的英國中央銀行——英格蘭銀行。英格蘭銀行對銀行的監管是由隸屬英格蘭銀行的銀行業監督委員會(Board of Banking Supervision)和銀行業監督局(Banking Supervison Division)負責的。 銀行業監督委員會為銀行業監督的最高機構,每年發表執行銀行法情況的年度報告,匯報根據銀行法對銀行監督的執行情況。銀行業監督局具體負責管理商業銀行,並由英格蘭銀行的一名執行董事或常務副行長負責。為了適應金融全球化和歐元誕生的挑戰,1997年,英國政府提出改革金融監管體制的方案,將包括英格蘭銀行、證券和期貨監管局、投資管理監督組織、私人投資監管局等九家機構的金融監管職責移交給新成立的「金融服務監管局(Financial Service Authority,簡稱FSA)」,統一負責對商業銀行、投資銀行、證券、期貨、保險等九個金融行業的監管。
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都實行這種高度集中的「單一制」監管模式。英國的社會經濟金融發展是一種較少人為干預的、自然的歷史發展模式,直到《1979年銀行法》頒布後,才以法律的形式授權英格蘭銀行具體實施對銀行業的監管。這種監管模式的優點在於可使金融監管集中,金融法規統一,銀行不易鑽空子;能較好地適應高度集中國家政治機構;運行得當有助於提高貨幣政策和銀行監管的效率;也有助於克服其他模式下不同監管機構之間相互扯皮、推諉責任的現象。缺點是這種模式會使監管部門作風官僚化,監管任務過重,不利於提高監管人員的素質。
(三)日本的「單線多頭」監管模式。「單線」是指對金融業的監管權力集中在中央政府這一級,「多頭」是指在中央這一級政府有多個機構負責對金融業的監管。長期以來,大藏省一直是日本金融事務的主管機關,對銀行業的監管也主要由大藏省負責。日本銀行作為中央銀行在行政上接受大藏省的領導、管理和監督,也承擔一定的監管職責,形成了由大藏省和日本銀行共同負責對銀行業實施監督管理的模式。大藏省監督的重點是從行政管理的角度,依據銀行法以及相關法規、制度對銀行的業務經營的合規性進行監督檢查,保證銀行體系的健康有序運行。日本銀行只對在日本銀行開設往來帳戶或需在日本銀行取得貸款的銀行進行監督和管理,其監督的重點是從經營風險和資產狀況角度,通過對其資產質量和風險狀況的監督檢查,保證銀行業經營的安全性、相互競爭的平等性,使銀行的經營活動與中央銀行的政策意向保持一致。1998年,金融監管機構和金融體系計劃廳從大藏省分離出來,成立了綜合性的單一的金融監管機構——日本金融監督廳,到2001年,日本初步形成了一個以金融監督廳為核心,獨立的中央銀行和存款保險機構共同參與,地方財務局等受託監管的監管框架。
實行「單線多頭」監管模式的國家大多是經濟比較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日本的不同發展層次的市場經濟和議會政治結構,導致了比較分散的經濟政治管理體制。這種體制反映在日本的銀行監管體制中,就形成了「單線多頭」的監管模式。這種監管模式的優點在於集中統一的監管可以提高監管效率,形成各權力機構之間的制約與平衡。同時也應該看到這種模式有效運行的關鍵在於各管理機構之間的協調與合作,在一個不善合作與立法不健全的國家中,這種體制的優勢難以得到發揮。同時這種模式也同樣面臨「雙線多頭」監管模式類似的問題,如監管職責劃分不清,重復監管等。
三、銀行監管制度內容比較
銀行業監管的制度內容主要包括市場准入監管,日常審慎監管,問題銀行監管和市場退出監管。
(一)市場准入監管。三國都實行核准主義⑤,普遍重視最低准入資本金是否充足。市場准入監管是指制定對銀行業開業條件的具體要求,以防止不合格的金融機構進入金融市場,保持合理的機構數量,避免惡性競爭,包括機構准入、業務准入和高級管理人員准入三個方面。
在市場准入監管方面:1.美國相對於英日管理較松。不同性質的銀行由不同的監管機構審批⑥,其中美國的國民銀行的最低注冊資本為100萬美元;2.英國最為重視。英格蘭銀行監管的主要目標就是使銀行持續滿足銀行法規定的授權標准⑦,不斷地評估和考察這個標準是否被遵循,按照謹慎原則決定是否取消或限制授權。英國的銀行准入的最低注冊資本為500萬歐元;3.日本最為嚴格。以維持金融體系的穩定為首要目標,實行嚴格的開業管制,從1960年後幾乎沒有新的普通銀行建立,限制了金融機構的數量,100%屬於世界性的大銀行,壟斷性非常嚴重。日本的銀行准入的最低注冊資本為20億日元。
(二)日常審慎監管。日常審慎監管是指在銀行正常經營期間內對銀行日常經營活動進行監管,防範銀行業務運營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風險。主要包括對以下幾個指標的監控:資本充足率、資產質量分析(包括資產集中程度、不良貸款的水平和發展趨勢等)、流動性指標、呆賬准備金、利率風險和匯率風險分析,以及對銀行的風險管理系統和內部控制制度的監管。其中幾個主要指標的比較情況見表二。
(三)問題銀行監管和市場退出監管。問題銀行監管制度是指旨在防止銀行出現可能導致對銀行體系安全威脅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包括糾正性監管、救助性監管和市場退出監管。其中存款保險制度是銀行市場退出機制的核心,存款保險制度模式按隸屬關系分為獨立、隸屬於央行和隸屬於財政部兩種,按功能分為單一⑧和復合⑨兩種。美英日三國也各有自己的特色:1.美國於1933年首創存款保險制度,其存款保險機構獨立於政府,具有復合功能,保險上限為10萬美元;2.英國的存款保險制度建立於1982年,存款保險機構也是獨立的,但只有單一的功能,保險上限為存款余額的75%,最高可達2萬英鎊;3.日本的存款保險制度建立於1971年,存款保險機構隸屬於財政部,具有復合功能,保險上限為1千萬日元。
綜上所述,美英日銀行監管體制都是在特定的政治經濟體制、歷史條件和人文背景下形成和發展的,沒有任何兩個國家的監管體制是完全一樣的。而且在市場和金融發展的不同階段,監管體制也需要根據環境和形勢的變化進行相應調整,不存在一個適用於任何國家或任何發展階段的固定單一的銀行監管體制。因而,各國應結合各自的政治體制、經濟體制、長期以來形成的金融體制、金融文化等逐漸摸索和形成一套適合本國國情的銀行監管體制,以推動本國經濟、金融健康平穩發展。
注:
①重要的監管大法有:1863年《國民銀行法》;1913年《聯邦儲備法》;1933年《格拉斯-斯蒂格爾法》;1978年《國際銀行法》;1980年《放鬆存款機構管理與貨幣控製法》;1989年《金融機構改革復興與加強法》;1991年《聯邦存款保險公司改善法》,1999年《金融服務現代化法案》等。
②重要的專項法律有:1956年《銀行控股公司法》;1966《銀行合並法》;1968年《消費信貸保護法》;
1982年《加恩-聖吉曼存款機構法》;1983年《國際貸款監督法》;1994年《瑞格爾-尼爾跨州銀行和分行效率法案》等。
③所謂「習慣」,是指仁人志士著意創造或在社會經濟生活中逐漸自然形成,成為社會成員主動遵守的行為模式。它是在沒有外來壓力的情況下,人們的習慣性行為,成為穩定社會的一種手段。
④「非正式管理」是指沒有正式的規則、由監管者看管金融群體並警告它們,當其陷人危險時,金融機構或自我改變其行為方式,或聽從管理者意見進行動作。
⑤核准主義,又稱許可主義,或審批制,即事先的行政許可,是商業銀行登記及成立的前提條件。具體來說,設立商業銀行除具備法律所規定的條件之外,還須報請金融監管機關審核批准,才能申請登記注冊,公告成立。
⑥ 聯邦級銀行由通貨監理署頒發執照,州級銀行由州政府頒發執照。若州銀行要成為美聯儲會員銀行,要經聯邦儲備理事會審批。通貨監理署審查開業銀行是否符合注冊標准時,須考慮以下因素:(一)資本充足性;(二)合格的管理標准;(三)社區的便利與需要;(四)已有設施的供求關系;(五)銀行業內部的競爭因素;(六)未來盈利前景;(七)申請者的守法情況。此外,對於每個因素還有一系列與之配套的測評手段,這樣不僅使監管部門在操作時有章可循,也能夠讓申請者做到心中有數。
⑦英國1987年《銀行法》對於授權標准也有明確要求:(一)最低實收資本;(二)專業技能要求;(三)謹慎行為標准;(四)設置非執行董事;(五)人員適合與適當標准;(六)"四隻眼原則"。
⑧ 單一存款保險的職能僅是在投保機構破產關閉時,負責賠償存款人,因而被稱為「付錢箱」式存款保險。目前全世界共有39個國家實行這種模式,主要分布在歐洲。
⑨ 復合存款保險不僅承擔著償付破產銀行存款人的職責,而且具有監管銀行和處置破產銀行的功能。目前全世界共有33個國家實行這種模式,主要分布在亞洲和美洲。
僅供參考,請自借鑒。
希望對您有幫助。
補充:
由於篇幅限制,只能發中文的,您可以隨時找我,還可以幫您再找找相關的資料。
Ⅳ 我國實行的金融監管體制是單線多頭式監管體制嗎
我國現行金融監管體制是由銀監會、證監會統一監管,有利於監督熱錢,炒作,有利於實行內統一的貨幣政策和財容政政策,但缺乏活力,缺乏制衡;應在凱恩斯主義(貨幣超發和財政政策)和傳統的貨幣與實物平衡之間找一平衡點,在未來與現實之間找一平衡點
Ⅳ 城管和執法局是什麼性質的單位
城市管理執法(簡稱城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機構中負責城市管理綜合執法監察部門的規范化稱呼,其全國監督部門為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市管理監督局。其省、自治區級部門為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其直轄市、較大的市、縣級的部門為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基層的執法組織分別為鄉、鎮城市管理執法所和縣、市城市管理執法局街道執法所。
城管執法局,作為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監察主管部門,是城市政府負責綜合執法監察的主管部門,屬政府機構,其職能主要是依法對城市管理法律關系主體執行和遵守城市管理相關法律、法規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並對違法者實施行政處罰的行政執法活動。
按照中央的要求,城管綜合執法局的機構性質是政府機構,城管執法監察員應屬於政府公務員編制。雖然北京等城市的城管綜合執法局從成立之初就是政府機構,城管執法監察員都是公務員編制,但由於歷史原因,城管綜合執法監察制度的發展呈現出自下而上的探索,一些城市的城管綜合執法局還不是政府機構,甚至是事業單位,執法監察員還是事業編,這些與中央對綜合執法改革的要求不符,隨著綜合執法改革的推進將通過行政執法類公務員的規范得到根本解決。
城管執法局的兩方面職能
綜合執法局,以城市管理領域為切入點,全面推進集中行使城市綜合管理與公共服務領域的行政處罰權及相關的監督檢查權(即行政執法鏈條末端的執法監察,一般不含前端的行政許可等行政執法權),一般包括兩方面職能:
①對城市管理法律法規的實施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即巡查監察職能;
②對違反城市管理法律法規的行為實施法律制裁,即處罰懲戒職能。
城管執法局的職能范疇
城管執法局以城市綜合管理領域為切入點,是將過去城市各政府機構所擁有的各自范疇內的城市執法監察職能,即行政處罰懲戒與綜合監督檢查職能集中到一個機構,即綜合執法局行使,這些職能一般覆蓋以下范疇:
市容環境衛生、城市規劃管理(無證違法建設處罰)、道路交通秩序(違法佔路處罰)、工商行政管理(無照經營處罰)、市政管理、公用事業管理、城市供水管理、停車管理、園林綠化管理、環境保護管理、施工現場管理(含拆遷工地管理)、城市河湖管理、黑車、黑導游等各方面開展巡查檢查及實施行政處罰的職能。
綜合執法不是簡單多部門的聯合執法(物理聯合),而是將多部門交叉的執法監察權綜合到一個機構(化學整合),成立專門的綜合執法監察局。隨著綜合執法改革的深入,綜合執法監察的范圍還在不停的擴大,強化綜合監管,推進執法監察一體化,以減少多頭執法、職能交叉、推諉扯皮、執法擾民等行政執法監察領域的突出問題,同時形成綜合規劃決策、到專業運行服務管理、到綜合執法監察「兩頭收斂、激活中間」的橄欖型城市綜合管理現代城市治理結構。
城管執法局機構的來源及其制度演變
城管執法局是城管執法監察制度演變的產物,是強化城市綜合管理、依法管理的產物。《城市管理三維結構視野下的城管綜合執法與監察》一文以城管執法監察制度為例,介紹了從城建管理監察、到城市管理監察、到城市管理監察綜合執法、到城市管理執法監察的發展脈絡,指出執法監察的二重性,即執法監察的一體兩面。城管執法監察制度的探索經歷了從城建監察大隊,到城市管理監察大隊,到城市管理監察辦公室,到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再到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監察局的發展。主要經過了以下三個階段的發展:第一階段,城建管理監察制度的誕生(1978—1995);第二階段,城管監察綜合執法制度的探索(1996—2012);第三階段,城管綜合執法監察的探索與發展(2012至2019) 。
城建監察的誕生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設,經濟社會深刻變革,城市建設事業迅猛發展,市容環境衛生等城市建設管理問題凸顯,地方各級城市人民政府和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從市容環境監察入手,相繼組建城市建設管理領域的監察隊伍,包括市容環衛、城市規劃、市政公用、園林綠化、房地產、風景名勝區等專業監察大隊,通過行政執法工作監督傳統單位及社會主體依法履行在城市建設管理中的責任,這也是城管執法監察制度的早期發展階段。
城管監察綜合執法
1996年3月,《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頒布,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確認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制度,為我國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提供了新的法律途徑,也為開展城市管理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據,城建管理監察演變為更加綜合的城市管理監察。1997年5月,按照國務院法制局對北京市政府開展城市管理綜合執法試點工作的批復,北京市宣武區作為全國第一個試點,成立了宣武區城市管理監察大隊,啟動了城市管理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工作。1998年到2000年,北京市所有區縣均完成了城市管理監察大隊的組建。2003年1月,在原北京市城市管理監察辦公室基礎上,北京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掛牌成立。
城管綜合執法監察
2012年9月,北京市的感知、分析、服務、指揮、監察「五位一體」城管物聯網平台投入運行,保障黨的十八大順利召開,作為城市管理執法監察一體化探索,成為依託信息技術推進城市綜合管理與執法監察發展的新方向。2013年,北京市各區城市管理監察大隊在更名時,在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基礎上增加了「監察」,正式更名為區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監察局,強化城管執法的監察職能,明確了城管執法監察隊伍的綜合執法、綜合協調、綜合監管三大職能。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連續就城管執法體制改革提出明確要求,並相繼出台一系列關於城市管理與執法的重要文件,城管執法體制改革被放置於更廣闊的政府服務轉型與社會共治視野下審視,城管執法被作為推進依法治國和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2015年12月,中央城市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工作會配套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入推進城市執法體制改革改進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印發,就深入推進城市管理執法體制改革,改進城市管理工作提出明確要求,要求推進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實現數字化城市管理的「五位一體」智慧化升級。這是新中國歷史上第一次以黨中央、國務院名義發出的關於城市管理與城管執法工作的重要文件。2017年1月,《城市管理執法辦法》(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令第34號)發布,對城市管理執法工作進行規范。
參考資料:
宋剛, 王毅, 王旭. 城市管理三維結構視野下的城管綜合執法與監察[J]. 城市發展研究, 2018, 25(12):119-127.
本刊編輯部. 綜合執法改革與大數據環境下的橄欖型城市治理結構[J]. 北京城管科技信息動態, 2019, (9):3-5.
本刊編輯部. 以執法監察一體化推進城市法治共治精治[J]. 北京城管科技信息動態, 2019, (5):3-4.
城管簡史:城市綜合管理、城管監察與綜合執法發展演進[EB/OL]. 城市管理與復雜性, 2018.
Ⅵ 城管局和執法局的區別 懂的來
1、執法地位不同。執法局有合法執法地位。它是將原來城建、規劃、環保等等行政執法部門的執法權拿出來,統一由新成立的執法局行使。原來那些執法局則只行使行政許可權(審批權)。而過去的城管是地方「武裝」,沒有行政執法資格。
2、單位編制不同。執法局是國家人事部門認可的,有正規編制和經費,是執法主體。受行政人員編制限制,多數地方執法局人員是事業編制但參照管理,而過去的城管不在編制,沒有經費保障,多是依靠罰款生存。
3、執法范圍不同。因為執法局是將許多行政執法單位的執法權歸在一起管理城市,所以它的管理面更寬,而過去的城管主要是管小商站販,涉及面很窄。
4、歷史功績不同。執法局是大的城市執法,它是執法主體,有正式編制和事業經費,可以更加合理科學進行城市綜合管理。但也不能抹殺了城管的成績,畢竟它在多年的城市管理中也作出過積極貢獻的。
(6)多頭監管型擴展閱讀
行政執法局主要職責:
1、貫徹執行國家、省有關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規章,研究擬定我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工作的規范性文件,並組織實施。
2、制定全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工作的總體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並組織實施。
3、行使市容環境衛生管理方面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行政處罰權,強制拆除不符合城市容貌標准、環境衛生標準的建築物或者設施。
4、行使城市規劃管理方面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對在城市規劃區內,未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或者違反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的規定進行建設,嚴重影響城市規劃行為的行政處罰權;對在城市規劃區內進行臨時建設,逾期不拆除,以及在批准臨時使用的土地上建設永久性建築物、構築物和其他設施的行為的行政處罰權;對未經批准擅自設置城市雕塑、建築小品和大型廣告牌行為的行政處罰權。
5、行使城市綠化管理方面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行政處罰權。
城管局主要職責:
1、貫徹實施國家及本區域有關城市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及規章,治理和維護城市管理秩序。
2、組織起草本區域有關城市管理執法方面的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研究提出完善本區域城市管理執法體制的意見和措施。
3、負責本區域城市管理執法的指導、統籌協調和組織調度工作。
4、負責本區域城市管理執法隊伍的監督和考核工作。
5、負責本區域市政設施、城市公用、城市節水和停車場管理中的專業性行政執法工作;負責城市管理執法中跨區域和領導交辦的重大案件的查處工作。
6、負責本區域城市管理執法系統的組織建設、作風建設、隊伍建設以及廉政勤政建設工作。
7、承辦區域政府及城市管理市政管委交辦的其它事項。
Ⅶ 票據置換的 零換整 整換零什麼意思,貨幣市場監管模式一元多頭 二元多頭 集中單一式分別什麼意思
票據置換業務是指持票人將其持有的一張或多張未到期商業匯票質押於銀行,由銀行為其承兌一張或多張銀行承兌匯票用於支付的業務。
業務功能:
1、利用閑置資源,降低財務費用;
2、無需支付融資成本,獲取保證金利息收入;
3、提供專業人員審驗票據,將假票風險降到最低;
4、企業隨用隨押,開票手續簡便;
5、「零換整」、「整拆零」,滿足企業支付各種期限、金額的需要。
(一)「單一集中」模式
主要指規制機構由一家機構負責全國金融市場和金融組織的規制工作。而這一機構基本上都是各國的中央銀行。該模式在一些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比較普遍。如英國、荷蘭、義大利、澳大利亞等。由於發達國家市場體系較為完善,經濟發展相對平穩,中央銀行具有較高的獨立性。實施金融規制更為方便有效。而在印度、巴西、埃及、泰國等發展中國家,由於國內市場體系不健全,金融制度結構單一,政治風險性較大,經濟發展主要依賴政府的推動,因此政府幹預金融是其體制的必然結果。發展中國家中央銀行一般獨立性較差,其規制金融的職能更多的體現了政府配給金融資源的意志。
(二)「一元多頭」模式
「單一集中」模式主要指國家金融規制許可權集中在中央,但在中央卻有兩家以上的機構負責執行金融規制職能。該模式主要由德國、日本和法國採用。如德國聯邦政府對金融的規制主要由聯邦信貸機構監督局和德意志聯邦銀行合作執行。日本政府對金融的規制由日本銀行負責,大藏省對政府金融機構、民間金融機構和日本銀行的行政及業務進行管理,並設立銀行保險局、證券局和國際金融局,分別負責銀行保險的行政管理、證券行政管理和國際金融行政管理。此外,大藏省還設有金融制度調查會和審議會,以加強金融規制。法國的金融規制結構較為復雜,經濟財政部、法蘭西銀行、國家信貸委員會和銀行管理委員會共同負責執行金融規制。「一元多頭」模式突出了中央政府在規制中的核心作用,也有效形成了規制機構間相互配合和相互制衡的有效機制。
(三)「二元多頭」模式
「二元多頭」模式指中央和地方兩級政府均有若干機構負責執行金融規制職能。實行此種規制模式的國家有美國和加拿大,其基本條件是市場經濟較為發達,且地方政府擁有較大的獨立性。在美國,「中央」一級的規制主要由聯邦儲備委員會、財政部通貨總監和聯邦存款保險公司合作執行;「地方」一級主要由各州銀行監理官和相應規制機構共同執行。加拿大則主要通過聯邦政府和地方政府在金融規制方面的合理分工來實現,同樣有效避免了重復交叉和規制沖突的出現。
Ⅷ 企業是否存在多頭管理,監管責任不清的問題對理順監管體制有何建議
第一來、加大立法、執法力度,強自化監管者的責任,通過刑事立法,將監管者的徇私舞弊、玩忽職守行為「入刑化」。目前我國刑法對食品安全的犯罪主要有三個罪名: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和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Ⅸ 農村無證辦幼兒園監管多頭管理難執法
在農村有很多無證辦幼兒園,由於辦園門檻低、管理不規范、教師「無證上崗」現象突出,在安全、衛生等方面存在諸多隱患。時隔一年,幼兒被遺落校車內致死事故連發的悲劇再次在河北上演。
Ⅹ 什麼叫做雙元多頭金融監管體制
美國實行的是雙元多頭(也稱雙線多頭)金融監管體制,即中央和地方對內銀行都有監管權容,同時每一級又有若干機構共同行使監管職能。聯邦制國家因地方權力較大往往採用這種模式。美國聯邦和各州都有權對銀行發照注冊並進行監管,從而形成雙元多頭的銀行管理體制。在聯邦這一元上,有最主要的三個監管機構:聯邦儲備體系(負責管理在州注冊的、屬於會員銀行的商業銀行);聯邦存款保險公司(簡稱FDIC,負責管理在州注冊的、屬於非會員銀行的商業銀行);聯邦貨幣監管局(負責管理在聯邦注冊的國民銀行)。在州這一元上,50個州各有各的金融法規,各有各的銀行監督管理官員和管理機構。美國的雙元多頭監管體制形成對某一家銀行的多頭重復監管。美聯儲、聯邦存款保險公司、司法部、證券交易委員會、期貨交易委員會、儲蓄機構監督辦公室、國家信用合作管理局、聯邦交易委員會、州保險監督署、甚至聯邦調查局等機構也都從各自的職責出發對商業銀行進行監督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