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對會計監督的是
① [單選題]下列各項中,屬於會計監督的依據是( )
這題應該為B。
記得這題我在考呀呀平台上做過的,會計監督職能是指會計人員在進行會計核算的同時,對特定的主體經濟活動的合法性、合理性進行審核。
② 會計監督有哪些內容
1、對會計憑證、會計賬簿和會計報表等會計資料的進行監督,以保證會計資料的真實、准確、完整、合法;
2、對各種財產和資金進行監督,以保證財產、資金的安全完整與合理使用;
3、對財務收支進行監督,以保證財務收支符合財務制度的規定;
4、對經濟合同、經濟計劃及其他重要經營管理活動進行監督,以保證經濟管理活動的科學、合理;
5、對成本費用進行監督,以保證用盡可能少的投入,獲得盡可能多的產出;
6、對利潤的實現與分配進行監督,以保證按時上交稅金和進行利潤分配,等等。
(2)屬於對會計監督的是擴展閱讀
作用
1、有利於維護國家財經法規
財經法規是一切經濟單位從事經濟活動必須遵循的基本准繩和依據。會計監督正是依據國家財經法規,對各單位經濟活動的真實性、合法性、可行性等進行檢查,從而促進各單位嚴格遵守國家財經法規。會計工作是財政經濟工作的基礎,一切財務收支都要通過會計這個「關口」。
因此,有效地發揮會計監督職能,對於防範和制止違犯財經法規的行為,保護國家和集體財產的安全完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2、有利於強化單位內部的經營管理
會計監督是經濟管理的一種手段,其最終目的是促進各單位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通過對單位經濟活動的真實性、合法性、合理性等方面的監督,保證各單位的經濟活動在遵守國家財經法紀的同時,
符合本單位的計劃、定期、預算和經營管理要求,以便提高經濟效益,或避免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會計監督的基本特徵:
1、會計監督職能依附於會計核算職能而存在,會計核算職能作用則以會計監督職能存在並作用且成為會計之靈魂為前提。
2、會計監督職能的主要含義是會計在工作中所具有的對經濟行為的引導力、制約力和對經濟管理的保證力、促進力。
3、現代會計主要藉助於提供以下信息實現監督職能:
(1)反映資產購存、流轉、流量的實況;
(2) 反映資產利用效率、效益的差異;
(3)反映、制止和糾正本單位收支偏離規定、標準的內容及規模。
③ 國家會計監督的主體是
會計監督主體是指會計監督行為的具體實施者,任何有權對會計活動施加影響的機構和人版員都屬於權會計監督主體的范疇。
《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第十六條規定:「各單位的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對本單位實行會計監督。」這一規定明確了會計人員是會計監督的主體。在中國,會計人員作為會計監督的認本,有其特殊性。一方面,會計人員是國家財經法規的維護者;另一方面,會計人員又是本單位的經濟管理人員,要維護本單位的經濟利益。會計人員的這種雙重身份決定了會計監督的復雜性和艱巨性。這主要表現在,當國家利益與單位利益不一致時,會計人員堅持原則、維護國家利益,往往會遇到來自各方面的阻力。這就要求會計人員有很強的政策性和原則性。
④ 下列各項中,()屬於會計監督中事中監督的事項。
C屬於事中監督,A和B屬於事前監督
⑤ 下列不屬於會計監督的是
D
會計監督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後的監督
⑥ 下項各項中,()屬於會計監督審查主要內容。
A,經濟活動的真實性,B經濟活動的合法性 ,D經濟活動的合理性。
會計監督職能也稱控制職版能,是指會計人員權在進行會計核算的同時,對特定主體經濟業務的真實性、合法性和合理性進行審查的功能。會計監督是會計的基本職能之一,是我國經濟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履行會計監督職能的最終結果會對社會經濟產生一定的影響或後果,這就是會計監督的作用。會計監督的作用是實現會計監督職能的最重要的體現形式,也是檢驗會計監督實施效果並籍以評價會計監督機制優劣的根本標准。不同的社會政治經濟環境以及不同的企業組織形式和類型等,會計監督的職能都是相同的,而發揮會計監督的作用則各有不同。
⑦ 屬於會計監督中事中監督的是
事中監督包括:成本控制、成本核算;
⑧ 會計監督
會計監督是會計的基本職能之一,是我國經濟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會計監督可以分為單位內部監督、國家監督和社會監督。有效發揮會計監督職能,不僅可以維護財經紀律和社會經濟秩序,對健全會計基礎工作、建立規范的會計工作秩序,也起到重要作用。《規范》第四章在明確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履行《會計法》賦予的監督職權的基礎上,提出會計機構、會計人員應當對單位內部的其他經濟活動進行監督和控制,以更好地為單位內部管理服務;同時,對國家監督、社會監督問題也提出了相應要求,本節僅對單位內部會計監督進行表述。
一、單位內部會計監督的主體和對象
《規范》第七十三條規定:「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對本單位的經濟活動進行會計監督。」就是說,會計監督的主體是各單位的會計機構、會計人員;會計監督的對象本單位的經濟活動。盡管會計監督的主體是各單位的會計機構、會計人員,但不能理解為會計監督僅僅是會計機構、會計人員的事情,單位領導應當積極支持和保障會計機構、會計人員行使好會計監督職權。
二、單位內部會計監督的依據
《規范》第七十四條對會計機構、會計人員進行會計監督的依據作了規定。主要包括:(1)國家財經法律、法規、規章。如財政、稅收、金融、外匯、價格等方面的法律、法規、規章。
(2)會計法律、法規和國家統一會計制度。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總會計師條例》、本《規范》、《企業會計准則——基本准則、具體准則》及其應用指南、《小企業會計准則》等。
(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和國務院業務主管部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和國家統一會計制度制定的具體實施辦法或者補充規定。
(4)各單位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和企業會計准則制定的單位內部會計管理制度。
(5)各單位內部的預算、財務計劃、經濟計劃、業務計劃等。
上述內容體現了會計機構、會計人員不僅要認真行使法律賦予的監督職權,還應對單位內部的其他經濟活動進行有效的監督和控制,以充分發揮會計的監督職能。
三、對原始憑證進行審核和監督
對會計憑證進行審核和監督,是對會計信息質量實行源頭控制的重要環節,是會計基礎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規范》第七十五條在重申《會計法》關於對原始憑證審核監督規定的基礎上,對有關監督程序和要求作出了相應規定。其基本要求是:
(一)對原始憑證真實性、合法性的審核和監督
《規范》在第七十五條中規定:「對不真實、不合法的原始憑證,不予受理。對弄虛作假、嚴重違法的原始憑證,在不受理的同時,應當予以扣留,並及時向單位領導人報告,請求查明原因,追究當事人的責任」。這是對原始憑證真實性、合法性審核監督要求的規定。所謂不真實的原始憑證,是指原始憑證表述的事項與實際業務不符,是一種虛假的憑證;所謂不合法的原始憑證,是指原始憑證所表述的事項與經濟業務相符,但經濟業務本身不符合法規制度的規定。如一張購貨發票所表述的購貨與實際數量不符,或者發票上的購貨單價、金額被塗改,與實際單價、金額不符,這張購貨發票是不真實的原始憑證;如果這張購貨發票本身手續齊全,與驗貨情況相符,但所購買的貨物屬於需要經過一定批准手續的商品而未辦理批准手續,這張購貨發票就是不合法的原始憑證。《規范》規定,對不真實、不合法的原始憑證,會計人員有責任、也有權不予辦理。對於不真實、不合法的原始憑證,有的是記錄錯誤,有的是故意歪曲事實、弄虛作假等等。會計人員通過審核監督原始憑證,及時發現問題,採取項措施,制止、糾正和揭露經濟業務中的違紀違法行為,保護單位、國家和社會公眾利益,並為保證會計數據的合法、真實打下基礎。
(二)對原始憑證准確性、完整性的審核和監督
《規范》在第七十五條中同時規定:「對記載不準確、不完整的原始憑證,予以退回,要求經辦人員更正、補充」。這是對原始憑證准確性、完整性審核監督的具體要求。作為記賬依據的原始憑證,不僅必須真實合法,而且必須准確和完整。所謂不準確的原始憑證,是指原始憑證沒有準確地表述經濟活動真相,或在文字上、數字記錄上發生差錯等;所謂不完整的原始憑證,是指憑證上的文字說明、有關數字沒有按會計制度的要求填寫齊全。這類原始憑證主要是由於工作人員在填寫工作上的差錯或疏忽造成的,只要退還經辦人員改正記錄或補充記錄,仍可以作為記賬的依據。
認真審核原始憑證,確保其合法、真實、准確、完整,是會計人員的基礎工作之一,也是會計監督的重要環節。大量的會計事務都是從審核原始憑證開始的。對原始憑證的審核是否認真,直接影響會計核算的質量和會計工作秩序的正常進行。
四、對會計賬簿和財務報告的監督
《規范》第七十六條規定:「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對偽造、變造、故意毀滅會計賬簿或者賬外設賬行為,應當制止和糾正;制止和糾正無效的,應當向上級主管單位報告,請求作出處理」。第七十八條規定:「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對指使、強令編造、篡改財務報告行為,應當制止和糾正;制止和糾正無效的,應當向上級主管單位報告,請求處理。」這是對會計賬簿和財務報告監督問題作出地規定。
會計賬簿是全面、系統、連續地記錄一個單位各項經濟業務的簿籍,是了解一個單位全面經濟活動情況的重要依據;而財務報告是反映一個單位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書面文件。《會計法》和《規范》都規定,財務報告必須根據登記完整、核對無誤的會計賬簿記錄和其他有關資料編制。這是表明會計賬簿和財務報告之間有著內在的聯系。認真登記會計賬簿和編制財務報告,審核監督賬簿和報表的各項內容,確保賬簿記錄和財務報告的真實、全面,是會計基礎工作的重要環節,也是會計監督的內容。
五、對財產物資的監督
《規范》第七十七條規定「會計機構、會計人員應當對實物、款項進行監督,督促建立並嚴格執行財產清查制度。發現賬簿記錄與實物、款項不符時,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處理。超出會計機構、會計人員職權范圍的應當立即向本單位領導報告,請求查明原因,作出處理。」這是對財產物資監督的規定。
賬實、賬款、賬賬相符,是會計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加強財產物資管理的重要措施。《規范》強調,會計機構、會計人員應從其業務特點出發,加強對本單位的財產物資的監督和管理。具體要求是:
(1)各單位要建立賬簿、實物、款項和實物核查制度,保證賬賬、賬款、賬實相符。通過建立健全內部管理制度,使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對本單位各項財物、款項的增減變動和結存情況及時記錄、計算、反映、核對等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制度化。
(2)會計人員對賬實不符的情況要作出處理。發生賬實不符的現象是常見的,但形成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有的是由於工作上的差錯,有的是由於生產技術上或經營管理上的問題,有的來自自然界的影響,有的是由於違法分子作案引起的。對於出現賬實不符的問題,會計人員要及時查明原因,提出處理意見。有些問題可以直接處理,如一些合理的物資損耗等,只要在規定的損耗標准和范圍內,會計人員可以按規定進行賬務處理。而對超出會計人員職權范圍內的問題,如因管理不善發生大量盤盈盤虧等,會計人員無法對這些問題直接作出處理,應當立即向單位領導人報告,要求查明原因,作出妥善處理,以保護公共財產安全、完整。
六、對財務收支的監督
對財務收支的監督。是會計監督的關鍵內容。由於財務收支活動是經濟活動中違法違紀問題的焦點,因此對財務收支的監督也是會計監督中難度較大、問題較多、矛盾較集中的環節。《會計法》第十九條和《規范》第七十九條對財務收支監督問題作了具體規定。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對審批手續不全的財務收支,應當退回,要求補充、更正。
(2)對違反規定不納入單位統一會計核算的財務收支,應當制止和糾正。
(3)對違反國家統一的財政、財務、會計制度規定的財務收支,不予辦理。
(4)對認為違反國家統一的財政、財務、會計制度規定的財務收支,應當制止和糾正;制止和糾正無效的,應當向單位領導人提出書面意見請求處理。單位領導人應當在接到書面意見起10日內作出書面決定,並對決定承擔責任。
(5)對違反國家財政、財務、會計制度規定的財務收支,不予制止和糾正,又不向單位領導提出書面意見的,也應當承擔責任。
(6)對嚴重違反國家利益和社會公眾利益的財務收支,應當向主管單位或者財政、審計、稅務機關報告。
另外,《規范》還對違反單位內部會計管理制度的經濟活動,以及單位制定的預算、財務計劃、經濟計劃、業務計劃等實行監督作出了規定。
⑨ 根據《會計基礎工作規范規定》,屬於會計監督內容的有
全選ABCD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和其他有關會計法規的規定,會計人員回進行會計監督的對象和答內容是本單位的經濟活動。具體內容包括:
(1)對會計憑證、會計賬簿和會計報表等會計資料的進行監督,以保證會計資料的真實、准確、完整、合法;
(2)對各種財產和資金進行監督,以保證財產、資金的安全完整與合理使用;
(3)對財務收支進行監督,以保證財務收支符合財務制度的規定;
(4)對經濟合同、經濟計劃及其他重要經營管理活動進行監督,以保證經濟管理活動的科學、合理;
(5)對成本費用進行監督,以保證用盡可能少的投入,獲得盡可能多的產出;
(6)對利潤的實現與分配進行監督,以保證按時上交稅金和進行利潤分配,等等。
⑩ 下列各項中,屬於內部會計監督主體的是()。
B
答案解析:
本題考核單位內部會計監督的主體。選項ACD都屬於政府監督的主體。